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叶扬的小说相当有天分,是新世代里最有前途的耀眼明星!
一鸣惊人的文坛超新星!时报文学奖首奖得主闪亮处女作!
收录「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作品〈阿妈的事〉!
一直以为,你是我最沉重的负担。
然而,直到你无声无息地消失之后,
我才明白,你给我的爱有多么特别。
For Your Information,我想念你……
每个人的心,都有自己的凹洞。现实生活中,我们安静地活着;那些不能丢弃的过去,就安放在洞里。在需要的时候,我们伸手探进那凹洞,把那些东西掏出来想一想。
这些都是从那深深的凹洞里面,捞出来的故事。──叶扬
自幼父母仳离的阿杰,与阿妈过着相依相伴的生活,让他不再对幸福感到怀疑和害怕;然而,死亡的幽魂,正朝他的背后,鬼魅般地逼近。他知道,自己抓不紧那些选择离开的事物,他已做好失去的准备……
某个下着滂沱大雨的日子,他遇见了在雨中哭泣的小英,这世界像是同时把他们抛弃在寂寞无边的洞口,在不停崩坏的碎石中,他该如何学会闪躲的技巧,同时保护眼前这个陌生的女孩?
「阿杰是个好人,他会对你很好。FYI,他小时候也是非常英俊的。」
看着阿妈留给小英的照片,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祝福的重量。
「阿妈,我会是好人,全都因为妳的栽培。FYI,我很想念妳。」
叶扬以真挚动人的笔调,诉说着八个因爱失落、因希望而重生的真实故事,那些生命中难以抹灭的伤口、痛苦检视的祕密、无可宣洩的情感,在她温暖的文字包覆之下,也让我们在深不见底的人生黑洞中,找寻到有光的出口。
作者简介
叶扬
政治大学企管硕士,目前于大型网路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生平第一次投稿,便以〈阿妈的事〉荣获「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在工作上,她努力练习成为一个能干的人,私底下的她则是一遇到好笑的事,就会讲不停的孩子。
大学唸的是土耳其语文学系,曾在土耳其游学一年,对人生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喜欢体验各种可能,于是,她开始尝试写作,透过文字将身边有趣的、动人的故事纪录下来,并且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无论才华或外型,叶扬都让人惊艳,写这本书,对她来说,是个期待已久的开始。而写作的片刻,也是她最接近人生梦想的时光。
自序
FYI是For Your Information的缩写,代表「让你知道一下」的意思。这是我在平常工作中,信件里很常用到的字。
有很多时候,当我向客户写完重要的一段话,不知道该怎么结尾时,我会礼貌性地加上FYI,表示「我只是想跟你说一声,但你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採纳」的含义。
「FYI,我想念你」这本书,也带有一点点这样的感觉
第一个故事,是我阿妈的事。
阿妈过世以后,我曾经以为,那些美好的事情终究会逝去:然而闭上眼睛,我仍然能看见,她将肉松剁碎搅进粥里,端着碗吹气的模样;她会模仿虎姑婆的声音动作,为我述说睡前的故事;她在夜里把我抱到尿壶上,抚着我的手;幼稚园时她为我买的娃娃,现在依旧挂在我房间的墙。
我从来没有忘记她。甚至越来越想她。
我想,每个人的心,都有一个从表面看不见的凹洞。现实生活里,我们安静地活着,做一些社会期待的事;那些不能丢弃的过去,就安放在洞里。需要的时候,我们伸手探进那凹洞,把那些东西掏出来想一想。
这是集结八个真人真事,关于失去和想念的一本书。为了保护主角的隐私,我将内容中部分细节稍加更动,但我仍试图保留住那些真切的情感。对我来说,它们都是,从每个不同的心,那深深的凹洞里面,捞出来的故事。
接下来,就让正在看这本书的你,自行选择该如何反应吧。
最后,将本书献给我亲爱的阿妈──陈冬蜜女士。
希望她过得很好,知道我常常想她。
在我看来,《FYI,我想念你:叶扬短篇小说集》是一次对“思念”主题的深刻而多维度的探索。叶扬先生没有将“思念”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将其拓展到亲情、友情,乃至对逝去时光、对人生某种可能性的追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叙事的“轻盈”与情感的“厚重”之间的绝妙平衡。他的文字仿佛带着一股魔力,能将我们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带入一个个细腻而动人的故事场景。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篇,讲述的是一个曾经的梦想家,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选择了一种看似平淡的生活,然而在某个深夜,当他偶然翻看旧物时,那些曾经的热情与渴望,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叶扬先生的处理方式非常克制,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通过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人物内心的巨大落差与隐秘的伤感。这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反而更具穿透力,直击人心。整本书的结构也很有意思,每一篇故事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仿佛在共同编织一幅关于“想念”的宏大画卷。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也开始回想起一些被遗忘的片段,一些曾经深切思念过的人和事。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评分坦白说,我平时阅读的范围比较杂,但却很少接触短篇小说集,总觉得短篇故事的长度难以尽兴。然而,《FYI,我想念你:叶扬短篇小说集》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认知。叶扬先生的短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却信息量十足,构思精巧,每一篇都像是一颗浓缩的宝石,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的叙事手法非常多变,有时娓娓道来,如同老友谈心,有时又跌宕起伏,让人屏息以待。我尤其欣赏他在细节上的处理,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比如,他会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一个物品的质感,或者一段对话中的停顿,而正是这些细节,让故事的世界变得立体而真实,让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我读到一篇关于亲情的小说,写的是父母对远在他乡的子女的思念,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朴实得让人心疼。那种等待、那种牵挂,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仿佛能看到父母在窗前伫立的身影,听到他们低语的呼唤。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叶扬先生似乎总能精准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它们放大,赋予它们生命,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评分我非常享受阅读《FYI,我想念你:叶扬短篇小说集》的过程,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叶扬先生所构建的那个世界。他的小说,并没有宏大的叙事背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冲突,但却充满了令人回味的张力。他的笔下人物,大多是普通人,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却有着各自的挣扎、追求与遗憾。叶扬先生善于捕捉这些普通人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也毫不避讳地展现他们的脆弱与不完美。我喜欢他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那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表情变化,那种欲言又止的沉默,都被他捕捉得恰到好处。我记得其中一篇,写的是两个曾经疏远的儿时玩伴,在多年后偶然重逢,双方都已不再是当年模样,但一些共同的回忆,一些微妙的眼神交流,却让他们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叶扬先生并没有去直白地描写他们的感动,而是通过一些生活化的细节,如共尝一杯咖啡,回忆起儿时的某个游戏,来展现那种久违的默契与温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极具特色,既有诗意的抒情,又不失生活的气息,读起来十分舒服,而且,每一篇小说都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虽然独立成篇,但又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心中也留下了淡淡的、属于自己的“想念”。
评分这本书我终于有机会读到了,之前就听说叶扬的名字,但一直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他的作品。这次读完《FYI,我想念你:叶扬短篇小说集》,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叶扬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他总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最动人心魄的场景,刻画出最鲜活的人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篇讲老年人之间淡淡情愫的小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是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一点一滴渗透出的默契与依恋。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边的长辈,他们的眼神,他们的习惯,他们的偶尔流露出的孤独,都被叶扬捕捉得如此精准。这种精准不是那种冰冷的写实,而是一种带着温度的洞察,让你在阅读时不住点头,甚至会心一笑。还有一篇描绘城市角落里小人物奋斗史的故事,虽然结局可能不尽如人意,但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在泥泞中依然仰望星空的姿态,真的让人热血沸腾。我常常在想,我们每天都在忙碌,是否忽略了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叶扬似乎在用他的笔,为这些人竖起一座座无声的纪念碑。他的故事,从来不是为了贩卖廉价的情感,而是让你在看完之后,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关于生活、关于人性、关于时间的问题。这本书的节奏拿捏得也非常好,每一篇都像是一个精心打磨过的玉石,圆润、细腻,读起来让人感到无比的舒畅。
评分初次翻开《FYI,我想念你:叶扬短篇小说集》,就被它那略显俏皮又带着一丝忧伤的书名所吸引。翻阅后,我发现叶扬先生的文字,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书名的意涵。他笔下的世界,往往藏着一种不动声色的悲欢离合,一种绵延不绝的思念。那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在经过他独特的笔触渲染后,便生发出一种别样的韵味。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描摹,那种微妙的情绪变化,那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纠葛,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例如,在某篇小说中,一个角色因为一次偶然的重逢,勾起了尘封已久的往事,而那些往事并非惊心动魄,却足以让他怅然若失。叶扬并没有直接去描述他的悲伤,而是通过他细微的动作,他的眼神,他沉默时的呼吸,将那种复杂的情感层层剥开,让我们感同身受。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叙事方式,反而更加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此外,他对社会现实的关照也十分敏锐,但并非那种直白的批判,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人性的复杂,以及个体在宏大叙事中的挣扎与无奈。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尝微涩,回味却甘醇悠长,留下无尽的遐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