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脸书「赞」到实体书的励志经典
在这个数位时代,年轻人每天留连在网路上的时间,尤其是在强调社群好友互动的脸书上,往往超过读书的时间,有人戏称这是「网路浅薄症候群」。
但网路与脸书其实跟实体书一样,都只是一种情感与理念的载具。内容是否感人或有价值,关键还是在于究竟是什么人写了什么东东?
励志散文家胡顺成,十年前以笔名路子宽,创作了励志小品《每天给自己一个掌声》,深获年轻朋友们的欢迎。如今他看到了脸书上「赞!」的隐形力量,全世界几亿人同时间「赞!」来「赞!」去,就像一股无远弗届的暖流,因此针对热爱脸书的网友,创作了这本励志散文。
本书所要传达的是正向思维、轻松看待失败,聪明面对工作以及西方世界那种慢活、乐活、养生的生活态度,期待能给读者温暖的鼓舞和有趣的脑力激盪。
本书特色
每天给自己一个正向力量的心灵加油站
*有没有算过:你每天为别人按了几个「赞!」?那么你今天为自己按了一个「赞!」了吗?如果还没有,是你每天过得太糟?还是太平淡了?本书作者透过一篇又一篇让你忍不住要按「赞!」的文章,引领着你在挫折中看到希望、从悲伤中重拾信心、从平凡中找到精采。试试看!一年为自己按365个「赞!」,奇蹟就会发生……
*只要你愿意,每一天一定会有「赞!」的事情发生。就算还没有发生,你同样可以创造一些送给自己「赞!」的好理由。
> 一个人用餐时,我当了「餐桌前的国王」。--赞!
> 我不是遭遇失败,而是我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赞!
> 面对悲伤,我拿了回情绪的主控权。--赞!
> 看见狠角色最后都变成了孤鸟,我警惕自己。--赞!
> 当形势大坏时,我却发现机会大好。--赞!
> 不需要抱怨,我就能解决问题。--赞!
> 我只留一点点时间给自己伤心。--赞!
> 我感觉到了有一种爱叫做远远的关心。--赞!
> 我给了自己喘口气的机会。 --赞!
> 我愿关心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赞!
*作者的外商职涯、通路商、画廊、电视节目企划、杂志总编、心灵辅导等经历,使他擅长以冷静的思考,细腻的观察,娓娓道来的方式,并用演讲、座谈,电台谈话节目或书写等方式,与读者听众们分享生活的体验。
*全书共有五十篇作品,分五个单元:喜乐的心,就是良药、找出活路,留下退路、一心向上,一心慈悲、学习微笑,面对苦难与面对阳光,正面思考。希望读者能分享他不断给自己按个赞的生活哲学:「我要很大胆,也要很小心。大胆是为了不要错过,小心是为了不要做错。」
作者简介
胡顺成
台湾彰化人,曾任台湾田边制药公司企划、自由时报专栏作者、专业刊物及杂志总编辑等。现任全国文教事业【全国儿童周刊】主编。
喜爱自助旅行,曾游历欧洲。后来以画家身分申请到英国Bath Spa University College留学,当Full time学生。在巴斯这个以罗马浴池古蹟闻名于世的观光城,快乐的主修纯艺术,与西方艺术家、年轻学生们一起创作,分享艺术经验。他勇于接触新鲜事物,热衷学习,细心观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学期间,深受同学与教授的欢迎。
着有《每天给自己一个掌声》等书。
自序
只要你愿意,每天都会有无数个「赞!」
第1大赞 喜乐的心,就是良药
创造幸福的语境
搭一座桥,总比筑一道墙好
吃八宝饭的生活气味
留一点点时间给自己伤心就好
「表里一致」的人才
从B咖到A咖
苦与狂是创造不凡所必须
拿回人生的主控权
将情绪和事件分开处理
对偶然际遇的平常心
我要清清楚楚的记得你的好
有一天,我一定要卷土重来
对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爱你!」
我是「餐桌前的国王」
第2大赞 找出活路,留下退路
找到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年轻与初老
情绪控制与健康思维
最佳的精神和工作状态
人生有两个机会
挑战别人,先超越自己
相逢不易,感谢曾经有缘
稳稳的走过摇晃的吊桥
随时要找个支持自己的好理由
别人不能小看你的潜力
狠角色最后都变孤鸟
有自信的疤痕美女
我要勇敢的爱与被爱
认真爱自己,真心爱别人
第3大赞 一心向上,一心慈悲
脱离人生的转轮陷阱
追求真正的富足
无所不在的学习者
品德是最厉害的武器
向顶尖人物学智慧
认赔杀出,伺机再战
犀利人妻度小月
鸟笼爱情Vs.疯狂世界
放下要在当下,不能蹉跎
小孔不补,大孔叫苦
有一种爱叫做远远的关心
放下与接纳不完美
被骂几句,说不定受用无穷
爱是一门艰难的功课
第4大赞 学习微笑,面对苦难
也许只是现在跨越不过去
不需要靠抱怨来解决问题
是人心复杂,不是事件复杂
相爱时难,别亦难
听听别人刻骨铭心的懊悔
害怕吃一点点亏,终究会吃亏
幽默的对象与风险
机会不来就自己去创造
以同理心和人妥协
妥协得恰到好处
留一些退路才有活路
从习得的无助,到习得的乐观
心甘则甘,心苦则苦
答案就藏在问题里面
第5大赞 面对阳光,正面思考
走出仇恨,找到人生的方向
用柔软的方式,释出强势的讯息
向日葵花与菱角花
乱世突围,建立个人品牌
人会因为有用而得到更多快乐
没有一件事会因你的恐惧而停下
「瞬间的幸福」是多么美好
遇到那「偶然的幸运」
梦想实现后,还要有踏实的感觉
放下昔日的旧葛藤
追逐粉红热情与面对希望
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
慢慢来,我不赶时间
感谢那折降落伞的人
自序
只要你愿意,每天都会有无数个「赞!」
文经社出版我的书,让我见识到了他们怎样在打这场硬仗。
经过无数回沟通,最后关头,整个团队与我还为了要用哪一张图做封面而反覆推敲。最后,我们决定了选出了这张「哭泣女生」。
「哭」,在世人眼中是种负面的能量,但《圣经》里最后一篇<启示录>里形容的天国,上帝赐给这些得胜的子民,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流泪,是年轻人成长的开始。唯有哭过的人,才了解什么是「坚强」。哭是一种宣洩、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灵魂的淘洗,有谁不是从折磨和泪光中浮浮沉沉、跌跌撞撞的走过来,才成就了今天这个位置?
每一个深度的喜乐,都是透过深度的琢磨,才逐渐体会到苦中的甘甜。就像一颗晶莹的钻石,磨到稜角都磨光了,才成就最后的光艳亮洁。
「哭」,很微妙,要在熟人的面前哭,容易:要对完全陌生的人哭,很难,也不太可能。第一、陌生人完全不懂你。第二、你很累。第三、你说完哭完他就忘了,不关他的事,他其实没义务听你说。
不过,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脸书(Facebook)却做到了这「不可能的任务」。曾获法国巴黎国际摄影比赛Px3职业类摄影集第三名的本土摄影家徐圣渊先生,二○一○年起企划了「哭泣女生」这一主题,就是希望透过网路,征求一百位女生在镜头前,宣洩自己的伤心往事,让他用相机纪录下来。
通常女生拍照,尤其是找专业摄影师拍照,总希望自己在镜头前笑颜逐开,连轻蹙蛾眉都是大忌了,更何况是在镜头前真情流泪?但在媒体报导后,全台各地却有很多女生专程来找她拍照,甚至还有海外的女生,也想到他镜头前大哭一场。
本书封面就是从这些相片中选出的,你看这位来自京都的日本小姐,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小徐并不是用耳朵在听她的故事,而是用镜头在听。她的眼泪,是不是让你也想起了一些事情?
人的真感情不只有喜乐雀跃,哭泣也是。一再的只顾形象、压抑情感,反而违反人性,也不健康。人生最珍贵的不是结果,不是表象的光鲜好看,而是破茧的过程和反败为胜的志气。怎样挺过去?怎样走出来?怎样付出?怎样接受别人的鼓舞?这些都刚好契合了我写这本书的原意。我们对受苦受难者的关怀,正因为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也需要别人的关怀。
窗外有阳光、网路有脸书,生活里有朋友,家里有家人,午夜里有自己。我们一定会活得更好。脸书,让我们看见了赞!的隐形力量。它推动了世界,也推动了你我。
特别是网路没疆界,无隔阂。富贵贫贱,大家一夕之间突然变成「天涯若比邻」,谁都能站上「国际舞台」,一跃而成为「作家」、「发行家」。人人都有机会意外「爆红」。再不济,也能满足「微小的成就感」。
只要你上传照片、影片、短文……几乎同步,就能传遍世界,一堆人相继进门回应,为你加油,按一个「赞!」说你棒,赞你行。同样的,你也可以随时按一个「赞!」鼓舞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无论勉励自己,赞叹别人,全世界好几亿人口,就此「赞!」来「赞!」去,一股无远弗届的暖流,流漾过千万人的心。
正向思考,乐观看待所有的事情,我们可以对千万个阳光说:赞!
赞!来自于目的的纯粹,动机的善良,也来自于爱与盼望。「赞!」的魅力,谁都无法抵挡。
只要你愿意,每天一定都会有「赞!」的事情发生。就算还没有发生,你同样可以创造一些送给自己「赞!」的好理由。
你可以毫不吝啬的送人「赞!」,让别人天天开心。也可以在自己有任何创意、任何长进、任何成果、任何新的表现或期待时,给自己按一个「赞!」。
每天,你都有给自己按一个「赞!」的习惯吗?如果可以,给自己按十个、百个,或更多个「赞!」吧!结合冥想的力量,心想会事成,好事会发生。
赞!代表知足、感恩、美好、进步、幸运、图强和希望。有了这么多的「赞!」你的人生将从此赞!赞!赞!……赞起来!也站起来!这是多么美好的期待啊!
赞美你,赞叹你,也期待你创造更多「赞!」的大事小事。从此日日开心,天天赞不完……
我一直是个不太懂得自我肯定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旦犯错,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所以,当朋友推荐「每天给自己按一个赞」这本书给我时,我其实是有点抗拒的。我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这种“自我表扬”的书。但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我还是翻开了。没想到,这本书的风格出乎意料地朴实而充满智慧。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娓娓道来。书中有很多让你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还有一些非常生活化的练习。比如,它会引导你去观察自己一天中做的“好事”,即使小到帮邻居大妈提东西,或是认真回复了一封邮件。以前我从没把这些当回事,觉得它们太普通了,不值得一提。但这本书告诉我,这些微小的善意和努力,都是构成我们闪光点的基石。它不是让你变得骄傲自大,而是让你学会看见自己内在的价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它不是告诉你压抑负面情绪,而是教你如何识别它们,然后不让它们吞噬你。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并非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值得被自己看见和珍视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引导者,帮助我一点点地解开自我否定的枷锁,开始用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和生活。
评分「每天给自己按一个赞」这本书,老实说,我在拿到手之前,脑子里已经预设了很多“鸡汤”的场景。我见过太多这类书,读起来慷慨激昂,但合上书本,生活依旧是那个生活的样子,你依然是那个你。所以,我带着点“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的心态去翻阅。结果,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不少惊喜。它的切入点非常巧妙,不是那种上来就给你灌输“你一定能成功”的口号,而是从“看见”和“连接”入手。书里有很多让你停下来思考的练习,比如让你回忆起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情,然后分析为什么喜欢,从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源泉。我当时就傻眼了,因为我真的好久好久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了。我还被里面关于“微小胜利”的概念深深吸引。它不是让你去攀登珠穆朗玛峰,而是教你在完成一项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务时,也能给予自己真诚的肯定。比如,我那天成功地将一堆乱糟糟的衣服整理好,虽然这在我看来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书里让我停下来,感受那种“完成”的成就感,并给自己一个“赞”。这种体验非常奇妙,让我觉得,原来生活中的点滴进步,都值得被看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表扬自己”,更是关于如何与自己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在日常的细微之处,发掘和放大属于自己的光芒。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且这双眼睛,首先是看着自己的。
评分刚拿到「每天给自己按一个赞」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以为它会是一本鸡汤式的读物,那种读完热血沸腾但转眼就忘的类型。我通常对这类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离我的现实生活太远,像是空中楼阁。但这次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很多励志书那样直接抛出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访谈和案例,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是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给自己按赞”这个概念的。我特别被里面一位全职妈妈的故事所打动。她每天要面对孩子的哭闹、家务的琐碎,常常觉得自己被生活吞噬,失去了自我。但她却能从喂饱孩子、安抚好情绪中找到成就感,并且会把这些小小的成功记录下来,每天告诉自己“今天也很棒”。这种韧性和自我肯定,让我对“按赞”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赞美,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付出的肯定和对微小进步的认可。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成就感,每天忙忙碌碌,但又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好。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太苛责自己了?是不是我忽略了自己默默付出的努力?我试着把书里关于“识别并放大积极信号”的技巧应用到工作中,比如完成了一个本来以为很困难的任务,我会停下来,真正地去感受那种完成的喜悦,而不是立刻去想下一个挑战。这种微小的改变,真的让我感觉轻松了很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给你一个具体的“成功模板”,而是教会你如何成为自己最好的啦啦队长,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
评分「每天给自己按一个赞」这本书,光听书名就让人眼睛一亮,感觉像是为我们这些生活压力山大的上班族量身打造的。我最近工作上遇到瓶颈,常常觉得很沮丧,下班回家只想瘫在沙发上,连吃饭都提不起劲。那天在书店漫无目的地闲逛,这本封面设计简单却很有力量的书就跳进了我的眼帘。拿到手里,感觉厚度刚好,不会太厚重,也不会太薄。我翻了几页,发现里面的文字很贴近生活,没有那些空泛的大道理,更多的是一些小小的、实用的方法,教你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闪光点,然后把它们放大。书里提到很多我以前根本没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早晨起床时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者完成一件小小的家务就给自己一个肯定。刚开始我有点不以为然,觉得这些也太微不足道了吧?但书里有好多真实的故事,都是普通人通过这些小小的改变,一点点找回自信和快乐的。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处理工作中的挫败感。我以前总是陷在负面情绪里出不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进,并且不要忘记肯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读完后,我真的开始尝试书里的一些方法,比如每天睡前花五分钟,写下今天让我开心的一件事,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比如咖啡特别好喝,或者收到了朋友的问候。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没那么容易被负面情绪打倒了,而且每天的心情都好像多了一点点阳光。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一个鼓励的拥抱。
评分我最近在忙着换工作,面试、笔试,每天都像是在打仗,神经一直紧绷着。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是不是不适合这个行业。就在这种情绪低落的时候,我看到了「每天给自己按一个赞」这本书。说实话,我当时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读的。我不太相信有什么书能立刻改变我糟糕的心情。但是,这本书的内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它没有给我空洞的安慰,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自我肯定”操作指南。书里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比如一位创业者,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依然能从每次的教训中汲取力量,并肯定自己在跌倒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给自己按赞”并不是因为你做到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因为你在过程中付出了努力,你在坚持,你在成长。书里有一些小小的练习,比如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感到开心的小事,或者给自己一个“情绪暂停”的机会,不让负面情绪无限蔓延。我尝试着做了,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我开始学会把注意力从“我做不到什么”转移到“我正在做什么”以及“我为此付出了什么”。这种视角的转变,让我感觉不那么焦虑了,而且好像更有信心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苛责自己,却忽略了给自己应有的肯定。它就像一个及时的提醒,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值得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好好地“按一个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