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國文教科本,易讀易懂的圖解版宋詞
完整收錄精解國高中國文課本宋詞作品,書市針對中學生宋詞教材最好的讀本。
全方位認識宋詞精髓、深入體驗宋詞美麗情緻。
特彆收錄︰宋詞成語.宋詩.宋詞試題
作者簡介
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颱廣播節目主持人、颱視「書香」節目主持人。與吳念真、林清玄聯閤擔任中央電影公司電影「香火」編劇。雜誌社總編輯兼社長、齣版社發行人。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大專編研營駐隊導師。國傢文藝奬文學類提名委員。獲2009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颱〈發現〉節目主持人。
曾以〈最後一把番刀〉一文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奬。《情話》《軍中笑話》《尖石櫻花落》曾入選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為電影原著。
曾以〈聽見櫻花雨落聲〉、〈雪落無聲〉入選九十二年、九十六年散文選(九歌齣版)。
著有:《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父親》《陳銘磻報導文學集》《撒豆成金》《作文高手一本通》《雪落無聲》《新店渡》《青雲有路誌為梯》(中英文版)《開往北海道的幸福列車》《作文最常寫錯的字》《作文最常用錯的詞》《作文最常見的病句》《日本必遊絕美100景》《自己動手做一本書》《源氏物語□旅》《尋找同樣顔色羽毛的鳥》《在旅行中遇見感動》《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宋詞》等八十餘部。
現任颱北柯林頓補習班國中國小作文老師。
陳銘磻文學部落格:無名小站→mean0302
序說 煙雨濛濛問斜陽 陳銘磻
第一部 宋詞及其象徵的宋代文學
宋朝與詩詞文學的演進
宋詞的起源與發展
宋詞的衍繹與派彆
.宋詞作傢
第二部 中學國文教科本選錄的宋詞
詞與音樂的關係
可以歌唱的詞
.北宋詞壇
.南宋詞壇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鞦 李清照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永遇樂)落日熔金 李清照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李清照
(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李煜
(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 李煜
(破陣子)四十年來傢國 李煜
(清平樂)彆來春半 李煜
(烏夜啼)林花謝瞭春紅 李煜
(木蘭花)東城漸覺春光好 宋祁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彥
(滿江紅)怒發衝冠 嶽飛
(踏莎行)霧失樓颱 秦觀
(鵲橋仙)縴雲弄巧 秦觀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秦觀
(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 晏幾道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晏幾道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晏殊
(清平樂)金風細細 晏殊
(雨霖鈴)寒蟬淒切 柳永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柳永
(蘇幕遮)碧雲天 範仲淹
(漁傢傲)塞下鞦來風景異 範仲淹
(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候 陸遊
(釵頭鳳)紅酥手 陸遊
(釵頭鳳)世情薄 唐琬
(韆鞦歲)數聲鶗鴃 張先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先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歐陽修
(采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歐陽修
(踏莎行)候館梅殘 歐陽修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歐陽修
(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蔣捷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水調歌頭)丙辰中鞦歡飲達旦作
此篇兼懷子由 蘇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
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
作此。 蘇軾
(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蘇軾
(蝶戀花)春景 蘇軾
第三部 源自宋詞與宋文的成語
第四部 中學生必讀的宋詞三百名句
詞牌名的來曆
各傢宋詞名句
第五部 中學國文教科本選錄的宋詩
宋詩的特質
宋詩的評價
宋詩的作者與作品
登飛來峰 王安石
泊船瓜洲 王安石
過零丁洋 文天祥
活水亭觀書有感 硃熹
自責二首 硃淑真
寒夜 杜耒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薑夔
春日 秦觀
書憤 陸遊
春日偶成 程顥
詠柳 曾鞏
寄黃幾復 黃庭堅
畫眉鳥 歐陽修
戲答元珍 歐陽修
題西林壁 蘇軾
寒食雨其一 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春宵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花影 蘇軾
第六部 源自宋代的諺語
第七部 宋詞常見考題
序說
煙雨濛濛問斜陽 陳銘磻
學子讀書,隻要提及唐朝,自然聯想到「唐詩」;說到宋朝,不免反射齣「宋詞」二字。宋代開國主事者趙匡胤基於重文輕武的政策思維與行事作風,使得當時代的江西,人纔輩齣,文風鼎盛。根據清光緒《江西通誌》進士名錄所載,宋代江西進士人數達五韆四百四十二人,這些人經由科舉進入仕途,其中宰相、副宰相的顯宦者更多達二十五人。
這一批蜂擁而齣的文人纔子,不少人既是政治傢,又是文學傢,如仁宗宰相晏殊、神宗宰相王安石更是一代大文豪,他們對於宋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都曾帶來巨大影響。與此同時,江西文學也跟著進入名傢迭現,著留韆古的鼎盛期。一時文學傢群體崛起,宗師巨擘,開宗立派,無論詩、詞、文都能成就為「亦皆各自名傢,求於他方未有若是其眾者。」的特色;其中以地域和傢族形式顯赫於世的作品,更進一步顯赫成文學經緯,如廬陵的歐陽修(文忠)、楊邦義(忠襄)、鬍銓(忠簡)、周必大(文忠)閤稱為「四忠」;撫州的晏殊、晏幾道、晏敦復為「祖孫輩三代」;王益、王安石、王安國、王安禮、王文淑、王雱、王安石女一門七傑稱作「三代七王」;南豐的曾緻堯、曾鞏、曾布、魏玩、曾肇、曾紆、曾季貍、曾惇、曾紘、曾思、曾協則並稱為「五代十曾一魏」;宜黃的樂史、樂黃目父子;金溪的陸九韶、陸九齡、陸九淵兄弟;新喻的孔仲文、孔仲武、孔仲平兄弟;鄱陽的洪皓、洪適、洪遵、洪邁父子;豫章的洪朋、洪芻、洪炎兄弟等傢族,文纔特盛,風靡多時。鄉賢歐陽修有詩贊道:「區區彼江西,其産多材賢。」楊萬裏也稱道:「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於江西。」江西籍文學傢對宋代文學的發展與延續,立下難以磨滅的貢獻。
有人創作纔有詩詞文作品,有寫作文風與感染力,傳世作品也纔能曆久不衰。宋詞是宋代最具代錶性的文學創作樣式,唐詩、宋詞、元麯、明清小說並列為中國文學史的主角,各自代錶瞭不同時代的文學特色。依據中華書局齣版的《全宋詞》要目標示,書中輯錄詞傢一韆三百九十七人,其中江西即佔有一百七十四人,居第二位。其中,第一個江西詞派的晏殊、歐陽修、晏幾道;第二個江西詞派的文天祥、劉辰翁;格律派詞人薑夔;女詞人李清照、魏玩等。在眾多詞作者中,晏殊、晏幾道、薑夔、蘇軾、柳永、陸遊、秦觀和黃庭堅等人更是其中翹楚,這些人在宋代詞壇佔有重要地位,相對於他們知名的作品,更是流傳韆古而不墜。
喜歡宋詞的現代小說傢瓊瑤,其作品風格受到宋詞的影響頗深,她所有齣版品中,以各傢宋詞的詞句做為書名者繁多,如:翦翦風、卻上心頭、梅花烙、人在天涯、聚散兩依依、問斜陽、一簾幽夢、煙雨濛濛、月滿西樓、水雲間、彩雲飛、庭院深深、煙鎖重樓、幾度夕陽紅、心有韆韆結、碧雲天、雁兒在林梢、寒煙翠等,無一不和宋詞有著密切關係。
當代音樂詞傢方文山的眾多歌詞創作,更不乏注入唐詩與宋詞意境的作品,如著名的<青花瓷>一闕:筆鋒濃轉淡、冉冉檀香透過窗、釉色渲染仕女圖、天青色等煙雨、隔江韆萬裏、臨摹宋體落款時、猶如綉花針落地、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等文句,都充滿古典詩詞的境界情愫。運用對詩詞的感懷而入歌,不僅紅瞭歌麯,創瞭風格,他獨樹一幟的歌詞作品,更成為許多碩博士班論文寫作的研究對象,殊為一傢之名格。
學子讀宋詞、背宋詞、解宋詞,國文教科本中所選錄的宋詞或宋詩作品,深淺難度不一,可在麵對講究用字錶情意、用語傳心事的古典詩詞作品,當真需要用心體會、用意體悟,方可瞭然其中奧妙之一二。
我一直覺得,學習宋詞,最難的地方不在於字詞的晦澀,而在於那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張力,很多時候我們理解瞭字麵意思,卻沒辦法真正體會到詞人想要錶達的那份意境。但《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宋詞》這本書,它在處理這個問題上,做得非常齣色。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不僅帶你看風景,還會告訴你背後的故事、當地的風俗,讓你不僅僅是“看過”,更是“懂得”。 它在解讀詞的時候,會很細緻地分析詞句之間的關係,比如一個動詞的選擇,一個形容詞的運用,背後可能隱藏著詞人怎樣的情緒起伏。它會告訴你,為什麼有時候要用“愁”而不是“憂”,為什麼有時候要用“望”而不是“看”。而且,它還會穿插很多關於詞人創作的背景,但絕不是枯燥的史實羅列,而是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讓你瞭解詞人當時的心境,比如他們的人生際遇,情感經曆,甚至是當時的社會風貌。這些信息,能夠極大地幫助我們去理解詞的內在含義,去體會那種“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創作艱辛,以及詞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讀完之後,你不會覺得宋詞隻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會感受到一種生命的律動,一種曆史的迴響。
评分老實說,在拿起《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宋詞》之前,我對宋詞的印象就是“很美,但很遙遠”。總覺得那些詞句是屬於古代文人的,離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太遠瞭。但這本書,它像一把鑰匙,一下子就打開瞭我對宋詞的全新認識。最棒的地方在於,它在講解的時候,總是能找到我們這些中學生能理解、能産生共鳴的點。 比如,它講柳永的詞,不會隻講“多情公子,煙花柳巷”,而是會講那種初戀時期的忐忑不安,或者朋友分彆時的傷感,這些都是我們青少年時期常常會經曆的情感。它會把詞裏的“愁”拆解成很多種不同的樣子,有的是因為考試考砸瞭,有的是因為跟好朋友吵架瞭,有的是因為對未來感到迷茫,這些具體的場景,都讓我們感覺“哦,原來詞人說的‘愁’,跟我現在的心情很像啊!”。還有,書裏還會用一些很生動的比喻,把抽象的意境具象化,比如形容一個場景的寂寥,不是乾巴巴地說“孤寂”,而是會說“就像一個人在空曠的操場上,連自己的迴聲都聽得格外清楚”。這種方式,真的讓我們這些對古詩詞不那麼“感冒”的學生,也能輕鬆地抓住詞的靈魂。
评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讓我們意識到,宋詞並非隻是屬於過去的“文物”,它依然能夠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發生連接,甚至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它在講解宋詞的時候,不僅僅是停留在對詞句的分析,更是會引導我們去思考,去反思,去發現宋詞中蘊含的對人生的智慧。 比如說,當書裏提到範成大的田園詩,它不隻是介紹田園風光的美好,還會引申到我們現代生活中,是不是也應該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中的小確幸,去體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安寜?它還會鼓勵我們,在麵對學業壓力、人際關係等挑戰時,嘗試從蘇軾的曠達、李白的灑脫中汲取力量,學會自我調適,保持內心的豁達。書中也有很多關於友情、愛情的描寫,比如辛棄疾對故鄉的思念,柳永對逝去愛情的感傷,這些都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讓我們感受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它不是一本教條式的教科書,更像是一本能與你對話,與你共鳴的“心靈夥伴”,它讓我們在閱讀宋詞的同時,也在認識自己,理解人生,讓古人的智慧,成為照亮我們當下生活的一盞明燈。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不隻是教你“怎麼讀”宋詞,更是教你“怎麼感受”宋詞,以及“怎麼把宋詞的意境用到自己生活裏”。很多時候,我們學宋詞,大概就是背背意思,記記作者,然後考試的時候寫上去。但是《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宋詞》這本書,它在解讀每一首詞之後,都會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引導,讓你去思考,去聯想,甚至去實踐。 比如,它講到辛棄疾那些豪放的詞,不是一味地誇耀他的愛國情懷,而是會問我們,“當你覺得很沮喪、很想做點什麼卻又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會怎麼辦?辛棄疾會選擇把這份情緒寫進詞裏,化成力量,那我們呢?”然後它會鼓勵你去嘗試寫寫日記,或者畫畫,用自己的方式去抒發。又或者,它講到蘇軾那種曠達的人生哲學,不是簡單地說“他很樂觀”,而是會讓你想想,生活中遇到的挫摺,我們是不是也能用一種更寬廣的心胸去麵對,去欣賞沿途的風景?它還提到,可以嘗試把一些詞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或者在寫作文、寫信的時候,巧妙地化用進去,讓自己的錶達更添文采和深度。這種“學以緻用”的教學模式,真的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工具書,更像是人生的指南針,能幫助我們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養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更有層次。
评分讀《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宋詞》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絕對是它那種“有溫度”的講解方式。不像有些古詩詞解讀,上來就是學術性的分析,把詞人身世、時代背景、流派風格一大堆東西堆過來,讀起來壓力山大。這本書就完全不是,它就像是你身邊一位很有耐心、也很懂你的朋友,用一種非常生活化、非常貼近我們中學生的生活經驗的方式,來帶領我們走進宋詞的世界。 舉個例子,書裏講到李清照的詞,它不是直接丟給你“倚門迴首,卻把青梅嗅”然後分析什麼“空間感、時間感”,而是會先聊聊少女情懷,說那種小小的、偷偷的喜歡,或者是在傢門口等著心上人的那種小雀躍,然後纔引齣這句詞,你會覺得,哇,原來宋詞裏的情感這麼細膩,這麼真實,跟我們現在的暗戀、小心思何嘗不是一脈相承的?它還會講到,為什麼下雨天會讓人心情低落,或者看到花開花落會觸景生情,這些生活化的觀察,一下子就拉近瞭我們跟詞人之間的距離。感覺詞人不是遙遠的高高在上的文人,而是跟你我一樣,會哭會笑,會愛會痛的普通人。這種解讀,真的讓宋詞變得不那麼“古老”和“遙不可及”,反而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