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放下」二字,似乎人人都能说出一番道理,诸如放下名利,就得到了清闲;放下贪欲,就得了平和;放下恐惧,就能得到心安;放下烦恼,就能得到快乐;放下傲慢,就能得到进步……然而十有八九却不知道放下什么,如何放下?
正所谓身在局中者迷,许多事真的要你放下总是很难很难……
一天,悟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师父,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悟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只要大家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悟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了之后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丙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悟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被迫劳动、年老和死亡,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咱们总也不能拿来当饭吃吧!」
悟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丙说:「有了名誉,就有了一切,就能快乐。」
悟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人有了金钱却很忧虑,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呢?」
三个信徒听了之后,无言以对。
悟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佈施于穷人,才有价值。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
禅宗:「放下」,不是真的让你什么事都不去做,什么人都不去想,而是让你放下内心的执着。世事无常,你的心态也要跟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做到了随遇而安,你就提起了想要的幸福。
作者简介
静水
毕业于江苏省无钖师范学校,曾任教师、杂志社记者、出版社编辑。已策划编写出版《气质与优雅》(线装书局)、《天天健康小窍门》(中国妇女出版社)、《时尚家庭手册》(北京出版社)、《禅味男女》等市场热门图书。
我是一个很喜欢折腾的人,总是觉得人生应该多尝试,多去体验。但有时候,越是想多做点什么,反而越是束手束脚。我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别人的看法,担心一旦做错了就没有退路。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不是让你变得“佛系”,而是让你变得“清醒”。它讲到,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我们被太多的外在信息干扰,被社会的期望裹挟,却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它没有给我答案,但它引导我去找寻自己的答案。我开始学会去区分,哪些是真正的欲望,哪些是虚荣的追求;哪些是必须的责任,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包袱。这种能力的提升,让我觉得整个人都更有掌控感了。以前我总觉得生活是被动地发生在我身上,现在我开始觉得,我才是生活的主宰者,我可以选择如何去回应,如何去前行。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心情很复杂。我正经历着一段特别艰难的时期,感觉自己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这本书的题目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当时灰暗的心灵。它不是那种治愈系的书,不会给你虚假的希望,而是带你一起去面对痛苦,去理解痛苦的根源。书里有很多关于“执念”的讨论,它让我明白,我们之所以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某些不确定的因素上,比如别人的认可,过去的辉煌,或者未来的某个幻想。当你把这些东西一一剥离,你会发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你依然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放下”的论述,它不是一种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积极的解放。当我开始尝试着放下一些我一直紧抓不放的东西时,我发现我的生命空间一下子就变大了,我不再被那些无形的东西所束缚,我可以更自由地去呼吸,去感受,去生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重生的契机。
评分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封面设计很有艺术感,当时也没太在意内容,就觉得摆在书架上挺好看的。结果呢,打开第一页就被吸引住了。我一直以来都对“人生选择”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总觉得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塑造着之后的人生轨迹。这本书恰恰就探讨了这一点,但它不是那种让你去后悔过去的,而是让你去审视当下。它讲了很多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比如我们对某些人和事的依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害怕孤独,害怕改变。这种深入骨髓的剖析,让我有点震惊,但也有一种被说中的感觉。它提醒我,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坚持”,可能只是因为习惯,或者因为不甘心。而真正的“放下”,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是让你重新获得自由。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长久以来的坚持,我发现很多其实都在消耗我的能量,让我无法去体验更多新的可能性。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盲点,也让我对“不一样的人生”有了更具体的想象。
评分我是一个特别容易钻牛角尖的人,别人说一句无心的话,我能在心里琢磨半天,觉得对方是不是在针对我。工作中遇到点小挫折,就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总想着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然后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这种状态真的太累了,我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消沉,身边的人也看出来了,总是劝我放宽心,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放。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它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讲得很生动,让我看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会有这样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再把所有的焦点都放在“我”身上,而是去理解事情的发生,去看到别人的立场,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是关于“接受不完美”,以前我总想着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结果就是把自己逼得很紧,一点点小瑕疵都能让我懊恼很久。现在我开始明白,完美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人生就是要带着这些不完美,继续向前走。这让我觉得轻松了很多,也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了。
评分这本书我大概是两个月前在朋友的书架上随手翻到的,当时就觉得书名特别能戳中我。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生活里也总有些让人耿耿于怀的事情,感觉自己被困住了一样,怎么也走不出来。翻开这本书,一开始只是想随便看看,没想到越看越有味道。它不是那种鸡汤文,不会强行灌输“你应该如何”,而是更像一个老友在跟你聊天,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也带着我一起去审视自己内心的那些“执念”。书里有很多关于“放手”的思考,不是让你什么都不管,而是让你明白,很多时候我们紧抓不放的,其实是那些已经失去的、或者根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读完之后,我感觉脑子里那种混沌的状态好像清晰了一些,虽然很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但至少我不再那么恐慌和焦虑了。我开始尝试着不再去纠结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当下,放在能做的事情上。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好像我的人生终于有了重新启航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直原地打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