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每一版热销,本书2010年12月改版,是国内有关欧洲专利权书籍最新、最丰富、最权威。作者刘孔中教授,为中央研究院法学所研究员,同时为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和政治大学商学院智慧财产所教授,其余两位国外作者,除了具备物理博士学位,同时为欧洲专利师,均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本书实为阵容最坚强的作者群。
欧洲专利公约缔约国目前已增加至38国,加上2个延伸国,涵盖人数超过达5亿人,因此欧洲专利实具有莫大吸引力。惟我国文献大多偏重美国专利,比较少探讨欧洲专利。因此,本书可带领国人面向欧洲。
我国申请欧洲专利的数量,尚属有待开发的阶段,其原因应为对欧洲专利申请的陌生,但欧洲市场庞大,已经举足轻重的现今,未来更是发展无限,因此直得重视。本书为国内少见的欧洲专利专书,很受各界重视,目前重新出版大幅修订,是国内最重要的了解欧洲专利必读的手册。
本书这次修改纳入德国2008年将欧盟2004年2004/48/EC号指令,转换至国内而修改的专利法、欧洲专利组织行政理事会2009年3月25日决议修正而于2010年4月1日生效施行细则带来的改变、2009年欧盟部长会议欧盟专利规则草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2008年10月30日由全体法官做成In re Bilski判决、联邦最高法院2010年6月28日Bilski v.Kappos判决、联邦最高法院2010年6月28日Bilski v. Kappos判决,以及欧洲专利局最新的实务见解。
第1篇 欧洲专利公约
1. 欧洲专利体系
2. 欧洲专利局之组织
3. 欧洲专利审理流程
4. 欧洲专利制度之特色
第2篇 欧洲专利申请
5. 申请文件
6. 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7. 分割申请案
8. 主张优先权
9. 欧洲专利年费
第3篇 欧洲专利申请案之草拟
10. 欧洲专利申请案之草拟
11. 发明之单一性
12. 欧洲专利申请之处理
第4篇 欧洲专利申请案之审查
13. 申请之审查
14. 形式要件之审查
15. 实质审查
16. 欧洲专利申请案的修正
17. 专利权授与程序
18. 缔约国化
19. 期限
第5篇 异议
20. 授与专利后之异议制度
21. 提起异议之要件
22. 提起异议之理由
23. 异议程序
24. 异议组之决定
25. 异议期间不得提出分割申请案
26. 专利侵权人参加异议
第6篇 申诉程序
27. 可提起申诉之决定
28. 得提出申诉之人
29. 申诉委员会
30. 申诉之效力
31. 申诉之要件
32. 申诉程序
33. 申诉委员会之决定
34. 扩大申诉委员会
第7篇 可专利性之要件
35. 绝对要件
36. 相对要件
第8篇 逾越期限
37. 继续处理
38. 恢复权利
第9篇 第三人程序
39. 申请阅卷
40. 第三人的意见
第10篇 透过专利合作条约之申请案
41. 以欧洲专利局作为受理局
42. 以欧洲专利局作为指定或选定局
43. 以欧洲专利局作为国际检索机构与国际初步审查机构
第11篇 电脑软体与商业方法专利
44. 电脑软体相关之发明
45. 商业模式之发明
第12篇 执行
46. 在欧洲进行专利诉讼
47. 专利保护之限制
第13篇 未来发展:欧盟专利
48. 2000年欧盟部长会议共同体专利规则草案
49.欧洲专利公约组织欧洲专利诉讼协议草案
50.2009年欧盟部长会议-欧洲专利规则草案
附录1 1973年及2000年欧洲专利公约条文交叉索引
附录2 电脑程式相关发明在欧洲专利组识的专利保护
序
本书为2010年12月出版之「欧洲专利手册(修正三版)」之再次修订版。由于本书前身「欧洲专利手册(修正三版)」出版后迄今,欧洲专利公约之施行实务有为数不少的进展,因此,乃以本书对原书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补充,并更名为「欧洲专利实务指南」。
本书此次修订主要反映近几年欧洲专利公约施行实务的最新发展,包括欧洲专利局最新实务见解、程序上较重要的修正以及各项规费调整等。此外,第XI章有关电脑软体专利与商业方法的内容作了大幅改写,并介绍欧洲专利局及德国之最新实务与判决发展情形。再者,将原书第XIII章「未来发展:欧盟专利」改置于第XII章,其中介绍了欧洲各国在创设「共同体专利」的目前现况,尤其是2011年以后的最新发展。
有鑑于德国是欧洲专利最常被指定生效的国家 ,且在向欧洲单一国家提出之专利申请上,德国的受理申请数量亦名列第一;另外,目前有超过70%的欧洲专利侵权诉讼发生在德国,因此,本书于此次修订时特别新增一节(第45节),详尽介绍德国之申请专利范围架构及专利保护范围,其中关于德国法院在适用均等论以解释申请专利范围的判决实务、判断专利侵权之方法论,以及如何有技巧地进行回避设计方面,有深入而实用的论述及具体建议。
欧洲专利公约的缔约国目前为38国,再加上2个延伸国,其效力共可及于40个国家,总涵盖人口数超过5亿人。由于欧洲专利公约创设了一个可以集中申请、审查及授与欧洲专利的制度,对于有意在欧洲各国申请发明专利的个人或公司而言,可谓是简化申请程序并降低申请成本之绝佳利器。
近几年,尽管世界各主要工业国普遍为经济不景气所苦,但欧洲专利申请案仍持续成长,2012年的申请数及核准数均创下欧洲专利局成立35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些申请案中,超过60%是来自于欧洲以外的国家,显示欧洲专利局已成为全球性的专利组织,同时也意味着欧洲市场对专利申请人而言极具吸引力。
根据欧洲专利局于2013年3月公布之2012年年报(Annual Report 2012) ,欧洲专利局于2012年受理、审查及授与欧洲专利的情形摘要如下:
1.2012年总计受理257,744件申请案,较2011年之244,934件成长5.2%。
2.2012年由欧洲专利公约各缔约国提出之申请案的比率为36.5%(94,060件、负成长1.1%),其中德国占13.3%(34,167件、成长2.1%),维持第一;其次是法国,占4.7%(12,159件、成长2.2%);第三是瑞士,占3.2%(8,181件、成长5%);第四是英国,占2.6%(6,695件、成长3.3%)。
3.至于2012年由非欧洲专利公约缔约国所提出之申请案的比率则为63.5%(163,684件、成长1.1%),其中前四名为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南韩。各国提出申请比率及件数细节如下:美国占24.6%(63,504件、成长5.6%);日本占20.1%(51,693件、成长9%);中国大陆占7.3%(18,812件、成长11%);南韩占5.6%(14,491件、成长9.3%)。
4.核准件数方面,2012 年欧洲专利局共核准65,687 件专利,核准率为50%,较2011年成长3%。获准专利权人以来自欧洲专利公约缔约国最多(总共32,634件、占49.7%),其中前四名分别是德国(13,321件、占20.3%)、法国(4,803件、占7.3%)、瑞士(2,600件、占4%)及义大利(2,239件、占3.4%)。而在非欧洲专利公约缔约国部分,获准专利权人前四名为美国(14,699件、占22.4%)、日本(12,852件、占19.6%)、南韩(1,788件、占2.7%)及中国大陆(793件、占1.2%)。
5.相较之下,台湾申请及获准欧洲专利的数量(包括直接向欧洲专利局提出的申请案,以及进入欧洲区域阶段的欧洲∕专利合作条约申请案),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2012年台湾共申请1,168件,比2011年的1,178件略为减少;但获准专利的数量则明显增加,共获准421件,比2011年之297件大幅成长了41.8%。
有鑑于欧洲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申请欧洲专利的数量亦有明显上升趋势,欧洲俨然已成为美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专利「战场」。此外,面对国际上层出不穷的专利诉讼,如何策略性地运用欧洲专利,以达制衡、甚至「制敌机先」的效果,相信将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期待借由本书之出版,令读者了解并掌握欧洲专利实务的最新动态,并对日后在欧洲的专利申请、佈局及攻防有所助益。
拿到這本《歐洲專利手冊》(第三版),我真的感覺像挖到寶一樣!作為一個在台灣做技術研發,偶爾需要處理一些國際專利事務的人,歐洲市場一直是我們非常重視的區塊。以往要了解歐洲專利的申請流程、審查標準、以及各種細節,真的花了我不少時間,而且資訊零散,常常需要東拼西湊,甚至為了搞懂一個小地方,就要翻閱好幾份不同的文件。這次它出了第三版,我迫不及待就入手了。光是書的厚度,就讓人覺得內容紮實,沉甸甸的,拿在手上就有種安心感。我還沒深入研究,只是大概翻了一下目錄和幾個章節,就發現它把整個歐洲專利體系,從申請的預備工作、到授權後的維護,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都梳理得非常清楚。這對於我們這種常常需要跨國界打專利戰的公司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我特別期待它關於「新穎性」和「進步性」的判定標準,這部分一直是審查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看看這次更新有沒有什麼更清晰的解釋和案例。
评分剛拿到《歐洲專利手冊》(第三版),第一印象就是「專業」!我是一名在台灣創業的小型科技公司創辦人,主要產品鎖定歐洲市場。過去在申請台灣專利方面,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但面對歐洲這個龐大的專利體系,說實話,我一直覺得有點力不從心。雖然我們委託了專利事務所,但作為經營者,我還是希望能夠對整個流程有一個更宏觀的了解,知道我們的錢花在哪裡,也知道我們在申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這本書的厚度和編排,一看就知道是為專業人士準備的,但同時,它也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框架。我簡單翻了一下,發現它不僅僅是羅列法條,而是更側重於申請策略、申請程序中的注意事項,以及一些常見的陷阱。我尤其想了解的是,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中小型企業,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最有效地申請和維護歐洲專利,以及如何在歐盟內部,對於「歐洲專利」和「歐洲單一專利」做出最佳的選擇。書中關於「優先權」的說明,以及如何利用「PCT」途徑,也是我非常想深入研究的部分。
评分最近我一直被同事「燒」到,大家都說這本《歐洲專利手冊》(第三版)有多厲害,有多值得買。我雖然不是專利領域的第一線人員,但在一家跨國企業的法務部門工作,接觸到一些專利方面的報表和審核文件,也多少需要對專利體系有一些基本認知。台灣市場的專利申請我們自己公司就可以處理,但和歐洲夥伴合作的項目,或是要引進歐洲技術時,就比較需要了解他們的規則。我之前有試圖找一些線上資源,但常常覺得不夠全面,而且有些過時。這次的第三版,據說涵蓋了近幾年來歐洲專利體系的重大變革,特別是「歐洲單一專利」這個話題,真的是大家都在討論的。我想買來翻翻看,了解一下它對企業申請專利、授權使用,以及專利爭議解決的可能影響。我對其中關於「審查指南」更新的部分特別感興趣,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申請的成功率,也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有效進行「專利檢索」和「專利地圖」的實用技巧。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看到《歐洲專利手冊》(第三版)的標題,我還有點猶豫,畢竟專利這種東西,感覺離我的日常工作有點距離。我主要是在台灣的科技公司做產品設計,對於專利的申請和維護,都是交給專業的專利事務所來處理。但是,老闆最近一直強調要加強我們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在開拓歐洲市場的過程中,了解一些基本規則和注意事項,對於我們的產品定位和戰略規劃,似乎也很有幫助。所以,我就抱著學習的心態買了這本書。打開之後,我發現它比我想像的要親民不少。雖然是專業書籍,但編寫的邏輯很清晰,結構也很完整,不像我之前看過的幾本專利相關的書籍,動不動就充斥著大量艱澀的法律術語,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似乎更注重實務操作,有很多步驟化的講解,還有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歐洲單一專利」的介紹很感興趣,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我想了解一下它對歐洲專利體系有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我們公司在申請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评分作為一名在歐洲地區工作的台灣專利律師,對於《歐洲專利手冊》(第三版)的出版,我感到由衷的興奮。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歐洲專利局(EPO)的法規和實務是我們處理案件的核心。過去幾年,歐洲專利體系的發展日新月異,從《歐洲專利公約》(EPC)的修改,到「歐洲單一專利」制度的實施,都對專利申請、審查和授權的流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過去,我們往往需要查閱大量分散的官方文件、案例判決和學術論文,才能掌握最新的資訊。這次第三版的出版,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高度整合、權威且最新的參考工具。我翻閱了一下,發現它對於《EPC》2000條款的更新,以及相關判例的整合,都做得非常到位。特別是關於「禁反言」原則在審查中的應用,以及「反向推定」的規則,這兩點在實務中至關重要,而且經常是爭議的焦點。我非常期待能藉由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這些複雜的議題,並將其應用於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專業、更精準的法律服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