歐洲統閤曆經幾十年之發展,已有相當之成果,諸如形成單一市場,相互開放邊界,歐元成為通用貨幣等,然在安全之領域,因涉及敏感的主權問題,各國難以割捨,尤其與北約存在既閤作又競爭的復雜關係,迄今仍止於政府間之閤作,與前揭眾多共同體化之事務迥然不同,故歐盟之運作體製可謂係一盟兩製。
歐盟在安全領域之閤作曆經坎坷的發展過程,從早期防務共同體等失敗後,安全與軍事問題乃成為不能觸及之禁區,70年代開啓政治閤作,僅能進行無拘束力之外交協調,1992年馬斯垂剋條約以柱狀結構建立「共同外交與防務政策」,惟仍藉助西歐聯盟作為防務臂膀,迄至1999年科隆峰會催生「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歐盟方開始建構自主之防務架構與能量,並經尼斯條約、裏斯本條約等落實完善。
「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乃係為「共同外交與防務政策」提供行動能量,並以「共同防禦」為願景,二者均為政府間之閤作,基本上採行一緻決,以確保各國作為條約之主人;歐盟峰會為最高決策單位,理事會為其發動機,其下設置有決策幕僚架構(高級代錶、政治與安全委員會、軍事委員會、民事危機管理委員會等)、行政幕僚架構(軍事參謀部、民事能量計劃與管理中心、情勢中心等)與外圍機構等,聯盟之行動與立場等則為其主要之政策工具,在架構與能量逐漸齊備後,歐盟已在歐、亞、非展開25項軍事行動或民事任務等,雖其規模與強度仍然有限,然已逐步走齣「經濟巨人,政治矮子,軍事侏儒」之陰影。
本書作者具有深厚的法學背景,在我國政府各部門擔任重要職務期間,對於政治、外交、安全、防務各方麵均有極為敏銳之觀察力及判斷力,故能見人所未見、察人所未察,為歐盟研究開創瞭一個具有前瞻性的領域。
作者簡介
許惠祐
經曆:
1993.05 ~ 迄今 海洋、中正、淡江、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真理大學專任副教授
2009.08 ~ 2011.01 國傢安全局駐歐洲特派員
2007.02 ~ 2008.06 國傢安全局局長
2006.02 ~ 2007.02 國傢安全局政務副局長
2004.05 ~ 2006.02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署長
1998.02 ~ 2004.05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1997.12 ~ 1998.02 中國國民黨中央秘書處主任
1996.06 ~ 1997.06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3.05 ~ 1996.0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會副秘書長
1991.03 ~ 1993.05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服務處處長
1990.05 ~ 1991.03 颱灣颱北地方法院法官
1984.08 ~ 1990.05 颱灣颱北地方法院士林分院法官,中央警察大學、國防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
1981.07 ~ 1984.08 颱灣颱南地方法院
學曆:
1980.09 ~ 1988.01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博士
1986.01 ~ 1989.05 取得漢斯塞德奬學金,經司法院派赴德國慕尼黑大學在職進修
1977.09 ~ 1980.06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
1971.09 ~ 1975.06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係
研究領域與專長:
國傢安全 / 兩岸交流製度、中共司法製度、旅遊契約法、談判溝通
著作:
《電腦在審判上之運用》
《旅行契約之研究》
《法庭之騷擾及其處理》
《從非訟中心之試辦到非訟法務官製度之建立》
《論具有中國特色的大陸司法製度》
《從法輪功事件透視中國大陸法製》
《中國大陸立法之製度與特色》
《颱灣海洋》
《從歐體旅遊準則比較兩岸對旅客之保障》
《兩岸國民參與司法之研析》
《兩岸交流政策與法律》
《兩岸旅遊契約與閤同法製》
第1章 概論
第2章 發展之曆程
第3章 法製之架構
第4章 決策之體係
第5章 決策機製與決策工具
第6章 具體能量與行動任務
附錄:裏斯本條約相關條文
對於《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其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歐盟在處理地區衝突和維護和平方麵的法製實踐。在颱灣,我們時常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動,特彆是地緣政治的張力。歐盟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行為體,其在維護地區穩定和處理安全危機方麵的努力,對我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闡述歐盟在製定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時,所依據的法律基礎是什麼?例如,在派遣維和部隊、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或者是在應對恐怖主義威脅時,歐盟的法製框架是如何規定的?這些法律條文是否能夠有效地協調成員國的行動,並形成一個統一的對外姿態?更重要的是,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中,歐盟的法製建設是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有沒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能夠展現其法製體係的有效性?或者,是否存在一些挑戰和局限性,是其法製建設尚未完全剋服的?我對這些具體的法律應用和實際效果非常感興趣。
评分第一次翻開《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我的心情其實挺復雜的。畢竟,歐盟對颱灣的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有點遙遠但又充滿吸引力的概念。我們平時關心的更多是經濟閤作、貿易往來,甚至是簽證便利化。但“安全與防務”這幾個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更深層次的、需要嚴謹分析的重量。我一直以為,像歐盟這樣的區域性閤作組織,在安全防務領域,更多的是一種協調和對話,畢竟各國都有自己的軍事主權和國傢利益。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開始思考,這種“共同”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在麵對外部挑戰時,歐盟成員國之間會不會有更緊密的閤作機製?比如,在一些非傳統的安全威脅,像是網絡攻擊、能源安全、甚至是氣候變化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時,歐盟的法製建設是如何應對的?這本書會不會詳細剖析歐盟在這些方麵的決策過程、法律框架,以及實際運作中的挑戰?我很想知道,這些法律條文是如何將成員國的意誌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有力的集體行動的。更讓我好奇的是,歐盟在對外關係中,如何通過這些法製建設來展現其安全與防務的實力,並對國際格局産生影響。
评分讀完《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的部分章節,我纔真正意識到,歐盟在安全與防務上的“共同”並非隻是錶麵文章,而是建立在一整套復雜而精密的法製基礎之上。就好像我們看一部大片,開頭總是要鋪墊背景,構建世界觀。《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似乎就扮演瞭這樣一個角色,它不僅僅是羅列條文,更是在闡述這些條文産生的曆史背景、政治考量以及法律邏輯。我想瞭解的是,歐盟是如何在主權國傢林立的環境下,逐步構建起一個既尊重成員國獨立性,又能實現有效協調的安全防務體係的。書中會不會詳細介紹歐盟在軍事閤作、情報共享、危機管理等方麵的具體法律框架?例如,歐盟的哪些法律條文規定瞭成員國在共同軍事行動中的權利和義務?在麵對區域性或全球性的安全挑戰時,歐盟的法製體係是如何運作,以確保決策的效率和執行力?我特彆想知道,這些法製建設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剋服成員國之間的分歧,並形成一種“共同利益”驅動下的安全戰略。
评分《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法律條文的匯編,更是一麵鏡子,摺射齣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安全舞颱上的角色演變和能力建構。我特彆好奇的是,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安全環境下,歐盟的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是如何進行自我調整和更新的?這本書會不會探討歐盟在應對新興安全威脅,例如網絡戰、信息戰,甚至是太空安全領域的法律挑戰?在發展其集體防禦能力的同時,歐盟的法製建設又是如何確保其行動的閤法性和正當性,並符閤國際法的原則的?我對書中可能會涉及的歐盟在國際法框架下的角色,以及其法製如何影響和塑造國際安全規範的部分尤為關注。這本書是否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讓我理解歐盟是如何通過其內部的法製建設,來提升其作為全球安全穩定者的地位和影響力。
评分翻開《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這本書,我的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幅宏大的藍圖。歐盟的安全與防務,在我看來,絕不僅僅是軍事上的集結,更是一種政治意誌的體現,而這種意誌的凝聚與錶達,離不開完善的法製。《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法製》這本書,應該就是繪製這張藍圖的關鍵指南。我特彆想知道,在“共同”這個概念的背後,歐盟是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來整閤其成員國在安全與防務領域內的資源和能力?這是否意味著,它會詳細介紹歐盟的決策機製,例如,涉及安全與防務議題時,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以及歐盟委員會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通過法律程序進行互動和決策的?此外,在共同采購軍事裝備、共享情報信息、製定聯閤軍事演習計劃等方麵,是否存在相關的法律條文來規範這些閤作?這本書是否能揭示齣,歐盟是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內,不斷探索和深化其共同安全與防務能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