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名着译述藏诗版

济慈名着译述藏诗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济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济慈名着译述藏诗版》 珍藏余光中手稿 特别收录诗作〈弔济慈故居〉以及〈夜莺颂〉、〈希腊古瓮颂〉译作手稿, 并附原诗对照。 济慈的颂歌:〈希腊古瓮颂〉与〈夜莺颂〉 1819年四、五月间,还未满二十四岁的济慈诗兴潮涌,一口气写了五首颂歌,被称之为「五大颂歌」(The Five Great Odes ),其中〈希腊古瓮颂〉、〈夜莺颂〉最享盛名,这两首诗作不但语言高妙,声韵圆融,美感饱满,而且富于美学的卓见,是英诗的传世瑰宝。 英国浪漫时期的文学,主要贡献在诗,以拜伦、雪莱、济慈为其代表。济慈天生夙慧,在感性之美与知性之真之间反覆探索,有意在想像之自由与现实之困境间求得平衡,所以他的作品不但满足了我们的美感,抑且激发了我们的哲思。而济慈更是诗人美学家,他探讨形与实(image vs. reality)、美与真(beauty vs. truth)、艺术与科学(art vs. science)、忧与喜(melancholy vs. joy)之间相克相生的关系。前可直追柯利基,后则堪比史蒂芬斯﹙Wallace Stevens﹚。 济慈以「十四行诗」驰名于世,尤以初试啼声的〈初窥柴译荷马〉,以及感叹生命稍纵即逝的〈当我担忧〉最为人称道。此外,「颂体」中的〈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之颂〉等诗作,更为大家耳熟能详;长诗则充满丰沛的元素,有以希腊神话为背景的《亥贲亮之败亡》、《蕾米亚》,也有以中世纪传说为主题的《圣安妮节前夕》。早夭的济慈,与永恆对垒,不论长诗、颂体或十四行诗,均为英国文学史上写下最典丽的篇章。 余光中伏案数年迻译济慈诗作,并以深广的视角对「颂体」、「长诗」、「书信」等做鞭辟入里的导读,引领读者领会济慈作品的奥义。诗作与书信外,本书附录中,更收录余光中〈弔济慈故居〉、〈想像之真〉、〈如何诵读英诗〉等诗文。感性与知性同存,为本书驻下完美的註脚。书后附济慈原诗,中英对照,更能体会余光中译笔之高妙。 本书特色 ★ 《济慈名着译述》是余光中先生倾注心力,完整翻译济慈的诗以及难得一见的济慈书信。全书以济慈的创作〈十四行诗〉、〈抒情诗〉、〈颂体〉、〈长诗〉、〈书信〉分辑,辑前有余光中专文导读,中英对照,并收录余光中撰写济慈的篇章。 ★ 《济慈名着译述藏诗版》,包含《济慈名着译述》与全彩精印《济慈名着译述藏诗本》,收录余光中诗作〈弔济慈故居〉以及〈夜莺颂〉、〈希腊古瓮颂〉译作手稿,并附原诗对照。 作者简介 约翰.济慈(John Keats) 英国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拜伦、雪莱齐名,生于1795年十月三十一日伦敦Finsbury的一家马车行,家中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1804四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三兄妹被送到外公外婆家。1811年,济慈十六岁,习医并翻译魏吉尔的史诗《伊尼亚纪》。1812年,写〈拟史宾赛体〉,直到1814年开始写诗。1816年五月,处女作十四行诗〈寂寞吟〉发表;十月,写十四行诗〈初窥柴译荷马〉。1817年三月,《诗集》出版。1818年九月,初识情人芬妮.布朗(Fanny Brawne)。1819年,写长诗与五大颂歌。1820年六月,咳血,同年七月,重要诗集《蕾米亚、伊莎贝拉、圣安妮节前夕,及其他》出版。1821年二月二十三日,济慈逝世。 译者简介 余光中 自一九四九年开始发表文章,诗风与文风的多变、多产、多样,盱衡同辈晚辈,几乎少有匹敌者。一生从事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对现代文学影响既深且远,遍及两岸三地的华人世界。曾在美国教书四年,并在台、港各大学担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学院院长,现为国立中山大学荣休教授。着有诗集《藕神》等;散文《逍遥游》、《听听那冷雨》等;评论集《蓝墨水的下游》、《举杯向天笑》等;翻译《梵谷传》、《理想丈夫》、《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不要紧的女人》、《老人和大海》、《英美现代诗选》等,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一)、(二)、《秋之颂》等,合计七十种以上。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