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救济程序之新思维

刑事救济程序之新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我国一审改採当事人进行主义后,随后之上诉审、再审、非常上诉程序是否亦应随之变动?本书乃就此等重大议题,引用美国最新理论及判决见解,以整理、分析、评论我国实务见解,并提出立法论上的建议。本书审查人评论本书「是国内目前罕见以刑事救济程序为专题进行较具体系、且深入的论着」。再者,本书有两篇刑事法上极为罕见之实证研究,一为针对二审上诉书「应叙述具体理由」之新制,一为死刑在刑事诉讼法之面向,在学术及实务界皆引起极大之回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上诉二审的鸿沟——理论与实证研究
 壹、导 论∕1
 贰、具体理由∕4
  一、实务见解∕4
  二、评 论∕6
 参、弱势人民的上诉权∕13
  一、实证研究∕14
  二、理论研究∕17
 肆、无效的律师协助∕22
  一、美国法参考∕23
  二、我国法检讨∕25
 伍、结 论∕29

第二章 上诉二审鸿沟之填补——评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354号判决
 壹、导 论∕33
 贰、先前见解∕35
 参、最新见解∕36
 肆、分析评论∕39
  一、二审仍为覆审制∕39
  二、受律师协助上诉之权利∕44
 伍、结 论∕52

第三章 事后审之事实审查
 壹、导 论∕53
 贰、美国法参考∕56
  一、相关制度∕56
  二、宪法标准∕58
  三、法律标准∕61
 参、我国法应有之借镜∕69
  一、审查标准∕69
  二、发回或自判∕75
 肆、结 论∕78

第四章 实质及忠实之辩护——最高法院相关判决评释
 壹、导 论∕81
 贰、实质及忠实之辩护∕84
  一、行为瑕疵要件∕86
  二、结果不利要件∕89
  三、评论分析∕91
 参、适用范围∕93
  一、美国法参考∕93
  二、我国实务见解∕94
  三、评论分析∕97
 肆、结 论∕99

第五章 重新检视为受判决人利益之再审制度
 壹、导 论∕101
 贰、我国再审∕103
  一、新规性∕104
  二、确实性∕106
  三、审理程序∕107
 参、美国法参考∕109
  一、制度背景∕109
  二、新证据∕111
  三、勤勉原则∕121
  四、举证责任∕123
  五、审理程序∕125
 肆、分析评论∕127
  一、新规性∕127
  二、确实性∕131
  三、审理程序∕135
  四、新证据∕137
 伍、结 论∕138

第六章 重新思考非常上诉制度
 壹、导 论∕139
 贰、我国法∕142
  一、声请理由∕142
  二、非常上诉之判决∕146
  三、非常上诉之审理∕153
 参、美国法参考∕154
  一、人身保护令程序∕154
  二、声请理由∕155
  三、程序与审理∕162
 肆、分析评论∕166
  一、权利或施舍?∕167
  二、声请理由∕172
  三、审 理∕175
 伍、结 论∕177

第七章 法院分案规则合宪性之探讨
 壹、美国法参考∕180
  一、受中立、超然法官审判的权利∕180
  二、案件分配∕182
  三、裁判者更易∕184
 贰、我国法评析∕187
  一、案件分配∕188
  二、法官更易∕188
 参、结 论∕194
 后 记∕195

第八章 释字第653号之评释——旧羁押法理之崩解
 壹、导 论∕201
 贰、羁押所涉宪法权益∕202
 参、现行羁押规定之不当与违宪之处∕204
  一、羁押为先、附条件释放为后∕204
  二、为追诉而长期羁押∕206
  三、检察官得操纵「重罪」羁押∕211
 肆、法院保有对羁押被告之司法权∕213
  一、羁押处遇与基本人权∕213
  二、法院保有全部、随时介入之司法权∕215
  三、救济程序∕217
 伍、受律师协助的基本人权∕220
  一、宪法基础∕221
  二、充分及自由之沟通∕222
  三、具宪法基础之秘匿特权∕226
  四、绝对或相对之权利∕228
  五、小 结∕230
 后 记∕195

第九章 一个条例,八处违宪——论检肃流氓条例
 壹、导 论∕233
 贰、流氓要件∕233
  一、刑罚明确原则∕233
  二、流氓要件规定违反明确原则∕237
 参、移送书与通知∕240
  一、起诉书之重要宪法功能∕241
  二、违反起诉书应记载事项之效果∕244
  三、本条例无类似起诉书之书类∕249
 肆、秘密审理∕250
  一、公开审理原则∕251
  二、本条例违反公开审判原则∕252
 伍、纠问程序∕254
  一、对审制度与辩论主义∕254
  二、本条例无对审制度、亦无辩论主义∕254
 陆、对质诘问∕255
  一、对质与诘问权皆为基本人权∕255
  二、对质权之重要∕256
  三、本条例完全剥夺对质权、诘问权∕259
 柒、举证责任∕262
  一、举证责任之宪法依据∕262
  二、裁定程序之举证责任不明∕267
 捌、一事得再理∕270
  一、一事不再理∕270
  二、似而不同之一行为不二罚原则∕275
  三、二者之不同∕277
  四、本条例明文容许一事再理∕278
 玖、执 行∕280
  一、以命令规范多数刑罚之执行∕280
  二、本条例执行程序违反法治国原则∕283
 拾、结 论∕283
 后 记∕285

第十章 台湾死刑实证研究
 壹、导 论∕287
 贰、实体法规定∕290
  一、过 去∕290
  二、转 变∕290
  三、现 在∕292
  四、科处之限制∕295
 参、程序法规定∕295
  一、一审程序∕295
  二、上诉审及其他救济程序∕298
  三、强制辩护∕303
  四、被害人陈述权∕309
 肆、执 行∕310
 伍、实证分析∕312
  一、判处死刑案件∕313
  二、法院态度∕318
 陆、民意与政策∕324
 柒、结 论∕327

第十一章 侦查权之发动与限制
 壹、导 论∕329
 贰、侦查利器∕330
  一、美国法参考∕330
  二、我国法∕336
 参、侦查之发动与限制∕337
  一、美国法参考∕337
  二、我国法∕340
 肆、传 唤∕342
  一、美国法参考∕342
  二、我国法∕347
 伍、提出命令∕348
  一、美国法参考∕348
  二、我国法∕360
 陆、结 论∕363

第十二章 论短期人身自由拘束
 壹、导 论∕365
 贰、人身自由的拘束——美国法参考∕367
  一、事实上之拘束∕367
  二、解释上之拘束∕369
  三、询问、同意与婉拒∕372
  四、服从公权力∕374
 参、拘捕或拦停的判断∕375
  一、留置时间∕376
  二、移送他处∕379
 肆、结 论∕381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