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上)

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研究
  • 天聖令
  • 宋史
  • 法律史
  • 史料學
  • 學術專著
  • 新史料
  • 宋代社會
  • 政治史
  • 文化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1999年在寜波天一閣發現天下孤本《天聖令》,至2009年恰好滿10週年,正是迴顧與前瞻《天聖令》研究的最佳時機。

  由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曆史學係主辦,「唐律研讀會」與中國法製史學會協辦的「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09年11月6、7日召開。與會學者可說都是目前對於《天聖令》研究最具指標性的代錶。

  配閤本次研討會,另有11月1、2日國立颱灣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日本禦茶水女子大學聯閤主辦、「唐律研讀會」協辦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唐日令比較研究」研討會,可視為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會前會。11月8日上午中國大陸學者以及日本學者共同齣席「唐律研讀會」,舉行另一場研讀會,可視為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後會。

  以上是以「《天聖令》國際學術研討會」為中心,加上會前與會後的兩次會議所發錶關於《天聖令》的論文,涉及層麵涵蓋現在發現的《天聖令》令文殘捲所有捲數。共同形成這套《天聖令論集》的成果,堪稱是目前關於《天聖令》研究最全麵的總結,為「天聖令學」開拓新領域。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陳豐祥

總  論

 《天聖令》的發現及其曆史意義∕高明士

  一、前 言∕ 3

  二、《天聖令》殘捲的價值及其課題∕ 6

  三、《天聖令》在律令發展法史上的意義∕17

  四、結 語∕27

 從《天聖令》看唐和北宋的法典製作∕戴建國

  一、前 言∕29

  二、唐代的法典製作∕29

  三、北宋的法典製作∕42

  四、結  語∕51

 再論《天聖令》藍本唐令《開元二十五年令》說∕阪上康俊、何東 譯

  一、前 言∕53

  二、《天聖令》的藍本為《建中令》學說的概要∕54

  三、《天聖令》藍本《建中令》說批判∕57

  四、結 語∕63

  五、附 記∕64

 《天聖令》復原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牛來穎

  一、《天聖令》中起首「諸」字的復原問題∕65

  二、唐宋屋捨的等級規範∕76

  三、關於宋令條目分閤與復原∕79

田令捲第二十一

 唐宋土地交易法律變革初探——由《天聖.田令》說起∕李如鈞

  一、前 言∕85

  二、「田令不行」與「雜令入律」∕87

  三、唐宋土地交易法律變革的起點——兩稅法施行∕91

  四、土地交易法律在五代的發展∕95

  五、唐宋土地交易法律變革的迄點——《天聖令》∕99

  六、結 語∕104

賦役令捲第二十二

 試論唐代服役丁匠的規範——以《天聖令.賦役令》為中心的探討∕劉燕儷 

  一、前 言∕107

  二、役丁(匠)的預算與徵發∕109

  三、服役丁匠在途與在役的規範∕118

  四、服役丁匠的其他相關規範∕128

  五、結 語∕130

倉庫令捲第二十三

 唐宋時期的糧倉法規——以《天聖令.倉庫令》「稅物收納、概量和耗」條為中心∕李淑媛 

  一、前 言∕135

  二、稅物繳納之驗收流程:兼論「揚擲」與「收牓」∕138

  三、「量函」與「概量」及其不實之弊∕142

  四、「耗直」之徵收∕147

  五、結 語∕154

 論唐宋庫藏管理中的帳簿製——以《天聖.倉庫令》為主要考核∕吳謹伎

  一、前 言∕155

  二、唐宋庫藏帳簿的種類∕158

  三、唐、宋《倉庫令》對庫藏帳簿管理之規範∕162

  四、唐宋庫藏帳簿的編造、申報及保管∕167

  五、唐宋庫藏帳簿的審查∕173

  六、結 語∕182

廄牧令捲第二十四

 從《天聖.廄牧令》看唐宋監牧製度中畜牧業經營管理的變遷——兼論唐日令製的比較∕古怡青

  一、前 言∕185

  二、唐代監牧管理的偏重∕190

  三、唐宋監牧製度的改變∕196

  四、唐日監牧製度的比較∕209

  五、結 語∕218

關市令捲第二十五(捕亡令附)

 唐宋的關界——從《天聖.關市令》「應禁之地」談起∕劉馨珺

  一、前 言∕225

  二、唐宋「禁物」越度「應禁之地」法令∕228

  三、唐宋「禁物鄉」法令∕236

  四、唐宋「私共化外人交易」的法令∕243

  五、結 語∕253

 唐宋奴婢逃亡懲罰試探——以《天聖令.捕亡令》為中心∕洪文琪

  一、前 言∕257

  二、唐律中關於奴婢逃亡的規定∕261

  三、唐《捕亡令》關於奴婢逃亡的規定∕267

  四、《天聖令.捕亡令》關於奴婢的法令∕273

  五、結 語∕275

醫疾令捲第二十六(假寜令附)

 唐日醫疾令的復原與對比──對天聖令齣現之再思考∕丸山裕美子 撰、方國花 譯

  一、前 言∕281

  二、根據北宋天聖令復原唐日醫疾令∕282

  三、古代日本對醫疾令之傳承——透過唐日醫疾令之對比∕297

  四、結 語∕305

 皇權.醫療資源.醫事法規——從《天聖.醫疾令》看唐宋文武職事官的醫療照護∕陳登武

  一、前 言∕307

  二、《天聖.醫疾令》宋8條法律麵的檢討∕308

  三、宋代文武職事官醫療照護的實質麵∕310

  四、《天聖.醫疾令》宋8條復原唐令研究檢討∕316

  五、唐代文武職事官醫療照護的實質麵∕319

  六、皇權與醫療資源∕322

  七、結 語∕334

 唐宋官吏休假製度比較研究——以《天聖.假寜令》為核心∕桂齊遜

  一、前 言∕337

  二、宋令沿唐令而不改者∕340

  三、宋令沿用唐令但稍加修改者∕344

  四、宋令廢棄唐令而未行者∕354

  五、僅見於宋令的兩條令文∕358

  六、結 語∕359

 唐日令節假比較試論∕嚴茹蕙 

  一、前 言∕361

  二、歲時節俗文化中的官方節日與休假∕365

  三、結 語∕403

 時令的法製化過程及相關儀禮變化中的時代含意——以《天聖令.營繕令》中的「立春前,三京府

  及諸州縣門外,並造土牛耕人」為中心∕金相範

  一、前 言∕411

  二、時令條項的法製化過程∕413

  三、儀禮的變化及其意義∕420

  四、結 語∕428

圖書序言

  重視新材料,提齣新問題,引領新潮流,似已是一個曆史學者必須時時注意的重要功課。陳寅恪先生在《敦煌劫餘錄序》說:「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即揭示此一宗旨。  1999年上海師範大學宋代法製史研究專傢戴建國教授在寜波天一閣發現明抄本《官品令》,經證實就是宋《天聖令》,隨即引起學界高度重視。《天聖令》製定或頒布於北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年)。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天聖令》「取唐令為本,先舉見行者,因其舊文參以新製定之。其今不行者亦隨存焉」,恰好與新發現的《天聖令》完全吻閤。因為,它的每一篇令文都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在唐令基礎上根據宋製修改的「現行之令」,現在被稱為「宋令」;後一部分是被抄錄下來並附註「右令不行」的令文,現在被稱為「唐令」。《天聖令》一經披露之後,立刻引起學界的高度重視。

  隨著《天聖令》的發現,颱灣、日本、中國大陸都有不少學者積極投入研究行列,甚而舉辦各種相關「研讀會」,進行研討工作。不論是在復原研究或者製度麵的相關論述,都取得相當豐富的成果。

  2009年距離《天聖令》的發現已經滿十年,恰好是總結研究成果的最佳時機。本係一嚮對於新材料相當重視,因而結閤「唐律研讀會」、「中國法製史學會」,共同舉辦「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國際學術研討會」,集結當今研究《天聖令》最重要的學者和研究團隊,提供一個以「天聖令」研究為核心的國際學術交流的對話平颱,期能更深化颱灣學術界對於《天聖令》研究之根基。

  會議於2009年11月6、7日,假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兩天的議程相當圓滿成功。不論是與會學者或參與的貴賓,都相當踴躍投入。可見學界對於新材料確實都抱以高度重視的態度。

  本次會議主標題之所以取名為「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就是呼應陳寅恪先生所揭示的宗旨。以二十世紀末最新發現的《天聖令》作為探討的主題,其實也就是確信《天聖令》的發現,勢必引領齣新風潮,對於唐宋之際法製與社會文化變遷的探討,具有重大學術價值與意義。

  個人學術專長既非唐宋,也不是法製史。但基於對新材料與新視角的重視,有機會在曆史係主任任內促成本次會議,深感榮幸!對於共同促成本次會議的颱大名譽教授高明士先生,深錶感謝之意。本次會議籌備期間,大會執行長陳登武老師負責規劃推動本次會議,以及許多本係老師付齣心力,並踴躍齣席會議,在在展現同仁們重視學術活動的精神,本人深錶敬佩之意;係辦公室張育甄助教統籌所有會議細節與聯絡事宜,李文珠助教、王美芳助教協助其他事務,共同剋服許多睏難,他們可說是本次會議得以成功的幕後功臣,藉此機會嚮他們錶達誠摯謝意。欣聞會議成果即將齣版,是為序!

陳豐祥二○一○年十月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天聖令這東西,我一直覺得是個挺神秘的存在,尤其是在看一些曆史紀錄片或是讀史書的時候,常常會提到,但具體是個啥,又講得模模糊糊。最近在書店裏偶然翻到這本《天聖令論集》(上),雖然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看這書名,就覺得很有份量。“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這幾個詞一擺齣來,就讓人眼睛一亮。感覺作者應該不是那種照本宣科的老學究,而是真的花瞭很多心思去挖掘、去考證。你知道,我們很多曆史書,尤其是大陸那邊齣的,有時候翻來覆去都是那些陳年舊事,換湯不換藥。但如果能有新的史料齣現,那絕對是重磅消息。不知道這本書裏麵有沒有那些我們之前都沒聽過、都沒見過的文獻、碑文,甚至是考古發現?光是想到這個可能性,就覺得心癢癢的。而且“新觀點”、“新視角”,這就更吸引人瞭。曆史往往不是非黑即白,同一個事件,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這本書能跳齣舊有的框架,給我們帶來一些顛覆性的看法,那就太值瞭。比如,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曆史人物,他們的功過是非,會不會有新的評判?一些我們以為已經蓋棺定論的曆史事件,會不會有新的疑點被揭示齣來?光是這個“思辨”的過程,就足夠讓人興奮瞭。我尤其關心的是,這本書會不會把天聖令跟當時社會的某些現象聯係起來,比如它的齣現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何影響?又或者是,它在曆史的進程中扮演瞭什麼角色?這些深層次的解讀,纔是真正考驗作者功力的地方。希望這本書能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啓發,讓我們對那個時代有更立體、更豐富的認識。

评分

說實在的,對於《天聖令論集》(上)這本書,我一開始是被它的副標題吸引的。“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這幾個詞在我看來,簡直就是金光閃閃的標簽,直接戳中瞭我的興趣點。我一直覺得,曆史研究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開放性和不斷被重新解讀的可能性。很多時候,我們對曆史的認知,可能隻是因為史料的局限,或者因為前人的視角太過單一。所以,當看到這本書強調“新”,我立刻就來瞭興趣。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一些我們過去從未見過的文獻資料,或者是一些被埋沒已久的史實被重新發掘齣來?光是想想,就覺得很刺激。例如,我們對宋朝的瞭解,很多時候都來自於筆記小說或者正史的記載,但這些往往帶有主觀色彩,或者信息並不全麵。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的、更客觀的史料,那絕對是一件大事。而且,“新觀點”和“新視角”,更是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史料堆砌的書。它應該是在梳理和分析瞭新的史料之後,能夠提齣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能夠讓我們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天聖令,乃至整個宋朝的法製和社會。我個人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顛覆一些我們對天聖令的傳統認知?會不會揭示齣一些隱藏在字麵意義之下的深層含義?又或者,它能不能將天聖令與其他同時期的曆史現象進行關聯,從而勾勒齣一幅更完整、更生動的曆史圖景?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閱讀的驚喜,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天聖令。

评分

不得不說,現在市麵上關於古代律令的書籍,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真的不多。很多都像是在啃枯燥的法條,看得人頭昏腦脹,提不起什麼興趣。但《天聖令論集》(上)這本,光是封麵上“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幾個字,就讓我感覺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學術著作。我平時對唐宋時期的曆史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律法方麵,總覺得律法是瞭解一個時代社會結構和人倫關係的重要窗口。天聖令這個名字,我雖然不是曆史專傢,但也略有耳聞,知道它在宋朝的法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關鍵就在於“新”。我最怕的就是那些人雲亦雲的東西,讀來讀去都覺得是在重復前人的研究。這本書的“新史料”,我特彆期待。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挖掘到一些之前不為人知的奏摺、判例,甚至是民間流傳下來的關於天聖令的故事?如果真的能看到一些“一手”的資料,那將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情。而且,“新觀點”、“新視角”更是打開瞭我對曆史認知的想象。曆史研究常常會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束縛,一本好的書,應該能夠打破這些藩籬,帶來一些前所未有的解讀。比如,天聖令的製定和實施,是否真的如傳統史書所描述的那樣?它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沒有齣現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偏差和麯摺?有沒有可能,它也受到瞭一些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或者反過來,又推動瞭某些社會變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這些思考的動力。光是憑想象,就已經覺得這本《天聖令論集》(上)很有探索的價值瞭,希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更深邃的天聖令世界。

评分

這幾年,我一直在關注一些關於中國古代法律史的研究,但說實話,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著作並不多。《天聖令論集》(上)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很有吸引力,“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這幾個詞,簡直就是精準的靶子,打中瞭我的閱讀偏好。我一直覺得,曆史研究最寶貴的就是能夠不斷地突破和創新,而“新史料”的齣現,往往是這一切的基石。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一些我們之前聞所未聞的文獻,或者是對一些已知史料有全新的解讀?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對曆史的認知,是被現有的史料所局限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更可靠的史料,那對整個天聖令的研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貢獻。而“新觀點”、“新視角”,則更是讓我期待。我特彆怕那種隻是簡單羅列史實、缺乏分析的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能夠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天聖令。例如,它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是如何産生的?它對當時的社會結構和民眾生活産生瞭怎樣的實際影響?有沒有一些我們之前被忽略的細節,或者是一些被誤讀的曆史事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些思考的火花,讓我對天聖令有更深入、更全麵的理解。光是想象作者是如何去挖掘這些“新”東西,就已經覺得這本書很有探索的價值瞭,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

坦白講,我對《天聖令論集》(上)這本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它書名中那幾個極具煽動性的詞:“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這幾個詞在我看來,就像是對傳統史學的一種挑戰,也是對讀者好奇心的一種直接邀約。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曆史研究,不應該隻是對舊有知識的復述,而應該是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地探索和發現。所以,“新史料”這個概念,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不知道這本書是否包含瞭一些我們過去從未接觸過的珍貴文獻,或者是對一些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史料進行瞭重新發掘和整理?光是想到這一點,就覺得這本書充滿瞭研究的價值。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對曆史的認知,是被有限的史料所限製的,一旦有新的史料齣現,往往能夠帶來顛覆性的認識。而“新觀點”、“新視角”,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不太喜歡那種一本正經、枯燥乏味的學術著作,我更希望能夠看到一些能夠引發我思考、能夠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曆史側麵的解讀。例如,這本書會不會對天聖令的製定背景、具體內容,以及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齣現的一些問題,提齣一些不同於以往的看法?會不會揭示齣一些隱藏在錶麵現象之下的深層原因,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讓我對天聖令乃至整個宋朝的法製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