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终究不若孙悟空,能随意更改生存的法则。
面对步步进逼的现实,每天每天我们都会小声地问自己:我,行不行?
日日擦身而过相见不相识的人们,彼此怀着相似的心事,走向也许再无交集的人生。然而,只要一本书的牵引,这些面孔便会自动走出故事,一路往你心底去。
我们也许曾经幻想过,能如孙行者大闹地府,修改生死簿上自己与所爱之人的寿命;或有高强武艺,试图逃出老天爷的五指山。但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需为或大或小如降到冰点的亲子关系、与所爱之人分离、突如其来的天灾等事头疼,连如何像孙行者一般活灵活现挑战生命的勇气也全部遗忘。
在徐嘉泽选取巧妙角度的书写下,恼人的事件与彷彿了无希望的生活中也充满了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令人会心的美好情感。
不问行与不行,只是如实生活;不说教,只说故事。这是徐嘉泽作为一名探究真实人生的小说家,最高明的戏法。
本书特色
★以温暖糖衣包覆社会边缘小人物生存故事,平实简单的笔触,轻描淡写便捕捉到社会百态;读来令人微微触动,又略有省思。
作者简介
徐嘉泽
1977年生,高雄人。作品曾获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联合报文学奖散文首奖、九歌两百万长篇小说征文评审奖、第二届BenQ华文电影小说首奖、高雄文学创作补助、国艺会出版补助等。着有短篇小说集《窥》、《大眼蛙的夏天》、《不熄灯的房》;散文集《门内的父亲》;长篇小说《类恋人》、《诈骗家族》等书。
辑一 浮世绘
寻金
那一季
阿弟
娃娃机
食恋
莉莉
销售专家
圣诞party
老吴
怪人老张
阿狗
水鬼研究
月光下的寄居蟹
辑二 降灵术
一个母亲的唠叨
爸爸回家吃晚饭
阿月
孙行者,你行不行?
他方远行
清明蝶
极乐之道
再见,英台
掷杯
降灵
出版缘起
不论在地或离乡,土地永远是创作者的活水源头。阅读叶石涛的小说,在真实与虚构间,港都凤邑风情万种。在钟理和笔下,卑微的农民散发动人的生命之光,「笠山农场」成了永久的文学地标。因为文学,地理台湾有了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风景。
资讯时代来临,作家奋笔疾书的纸上作业成了新世纪传奇。打开电脑,部落格、脸书当道,心情书写,生活记趣,短短的感叹加上美丽的图片,一唿百诺,手指一按,赞声不绝,好一片热闹的文字世界,其中不乏吉光片羽。然而,我们需要的是更深沉,更厚实,更能挑动心底那根弦的文字。人人都能写作的年代,文学面貌的釐清,刻不容缓。
走过新世纪十年,台湾文学更显丰富多元,家族,城市,旅行,饮食等书写,不一而足,手法创新。作家们在繁琐的生活细节里质问人生真义,他们的内心挣扎与生命转折紧扣成长的原乡,不论时空如何转换,美好的文字永远是土地最美丽的印记。
为完整呈现台湾文学不同面向,「文学.金南方」系列,精选大高雄地区优秀文创者的作品,以文字凸显台湾南方最在地、生命力最旺盛的文学能量。「金」以台语发音是「真」,正是文学最动人的质素,而「金」的明亮温暖也与台湾南部浓厚人情相契。
从乡村到都会,海洋的唿唤、城市的心跳,南部人特有的人情世故,将一一在作家们笔下展演。深盼本系列着作在高雄文化局协助下,让文学从南方再出发,犹如福克纳笔下的美国南方已不只是地理标志,乔伊斯离开爱尔兰后终身未回,他书中的都柏林却成了永恆的文学地标。「文学.金南方」以文字认识大高雄在传统与现代间如何折冲,并以多种风情向世界发声。
编者
作者序
速描簿∕徐嘉泽
像彩色签字笔写生,涂涂写写,灵光乍现一如不可复得的景物,只来得及涂抹几句画面,翻翻页,纷飞的故事如一出纸上微电影。走在路上的一小块风景,好比那丛位于佳冬乡间小路像疯了茂密盛开着的九重葛后来进了故事,小说中那片矮墙位于旗山,是我幼年时死命爬上跨坐的地方,如今不使劲就能跳过;那栋位于白河的老旧屋子也收纳进来,小南海到底不是海,故事中化身兄弟也终须别离;高雄奶奶家的小阁楼成了阿月的藏身工作处,近来听闻一个笑话说有年轻人问烧金纸店老板说「我烧iPhone给我阿公会不会太新了,我担心他不会用?」金纸店老板说:「贾伯斯都亲自下去教了,所以你别担心了。」现实、笑话、小说、新闻事件的界线已然模煳。这些生命中的素材被揉杂熬煮成有时自己也难辨当初撰写时的细节,但似乎都安装着一个「真」的东西,期待被谁破解。这是自己老派写实的写法,腻了,换个笔触。
用色彩鲜艳的颜料下去挥洒,像油画该浓厚处就浓厚、淡薄就淡薄。把人物特征放大,夸张像漫画人物;角色情感放重如悲喜剧戏码。老吴老张阿狗,这样的命名谁都可以对号入座成为主角。小时在旗山见过一些怪人,我总躲得远,长大后觉得母亲才是最怪的人,总能辨别构音异常的妇人说些什么、那个比手画脚的哑巴想要什么,微笑与乡人与邻人为善。至于那个单身的老兵后来怎么了?随着年纪渐长,童年的人物一个个像迎风飘过的泡沫汽球般,啵地一下消失了。
后来,男人的父亲因病逝世,自己笔下故事的父执辈角色也常被病痛折磨,甚至从家中缺席,纵使我现实中的父亲镇日窝居在家、足不出户,是个彻彻底底的老宅男,但我们年纪越长,就越担心下一个消失的是自家的人物。尤其近年偶和母亲谈论到生死议题,总是有小摩擦,我擅狡辩,无视于母亲对于宗教观的执着,论证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并不需要丧葬诵经等仪式,一次母亲气得对我说:「反正还有你姐处理,不用你来做。」生死境地像水墨手法,要精彩的大块山水也要学会留白,而终究会有人淡出,不复返。
这是一本速描簿,试着翻翻,人物就会自动走出故事来,一路往你心底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