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简史:基督教及西方发展史与中国

基督简史:基督教及西方发展史与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基督教史
  • 西方文明
  • 中国教会
  • 宗教文化
  • 历史
  • 基督教
  • 文化史
  • 西方历史
  • 中国宗教
  • 简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基督教发展的大辞典
  最完整、最清晰、最全面、最系统的基督史
  要寻找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不能不研究基督教;
  要研究西方古典文化的衰亡,不能不研究基督教思想;
  要明白西方世界的发展史,不能不研究基督教发展。

  这本书为便于认识西方,以一个非基督徒,站在中立、对事不对人的立场,将基督教与西方的共生发展史,编撰成书。本书特意说明蛮邦的法兰克人(即佛朗机人)及盎格鲁撒克逊人,如何从接受基督教,然后脱离宗教桎梏,再舍弃玄奥迷信,走向理性开放之路,终导至西方的先进文明。

  希望本书是另一扇观察西方的窗口,以利知已知彼。本书以历史发展分成十五章,从太初说起,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为止。西方的历史与基督教难以分割,故每章先简叙历史大事,再述说基督教历史,以资对照。同时将一些补充资料及逸事,註明于边页。

  本书着重历史事实,故将历史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尽量详列,一则增强真实性,二则有些事难以详细说明、有些事难免与一般认知不尽相同,读者可借此追寻事实,查明真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对西方及基督教有深一层的认识,至少不要造成偏离事实的误解及误判。处于今日国际社会中,知己知彼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条件。

作者简介

王钧生

  民国35年,生于河南省禹县。38年来台,青少年期间一直住在新竹县关西镇,生活于纯朴的乡村环境。大学才至基隆,就读于海洋学院的轮机系。毕业后到船上工作。在不同公私机关服务多年后,于80年代初期,举家移民美国。抵美后,受雇于美国一家锅炉设备检验公司 ,担任授权检验人。

  初中时,偶然得到一本改编的中文旧约。细读这本含有猎人、大力士的故事书远比读书有趣。高中以后,为学英文,买来改编的路加及马太福音书做为补充读物。自此对基督教稍有基础认识,唯因在于看故事及学英文,对其宗教信仰并无兴趣。

  移居美国后,因工作关系,常去教堂查验设备,也会与牧师、神父交谈,自会顺便请教宗教问题。有时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答案,或是没有答案,这时即爱至图书馆、书局或购书搜寻解答,不知不觉成为一种嗜好。这种追根问底的活动属于嗜好,故能乐之不疲,且对基督教的认识,无形中也愈来愈深。

  称不上孔孟之徒,更非基督徒,只是略悉双方故事,一面敬佩那些引领世风的基督徒,一面对孔孟之徒 ( 就是您的父、祖长辈 ) 深感委曲。这些经历的汇合,终促成撰写基督教及相关历史的动力。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 、基督教地理及历史背景简介(500 BC ~ 4 BC) 009
二、犹太人故事及希伯来经书(太初~ 500 BC) 019
三、耶稣、福音书及使徒传教(4 BC ~ 100 AD) 051
四 、基督教的希腊化、迫害及发展(100 ~ 311 AD) 093
五、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312 ~ 402 AD) 117
六、西罗马结束、基督教持续成长(402 ~ 507 AD) 145
七、法兰克人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东传中国(507 ~ 814 AD) 165
八、教会分裂、西方教士的堕落及复兴(814 ~ 1513 AD) 199
九、俄罗斯与东罗马帝国兴亡简录(860 ~ 1613 AD) 255
十、马丁路德及宗教改革(1506 ~ 1648 AD) 279
十一、西方转向理性,领先世界(1648 ~ 1900 AD) 333
十二、近世俄罗斯沙皇与东正教会(1613 ~ 1900 AD) 379
十三、基督教与明、清两朝(1377 ~ 1900 AD) 391
十四、美国的开国与宗教发展(1492 ~ 1866 AD) 421
十五、回顾历史、透视中国(1067 AD 起) 487
附: 参考书目 532

图书序言

自序

  基督教对于西方,一如孔孟之于中国,在各自历史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开创美国的五月花号及清教徒都是源自宗教信仰。学校课本都说:英国贵族迫使约翰王签下大宪章,成为民主法治之始。但课本全然忽略英国大主教蓝登(Stephen Langston, Archbishopof Canterbury)的关键角色。这整个事件其实源自约翰王与教宗及蓝登交恶。贵族依附蓝登反抗约翰王,拟出宣言,强迫英王接受。这份宣言后世称为大宪章,宣言见证人之首就是蓝登,第一项要求还是教会拥有自主权利,贵族尚居其次。

  近世纪,西方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宗教势力不但衰微,而且为人淡忘。大主教蓝登就遭遗忘,少为人知。事实上,西方的文化及学术皆源自教会,无论巴黎大学、牛津、哈佛、耶鲁,或是音乐、绘画、建筑技艺、辩证法,都因基督教会而兴起。即便是选举,也是教会的千年「陋习」—充斥金权与斗争。若不知基督教的文化发展就直接研习西方文史哲学,犹如不知孔子,就去研究朱子,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若要研究护士南丁格尔或汤姆叔叔小屋作者(Harriet Beecher Stowe)的感人故事,却忽视她们坚强的基督教背景,就会失去焦点。无论是伏尔泰或托尔斯泰,他们的思想深受教会正面及负面的影响。更不必说哥白尼或美国的爱默生,他们根本就是神职教士。因此,如欲了解西方,无论是为了学习或竞争,对一个影响西方至深的宗教,应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至少不宜误解。

  这本书就是为便于认识西方,以一个非基督徒,站在中立、对事不对人的立场,将基督教与西方的共生发展史,编撰成书。本书特意说明蛮邦的法兰克人(即佛朗机人)及盎格鲁撒克逊人,如何从接受基督教,然后脱离宗教桎梏,再舍弃玄奥迷信,走向理性开放之路,终导至西方的先进文明。希望本书是另一扇观察西方的窗口,以利知已知彼。本书以历史发展分成十五章,从太初说起,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为止。西方的历史与基督教难以分割,故每章先简叙历史大事,再述说基督教历史,以资对照。同时将一些补充资料及逸事,註明于边页。

  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犹太教及基督教。这部份着重历史发展,虽有介绍其信仰,但避免涉入信仰问题。同时将基督教义中的道德教诲,尤其与中国古书相符部份,特例举一些代表性者,以供对照。第五章至第十一章详述基督教两千年来的兴衰史。一些常令人混淆之事,诸如:三位一体、圣母、赦罪卷、辩证法、清教徒、基本教义派等,书中都详加说明。第九章及第十二章则简述俄罗斯与基督教的共生互争史。

  一 、基督教地理及历史背景简介(500 BC ~ 4 BC)

  第十四章详述基督教在美国立国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美国的深切影响。今日美国文化笼罩全球,但外人并未充分了解美国,甚至于误解多于了解。  

  对美国误解最多的人恐是各地鼓吹独立的人。他们最爱引用美国争取独立的故事为依据。事实上,美国独立不久,就发生三起追求独立的事件,新政府当然不能容人反叛,迅速平乱。美国画家F. Kemmelmeyer 还为宾州西部的独立事件,作出华盛顿骑马誓师平乱的油画,以记功勋。南北战争始于南方宣告独立。林肯于公元1662 年8 月26 日,登报明言:他坚决谋求统一,只要有利统一,无论是维持或取消奴隶制度,他都会毫不迟疑的去作。公元1898 年,美国自西班牙手中获得菲律宾,对菲律宾的独立运动断然镇压。当时美国还出现「白人重担」(by R. Kipling)的支持与歌颂,充分表明:统治有理、平乱无罪。鼓吹独立者会用美国作为宣传榜样;对方也不会以美国的榜样来反驳,这足以证明,充分认识美国的人其实不多。总之,还是要记住小学老师的话:人不学、不知义,多读书、懂道理。

  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的侵扰,基督教亦随西方势力大举进入中国。为说明基督教与中国的交往关系,先于第九章略述唐朝的基督教事蹟,再于第十三章,配以明清简史,对照说明。最后的第十五章:回顾历史、透视中国,则是将西方从蛮邦成为文化先进的历史经验,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与中国人的起落,就史论事,互相比较。例如:明朝军屯建州对比美国开发西北地区;国子监比较哈佛、耶鲁,看一下拿筷子的人与拿刀叉的人,在思考及行事方法上,有何差异?人不能预知未来,也没有先知,若想趋吉避凶,只能从历史事实中,捡取教训,探索未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成败之道,值得别人虚心仿效。

  处于今日的忙碌社会,并非每个人都能一口气从第一页读至最后一页。

  因此,本书尽量作成各章独立,读者可直接翻阅有兴趣的题目。本书着重历史事实,故将历史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尽量详列,一则增强真实性,二则有些事难以详细说明、有些事难免与一般认知不尽相同,读者可借此追寻事实,查明真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对西方及基督教有深一层的认识,至少不要造成偏离事实的误解及误判。处于今日国际社会中,知己知彼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条件。更希望本书能在「知彼」方面,无论对学者、官员,甚至喜好旅游欧美的人,都有助益。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