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实行礼仪年度,是为让教友在生命旅程中,能借规划好的年度计画,逐步深入体验天主教恩史的意义,帮助教友活出更有深度的基督生命。这是梵二礼仪革新的重点之一,借着礼仪灵修,把基督救恩贯彻进日常生活中。因为在教会礼仪中所展开的,是基督奥祕的不同面向,它显示并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够更加相似祂曾经生活过的样子。
为此,本书上册,包含总体介绍,以及有关主日、将临期、圣诞期的反省。每单元均由「历史背景」开始,以期正确理解该节期或庆节;其次是「礼仪经文」,亦是我们发掘灵修精神的所在;最后是牧灵上的可行性。本书下册,则针对四旬期、复活三日庆典、复活期、每年不固定日期的节日,和一些圣人庆节,一一加以解释。
作者简介
Bernhard Raas, SVD
本书作者Raas神父,是德国籍的圣言会士,长年在菲律宾从事牧灵、教学工作,不只在大修院及神学院培训年轻司铎,也为平信徒开设训练班。本书是他晚年将一生教学成果的结晶,整理汇集成书,极具教学及牧灵价值。
第肆部分 复活週期
一、复活週期鸟瞰
二、四旬期
第一章 四旬期的意义与精神
第二章 圣灰星期三
第三章 四旬期主日
第四章 四旬期平日
第五章 圣週总论
第六章 圣枝主日
第七章 圣週一、二、三
第八章 圣週四的圣油弥撒
第九章 有关四旬期的两点反省
三、逾越三日庆典
第一章 总论逾越三日庆典
第二章 庆典第一日之一:圣週四晚主的晚餐弥撒
第三章 庆典第一日之二:圣週五纪念主的苦难
第四章 庆典第二日:圣週五黄昏到圣週六黄昏
第五章 庆典第三日之一:复活节守夜礼仪
第六章 庆典第三日之二:复活主日
四、复活期
第一章 总论历史发展及梵二后的改革
第二章 复活期中的重要庆节之一:白衣主日
第三章 复活期中的重要庆节之二:耶稣升天
第四章 复活期中的重要庆节之三:五旬节(圣神降临)
哇,光是看到《教会礼仪年度(下)》这个书名,就一股熟悉又神圣的氛围扑面而来!我一直觉得,教会的年历不仅仅是时间的划分,更是一种生命节奏的体现,是跟随耶稣基督生命旅程的脚步,从诞生到复活,再到圣灵降临,然后又回到等待救主再临的循环。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翻阅这本《教会礼仪年度(下)》,但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和期待。我想,这本书应该会详细地阐述下半年的教会年历,比如那个充满感恩与反思的秋季,还有那个迎接圣诞,充满期盼的冬季。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对一些重要的节日,比如显现节(Epiphany)之后的一段时期,一直到大斋期(Lent)之前的礼仪有深入的解析。那一时期,教会通常会聚焦在基督的教导、医治和行神迹的事迹上,是信仰生命扎根的重要阶段。而且,秋天也常常与收获有关,不知道书中会不会将这个意象与属灵的收获联系起来,或者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丰盛的生命。还有,圣诞节前的将临期(Advent),那段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等待,充满希望与悔改的时光,必定是教会年历中非常核心的部分。我期待书中能细致地描绘将临期的每一个主日,以及相关的经文、圣歌和祷告,帮助我们更好地预备心,迎接救主的降临。台湾的教会,在礼仪的实践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融合,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呈现这份宝贵的传统,以及如何与当代信徒的生命产生连接。
评分坦白说,我对教会礼仪的了解,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实际的参与,以及长辈的言传身教。教会的年历,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生命周期,一种属灵的呼吸。拿到《教会礼仪年度(下)》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将那些在实际礼仪中体验到的,但又难以言喻的感受,用文字的方式梳理和呈现出来。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下半年的教会重大节期,特别是将临期(Advent)和圣诞节(Christmas)的意义。将临期那份既有盼望又有反思的氛围,总是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沉静。它提醒我们,在等待主再来的时候,也要审视自己的生命,是否配得见主的面。而圣诞节,则是全年最温馨、最充满爱意的时刻。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不同文化中如何庆祝圣诞节?我很好奇,是否会提及一些与圣诞节相关的古老传统,或者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有意义地庆祝这个节日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例如,如何通过爱心服务,或者分享基督的爱,来真正践行圣诞的精神。此外,我还希望这本书能解答一些我一直以来的疑惑,比如在不同教会宗派之间,礼仪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评分每次参加教会的礼仪,我都会被那份庄重而神圣的气氛所吸引。尤其是唱圣诗的时刻,当大家齐声吟唱,仿佛整个心灵都得到了洗涤和升华。我知道《教会礼仪年度(下)》这本书,应该是在探讨一年中下半年的教会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就像是一本教会生活的“生活指南”,或者说是“情感地图”,带领着我们经历一年四季的情感起伏和属灵旅程。我想,它大概会详细讲解从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一直到将临期(Advent)开始前的这段时期。这段时间,教会的礼仪色彩会从鲜艳的红色逐渐转向绿色,象征着教会生命的成长和对圣灵的倚靠。书中会不会提到圣灵降临节的意义,以及圣灵如何持续地引导和充满信徒?我一直觉得,圣灵是教会最宝贵的恩赐,祂在每一次的礼仪中,在每一次的圣餐中,在每一次的祷告中,都在我们中间工作。还有,那些在秋季举行的教会庆典,比如丰收节(Harvest Festival),虽然不一定像圣诞节或复活节那样盛大,但却蕴含着对上帝供应的深深感恩。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并将这份感恩之心带入我的日常生活。毕竟,教会礼仪不仅仅是星期天在教堂里的仪式,更是我们活出信仰的每一天。
评分说实话,我以前对教会礼仪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仪式感”的层面,总觉得那是一种神圣的、庄重的表达。但随着我在教会里参与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开始慢慢体会到,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意义,以及它如何塑造着我们的信仰生命。所以,《教会礼仪年度(下)》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扇通往更深层理解的门。我猜测,它会详细地剖析下半年教会年历中的重要部分,例如将临期(Advent)到圣诞节(Christmas)这一连串的节庆。将临期那种既期待又需要内省的氛围,总让我感到一种特别的属灵张力。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将临期的每一个主日,以及相关的经文和祷告,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预备心,迎接救主的降临。而圣诞节,更是全年最温馨的节日,书中是否会探讨圣诞节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回归到那个单纯、充满爱的圣诞节?台湾的教会,在融合本土文化和基督教信仰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我期待这本书能捕捉到这些宝贵的元素,并且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为读者展现教会礼仪的丰富内涵,让我在每一次的礼仪中,都能有更深刻的体悟和生命的回响。
评分我一直相信,教会的礼仪是信徒与上帝之间最直接、最深情的对话。每一次的敬拜,每一次的圣礼,都是一次与神圣的连接。所以,当我看到《教会礼仪年度(下)》这本书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详细阐述教会年历中下半部分的各种礼仪活动,从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一直到即将到来的将临期(Advent)和圣诞节(Christmas)。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一般时期”(Ordinary Time)的礼仪是如何解释的。这段时期,通常被称为“教会的增长期”,是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信仰、实践基督教导的关键阶段。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指导,帮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并在生活中经历属灵的成长?还有,秋季的教会生活,比如那些与丰收、感恩相关的礼仪,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属灵含义。台湾的教会,在融合东西方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期待这本书能展现出这种融合的魅力,并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参与到教会的礼仪生活中,让信仰的种子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