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谁的20多岁不迷惘?
  将困扰你的47个谜题,一一解答,
  有了方向感,找准了方向,才不会迷路。
  所有成长与经历都是一种幸福的疼痛,
  激励自己勇敢面对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20几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困惑的时期,其困惑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因为刚从学校毕业,从单纯无忧的学校步入复杂的社会,很多事情都不像自己所想像的,并不是想要什么就会拥有什么,也并不是想让事情怎么发展就会怎么发展。现实总是让人失望,又让人无可奈何。 这本书从年轻人的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解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帮助年轻人拨开迷雾,直面挑战,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境。

作者简介

水淼

  出生于70年代,现为自由撰稿人、畅销书作家。

  从小学开始随手涂写至今,各类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出版过作品有:《20几岁,就定位:打造通往未来的许可证》、《20几岁,就定位Ⅱ:迈向成功的人际关系法则》、《20几岁,就定位Ⅲ:你还不懂的处世心理学》、《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智慧女人必修的心理学》、《70年代人记忆典藏》、《乐活》、《恋爱中。请勿打扰》、《都是男人的错》、《愈智慧愈美丽》、《让他宠爱你一生》等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谁的二十多岁不迷惘!

第1章 成长过程常见的迷思
告别彼得.潘,为长大而干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相信自己会幸福∕从容做好人生即选择
自己的颜色自己上∕谁说毕业即失业,别让理想变空想∕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我要做一粒沙滩上的珍珠,而不是沙子

第2章 我不是完人!
你不是完美的,却是独一无二的∕完美不过是个美丽的陷阱∕多一点自信,就会多一点主见∕
年轻气盛,总要为情绪付出点代价∕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别把自己看得太低∕内向不是错,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正直的人吃小亏,心术不正吃大亏∕该放手就放手,该忘记就忘记

第3章 无往不利的生活态度
你敷衍生活,生活就会敷衍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订一个能让自己前进的生活目标∕生命不该拿来浪费在虚拟世界里∕妒忌是用别人的优点折磨自己∕别为「不可能」找理由∕转行永远不嫌晚

第4章 成功的条件:10项全能
条件1: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关键点∕条件2:做好生涯规划,累积职场能量
条件3:不盲目从众,创造个人价值∕条件4:遇事不决的人其实是胆小鬼
条件5:并非所有的「亏」都令人难以忍受∕条件6:充分利用金钱的价值,让钱值钱 
条件7:脚踏实地,世上没有财富速成班∕条件8:持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
条件9:尝试未必能成功,放弃一定会失败∕条件10:创业之前,先具备创业者的特质

第5章 如何谈一场有收获的爱情
主动「去找」,而不是「等待」爱你的人∕勇敢把爱说出口∕三个人的爱情,拥挤又微妙∕失恋也是爱情的一部分∕第三者没那么好当∕爱不是只有浪漫那么简单∕虚拟的世界,网上的爱情∕因为不爱,所以拒绝

第6章 自我解压七大心法
心法1:停住匆忙的脚步,找个安宁的栖息地∕心法2:适应能力越强,心理压力越小
心法3: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失去∕心法4:上网可以减压,但绝不是好的避难法
心法5:人生在于磨难,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心法6:争吵,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了距离
心法7:忘掉不愉快,给快乐多一点空间

图书序言

20几岁,就定位IV: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CHAPTER 1. 成长发展

成长烦恼,
是因为没有进入社会角色。

告别彼得•潘,为长大而干杯
我们不应该为长大而感到痛苦,而应该为长大而干一杯!

小时候总觉得很多事情要长大了才能做,所以很想早点长大,可现在20出头了才发现,长大了其实很累。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成年,可并不想长大。我喜欢小动物、漂亮娃娃、卡通玩偶、绚烂的图画……过生日的时候希望朋友送我彩色笔、橡皮泥和芭比娃娃。

我希望每天过着孩子般的生活,无忧无虑。即使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可以一笑而过。可现实的社会却又常常排斥我,复杂的社会关系让我感到厌烦。

难道自己的心理年龄小一点不好吗?还是我有成长心理障碍,或是患了年龄恐惧症?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长大吗?

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渴望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之后就可以做很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情,比如,穿漂亮的高跟鞋,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男(女)朋友,干一番让人称赞的事业……

然而,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可阻止地成年了,心里不由得开始唿喊,“我不要长大!”又转而开始羡慕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不长大,就总有退路;如果不长大,就能无条件被保护;如果不长大,就享有哭的权利;如果不长大,就能“倚小卖小”;如果不长大,就可以随便幻想;如果不长大,就能永远活得纯真……

然而,人一辈子总是要对自己负责任,总要经历一些美好和困苦,要去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很多“不想长大”的年轻人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经济不独立,毕业后无法面对社会的竞争,所以宁愿一直躲在父母羽翼之下,大多是独生子女。

保持童真的一面可以使人单纯、放松,生活得更加乐趣盎然,但是对于一个成人来讲,只有“童真”的一面就比较可怕了,就像永远长不大的那个孩子彼得•潘。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人物。他永远也长不大,因为他永远也不想长大。不管周围的孩子怎样成长,他永远活在自己梦想的“永久乡”之中,从来不去观察周围的大人世界是如何的现实。他梦想着永远活在一种自由自在、毫无束缚的环境之中。后来心理学家们用“彼得•潘”指心理成熟有困难的年轻人。

彼得•潘们虽然生理上已成熟,但心理年龄滞后,向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不能承担相应社会角色,逃避责任和义务。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幻想,无法适应现实,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有时也称为“社会依赖综合征”),是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阻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所以需要引起年轻人的注意。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