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的老国王

流放的老国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rno Geiger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3个月狂销30万册,德国、奥地利读者感动推荐
  ◎真挚幽默、温馨感人,诠释家与亲情的最佳文学读物
  ◎横扫《明镜週刊》畅销书榜、德国亚马逊网路书店畅销书榜、奥地利畅销书榜
  ◎德国各大媒体争相访问报导,奥地利国家电台遴选最佳新书第一名

  爸爸明明就在家里,「回家」却是他最难达成的心愿
  对于爱、对于家,爸爸可以教我们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这是一个作家儿子写给父亲的爱的宣言——
  我们是羁绊最深的伙伴,即使爸爸不再记得我是谁

  一个人如果脑子坏掉了,疾病慢慢掠走原有的生活,还可以过什么样的日子?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娓娓讲述他那日渐丧失记忆、对现实世界方向感也逐渐瓦解的父亲:「由于父亲再也无法从桥那头走到我的世界来,因此我必须走到他那里去。」

  他决定以真诚、开朗的态度重新认识父亲,与他重游儿时两人一起走过的故地,听着他那似乎毫无意义,却往往充满绝美诗意的话语,讲述着父亲的现在和过往,以及自己在乡村的童年时光。一般人认为阿兹海默症会阻断家人的联结,但正好相反,有时候它会制造联结。

  「父亲总是令我措手不及地展现他温柔的一面,他会把手放到我的脸颊上,有时候用手心,但经常是用手背。这时我会感觉到,我和他的关系永远不可能再像此刻这般亲密了。」随着死亡的逼近,幸福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浓度。那是一个我们始料未及的地方。

  「父亲对卡塔琳娜和我说,『我从前可是个强壮的小伙子,才不像你们这些弱鸡!』」这是一本光明、充满生命力又滑稽有趣的书。即使父亲忘记了过去的一切,过往发生的事与尊严却早已刻印在他的性格里,永远与他相随。

本书特色

  ◎故事真挚,温馨动人,充满光明与生命力、幽默有趣

  ◎笔触细腻,展现出亲情的温暖力量,没有任何煽情字句,一本真实的小说,能实在地感动人心

  ◎虽然整个家庭陷入迷惘,生活步调被打乱,但作者并没有因此消沉,父子俩肩搭着肩一起从黑暗走向光明

  ◎作者是知名小说家,也是散文好手。以优美如诗的文笔描写与父亲之间的真实互动,也写出许多人心中想对父亲、家人说的话。

作者简介

阿诺.盖格(Arno Geiger)

  一九六八年生,现居维也纳和沃尔福特。曾着有《我们过得很好》(Es geht uns gut)、《别忘记安娜》(Anna nicht vergessen)、《关于莎莉的一切》(Alles uber Sally)。曾获得2005年贺德林奖(Friedrich Holderlin-Forderpreis)、2005年德国图书奖(Deutscher Buchpreis)、2008年赫贝尔奖(Johann Peter Hebel-Preis)、2011年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Literaturpreis der Konrad-Adenauer-Stiftung)。

  ◎以《我们过得很好》击败《丈量世界》获得首届德国图书奖桂冠殊荣,一举跃升一线德语作家

  ◎《流放的老国王》入围今年度莱比钖书展奖决选

译者简介

钱俊宇

  辅仁大学德文系毕业。曾任德国Witten/Herdecke大学讲师等职,现为科隆大学中文讲师与跨文化沟通训练讲师。热爱华语之美,长年在国外为台湾的正体字文化贡献心力,兴趣是阅读和运动。书籍译作:《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我六岁大的时候,爷爷就开始不认得我了。他住在我们家下方的邻近房子里,由于我把他的果园当作上学时取道的捷径,他不时会从身后朝我丢掷木板,叫我滚离他的田地。然而有时候,他看到我又很高兴,会来到我面前喊我「赫穆特」,同样令我觉得莫名其妙。爷爷过世后,我便忘了这些——直到这个疾病也开始在我父亲身上出现。

俄国有句俗谚说,除了我们犯的过错以外,其他东西都是一去不复返。错误会在晚年时愈发严重。由于父亲一直都有一点孤僻倾向,因此我们将他退休后不久出现的暂时性失忆解释为他正准备对周遭环境失去兴趣。他的行为看来就像是他会做的,因此有好些年光景,我们都用「恳求他振作起来」的方式对他精神折磨。

今天,回想起我们浪费的精力,一股无声的愤怒向我袭来;因为我们当时咒骂的对象是人,但其实真正要指责的是疾病。我们说了上百次「你不要这样放任自己!」,父亲却只是耐着性子承受,像是遵照「弃械投降保平安」的金科玉律。他并不想反抗遗忘,也从不会使用任何东西来帮助自己记忆,因此后来也不曾抱怨过是谁在他的手帕上打了个结。他不与自己精神上的衰退搏斗或争战,甚至从来不曾试着谈论这话题——虽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他最迟应该早在九○年代中期就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要是他当时对我们其中一个孩子说:「很抱歉,我的头脑不管用了。」我们肯定会更明白该如何处理。结果却是让我们玩了多年「猫捉老鼠」的游戏:父亲是老鼠,我们也是老鼠,而他的病是猫。

第一个阶段让人极度紧张、充满不安和不确定感,而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虽然我还是不喜欢去回想,但是现在的我已了解:同样是放弃,但放弃的原因究竟是由于不想再继续还是因为被击败,两者有所不同。父亲认定自己被击败了。当人生来到智力慢慢减退的阶段,他沉住气不让人看出来。在缺乏有效药物之下,他以这样的方式来面对患病的不幸,对家属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

米兰.昆德拉曾写道:人生无可避免会失败,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去了解人生。

我想像父亲目前所处的失智症中期阶段,情况应该差不多就像是刚从睡梦中被唤醒,他不知身在何处,所有东西都在四周旋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岁月、不同的人;他试着找寻方向却徒劳无功。一切继续旋转着,有生者、死者、回忆、梦境般的幻觉、不知所云的只字片语,情况就这样持续一整天。

由于照顾父亲的责任由多人共同分担,因此我并不太常在家。在家时,我会在九点左右叫父亲起床。他总是一脸茫然地躺在被窝里,却已习惯有陌生人进他卧房而不抱怨。

「你不起床吗?」我客气地问。为了制造点愉快气氛,我补上一句:「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啊!」
他一脸怀疑地挣扎起身。「那是你的生活吧!」他说。

我将袜子递给他,他挑高眉头把袜子打量了一会儿,然后说:
「第三只呢?」

我帮他穿衣,好让整个穿衣过程不会耗太久,他也甘心乐意地配合。接着我推他到楼下厨房去吃早餐。早餐后,我要求他去刮胡子,他眨着眼回答:「早知道我就应该待在家里。短时间之内,我不会再来你这儿了。」

我引导他进浴室,他哼唱着「哎呦,哎呦……」拖延时间。
「你应该刮刮胡子,看起来才像个样子!」我说。

他犹豫地跟着我,喃喃地说:「如果你真觉得这有啥用的话……」他照着镜子,双手使劲摩擦头上翘起的头发,而头发也真变熨贴了。他再次看看自己说:「几乎跟新的一样。」然后笑了笑,表示感谢。

他最近经常表示感谢。几天前,他在我完全想不出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对我说:「我在此先对你表达诚挚的谢意。」
面对这样的开场白,我现在已经学会接受,回答「不客气」或是「不用谢」或是「我很乐意」,因为根据经验,肯定的答案会让父亲觉得一切都没问题,比起从前只会让他羞惭与不安的询问来得好,因为没有人喜欢回答自己虽然理解,却会自觉得能力不足的问题。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