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明在《有机田园小学堂》一书中分享她学习有机园艺耕作的经验和知识并结合许多的小故事,让人觉得田园知识不是只有劳动,中间的故事与背后的健康、环保意识既有趣又引人省思。
要在园艺上成功,我们首先要对园艺有正确的认识,也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园艺是一种神圣、优美而细致的工作,不但需要用力气干活,也需要用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用心灵领悟,才能做得好。例如,在栽种前要先预备好土壤,肥料必须充足,土地必须掘松,种下的菜才能长得好;撒种的时候,种子埋的深度要合适,埋得太深容易烂掉,埋得太浅会被晒死;菜苗长起来如果太挤,不及时做间疏,菜就长不大;有的蔬菜喜欢酸性土壤,如果施用草木灰就会死掉;同一种菜如果年复一年地种在同一个地方,就会虫害百生;结果的蔬菜往往需要及时妥善的修理,才能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等。
田园里有许多的学问,我们越学习就会越觉有趣,越认真细致地去做就会越喜欢做。当我们品尝到收获的甘美和喜悦时,就不会介意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和辛劳了。
拥有《有机田园小学堂》,您也可以与作者一样,认识并享受有机园艺和耕作的乐趣与好处。
作者简介
曾明
生于1970年代,福建省福州人,从小在城市长大,没有种菜的经验,1992年毕业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资讯相关科系,曾经是程式设计师,是标准的OL(Office Lady),也做过老师,精通英语,然而她却向往有机园艺和田园生活。她蒐集并阅读了很多国内外资料、也在自己家里和北京的郊区实现她的有机园艺和耕作,从一个完全不懂种菜的到精通有机园艺耕作。
序言
一、预备知识
植物的构造
植物的根
植物的茎--汁液输送管道
植物的叶--神奇的食物制造厂
植物的花
植物的种子
大自然中生命的回圈
人在栽种中应尽的本分
常用农具
田园小故事:农业史话
二、泥土中的学问
土壤的基本成分
理想的土壤
土壤中的生命
土壤的酸硷性
田园小故事:蚯蚓专家乔治.雪佛.奥立夫(Dr. GeorgeSheffieldOliver)的故事
三、菜园营养学—肥料
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元素
堆肥
有机小知识:土壤的酸硷度与植物吸收化学元素的关系
有机小知识:怎样计算肥堆的碳氮比
有机小知识:自制堆肥菌
有机小知识:进一步了解植物所需化学元素
蚯蚓
化肥
绿肥
天然肥料
有机小知识:自制液肥
有机小知识:水溶性钙肥、水溶性磷肥、天惠绿汁(植物的回春药)的制作方法
田园小故事:阿伯特.郝德爵士与现代有机农业
四、撒种的时候
栽种时间
有机小知识:如何进行物候观察和记录
预备土壤
有机小知识:免耕菜园
种子
有机小知识:常见蔬菜种子的保存期
有机小知识:为什么有的种子栽种前需要特殊处理?
基肥
播种
间苗
育苗
移栽
田园小故事:善于观察自然的人原子论大师道尔顿的故事
五、菜园例事—田间管理
覆盖
除草
灌溉
追肥
搭架、插扦和立支柱
修整
人工授粉
日常田间事务清单
田园小故事:土豆专家伯本克的故事
六、菜园里的战争—病虫害防治
预防的方法
控制的方法
田园小故事:昆虫是大自然派来的信使
益虫
益鸟
田园小故事:《圣经》中关于保护鸟类和野生动物的劝告
驱虫植物
有机小知识:自制驱虫剂
田园小故事:康斯托克与波茈芙德的故事
七、收获的日子
收获
有机小知识:常见蔬菜推荐採收时间表
食用
田园小故事:肉食还是蔬食?
田园小故事:蔬菜的营养
储藏
有机小知识:各种干菜制作法
有机小知识:制作罐头菜和冷冻蔬菜时烫菜或蒸菜所需的时间
田园小故事:花生博士克威尔的故事
八、蔬菜的个性
喜酸还是喜硷
喜阴还是喜阳
喜湿还是耐旱
伴生
有机小知识:常见蔬菜伴生表
田园小故事:中国古代农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甘薯疏》和《吉贝疏》
九、一个古老的方法—轮作
蔬菜的分类
田园小故事:大自然的园丁--林奈
轮作的基本方法
充分利用地力的轮作方法
考虑季节的轮作方法
按高矮来轮作
按习性来轮作
有机小知识:一公尺园地
十、轻松规划一年的田园农事
规划的时间
规划的基本原则
田园小故事:汤玛斯.杰弗逊的乡居生活
田园小故事:海伦和司各特的「好日子」
一年的田园农事安排
田园小故事:瓦尔登湖畔的小屋
田园小故事:曾开泉、曾明父女的农耕实验
附录一、菜园常见蔬菜和作物栽种资料
附录二、菜园常见防虫植物
附录三、常见蔬菜病虫害
附录四、常见益虫资料
附录五、常见蔬菜营养及食疗功效
附录六、家庭蔬食菜谱
附录七、植物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序
园艺是伊甸园的生活方式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整看守。——《圣经.创世记》二章8.15节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是纯洁无邪的,并无需劳动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而上天却吩咐他们修整看守伊甸园,因为造物主知道这样的生活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
当人类离弃这种淳朴的生活方式,而建造城市聚居时,身体就滋生出许多的病痛,社会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但在各个时代,都有敬畏上天渴慕真理的人们,他们满足于居住在山村乡野,过着耕种土地或牧养牛羊的生活。他们在大自然中劳动、学习、思考,就得以认识上天。他们将祂的作为和真理教导子孙,就使他们成为智慧而高尚的人。在古代,那些为人类带来巨大祝福的先贤们就是出自这样的家庭;在近代,许多在自然科学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也出自这样的家庭。
我们只有归回伊甸园的生活方式,才能重新找回健康与快乐。
生活自由自在的农夫,最能享受自由和独立的快乐。——义大利诗人孟德格查《续爱的教育.农夫歌》
在古代,上天将以色列人带进迦南地后,就进行土地的分配。除了在圣所中供职的利未人外,每个家庭都可按人口数目得到一块土地。这就使得每个愿意辛勤劳动的人,都能过一种健康、独立和自由的生活。
今日的大城市里,到处可见衣不遮体的、无家可归的人流落在街头,孩子们出没在空气污浊、光线昏暗的电子游戏房或更糟糕的地方,马路边、商店外挂满了庸俗不堪的看板,庞大的高楼挡住视野,厚厚的灰雾悬挂在半空中,使人难以见到纯净的蓝天。没钱的人住在破旧肮脏、拥挤阴暗的房子里,有钱的人互相攀比谁在鸽子笼般的大厦中装修的楼中楼更高档。工厂里,出卖劳力的工人在隆隆的机器声和有毒的空气中做着机械的动作;办公室里,面色苍白的白领人士终日面对着电脑和成堆的档案,为股票、汽车或竞争对手殚精竭虑……。
如果人们能到乡间去居住,多少社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多少身心疾病可以得到医治啊!
那些在城市里出卖苦力、贫困潦倒的人,若能到乡间去耕种田地,不但衣食可得到支持,而且身心会更加健康愉快,子女也得以脱离大城市种种不良的影响和试探,在大自然和劳作中得到更淳朴和健康的教育。
那些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们,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时常觉得沉闷压抑,如能从事一些园艺劳动,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爱,生活的情趣,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康,心灵也会开朗愉快起来。
今日的学校过分重视学位、论文,致使青年学生们终日埋头书本,疲于应付考试。他们花费许多时间研究高深的理论知识,却对实际生活中简单的常识知之甚少。许多学习农业的学生们甚至连一些常见的粮食从哪里来都不知道。由于过度用脑,缺乏户外运动,许多学生身体孱弱,面色苍白,学习也没有目标和动力,精神空虚压抑。正如《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所说的,现代的学生们去学校受教育不过是去玩弄一种昂贵的文字游戏。
如果青年学生们能够半天脑力学习,半天体力劳动,从事一些园艺劳作,参与建造和美化校园校舍的劳动,女孩子们学习一些持家的实际技能,不但能使身体得到锻炼,精神得以调剂,也会使学习更加有效,生活更有目标和动力,还能得到许多书本所无法传授的宝贵经验和经历,这些对他们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无穷的益处和深远的影响。不但如此,参加实际的劳动还能减轻一些经济上的负担,使青年们更能体谅父母的劳苦,珍惜学习的机会,成为有责任感和品格高尚的人。
曾明
天啊,最近我真的挖到一本宝贝!《有机田园小学堂》,光听名字就觉得一股清流扑面而来,你知道的,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教辅书,不是死记硬背就是填鸭式教学,看得我头都大了。但这本书,它完全不一样!我当时在书店里翻到它,被它封面那种温暖又充满生机的插画吸引住了,感觉就像被邀请进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院子。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劣质纸张,而是厚实有质感的,翻开来,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实在”。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也常听朋友们讨论,现在的教育好像越来越脱离生活,孩子们每天对着电子屏幕,对大自然越来越陌生,甚至连基本的农作物都叫不上名字。我当时就觉得,《有机田园小学堂》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它不是那种上来就讲大道理的书,也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本带着孩子去探索、去发现的指南。我迫不及待地带回家,跟我的小宝贝一起翻阅。你知道吗?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而是用最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去解释那些看似复杂的自然现象。比如,书中讲到种子发芽,它会告诉你,就像我们吃了好吃的,肚子里也会慢慢长出力量一样,种子需要阳光、水分和泥土的“滋养”,才能一点点钻出来,伸出小小的芽。这种比喻,一下子就让孩子觉得,哦,原来是这样,一点都不难懂。而且,这本书的插图真的太可爱了,每一页都有精心绘制的图画,那些小小的瓢虫,绿油油的叶子,还有孩子认真观察的表情,都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虫鸣鸟叫。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能让孩子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亲近自然的窗口。我看到孩子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不再是那种对着手机屏幕时的漠然,而是真正的兴趣和探索欲。这让我觉得,为这本书花多少钱都值了。它教会孩子认识植物,认识小动物,认识四季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教会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评分不得不说,我是一个有点“老派”的家长,不太喜欢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总觉得他们需要更多地去接触真实的世界,去感受生活的气息。《有机田园小学堂》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那种朴实无华但又充满生命力的封面所吸引。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就非常舒服,翻开来,里面的文字和插画都透着一股“接地气”的味道。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讲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贴近孩子的方式,去讲解那些关于自然、关于食物的知识。比如,书中讲到“为什么土壤很重要”,它不是用科学的定义来解释,而是会讲到,土壤就像是植物的“家”,它要好好照顾,才能让植物健康成长,然后才能变成我们爱吃的蔬菜水果。这种简单的比喻,却能够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书中有很多鼓励孩子动手去做的内容。它不是让你光看,而是让你去“玩”。比如,书中可能会教孩子如何去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如何去给植物浇水,甚至会鼓励孩子在家里的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香草。我带着孩子试着种了薄荷,当他看到薄荷叶子一天天长大,闻到那种清新的香气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种体验,让孩子对食物的来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懂得珍惜。书中关于“有机”的概念,也表达得非常自然。它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比如,它会强调“减少浪费”,会鼓励孩子去“物尽其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能播下非常重要的种子。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不再是对着屏幕的呆滞,而是那种真正的求知欲。这本书的插画也特别棒,色彩温暖,构图生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充满了童趣,让孩子在视觉上也能得到很好的享受。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以来对儿童读物都抱着一种“挑剔”的态度,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蹭热度”的书籍层出不穷,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让人难以辨别。所以,当我第一次接触到《有机田园小学堂》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几分保留的。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我们常见的“家长说教”或者“老师讲解”的模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去思考和发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食物的旅程”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这是胡萝卜,它长在地里”,而是会描绘出一幅画面:一颗小小的种子,如何经历阳光雨露的滋养,如何扎根在沃土之中,然后一点点长大,最终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这个过程被描述得如此细腻,以至于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仿佛能亲身经历一样。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渗透的“有机”理念,并非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融入到故事的细节之中。例如,书中会强调“爱护土壤,土壤才会给我们健康的食物”,会告诉孩子,为什么“不打农药的菜长得慢,但更健康”。这些观点,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的重视。我观察到,自从读了这本书,我的孩子在吃蔬菜的时候,会更加珍惜,不再像以前那样挑挑拣拣。他甚至会主动去问,这些菜是怎么种出来的,是不是也很辛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一直以来期待的。这本书的插画也堪称一绝,色彩鲜艳但不刺眼,线条流畅而富有生命力,每一个小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艺术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最根本的、最自然的连接。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下一代。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位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家长,我已经看过太多“花里胡哨”的书了。很多书,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内容却空洞无物,或者过于功利化。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有机田园小学堂》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几分“审慎”的。但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我找到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有一种“静水流深”的力量。它不像那些一眼就能看完的书,它需要你花时间去品味,去体会。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细节的力量”。它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从最细微的地方着手,去展现大自然的魅力。比如,书中描绘一片叶子的生长,会详细讲述它的脉络,它的颜色变化,它如何从嫩绿变成深绿,然后又如何慢慢枯萎,回归土地。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能够极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而且,书中将“有机”的概念,用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科学理论,而是通过讲述“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土壤,土壤才能给我们健康的食物”,或者“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小小的生命,因为它们都在努力地生活”这样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脸上那种宁静而专注的表情,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阅读体验。他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与书中的世界进行对话。书中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插画,也绝对是点睛之笔。每一幅画都充满了艺术感,色彩柔和而富有层次,线条流畅而充满动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一本能让大人找回童心的读物。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许我们更需要回归到最根本的、最自然的联系。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下一代。
评分最近我的朋友圈里,几乎都在讨论“教育内卷”的问题,看得我心惊胆战的。说实话,我一直都在思考,除了让孩子去拼命刷题,还有什么方式能让他们真正地成长,变得更全面,更有智慧。当我偶然翻到《有机田园小学堂》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一座灯塔。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市面上那些以“知识点”为导向的书籍。它更像是在用一种非常温柔、非常智慧的方式,去启发孩子的内心。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书中有很多环节,会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去田野里、去小公园里,去亲身感受大自然。比如,书中可能会引导孩子去观察一片叶子的形状,去听听小鸟在唱什么歌,甚至会教他们如何去分辨不同的泥土。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却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记得有一次,书中讲到“蚯蚓是土壤的工程师”,我带着孩子在后院挖了挖,真的找到了几条蚯蚓,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还给它们起了名字!这种亲身体验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而且,这本书非常巧妙地将“有机”的概念融入到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讲种菜,还会讲到土壤的健康,讲到生物的多样性,讲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能够让孩子建立起一种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我觉得,这比让他们死记硬背多少个科学名词都要重要得多。书中那些充满童趣的插图,配上简洁易懂的文字,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压力,反而是一种享受。我常常看到孩子捧着这本书,看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它不仅仅是一本启蒙读物,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认识世界、热爱生活的大门。
评分我必须得说,《有机田园小学堂》这本书,真的是我近期在为孩子挑选读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惊喜”。你知道的,市面上关于孩子的读物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只是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强调某个单一的方面。这本书,却给我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它仿佛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滋养孩子的灵魂。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慢下来”的节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太快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但这本书,它用一种非常舒缓的方式,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感受。比如,书中讲到“四季的变化”,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春天是什么样子,夏天是什么样子”,而是会描绘出一种场景,让你仿佛能听到春风拂过树叶的声音,闻到夏日雨后的泥土气息。这种细腻的描绘,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且,书中非常巧妙地将“有机”的概念融入到各种故事和场景中。它不是生硬的科普,而是通过讲述“如何爱护土壤,土壤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生命”,或者“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小小的生命”这样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脸上那种宁静而专注的表情,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阅读体验。他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与书中的世界进行对话。书中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插画,也绝对是点睛之笔。每一幅画都充满了艺术感,色彩柔和而富有层次,线条流畅而充满动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一本能让大人找回童心的读物。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许我们更需要回归到最根本的、最自然的联系。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下一代。
评分最近我家孩子的书架上,悄悄多了一本让我非常惊喜的读物——《有机田园小学堂》。说实话,在选择儿童读物这件事情上,我一直都抱着比较谨慎的态度,生怕给孩子灌输太多不适合的东西,或者让他们失去对生活本身的热情。但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并且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种极其自然、极其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食物的旅程”那一章节。它没有像很多科普书那样,简单地列出食物的名称和生长环境,而是通过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故事,讲述了从一颗种子到餐桌上的美食,经历的种种变化。比如,它会描绘阳光如何“亲吻”种子,雨水如何“滋养”它,土壤里的“小卫兵”(蚯蚓)如何为它翻松土地……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描述,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力的自然世界。而且,这本书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书中有很多小提示,会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去田野里、去公园里,去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去倾听小鸟的歌声,甚至去触摸泥土的质感。我带着孩子在小区绿化带里,根据书里的提示,观察了叶子上的“小血管”,孩子惊奇地发现,原来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图”。这种亲身体验,让孩子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们学会了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美好。书中关于“有机”的理念,也表达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融入到故事的细节之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到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我看到孩子在读完这本书后,对蔬菜的态度有了明显改观,他不再是简单地认为“这是要吃的”,而是开始好奇“它为什么长成这样?”,“它在哪里长大的?”。这种好奇心,正是我们作为家长所渴望看到的。
评分每次看到孩子对着手机屏幕,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我心里总是泛起一丝担忧。我渴望他们能够多接触真实的世界,去感受泥土的芬芳,去聆听鸟儿的歌唱。《有机田园小学堂》这本书,简直就像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扇窗户,它为我的孩子打开了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自然世界。我喜欢这本书传递的“生活智慧”。它不是那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比如,书中讲到“种子如何发芽”,它不是用复杂的科学术语,而是会说,就像我们睡觉醒来,肚子咕咕叫,想要吃东西一样,种子也需要“能量”才能长大。这种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书中有很多鼓励孩子动手动脑的内容。它不是让你光看不练,而是鼓励你去“尝试”。比如,书中可能会教孩子如何去辨认不同的叶子,如何去观察小蚂蚁搬家,甚至会鼓励孩子在家里的窗台上种一些容易活的植物。我带着孩子在家里的阳台试着种了小葱,当他看到小葱一点点长大,然后亲手把它摘下来,给我们的晚餐增添一份清香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种体验,让孩子对食物的来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懂得珍惜。书中关于“有机”的理念,也表达得非常自然。它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比如,它会强调“爱护环境,保护生物”,会鼓励孩子去“减少浪费,物尽其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能为孩子的成长播下非常重要的种子。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不再是对着屏幕的呆滞,而是那种真正的探索欲。这本书的插画也做得非常棒,色彩温暖,构图生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充满了童趣,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视觉享受。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在育儿论坛上潜水的妈妈,我可以说,我见过太多打着“教育”旗号的书籍,但真正能够触动人心,并带来实际改变的,真的不多。《有机田园小学堂》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当时我还在为孩子越来越“宅”而发愁,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引导他走向户外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辈,用最温和、最有趣的方式,跟孩子分享关于大自然的秘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认识身边的植物”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列出植物的名字,而是会讲述这些植物的故事,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它们有什么样的用途,甚至是如何与人类和谐共处。比如,书中讲到“蒲公英”,它会告诉孩子,蒲公英虽然看似普通,但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的种子能随风飘散,开枝散叶。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让孩子认识了植物,更让他们学会了从细微之处发现生命的美好。而且,书中对“有机”的理念的阐述,也非常到位。它不是枯燥的科学讲解,而是将有机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的点滴之中。比如,书中会鼓励孩子“认识食物的来处”,会让他们明白,每一口食物都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辛勤的耕耘和自然的馈赠。我看到孩子在读完这部分后,对食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会更加珍惜每一餐,不再浪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有在“育人”,而不仅仅是“教书”。书中那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插画,更是为这本书增色不少。每一页的图画都非常精美,色彩鲜艳而自然,让人看了就心情愉悦。我甚至觉得,这些插图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艺术课。它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美。
评分最近家里新添的这本《有机田园小学堂》,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太疏远了,他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对泥土、植物、小动物都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本书,就正好弥补了这一块的缺失。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充满了善意和智慧的引路人,带着孩子一点点去探索,去发现,去爱上这个真实而美好的世界。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寓教于乐”的模式。书中不会有死板的知识点,也没有枯燥的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复杂的自然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比如,书中讲到“土壤的秘密”,它不会用专业术语告诉你土壤的成分,而是会用“土壤就像一个小小的家,里面住着很多小生物,它们在辛勤地工作,帮助植物生长”这样的比喻,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土壤的重要性。而且,书中有很多鼓励孩子亲身去体验的内容。它不是让你光看不练,而是让你去“玩”起来。比如,书中可能会教孩子如何去观察一片叶子的形状,如何去分辨不同的昆虫,甚至会鼓励孩子在家里的窗台上种一些容易活的植物。我带着孩子在家里的阳台试着种了小番茄,当他看到小番茄一点点变红,然后亲手摘下来品尝的时候,那种喜悦和成就感,真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这种亲身体验,让孩子对食物的来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懂得珍惜。书中关于“有机”的概念,也表达得非常到位。它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比如,它会强调“爱护环境,保护生物”,会鼓励孩子去“减少浪费,物尽其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能为孩子的成长播下非常重要的种子。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不再是对着屏幕的呆滞,而是那种真正的探索欲。这本书的插画也做得非常棒,色彩温暖,构图生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充满了童趣,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视觉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