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橘子,为什么是书名?
〈酸橘子〉是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作者说吃到早摘的橘子,外表新鲜,入口却青涩酸苦,像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你不必急着追求爱情,待身心成熟,自然得享甜蜜滋味。
这篇文章在报纸副刊发表后,因为富涵人生道理,引起瞩目,并被选入国中国文课本。她运用智慧点出了平凡中的深奥,只以橘子的由酸变甜作比喻,提示青少年与异性相处及追求爱情的正确之道。没有讽刺、没有激昂、更没有说教,就能让叛逆中的孩子由衷自省,可见〈酸橘子〉影响力的无远弗届。
本书以首篇〈酸橘子〉为书名,全书共有五十篇作品,分五个单元:成长的祝福、有欢笑的地方、打开心中的窗、青春寄语和骊歌声中。各篇都取材自校园生活,字里行间散发温馨、希望与启示,文字清新隽永,不但启发人性灵,对提升作文程度也有帮助。
本书特色
国文课本作家琹涵的经典散文,用智慧点出了平凡中的深奥。
*一个有着天使心的老师,陪着班上的小天使们,走过青涩的阶段。面对这群对爱情对异性、对人生正充满好奇与憧憬,却又徬徨的青少年,他们之间没有打骂、对抗与冲突,她发挥智慧,用一篇篇的文章跟孩子们说话,让孩子从平凡的生活中,体会不平凡的深奥,品尝人生与感情的甜美。
*〈酸橘子〉这篇国中国文课本里的经典,很多家长喜欢,更多的老师喜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反应,以及百万读者的肯定。
*作者借着枝头上青绿的果子,需要足够的阳光及其他滋润,才能由青涩转为成熟,由酸苦转为甜美。鼓励正在发育期的国中生,应该与异性和谐相处,但不宜急躁去追求男女恋情,等到身心成熟,自然更能享受爱情的芳醇甘美。
*她用橘子的由酸变甜作比喻,提示青少年与异性相处及追求爱情的正确之道;也用「强摘的果子不甜」、「那定然不甜的果子,又有什么好滋味呢?」来说服青少年要能等待,才有芳醇甘美的一日,充满着温馨说理的效果。
作者简介
琹涵
本名郑频,文化大学中文系毕业,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结业,曾任台南县立白河国中、台北县立海山国中教师。现为专业作家,曾获教育部研究着作奖、中国语文奖章等。
她的散文无论内容、寓意、技巧、结构、同字遣词,都已臻于范例,而<成功>与<酸橘子>,更先后入选国中国文课本,这三十多年来历届国中生,都曾诵读她的作品;此外还被选入参考书与历届高中职联考与基测等国文阅读测验试题。
她的作品都以校园生活为主轴,用天使般的性灵陪伴青少年朋友成长,把同学们的欢乐与忧愁、爱与被爱的故事,加上丰富的人生感悟写出来与读者们分享。文章虽短,却精致隽永,佈局密实,充满着爱与智慧的光辉。
在文经社出版的作品有《酸橘子》《阳光下的笑脸》《心中桃源》(曾获第二十五届散文类中山文艺奖)等书。
Part1给成长中的你
酸橘子
给成长中的你
做别人的好朋友
笨鸟先飞
我们都怕考试
不一样
伤心的事业
几个令尊
给他最适合的
自然就是美
分享的快乐
Part2为心情上彩
为心情上彩
捡荸荠
不要拒绝
做个英雄
尼泊尔少年
揹
为你鼓掌
有欢笑的地方
跟自己赛跑
Part3跌落尘埃的天使
跌落尘埃的天使
叮当叮当叮叮当
慈悲的心
千只纸鹤
打开心中的窗
可爱的人
一辈子的事
因为补习
生命的微笑
谁会是永远的赢家
Part4 路是无限宽广
客串
试一试
故事书
你快乐吗?
信箱
监考的时候
失血的青春
路是无限宽广
这算不算聪明
青春寄语
忧
Part5走出灿烂的前途
鸟窝会叫
宽容和爱
走出灿烂的前途
花与祝福
真诚的赞美
心安
打是万灵丹?
欢喜和烦恼
也是神话
骊歌声中
后记
自序
和昨日的自己相遇
最近,我因为修屋,所有的物品全数打包,加以整修时势必尘土飞扬,令人望而生畏,我只得搬离旧居,暂时住到士林的妹妹家。
闲居无事,我读起她书架上的书,也包括我以前所写的书。幸好,当年每一本出版的书都送了她,于是,我才得以和昨日的自己相遇。
那样的感觉很特别。
曾经那么年轻的生命,文字里书写了许多生活的故事和心情。那时候联想力的丰富,其实是超越了今天;然而,四十年来我持续不懈的写,进步又在哪里呢?是文字的凝鍊和技巧的略胜一筹吧。
记得很久以前,有个我很喜欢的作家在谈到她昔日的书时,说:「那样的清新可爱,也是难得的。」今天,我读自己从前的书,内心的感触庶几近之。
有太多曾经发生过的事,曾经说过的话,随着岁月的悄然流逝,逐渐被我遗忘在记忆之外,竟然毫无踪迹可寻;却因为重读而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原来,人的记性未必可以信靠,文字的记录却弥补了这些不足。
我的邻居长辈曾经跟我说:「你能够以文字跟大家分享,这是多么难得而又有意义啊。要特别的珍惜,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才华和福分!」彼时年少,我虽然听了,只以为那是他对我的美言鼓励,却未能领会他话语中的深意。
许多年过去了,他也已经辞世。
《酸橘子》一书,是我很久以前《温暖的心》的改版新编。我对旧书新出的兴致原本并不高,固然是由于我年年有新书问世,在我的心里,往日的书已然成为过去,还有回顾的必要吗?
然而,在它绝版之后,我不断的被问起:「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也有学校里的国文的老师告诉我:「因为买不到,所以只好到国家图书馆借阅影印,以作为国文教学的补充之用。」
听闻类似询问的次数太多了,我方才起心动念,考虑重新制作发行,也添了近两万字。这次有着崭新的编排风貌,也盼望读者会更加喜欢。
整本书是以书信体的方式呈现,和国中生谈心,说的是生活种种,原本来自中华日报的一个专栏《温暖的心》,谢谢当年主编吴涵碧小姐的赏识,虽然时隔多年了,我的感激直至今日,不敢或忘。
也由于国家图书馆想要收藏我的手稿,翻找之下,竟然读到周芬伶在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五日的信中说:
「你在中华日报上写的〈酸橘子〉,写得真好,不过像我这种不乖的孩子,是专门在十五六岁谈恋爱,属于强摘果子的人,强摘的果子总有一箩筐吧!大概那时,没碰到像你这样的老师和朋友,否则,我现在一定会更甜更熟。」……
重读这封信,让人莞尔。
你相信这话是真?芬伶的慧黠有趣,却因为害羞而多有隐藏,哪里是寻常人得以一窥的?
谢谢书里的学生,或欢喜或忧愁,也都丰富了我原本平淡的人生,如今他们都已长大,再度回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更要谢谢多年以来读者的爱护,是那样的善意和扶持,我才能继续如此认真的写作,以回报诸位的盛情鼓励。
老实说,《酸橘子》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有点犹豫。我以为会是一本很单一、很写实的关于农业的书,或者是一本给小朋友看的童话。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我错了。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就像一颗被剥开的洋葱,一层一层地展现出它的深度和广度。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有时候像是娓娓道来的长者,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有时候又像是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对现实进行辛辣的讽刺。这种多变的风格,让整本书充满了戏剧性,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书中对于人性的探讨,更是深刻入骨。它没有回避人性的阴暗面,也没有过度美化人性的光辉。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的视角,展现了人在各种境遇下的真实反应。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它并没有生硬地灌输观点,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的思考。这本书真的让我收获良多,它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关于“酸橘子”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大千世界。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酸橘子》这本书的书名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童年时在巷口玩耍的场景,那时候,我们总是会偷偷摘路边的酸橘子来比赛谁能忍住不皱眉,那股酸劲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趣。这本书,就像把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用文字的方式,再次呈现给了我。作者的文笔非常朴实,但却充满了力量。他/她没有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和感受,都被作者捕捉得淋漓尽致。他/她能够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并将其用文字的方式,真实地传达给读者。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人情味,那些生活在台湾的普通人,他们可能有着各自的烦恼和辛酸,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酸橘子”的故事,更是一首关于台湾人生活的热情赞歌。
评分《酸橘子》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之一!我一直觉得,台湾的文学作品,在吸收了西方叙事手法的同时,又保留了东方特有的含蓄和意境,而这本书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她能够将现实和虚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书中的一些意象,比如那个“酸橘子”,更是充满了象征意义,让人回味无穷。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情感的细腻描绘,那种复杂而又真实的情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他/她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而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触动人心。而且,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舒缓,时而紧凑,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台湾文学的潜力,它能够如此巧妙地融合东西方的文化,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评分天啊,我最近读完一本叫做《酸橘子》的书,简直是让我惊为天人!这本书的书名虽然简单,但内容却丰富得让人难以置信。我一直觉得,台湾的书籍往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只是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阳光的柑橘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耳边是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孩童的嬉闹声。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她对细节的捕捉能力简直是神乎其技。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是刻画场景的氛围,都做得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情感的描写,那种深沉而又内敛的情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数度为之动容。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故事,而是需要读者慢慢去体会,去品味,就像品尝一个真正的酸橘子一样,初入口时可能有些许的涩,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那股回甘,以及层次丰富的滋味。这本书真的让我对“酸”这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只是味觉的单一感受,而是承载了更多的人生况味。
评分《酸橘子》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曲台湾人生活的赞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被深深地触动了。它不仅仅是写了一个关于“酸橘子”的故事,更是一种对台湾生活方式、对台湾人性格的深刻描绘。书中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却有着不平凡的生命力。他们可能生活在城市的角落,可能在乡村的田野,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活着,热爱着。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塑造,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做作。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看到我的家人,看到我的朋友。书中对台湾社会现象的观察,也十分独到,既有温情的关怀,也有深刻的洞察。它没有回避社会存在的问题,但也没有过度的渲染和悲观。而是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乐观的态度,展现了台湾社会蓬勃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我的这片土地,也更加珍惜我在这里的生活。
评分《酸橘子》这本书,真的就像一本充满惊喜的宝藏,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亮点。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老练,他/她能够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探究真相。书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更多。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细腻而又深刻的描写,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深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她并没有试图去评价人物的好坏,而是以一种更加客观的视角,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叙事的力量,它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他/她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提升了我的阅读品味,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刚开始拿到《酸橘子》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平淡的书。但没想到,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之大。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她似乎不喜欢直接告诉读者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通过一些碎片化的信息,让读者自己去拼凑,去理解。这种阅读方式,有点像是在玩解谜游戏,充满了挑战性,但也充满了乐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关系的描写,那种微妙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人看了之后,忍不住去猜测,去琢磨。书中的一些对话,更是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让人读了之后,会陷入沉思。我发现,作者的文字中,常常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这种忧伤,并不是让人绝望的,反而带有一种洗涤心灵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反思了很多,关于人生,关于选择,关于成长。它让我明白,生活就像那个酸橘子,虽然有时会让人皱眉,但它的价值,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
评分哇,拿到《酸橘子》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你们知道吗,我老家就在台南,小时候家门口就有一棵酸橘子树,每年夏天,那满树的绿叶配上黄澄澄的橘子,简直是童年最美的风景。我妈老是爱拿那些酸橘子来做果酱,或是挤汁来调味,那股独特的酸味,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这本书名一出来,就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看看。我很好奇作者会怎么描绘这种酸酸甜甜的滋味,是不是能让我仿佛闻到家乡那熟悉的味道。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橘子的故事,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能够触动那些在台湾长大、对家乡有深刻情感連結的读者。我期待它能带我回到过去,重温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时光,也希望它能让更多不熟悉台湾的人,透过这个“酸橘子”,感受到台湾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节奏。这本书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通往回忆的钥匙,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准备好迎接这场充满酸甜回忆的旅程了。
评分我必须承认,《酸橘子》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奇特。它不像我平时看的那些小说,有着明确的情节线和清晰的冲突。这本书更像是一种意识流的呈现,或者说是一种生活片段的拼贴。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甚至有些不适应,觉得有些零散,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是,当我慢慢地沉浸其中,我发现,这种“不完美”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就像生活本身,并非总是那么有条理,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转折和偶遇。作者用一种非常自由、非常随性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她并没有试图去解释一切,而是留下了许多的留白,让读者去想象,去填补。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书的读者,更是故事的参与者。书中的一些场景,虽然没有明确的交代背景,但我却能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那种浓郁的地域特色,那种生活在台湾特有的氛围。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有时候,最深刻的表达,反而来自于最朴素的呈现。
评分说实话,《酸橘子》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吸引人的,那种简约又不失格调的设计,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当我看进去之后,我发现它的内容更是精彩绝伦。作者的文字功底真的非常扎实,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他/她的语言非常优美,充满了画面感,读起来就好像在看一部电影,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描写。无论是人物微小的表情变化,还是环境中不起眼的小物件,都被作者捕捉得一丝不苟。这些细节的堆砌,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也更加立体。而且,作者在叙事方面也很有技巧,他/她能够巧妙地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穿梭,让故事的时空感非常丰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独白的刻画,那种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让人能够深深地理解人物的处境和情感。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它能够如此精准地触动人心,引起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