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悲怆的年代,那是个贫穷没落的年代,也是个流行病毒横行的年代。
当一波又一波的流行病毒来袭时,许多小孩难逃厄运,幸福者一命呜乎哀哉,不幸者半生岁月都在地上爬行,或全身瘫痪动弹不得,活在暗无天日的空间。
那年代没有健保,没有社会福利,有钱的人患病可以上医院治疗,没钱的人患病,只有听天由命,茍延残喘,任其自生自灭。
谢神父所服务的对象,就是这一类不幸的小孩。谢神父说:「他们的命运都很坎坷,但是都很坚强,就像风中的芦苇,看起来软弱,却充满韧性。」而这样的孩子,大都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里。
所幸上主垂怜,指派了谢神父这位残障者的守护天使,一路扶持走过那悲欢岁月,越过坎坷的人生,迎向光明的人生大道。
作者简介
陈彩美
自小罹患「进行性肌肉萎缩症」,她不向命运低头,学书法、选修空中大学科目、学电脑,同时勤于阅读和写作。民国八十八年十二月住进宜兰医院护理之家迄今,仍努力地写作。
自序
人生有梦最美
生有梦最美,而我的梦想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三本书。
如今我完成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传记。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疼痛中度过,好害怕撑不下去,来不及完成就倒下。所以写得有点急就章,不竟理想,不过重要的事终于完成使命。
这不是什么伟人的传,但在一千三百以上残障朋友的心目中,他比伟人更可敬。如果不是他一次又一次的为他们来来回回送他们去就医、矫正萎靡不振的肢体,不断的复健,他们没办法站起来。如果没有他无私无我的奉献,一路扶持残障朋友们,他们走不出来。
我也是受他帮忙的其中一个,虽然我比较晚认识,但对他的风范已经风闻已久。写这本传,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也有人肯付出毕生的岁月,默默的帮助弱势。
如今他已经垂垂老亦,仍然一本初衷坚持到底。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迹,我希望能够带给冷漠的社会一点温馨的启迪。
感谢出版社的认同让我书顺利出版。虽然没能把谢神父的仁义写得十分尽意,只是略点一二事而已,希望能带来一股清风、暖流,温润人们的心灵。
感谢沈荣锋沈大哥鼎力相助,不时的鼓舞,并帮我推荐给出版社,才能使我顺利出版。
感谢我的老师陈仁勇医师,不厌其烦的鼓励,尽心尽力的指导我,才能使我完成这三分之二的梦想。
感谢出版给我机会,相信人间有爱会更美好。
谨此致上我最大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谨此
敬祝
平安喜乐
陈彩美敬上
这本《生命的出口:残障之父谢乐廷神父的修道人生》真的是触动我心弦的一本书!刚拿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一本讲述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心灵鸡汤,但读完之后,才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谢乐廷神父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他以残障之躯,在修道院中活出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我特别被他面对身体的限制时,那种不动摇的信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打动。书中对他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他如何透过祈祷、服务和对上帝的信靠来一一克服的描绘,让我深思。他不仅仅是一位神父,更是一位生命斗士。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便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心灵却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周围的人,也照亮了许多迷茫的灵魂。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爱与奉献”的真谛,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残障”这个词语的含义,它不再是脆弱和需要怜悯的标签,而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一种可以孕育出强大内在力量的源泉。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用最真挚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生命的出口:残障之父谢乐廷神父的修道人生》这本书的,当时被书名中“残障之父”和“修道人生”这两个词吸引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谢乐廷神父的人生,在我看来,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奉献。他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更是在精神上承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将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了上帝和他的教区,用他那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去践行着爱与服务。书中对于他如何克服生理上的障碍,去完成日常的神职工作,以及他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引导和帮助信徒的描写,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我常常会思考,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人能够坚持下去?读完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谢乐廷神父的生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信仰的力量,能够让人在逆境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更是关于人类精神中那份不屈不挠的韧性和超越一切苦难的爱。
评分这本书《生命的出口:残障之父谢乐廷神父的修道人生》带给我极大的启发,让我对“生命”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谢乐廷神父坚毅的目光,听到他温和却充满力量的声音。他身残志坚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看到了生命在极限状态下所能迸发出的惊人能量。他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在每一个当下,积极地寻找生命的意义,并用行动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他在修道院生活中点滴细节的描绘,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因为他所承载的使命和信仰,变得意义非凡。他如何在病痛中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如何用自己的经历去安慰和鼓励那些同样身处困境的人?这些问题,都在书中得到了感人的解答。这本书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身体的完整,而在于心灵的丰盈和奉献的深度。谢乐廷神父的人生,就是一本关于如何活出生命尊严和光辉的教科书。
评分坦白说,在拿起《生命的出口:残障之父谢乐廷神父的修道人生》之前,我对于修道院生活和神父的日常,抱持着一种比较模糊甚至有些距离感的印象。总觉得那是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神秘感的世界。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透过谢乐廷神父的视角,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真实、充满人间烟火味却又无比崇高的生命旅程。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会感受到病痛的折磨,会面临生活上的不便,但他却能将这些转化为信仰的力量。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他身体的残障所带来的实际困难,而是细致地描绘了他如何与这些困难共处,如何在看似有限的身体里,展现出无限的精神力量。他不是被苦难压垮,而是与苦难一同成长,甚至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出口。书中关于他如何服务社区,如何用爱心关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片段,更是让我热泪盈眶。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无论身体状况如何,一颗充满爱的心,永远是连接他人、创造价值的桥梁。这本书教会我,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也源于那份永不熄灭的希望。
评分从《生命的出口:残障之父谢乐廷神父的修道人生》这本书里,我窥见了生命另一种可能的光辉。谢乐廷神父的故事,是一种超越了世俗定义的“成功”的典范。他并没有选择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选择用信仰和爱去拥抱生活,甚至在身体备受煎熬的时刻,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书中对他在困境中如何寻找到“出口”的描绘,并非是戏剧性的奇迹,而是源于他内心深处坚不可摧的信仰和源源不断的爱。我被他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打动。他就像一颗种子,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上,依然努力生长,并开出了最美的花朵,滋养了周围的土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身体的健全,而在于内心的坚韧和对生命的承担。谢乐廷神父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极致的生命活法,一种在苦难中寻求解脱,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人生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