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基督教医院,一座用爱与奇蹟打造的医院。
为台湾、为后山、为无数病患奉献一生——
谭维义、苏辅道、龙乐德、耿喜音、德乐诗、安芳莲,
六座终身医疗奉献奖,记录着他们爱的见证。
台湾人该如何让爱继续行走,帮助东基再创后山奇蹟?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圣经
作者简介
吴方芳
■ 儿童性侵害、婚暴受创妇女、情障孩童心理辅导及婚姻协谈工作者。
■ 1986~1997年投身山村小雏菊、婚暴妇女、乱伦受害孩童的辅导、重建工作。在花莲善牧中心草创期曾为了护卫小雏菊,而遭人口贩子痛殴受伤;虽然看尽人性丑陋与绝望,仍由衷觉得人生何等美,何等有盼望。
■ 1997年夏,移民加拿大,在美丽的白石镇上设立了一所华人基督教会。
■ 2003年返台,与夫婿吕信雄(现任台东基督教医院院长)定居台东,参与东基的改建与募款工作。
■ 2010年创立台东县「家立立成长协会」从事家庭的建立与受创家庭的站立等陪伴、谘商服务。
■现任「哈拿希望之家」台湾地区负责人,致力婚前守贞、堕胎防治、两岁以下弃婴孤儿安置照顾事工。
■喜欢写作,着有《希望在四季》等,作品常见于《宇宙光》杂志、东基《一粒麦子》双月刊。
【谭序】信靠祂 谭维义
【王序】走「窄门」 王荣德
【孙序】温暖的医病关系 孙越
【自序】幸福的人生 吴方芳
楔子 后山的美国医管院士
第一章 美国医院在后山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圣经
第二章 福尔摩沙,我来了!
——后山天使谭维义
我虽然不记得病人的名字,但是我永远记得每一个伤口。——谭维义
第三章 送你一抹白月光
——绣补天使苏辅道
压伤的芦苇,耶稣都不忍折断;何况是压伤的人!——苏辅道
第四章 蒙古雁儿飞
——守护天使耿喜音
主啊,赐我体力,我需要为杨太太撑下去,求您让她撑下去。——耿喜音
第五章 白袍火凤凰
——烽火天使龙乐德
感谢上帝,我们的「迷你神奇小宝贝」真勇敢……——龙乐德
第六章 永远的白山茶
——护理天使德乐诗
想念台东想念得心痛的时候,看一看这株山茶,心里就舒服多了。——德乐诗
第七章 走过黑暗幽谷
第八章 犀牛院长接掌美国医院
第九章 在阵痛中展翅
别章 犀牛院长的家庭锦囊
落地麦子四十年——东基简史
【后记】美丽传奇 吴方芳
谭序
信靠祂 谭维义 撰∕吕信雄 译
当我十五岁在芝加哥成为基督徒时,我告诉耶稣,我愿意帮祂做任何事,很快的有了一次机会,我必须在一个青年基督徒聚会中对两千多人做见证。这对一个十五岁又害羞的男孩是多么困难的事,我以为我会昏倒或发生更糟的情况,但我已答应主,所以就坦然无惧上台。只有一个麦克风,没有讲台或任何东西挡着我,在当时我就学会了,只要我愿意做主要我做的事,祂必保守我。那一次的顺服给我信心,祂真的会帮助我去做任何祂要我做的事,我只要「信靠祂」就能勇往直前。
一九六一年,我们全家来到台湾,当时台湾的政局很紧张,我们需要预备一个装满所有必需品,且可随身携带的行李,以防半夜随时要撤离。现今的台湾每一个人都享有和平,而过去几十年来台湾的发展及进步,在我们来的时候是不知道的。我们只知道是信任主的带领,祂要我们来台湾而不是去非洲,是有祂的旨意。
看见主的引领,以及即时供应我们的需要,是种奇妙的经历。有时我们失败,或者得到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有些人却在这种情况下学会信靠主。我记得有一次苏辅道医师和我一同开了一天的刀,试图挽救一位来自兰屿的濒死病人,他的三个儿子陪伴着他,当时我祷告:「主啊!如果您能救这个人的性命,他们全家可能会接受您。」大约二个星期之后,这位病人死了,而我也似乎被击碎。
我失败了,现在他的孩子们会如何?很奇妙的结局,他的一个儿子成为第一个回到兰屿的全时间传道人。
我们只做祂唿召我们做的,祂会负责结果,我们欢唿!
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上帝如何在这些顺服祂的人身上的作为,顺服主并不是多么困难或容易,但顺服主,都有奇妙的经历,或有意想不到的美好结果。
除此之外,您也会在书中看到,东基员工加入这经由医疗来服事主的使命,所彰显的见证,我们希望您也能加入这大使命,就像《圣经.诗篇》的作者大卫一样,拥有一个福杯满溢的人生。
(本文作者为台东基督教医院创院院长,译者为现任院长)
王序
走「窄门」 王荣德
能为《一粒麦子落在后山》写序,是我极大的荣幸。这里面的真实故事,当我们阅读及午夜梦回时,心灵会受到悸动,上帝的灵会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有远大的异象。
这本书,我极乐意将它推荐给所有医疗相关科系的学生及年轻从业者,包括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医学管理、医事技术、物理与职能治疗,让大家在规划人生时,能加入一些更宽广的思考。正如主耶稣唿召我们去找「窄门」,不是许多人羡慕以赚大钱为目标,而不顾为弱势族群的「灭亡之路」(《圣经.马太福音》七章十三节)。
除了推荐给医疗相关科系的年轻人,更值得推荐给更多的社会大众,让大家更了解其实从事医疗照护的伦理,是以病人的健康先于追求利润,而书中真实的人物把它行出来,再经由作者把它写出来,见证上主的爱。
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许多外籍宣教士前仆后继的来到台湾,到台湾后山医疗资源贫乏的地方。在《圣经》里记载着主耶稣的一段话:「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甚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路加福音〉十四章十二至十四节)看这些爱主的宣教士、医护人员,他们实际上是按着上帝的心意,对待台湾后山这个比较贫穷、医疗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作为我们大家爱人如己及善待邻居之示范。
书名是《一粒麦子》,事实上是已经有结出许多子粒的麦子,且是继续结穗更多。因为在这几十年来,台湾的经济状况改善,所以外国的传教士开始逐渐转移到其它更贫穷的地方。此点是对台湾医务人员的提醒;不只是应该起来服务自己的后山乡亲,我们也应该自己去找寻其它更偏远落后的地区,与他们分享上主的爱,正如吕院长夫妇所写的:「美国很近,台湾不远。」希望我们在台湾的兄弟姐妹们能多一点到后山分享主爱,如果有更大的信心,再到其它更远的落后国家,就像上主对我们的爱。
(本文作者为台湾大学终身职特聘教授,
台大医院环境暨职业医学主治医师)
孙序
温暖的医病关系 孙越
每次读到宣教士舍己爱人的故事,我的内心总是感动莫名。
没想到后山一所小医院,有这么多(六位)「医疗奉献奖」得主,而这么偏远的台东竟有一位拥有「美国医务管理学院」院士荣衔的医院院长。台东基督教医院真是一所让人希奇的医院。
透过作者的温柔笔触,这所医院的创始、兴旺、衰微到起死回生,真实完整的呈现眼前。读者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看见宣教医护人员视病犹亲的感人见证,和生命的强韧、脆弱,或悲或喜;也看见了后山医院在困境中的挣扎、努力。
我真希望大家都来读这本载录着真、善、美,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好书;尤其希望全国的医学生、医师、医疗工作者都人手一册。东基宣教医护身体力行、视病犹亲和尊重生命的榜样,是当前冷漠医病关系中的一股暖流;是以赚钱为职志的行医者的当头棒喝;更是指引社会人心的一盏明灯。
一粒麦子落在后山,愿上帝祝福落在后山的种子——台东基督教医院,结实百倍。更愿人人都成为家庭、工作岗位、邻舍间,甚至阴暗处的一粒充满希望与爱的种子。
(本文作者为社会公益终身义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