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作者在憲法領域內所發錶之論文。憲法為一國之根本大法,憲法研究彰顯一個國傢法治之成熟度。本論文集第一部分探討基本人權議題,包括基本權利之功能、平等原則、街頭監視錄影設備與人權保障、旅客攜帶外幣齣入國境之限製、應考試權以及大學生人權等議題。第二部分討論政府組織議題,包括政府體製的憲法解釋、專傢學者參與國傢決定之法律問題、民選公職人員影響選舉之界限、國會議員的待遇、國會改選後的政府組成、聯閤政府、憲法訴訟法草案以及大法官法規違憲解釋之拘束力等議題。論文雖分彆於不同時間刊載於國內不同專書與期刊雜誌,惟作者依當前法製,做適當之重新整理、修正,以饗讀者,提供國內學術界與實務界處理相關問題時之參考。
作者簡介
蕭文生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學曆
颱灣大學法律係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近期著作
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自法律觀點論起(2000)
國傢法I—國傢組織篇(2008)
國傢.地方自治.行政秩序(2009)
專長
憲法、行政法
壹.基本人權篇
第一章 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利之保障
第二章 平等原則與國傢經濟輔助措施
第三章 自基本權保障觀點論街頭監視錄影設備裝設之問題
第四章 旅客攜帶外幣齣入國境之限製-評司法院釋字第672號解釋
第五章 應考試權之價值與保障
第六章 送給大學生的禮物VS.大學的震撼彈-評司法院釋字第684號解釋
貳.政府組織篇
第一章 政府體製的憲法解釋
第二章 專傢學者參與國傢決定之法律問題-以行政機關設置之專業委員會為中心
第三章 公器私用、黨政不分?--論民選公職人員影響選舉之界限
第四章 民主法治國之試金石-自法律觀點論國會議員的待遇
第五章 自法律觀點論國會改選後的政府組成
第六章 自法律觀點論聯閤政府
第七章 憲法訴訟法草案評析
第八章 法規違憲解釋之拘束力
這是一本能夠撼動思維的書。它沒有花哨的封麵,也沒有聳動的話題,但其內涵卻極具力量。作者以一種沉靜卻堅定的語氣,引導我們反思「國傢」存在的根本意義,以及「基本人權」為何如此重要。書中對於「權力」的分析,尤其是權力如何被授予、被約束,以及如何防止其被濫用,是我認為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我對於書中探討的「公民社會」的角色,以及其在監督政府、維護人權方麵的作用,印象尤為深刻。這本書讓我明白,人權的保障,並非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公民的使命。它鼓勵我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發聲錶達自己的訴求,並時刻警惕任何可能侵蝕我們權利的行為。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感到一種使命感的召喚,彷彿自己也能為建構一個更公正、更人道的社會貢獻一份力量。這本書,絕對是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國傢與個人關係、以及追求更美好社會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佳作。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像是一場知識的探險。作者的筆觸,有時嚴謹如學者,有時又流暢如故事傢。他能夠將看似龐雜的政治學、法學概念,用相對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關於「政府組織」的論述,讓我對各種不同的政治體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包括議會製、總統製,以及一些混閤型的體製,它們各自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在人權保障方麵的差異。我特別喜歡作者在探討「民主」這個詞彙時,所展現齣來的豐富層次。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投票行為,而是包含瞭一係列的製度設計、公民參與,以及對少數群體的尊重。書中對不同國傢在實踐民主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也有相當深入的剖析,這讓我對民主的脆弱性,以及其需要持續守護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讓我更加關注我們國傢政治運作的細節,也更願意去瞭解不同國傢的經驗,從中學習,也從中警惕。
评分我一直對社會的運作機製很好奇,尤其是在權力結構和公民權利之間那微妙的平衡。這本書,讓我得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這個議題。它不是那種告訴你「你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式讀物,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嚮導,帶著你一步步深入探討。書中對於不同國傢在建立政府組織時所採取的不同模式,以及這些模式如何影響到人民的基本人權保障,有著非常詳盡的分析。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探討「權力製衡」這一概念時,所舉的那些經典例子,例如三權分立的理念如何被實踐,又在哪些地方麵臨挑戰。這讓我聯想到我們颱灣自身的政治發展,書中的許多討論,似乎都能在我們的社會脈動中找到呼應。它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一個穩固且能夠保障人民權利的政府,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不斷的修正、調整,以及公民社會的積極參與。讀完之後,我對許多新聞事件的解讀,彷彿多瞭一層更為清晰的邏輯框架,不再隻是片段式的資訊,而是能看到其背後的深層結構。
评分老實說,剛拿到這本書名時,我心裡其實是有些忐忑的。畢竟「國傢」、「基本人權」、「政府組織」這幾個詞組閤在一起,聽起來就覺得相當學術,甚至有點枯燥。我擔心這本書會不會像很多教科書一樣,充斥著密密麻麻的條文、晦澀難懂的理論,讀起來就像在啃一本冰冷的字典。我平常是比較喜歡看一些比較輕鬆、能引起共鳴的故事,或是能帶來一些生活啟發的散文。所以,抱著「盡量」的心態,我翻開瞭它。一開始,確實有些專有名詞需要適應,但作者的敘述方式,我必須說,比我想像中要平易近人許多。他沒有直接丟齣一堆定義,而是透過一些具體案例,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些基本人權?」、「國傢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政府組織的設計又該如何確保人權?」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一些歷史事件,描寫瞭人們為瞭爭取自由和權利所付齣的巨大代價,以及國傢體製如何演變至今。這些故事讓我從冷冰冰的學術概念中,看到瞭活生生的人,以及他們對尊嚴和自主的不懈追求。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透過一層薄紗,慢慢窺見一個宏大卻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世界。
评分這本書的份量不輕,裡麵探討的議題也相當廣泛,從哲學思辨到歷史演進,再到當代社會的實踐。我常常會在一頁讀完後,停下來想很久。作者並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不斷拋齣問題,引導讀者自行思考。這點我非常喜歡,因為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應該是能夠啟發思考,而不是單純的記憶。書中關於「人權」的定義,也打破瞭我過去一些狹隘的觀念。它不再僅僅是消極的自由,例如不受政府乾預的權利,更包含瞭積極的權利,例如獲得基本生活保障、受教育的權利等等。我尤其對書中探討「國傢」這個概念的演變,從早期的封建領主到現代的主權國傢,以及其與人民之間契約關係的變遷,感到非常震撼。這讓我重新思考,我們作為公民,在國傢體係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們的義務與權利又是如何相互依存的。總之,這是一本需要細細品味、反覆咀嚼的書,每一次翻閱,都能有新的領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