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自己,因为爱你:12位灵医会士之医疗传道实录

忘了自己,因为爱你:12位灵医会士之医疗传道实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灵性成长
  • 医疗
  • 信仰
  • 传记
  • 灵医
  • 真实故事
  • 心灵疗愈
  • 基督教
  • 见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说的是12位天主教灵医会士的生命故事,由曾经和他们共事的同事记录而成。

  这12个人,有11位是从国外来的,1位是泰雅族的原住民。他们服务的范围,除了罗东圣母医院、圣母护校、澎湖马公惠民医院、花莲新城诊疗所外,还有一些是在幼稚园、教堂、山地传道。这其中有好几位得过台湾好人好事代表的表扬,好几位得过医疗奉献奖。有人是原住民心中的圣人、慈父,他的事蹟被列入课本当做教材。还有人将服务的触角扩展到在中国大陆依旧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痲疯病人。

  他们怀抱大爱,像清泉活水,自由自在地滋润每个与之相遇的对象,不求丝毫回报。

  这是我第一次听闻他们的故事,为你可能也是第一次。可能你也会和我一样感动,这里记录的每一个人,以和你我相同的血肉之躯,实践真爱的历程。

作者简介

罗东圣母医院口述历史小组

  天主教灵医会来台一甲子的历史,经由陈永兴院长召集,总共动用二十人、前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完成近三十万字的初稿,预计发行三本传记。感谢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蔡笃坚教授指导,还有劳苦功高的编辑群,详列如下:陈仁勇、郭约瑟、蓝丽卿、杨廷芬、李丽秋、吕玫岭、苏发禄、林子舜、邓行健、蔡美瑶、夏荷倩、吴美卿、徐快君、黄彩云、庞新兰、陈彩美、陈隆庆、庄文生、潘莲琴及其他众多的受访者。

遗忘之径上的抉择:以生命书写的信仰与救赎 本书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医学实践或灵性探索的直接叙事,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一群以信仰为驱动力的“灵医会士”所面对的,关于身份认同、道德困境与无私奉献的复杂人性图景。它探讨的并非具体的医疗技术或宗教教义的辩驳,而是这些个体在极端环境下,如何构建和解构“自我”与“使命”之间的张力。 我们所描绘的,是关于“遗忘”这一核心命题的哲学思辨与现实投影。这里的“遗忘”,并非指记忆的缺失,而是指个体为了更高远的价值——无论是对病患的承诺,还是对内心信念的坚守——而主动选择淡化、甚至牺牲个人欲望、舒适区乃至固有身份的过程。 第一部分:光影交错的时代背景 故事的基调设定在一个动荡不安、充满剧变的历史时期。这不是一部年代史,而是对特定社会结构下,个体能动性的考察。这个时代,传统观念与新兴思想激烈碰撞,医疗资源匮乏,疾病不仅是生理上的折磨,更是社会秩序失衡的具象化体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二位来自不同背景的“灵医会士”被推向了舞台中央。他们或许拥有精湛的技艺,或许仅凭一腔热忱,但他们共同的特质在于,他们选择了一种“出离”的生活方式。这种出离,是物理上的远离喧嚣,更是精神上的与世俗的功名利禄划清界限。 本书详细描绘了他们初次踏入宣教和医疗领域时的内心挣扎。他们面对的第一个障碍,是语言、文化乃至信仰体系的巨大鸿沟。这种磨合,与其说是知识的灌输,不如说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身份重塑”。他们必须在“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往往建立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与重建之上。 第二部分:失焦的自我与坚固的信念 本书的核心在于解析“遗忘自己”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力。这种遗忘不是无意识的麻木,而是一种高度有意识的选择。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位会士,他曾经是备受瞩目的学者,拥有唾手可得的学术地位;然而,为了追随一个他认为更迫切的使命,他毅然放弃了实验室的精确与安稳,选择在偏远地区与未知的瘟疫搏斗。 我们关注的不是他如何治疗了某种疾病,而是当他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可能带有强烈敌意的社区时,他如何放下过去的荣耀,学会像一个真正的“局外人”那样去倾听、去观察。他必须遗忘掉自己的“精英”身份,才能真正融入到需要帮助的人群之中。这种“身份的消融”,是他们得以有效施展其影响力的前提。 书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种遗忘带来的精神代价。当一个人将全部精力投射到外界的需要上时,对自身情感需求的压抑是必然的。我们探讨了孤独感、身份认同危机以及长期高压下产生的道德倦怠。这些会士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祇,他们是身负重压的凡人,他们的“伟大”,恰恰在于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凡人的挣扎。 第三部分:爱的多重面貌与存在的证明 虽然本书不直接记录医疗成果,但“爱”作为驱动力的表现形式,却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这里的爱,被解构为一种行动哲学:它不是空泛的怜悯,而是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依然选择坚守与陪伴。 例如,某位会士长时间地照顾一位被社区排斥的麻风病人。他的工作内容可能极其琐碎且不被理解,但他坚持每日例行的擦拭和倾听。这种坚持,超越了任何医学上的有效性评判,它证明了一种存在的价值——即便是被所有人遗弃的对象,也值得被温柔地对待。这种行为,正是“遗忘自我”后所释放出的,最纯粹的关怀力量。 本书也探讨了当信仰遭遇现实的残酷时,这些会士如何调整他们的认知框架。当他们穷尽所学仍无法挽救生命时,他们如何与失败共处?他们如何向追随者(或病人)解释这种无能为力?他们的回答往往不是教条式的安慰,而是通过自身的脆弱,展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接纳生命无常的智慧。 结语:无名之碑 本书最终旨在构建一座“无名之碑”。它纪念的不是某项具体的医疗成就,而是那段选择将自我置于背景,将他人的痛苦置于前台的岁月。十二位会士的故事,汇集成了一部关于人性深度、信仰韧性与无私奉献的哲学沉思录。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存在于那些被我们主动选择“遗忘”或搁置的个人需求之下,等待被发现、被理解,而非被歌颂。读者将从中体会到一种深刻的张力:只有当自我被暂时放置,真正的连接与救赎才有可能发生。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传承灵医会爱的奉献 陈永兴院长
活的福音 洪山川总主教
从灵医会的作为学习 黄胜雄执行长
落在罗东的义大利麦籽 江汉声校长

缘起
一、从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开始
二、四百年之后……
三、就在这片土地上……

爱在台澎
一、罗德信神父((Fr. Crotti Antonio, 1915-1987)——修会的开路先锋,澎湖的好人好事代表∕郭约瑟
*北宜公路救人事件
二、华德露神父(Fr. Ernestino Valdesolo, 1912-1995)——原住民心中的慈父∕蓝丽卿
*同会弟兄的怀念
三、潘志仁神父(Fr. Angero Pastro,1914-2009)——绘图设计师,神气活现的开心果∕徐快君
四、梅崇德神父(Fr. Igino Melato,1920-1977)——药剂师、圣母护校的推手∕蔡美瑶
*杨淑女谈梅神父
五、张明智修士(Br. Casagrande Remo, 1909-1971)——圣母医院最精悍的「小」护士∕蔡美瑶
六、费纳德修女(Sr. Germana Finotto, 1911-1999)——圣母医院的生子姑娘仔∕吕玫岭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吕玫岭
*我从未停止想念她∕Rosa
七、陈龙妮修女(Sr. Matilde Cerpelloni, 1920-)——小城大爱∕吕玫岭
八、傅纯玲修女(Sr. Cherubina Pozzoli, 1929-2001)——花莲新城诊所的守护者∕吕玫岭
*新城天主教医疗所发展始末
九、达神家神父(Fr. Giuseppe Dalla Ricca, 1925-1993)——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吴美卿
十、李智神父(Fr. Rizzi Giovanni, 1927-)——天主派来的牧羊人∕杨廷芬
十一、卡通灵修士(Br. Cattaneo Davide Angelo, 1939-)——细腻照顾病人∕杨廷芬
十二、高国卿神父(1949-)——把爱传回云南∕黄彩云
*高神父晋铎卅二年感言
*我们的好朋友∕台东圣母医院陈良娟副院长

传承与创新—全方位老人医疗照顾
一、传承
二、灵医会的奉献精神
三、未来的希望

罗东圣母医院大事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书名,《忘了自己,因为爱你:12位灵医会士之医疗传道实录》,光是念出来,就觉得沉甸甸的。我一直觉得,有一种人,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照亮别人。我脑海中自动浮现出那些在战乱地区、在灾难现场,用一双沾满血污的手,却能带来生命的希望的医生。这本书的“灵医会士”和“医疗传道”这些词语,让我觉得他们肩负着比一般医者更重的责任,他们可能不仅仅是治愈身体的病痛,更是抚慰心灵的创伤。“实录”两个字,更是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这12位“灵医会士”的真实经历是怎样的?他们是否会遇到令人心碎的场面?他们是如何处理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文化冲突?他们是如何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本书,我期待它能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讲述最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人类最脆弱的时候,总有人愿意挺身而出,用爱和奉献,书写生命的奇迹。

评分

这本《忘了自己,因为爱你》的书名,在我脑海中激起了许多关于“奉献”与“牺牲”的联想。我经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关于国际援助医疗队的故事,但往往信息碎片化,很难深入了解其中的细节和人性。这次看到这本书,它聚焦于“12位灵医会士”的“医疗传道实录”,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要更深层次理解的渴望。我猜测,“灵医会士”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医生,他们或许带着某种更深沉的使命感,将医疗服务与某种精神寄托相结合。在那些远离现代文明的角落,他们的出现,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救赎,更是心灵上的慰藉。我想象着,在那些简陋的诊疗室里,在炎热的午后,在疾病肆虐的时刻,他们是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他们又是如何面对那些无能为力的时刻?书中会不会描绘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比如,一个病患重获健康的喜悦,一个家庭重拾希望的眼泪,又或者,是医者在疲惫不堪时,依然选择微笑面对。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对人性光辉的探索。

评分

读到《忘了自己,因为爱你:12位灵医会士之医疗传道实录》这个书名,我就立刻想到了那些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一颗仁爱之心,点亮生命希望的医者。我常常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很容易被物质和名利所裹挟,而忽略了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本书的书名,恰恰传递了一种“放下自我,成全他人”的崇高情怀。“灵医会士”这个称谓,更是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使命感,让我好奇他们究竟是如何将医疗技术与“灵性”相结合,在艰苦的条件下,为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带来福音。我期待书中能有生动的案例,详细地描述他们是如何面对疾病、贫困、甚至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他们是否会遇到语言不通的困境?他们如何与当地居民建立信任?他们是否有过因为资源匮乏而感到无助的时候?这些真实的故事,往往比任何理论都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世界、认识人性的独特窗口。

评分

《忘了自己,因为爱你》这个书名,对我来说,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力量。我一直对那些在医疗领域,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者们心怀敬意。特别是“灵医会士”这样的群体,我感觉他们不仅仅是在行医,更是在传递一种温暖和希望。“医疗传道实录”,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想象着,书里会描绘出一些感人至深的场景,可能是某个偏远村落,医疗条件极其简陋,一位医生却凭借着他的智慧和毅力,挽救了生命;也可能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线。我好奇的是,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下,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业?他们是如何看待那些因为疾病而带来的痛苦和绝望?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如何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让这份价值,超越个人的得失?这本书,或许会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内心深处对爱与奉献的渴望,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评分

这本《忘了自己,因为爱你:12位灵医会士之医疗传道实录》的书名,光是听着就觉得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里面。我一直对那些愿意奉献自己、去到艰苦地方帮助别人的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尤其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能有一位医生,不计回报地付出,那真的不是一句“伟大”就能概括的。这本书的副标题“12位灵医会士之医疗传道实录”,让我联想到许多纪录片里那些在非洲、在偏远山区,默默奉献的医疗团队。我很好奇,这12位“灵医会士”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在那个医疗体系不完善,甚至可能充满危险的环境下,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去的?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忘了自己”?是怎样的爱,让他们愿意倾尽所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细腻地描绘出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医疗上的救治,更希望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喜悦、他们的牺牲,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这本书也许能为我们这些生活在相对优渥环境的人,提供一个重新审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视角,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关怀和联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