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牧者的毕生精华
斯托得晚年最重要的一本书
让你我的教会生活,
天天心意更新而变化。
七大关键要素,展现活力教会风范!!
盖一间建筑物,通常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门面的装饰;另一个部分,则是建物本身的结构与钢骨。
同样地,一间教会也包含这两个部分。不可否认,心意更新的教会需要一些门面的艺术;然而,若是忽略了建物本身那不太容易看见,或是没那么吸引人目光的水泥、石材、梁柱,地震一来,再漂亮的门面,都会倾倒。
斯托得,这位总是能切中问题核心,看见关键要素的牧师,在《心意更新的教会》一书里,谈的就是教会的土木工程。他精辟地指出,一间能心意更新、不断涌出活力的教会,需要顾好七个与门面无关,却与建筑材质、结构息息相关的要素。
敬拜、传福音、事奉、团契、讲道、施予、作光作盐,这些看似平凡无奇、基督徒习以为常的观念,却个个都是健康教会的坚固磐石。六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间教会分享过的斯托得,以其毕生之力,重新诠释这七个健康教会的要素,他化繁为简的文字,为下一世代的基督徒,指出一条心意更新的康庄道路。
作者简介
斯托得
谈到斯托得,许多人脑海浮现的第一个念头,不外乎认为他是二十世纪福音派最重要的一位领袖。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一百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他,在洛桑会议努力扭转整个福音派思想走向,将「传福音」与「社会责任」缜密地结合在一起,更是让斯托得成为与葛理翰齐名的重要人物。
不过,少有人知道的是,斯托得在牧会方面的卓越能力,年仅二十九岁,就担任有上千位会友聚会的「伦敦万灵堂」教区长。面对各式各样需要他牧养的会众,斯托得毫无畏惧,一方面承接前任牧师因心脏病猝逝留下来的繁重工作,另一方面更不断用创新的方式,帮助信徒将圣经的真理融会贯通。
《心意更新的教会》,正是斯托得六十年来牧养「伦敦万灵堂」的心得结晶。他以深入浅出的笔法,罗列出七个让教会不断心意更新而变化的重要原则,字字珠玑,让人可以一探这位属灵伟人心中的教会全貌,并且在他的谆谆教诲之下,再次领略「教会」为何会是神所赐给我们的祝福。
推荐序:激进保守的教会
导读:纵横内外的教会
鸣谢
序言:「新兴教会」
后现代世界
第一章 基本要素:神给教会的异象
学习的教会
关怀的教会
敬拜的教会
传福音的教会
第二章 敬拜:荣耀神的圣名
合乎圣经的敬拜
会众的敬拜
属灵的敬拜
合乎道德的敬拜
第三章 传福音:透过地方教会达成宣教使命
传福音的形式
了解自己:教会的神学
组织自己:教会的结构
表达自己:教会的信息
活出自己:教会的生活
第四章 事奉:十二使徒与七执事
众人皆参与的事奉
教牧的事奉
使徒的榜样(牧人)
假教师(豺狼)的侵优
人(羊)的价值
第五章 团契:KOINONIA的真义
共同的传承
共同的服事
共同的责任
实际例证
第六章 讲道:五个悖论
合乎圣经与合乎时代
权威与权宜
先知特质与教牧特质
恩赐与研习
深思熟虑与热情洋溢
第七章 施予:十个原则
源于三一真神
照我们所有的创造均平
小心监督和友好竞争
施予像收获
施予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结果:使感谢归于神
第八章 影响力:作盐作光
作盐作光的真理
改变社会的武器
基督徒的特质
结语:寻找二十一世纪的提摩太
三重唿吁
今天的提摩太在哪里?
三篇历史附录
生平简述
历史附录一 为什么我仍是圣公会会友?
历史附录二 我有一个梦:心意更新的教会
历史附录三 一个八旬老者的省思
最近真的被一本書深深觸動,書名叫做《心意更新的教會》。雖然我還沒開始細讀,只是先翻閱了前面幾章,但那股撲面而來的力量感,讓我迫不及待想分享我的初步感受。作者用詞相當細膩,對於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際關係的疏離和內心掙扎,都有著非常貼切的描寫。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連結」的觀點,讓我反思了自己過去在群體中的角色,有時候會因為害怕受傷而選擇封閉,有時候又渴望被理解卻不知如何表達。這本書似乎在引導讀者去探索,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意義的連結,而這種連結,不只是表面的社交,更是深入心靈的共鳴。作者的文字很有畫面感,讀著讀著,腦海中彷彿浮現出一個個生動的場景,有時是教會的聚會,有時是私底下的對話,感覺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溫柔地揭示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和困惑。我特別期待後面關於「更新」的部分,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指引,讓我在生活中能夠實踐這些更新的觀念,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總之,這是一本讓我充滿期待的書,感覺它將會是一段值得細細品味的旅程。
评分最近在書店偶然看到了《心意更新的教會》這本書,它的標題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覺得,在這個時代,許多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和精神寄託,而「教會」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它的功能和發展也備受關注。作者提出的「心意更新」這個概念,聽起來就非常引人入勝,好像在訴說著一種超越傳統的、更具生命力的教會模式。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探討現今教會所面臨的一些挑戰,例如如何吸引年輕一代,如何與現代社會接軌,以及如何幫助信徒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中保持信仰的活力。而「心意更新」或許就是解決這些挑戰的關鍵。我對作者如何定義「更新」,以及它如何在實際的教會生活中體現,充滿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考,打破既有的框架,讓人們重新認識教會的可能性?我很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對「教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並且看到一種充滿希望的未來發展方向。
评分剛收到《心意更新的教會》這本書,還沒深入閱讀,但光是封面設計就很有質感,給人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感覺。我對書中「心意更新」這個概念特別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被動地接受資訊,鮮少有機會真正地沉澱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作者似乎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關於如何讓個人的「心意」得到真正的更新,進而影響整個群體的「教會」。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探討一些關於個人成長、生命觀、價值觀的轉變,以及這些轉變如何在一個群體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尤其關注的是,作者會不會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步驟或方法,來引導讀者進行這種「更新」?或者,它更多的是一種哲學性的探討,引導我們去思考?我認為,無論哪種方式,只要能引發讀者深刻的反思,就已經是一本很棒的書了。我對作者如何將「個人心意」的更新與「教會」這個整體的概念結合起來,感到非常好奇,這其中的邏輯和深度,是我想深入了解的。
评分這本《心意更新的教會》,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好奇。我一直覺得,現今社會變化太快,很多傳統的觀念和模式都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了,尤其是在信仰和團體生活方面。作者在書中探討的「更新」這個主題,非常吸引我。我很好奇,到底什麼是「心意」的更新?這是一種思維的改變?還是情感的昇華?又或者是一種對生命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對書中那些關於教會組織和運作的探討也很感興趣。我知道,在台灣,教會的角色和功能也在不斷地轉變,有時候會面臨外界的質疑,有時候也會出現內部改革的聲音。作者會不會提出一些顛覆性的看法,還是會提出一些溫和但有效的建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引人深思的觀點,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對「教會」這個概念有更豐富、更寬廣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過去的框架裡。我期待作者能夠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解讀「更新」的真正意義,並且探討如何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中,讓教會煥發新的生命力。
评分拿到《心意更新的教會》這本書,還沒時間好好靜下心來讀,但光是它的主題,就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激起了一些漣漪。我一直在思考,在我們這個充滿變數的年代,什麼樣的「教會」才能真正地觸動人心?什麼樣的「更新」才能讓一個群體持續地保有活力與生命力?作者用「心意更新」這個詞,似乎點出了核心問題——真正的改變,始於內心的轉化。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關於教會如何能夠回應時代的呼喚,如何能夠與社會上的各種需求產生連結,感到特別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出一些具體的策略,讓教會不再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能更積極地融入社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寶貴的見解,關於如何讓教會的「心意」不斷地更新,以適應時代的步伐,並且真正地成為一個能夠給予力量、帶來盼望的地方。這是一本讓人充滿期待的書,感覺它能帶給我們一些關於未來教會發展的啟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