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云开 照样月洁──《吟梦诗集》序言
夫君明明素喜吟哦,亦好曲赋。凡人生之进退得失,国运之安危起落,民生之艰难困顿,风风雨雨,念念在心,低吟浅唱,血泪交融。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替嬗变中,诗歌成为他的生命观照和灵魂的救赎。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于他来说,是一种感情的乌托邦,是他终生疗伤止痛的良药。他希望以他的呕心吟唱,证明诗对人生的力量。以至每当流连于湖山胜迹、志士雅会、投赠酬酢之间,无不倾注他的独立人格,苦难意识和抗争精神。并在无可避免的困境之中,迎向自由之光。这种见性见情,见仁见义之魏晋风骨与狂狷,正是一个学人道德良知对世态冷暖的度量,也是他在艰难岁月中,历尽煎熬而萌生的历史责任。
对诗歌而言,不同的时代流不同的眼泪。在这个本无诗意的时代,明明以其始终一贯的诗歌创作,书写着一个时代的个人史。卷中呈现诗人的一些生活断面,或从容或激越,或伤怀或欢欣,或浪漫或暗淡,这些即时产生的片断拼贴出社会转型期的时代风貌。以诗论史,可清心智,窃以为有其留存于世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闲集佳句寄青云,偶得新诗赠友人。这本自「文革」始,至改革终,历时四十余年的旧体诗稿。几经踌躇,终于在好友邵建君和台湾秀威出版社主编蔡登山先生的关注和帮助下,即将问世。此举对明明这个一生飘零多梦的人来说,遂了迟暮之年的一大心愿,也聊慰他平生青云不坠之志矣。
明明年方耳顺,却饱览世间沧桑。春荣秋谢,贵贱宠辱,红尘冷眼,感慨良多。历史的风雨苍茫已内化成他个人际遇的精微之光。举凡卷中一咏一觞,乃是他一生的心性,性情和寄託,牵心挂肠的又常是不同时代以及同时代中不同人的悲欢离愁。概言之,历史的苍茫烟云,绵绵不绝的文化心脉,家国沧桑和个人命运的交错留影,叠映于或沉静或古雅或激昂的吟哦间。精骛八极,神游万仞,生活的风刀霜剑已把他的心体磨砺得晶莹澄澈,通体光明。
纸上的文字案头掌间可读,纸后文心悟得尚需时日。没有云开,照样月洁。也许是我早年喜欢中国格律诗词的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也许是我想像力初启的双眼望着窗外天空浮云的种种幻象,也许是一种情缘。我时常伴随明明那不羁的灵魂,一面高飞一面吟唱,似星光银亮,像山恋起伏或海浪潮涌绵延不息。自此我更爱恋古典诗词的优美韵律,即使是最绝望的诗也似有一股坚韧的生命力。善心随缘,曾在生命某个飘浮的年月,听到一些声音,看到它的意象,把心拴系其上,自此再不言舍弃。
马颖南写于南京城西「吟梦居」
二○一一年元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