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在宁波天一阁发现天下孤本《天圣令》,至2009年恰好满10週年,正是回顾与前瞻《天圣令》研究的最佳时机。
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唐律研读会」与中国法制史学会协办的「新史料.新观点.新视角——《天圣令》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6、7日召开。与会学者可说都是目前对于《天圣令》研究最具指标性的代表。
配合本次研讨会,另有11月1、2日国立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联合主办、「唐律研读会」协办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唐日令比较研究」研讨会,可视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会前会。11月8日上午中国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共同出席「唐律研读会」,举行另一场研读会,可视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后会。
以上是以「《天圣令》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心,加上会前与会后的两次会议所发表关于《天圣令》的论文,涉及层面涵盖现在发现的《天圣令》令文残卷所有卷数。共同形成这套《天圣令论集》的成果,堪称是目前关于《天圣令》研究最全面的总结,为「天圣令学」开拓新领域。
序∕陈丰祥
总 论
《天圣令》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高明士
一、前 言∕ 3
二、《天圣令》残卷的价值及其课题∕ 6
三、《天圣令》在律令发展法史上的意义∕17
四、结 语∕27
从《天圣令》看唐和北宋的法典制作∕戴建国
一、前 言∕29
二、唐代的法典制作∕29
三、北宋的法典制作∕42
四、结 语∕51
再论《天圣令》蓝本唐令《开元二十五年令》说∕坂上康俊、何东 译
一、前 言∕53
二、《天圣令》的蓝本为《建中令》学说的概要∕54
三、《天圣令》蓝本《建中令》说批判∕57
四、结 语∕63
五、附 记∕64
《天圣令》复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牛来颖
一、《天圣令》中起首「诸」字的复原问题∕65
二、唐宋屋舍的等级规范∕76
三、关于宋令条目分合与复原∕79
田令卷第二十一
唐宋土地交易法律变革初探——由《天圣.田令》说起∕李如钧
一、前 言∕85
二、「田令不行」与「杂令入律」∕87
三、唐宋土地交易法律变革的起点——两税法施行∕91
四、土地交易法律在五代的发展∕95
五、唐宋土地交易法律变革的迄点——《天圣令》∕99
六、结 语∕104
赋役令卷第二十二
试论唐代服役丁匠的规范——以《天圣令.赋役令》为中心的探讨∕刘燕俪
一、前 言∕107
二、役丁(匠)的预算与征发∕109
三、服役丁匠在途与在役的规范∕118
四、服役丁匠的其他相关规范∕128
五、结 语∕130
仓库令卷第二十三
唐宋时期的粮仓法规——以《天圣令.仓库令》「税物收纳、概量和耗」条为中心∕李淑媛
一、前 言∕135
二、税物缴纳之验收流程:兼论「扬掷」与「收牓」∕138
三、「量函」与「概量」及其不实之弊∕142
四、「耗直」之征收∕147
五、结 语∕154
论唐宋库藏管理中的帐簿制——以《天圣.仓库令》为主要考核∕吴谨伎
一、前 言∕155
二、唐宋库藏帐簿的种类∕158
三、唐、宋《仓库令》对库藏帐簿管理之规范∕162
四、唐宋库藏帐簿的编造、申报及保管∕167
五、唐宋库藏帐簿的审查∕173
六、结 语∕182
厩牧令卷第二十四
从《天圣.厩牧令》看唐宋监牧制度中畜牧业经营管理的变迁——兼论唐日令制的比较∕古怡青
一、前 言∕185
二、唐代监牧管理的偏重∕190
三、唐宋监牧制度的改变∕196
四、唐日监牧制度的比较∕209
五、结 语∕218
关市令卷第二十五(捕亡令附)
唐宋的关界——从《天圣.关市令》「应禁之地」谈起∕刘馨珺
一、前 言∕225
二、唐宋「禁物」越度「应禁之地」法令∕228
三、唐宋「禁物乡」法令∕236
四、唐宋「私共化外人交易」的法令∕243
五、结 语∕253
唐宋奴婢逃亡惩罚试探——以《天圣令.捕亡令》为中心∕洪文琪
一、前 言∕257
二、唐律中关于奴婢逃亡的规定∕261
三、唐《捕亡令》关于奴婢逃亡的规定∕267
四、《天圣令.捕亡令》关于奴婢的法令∕273
五、结 语∕275
医疾令卷第二十六(假宁令附)
唐日医疾令的复原与对比──对天圣令出现之再思考∕丸山裕美子 撰、方国花 译
一、前 言∕281
二、根据北宋天圣令复原唐日医疾令∕282
三、古代日本对医疾令之传承——透过唐日医疾令之对比∕297
四、结 语∕305
皇权.医疗资源.医事法规——从《天圣.医疾令》看唐宋文武职事官的医疗照护∕陈登武
一、前 言∕307
二、《天圣.医疾令》宋8条法律面的检讨∕308
三、宋代文武职事官医疗照护的实质面∕310
四、《天圣.医疾令》宋8条复原唐令研究检讨∕316
五、唐代文武职事官医疗照护的实质面∕319
六、皇权与医疗资源∕322
七、结 语∕334
唐宋官吏休假制度比较研究——以《天圣.假宁令》为核心∕桂齐逊
一、前 言∕337
二、宋令沿唐令而不改者∕340
三、宋令沿用唐令但稍加修改者∕344
四、宋令废弃唐令而未行者∕354
五、仅见于宋令的两条令文∕358
六、结 语∕359
唐日令节假比较试论∕严茹蕙
一、前 言∕361
二、岁时节俗文化中的官方节日与休假∕365
三、结 语∕403
时令的法制化过程及相关仪礼变化中的时代含意——以《天圣令.营缮令》中的「立春前,三京府
及诸州县门外,并造土牛耕人」为中心∕金相范
一、前 言∕411
二、时令条项的法制化过程∕413
三、仪礼的变化及其意义∕420
四、结 语∕428
序
重视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引领新潮流,似已是一个历史学者必须时时注意的重要功课。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即揭示此一宗旨。 1999年上海师范大学宋代法制史研究专家戴建国教授在宁波天一阁发现明抄本《官品令》,经证实就是宋《天圣令》,随即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天圣令》制定或颁布于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天圣令》「取唐令为本,先举见行者,因其旧文参以新制定之。其今不行者亦随存焉」,恰好与新发现的《天圣令》完全吻合。因为,它的每一篇令文都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在唐令基础上根据宋制修改的「现行之令」,现在被称为「宋令」;后一部分是被抄录下来并附註「右令不行」的令文,现在被称为「唐令」。《天圣令》一经披露之后,立刻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随着《天圣令》的发现,台湾、日本、中国大陆都有不少学者积极投入研究行列,甚而举办各种相关「研读会」,进行研讨工作。不论是在复原研究或者制度面的相关论述,都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
2009年距离《天圣令》的发现已经满十年,恰好是总结研究成果的最佳时机。本系一向对于新材料相当重视,因而结合「唐律研读会」、「中国法制史学会」,共同举办「新史料.新观点.新视角——《天圣令》国际学术研讨会」,集结当今研究《天圣令》最重要的学者和研究团队,提供一个以「天圣令」研究为核心的国际学术交流的对话平台,期能更深化台湾学术界对于《天圣令》研究之根基。
会议于2009年11月6、7日,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两天的议程相当圆满成功。不论是与会学者或参与的贵宾,都相当踊跃投入。可见学界对于新材料确实都抱以高度重视的态度。
本次会议主标题之所以取名为「新史料.新观点.新视角」,就是唿应陈寅恪先生所揭示的宗旨。以二十世纪末最新发现的《天圣令》作为探讨的主题,其实也就是确信《天圣令》的发现,势必引领出新风潮,对于唐宋之际法制与社会文化变迁的探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意义。
个人学术专长既非唐宋,也不是法制史。但基于对新材料与新视角的重视,有机会在历史系主任任内促成本次会议,深感荣幸!对于共同促成本次会议的台大名誉教授高明士先生,深表感谢之意。本次会议筹备期间,大会执行长陈登武老师负责规划推动本次会议,以及许多本系老师付出心力,并踊跃出席会议,在在展现同仁们重视学术活动的精神,本人深表敬佩之意;系办公室张育甄助教统筹所有会议细节与联络事宜,李文珠助教、王美芳助教协助其他事务,共同克服许多困难,他们可说是本次会议得以成功的幕后功臣,借此机会向他们表达诚挚谢意。欣闻会议成果即将出版,是为序!
陈丰祥二○一○年十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