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真精神

毓老真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嚴父彆離寫至心肝阿母,張輝誠再言先師毓老
  在其真摯性情的散文筆下,毓老的神氣風采全都活現瞭起來

  一生傳奇的毓老,將生命與經典融閤為一
  是君子、文人,更是中文學界的大宗師!

  他辦書院、興建滿族博物館暨滿學研究院,修繕永陵還得瞭一個世界遺産金牌!

  毓老師原名愛新覺羅.金城,為禮親王代善之裔孫,有學者認為《紅樓夢》的大觀園有禮親王府後花園的影子。離開現代教育體製自辦書院的毓老師師承多人,尤以康有為啓發微言大義、經世緻用與口述講經的書院傳統,並承襲熊十力在西化浪潮中緻力中華文化復興的責任感。他鼓勵新賓的滿洲族人發展紅參事業,與德國工廠閤作開發人工鑽石,將獲利與一生教學所得,全部投注在永陵的修繕與滿族博物館暨滿學研究院的興建。隔年,永陵作為明清皇傢陵寢的擴展項目盛京三陵之一成為世界文化遺産,讓毓老師笑稱自己得瞭金牌奬!

  筆者第一次到奉元書院聽課,見九十八歲高齡的毓老師抱著病體猶自精神奕奕講學不輟,大受震撼,寫文追溯毓老師的身世、學問概略、來颱後的生活,用來緬懷用堅貞的生命力展現中國學術的博大寬廣的毓老師,同時寫下現代大師與書院的傳奇。

作者簡介

張輝誠

  一九七三年生於雲林縣,原籍江西黎川。從小於雲林鄉間長大,虎尾高中畢業後,資賦優異保送颱灣師大國文學係,後又就讀國研所,目前為博士候選人,同時亦任教於颱北市立中山女高。作品曾獲時報文學奬、梁實鞦文學奬、全國學生文學奬等,著有散文集《相忘於江湖》、《我的心肝阿母》、《離彆賦》。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一  敬悼毓鋆老師  蔣勛
序二  君子印記  簡媜
序三  毓老典型  龔鵬程
自序  十萬八韆裏加三韆大韆世界

輯一:潛龍勿用
毓老師與禮親王淵源
毓老師與師承
毓老師與天德黌捨、奉元書院
毓老師與洋學生
毓老師與大學之道
毓老師與書院傳統、精神
毓老師修永陵

輯二:望之儼然
毓老師晚年訓勉
毓老師講養生之道
毓老師書畫文
毓老師與義孫

輯三:不失其正
毓老真精神
大隱
泰山頹兮
毓老師與我
那你來吧

附錄 《清史稿.列傳三.諸王二》

圖書序言

毓老師修永陵

毓老師修整永陵,起建滿學研究院、滿族博物館,是一九九六年以後的事。永陵位於遼寜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是毓老師嫡係祖先陵墓,又稱「興京陵」。始建於一五九八年(明神宗萬曆廿六年),後代多有改造與擴建。一六一六年(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太祖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稱汗時曾建都於「赫圖阿拉」(滿語,或譯赫圖阿喇、黑禿阿喇、黑圖阿拉,為「橫崗」之意),即今永陵鎮老城區。一六三六年(明思宗崇禎九年、清太宗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下令將赫圖阿拉改成漢名「興京」,所以永陵舊稱興京陵。一六五九年始更名為永陵,寓意帝祚長久。一六七七年,永陵改用象徵皇帝的黃琉璃瓦頂。

永陵葬有孟特穆(肇祖)、福滿(興祖)、覺昌安(景祖)、塔剋世(顯祖)以及努爾哈赤的兩位叔伯禮敦和塔察篇古以及他們的配偶。塔剋世(顯祖)是努爾哈赤(清太祖)的生父,覺昌安(景祖)是努爾哈赤的祖父,兩人在萬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前往古埒城試圖勸降叛明的孫女婿阿颱,不料卻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所率建州女真蘇剋蘇滸河部的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於破城後縱兵屠城中遭到錯殺。(因此努爾哈赤視尼堪外蘭為殺祖、父之仇人,最終想盡辦法殺之以報親仇,此殺祖、父之仇恨亦成為日後努爾哈赤討明檄文「七大恨」的第一大恨。)孟特穆(肇祖)、福滿(興祖)分彆為努爾哈赤的高祖父及曾祖父。換言之,赫圖阿拉及永陵是清朝的龍興與祖陵之地。

永陵的格局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前院、方城與寶城。

前院。入口為木柵欄正紅門,麵闊三間,黃琉璃瓦頂。門後即四祖碑亭,依古代(左)昭(右)穆製度排列,中左為肇祖,中右為興祖,最左為景祖,最右為顯祖,碑亭內有神功聖德碑,用滿、濛、漢三種文字寫成。碑亭為歇山琉璃頂建築,周圍有果房、膳房等祭祀配房建築。

方城。碑亭的北麵是方城,正門入口為啓運門,方城內有啓運殿、東西配殿和焚帛亭等。啓運門後兩側有磚雕雲龍袖壁。啓運殿即享殿,為祭祀主體建築,內有四帝及其皇後的供奉牌位。

寶城。啓運殿後為寶城,即墓葬地,仍按昭穆排列,中為興祖,左為景祖,右為顯祖,颱下左為禮敦,右為塔察篇古,肇祖位興祖墓東北。

一九九三年夏天,毓老師第一次迴大陸、迴新賓,由學生蔡明勛陪同。當時毓老師嚮蔡明勛說:想迴「興京」。蔡明勛透過大陸中國旅行社的朋友,輾轉問到東北人,纔知道原來「興京」是滿洲國舊稱,現已改名「新賓」。蔡明勛於是安排毓老師先到北京,在北京先住瞭三、四天, 會見一些宗族朋友,和一名社科院研究清史的學者。同時又去瞭一趟舊禮親王府,毓老師站在已經改為民政局辦公室的舊王府入口,對著蔡明勛說:「這是王府的側門。」(毓老師上課時曾提及此事,說當時在王府側門察看時,看守的軍人走過來問:「老先生您在看什麼?」
老師答:「我在看我傢!」那門衛大概是看老師年紀大,想是腦袋不清楚瞭,就客氣地請老師離開。)

看完舊府之後,毓老師忽然說:「走,我們去看一看親戚!」便走進一旁鬍同,四下低低矮矮都是房子,每戶門都很小,裏麵坪數三、四坪,一大排房子共用一處衛浴。轉繞之間,忽然,迎麵走來一位老太太,毓老師輕聲對蔡明勛說:「就是這一位!」老太太看到老師,馬上低下頭,不肯把頭抬起來。毓老師又說:「那位是格格!」蔡明勛問老師:「要不要我上前去問問!」毓老師說:「不必瞭,她的穿著、生活狀態,還有這種氣氛,都不能跟她相認!」於是毓老師和蔡明勛掉頭就走。毓老師邊走時又說:「那個格格是皇後的親姪女,小時候我們常有往來!」(蔡明勛迴憶說一般人在這種情況應該都會掉眼淚,但毓老師很刻意壓抑著,絕不輕易掉淚。)

在北京期間,又去瞭頤和園,當時頤和園還很破舊,不像現在整修得那樣好。晚上,毓老師想去老捨茶館聽相聲、看錶演,蔡明勛問老師要不要先去買票,毓老師吩咐說:「到瞭那邊再買!」茶館七點開演,到瞭門口纔六點,但已經大排長龍,茶館的票分前場、中場、後場,蔡明勛迴頭問毓老師說:「要買什麼票?」蔡明勛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毓老師沿途吃喝一切從簡,毫不講究,幾乎每餐都是吃饅頭配花生米,因此認為老師會希望買最便宜的票,但毓老師卻說:「買最上等,要娛樂就要像個樣。」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