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大高材生可以卖猪肉成功
为什么薪水与努力工作无关
为什么能人怀才不遇,小人屡屡得志
为什么工资不随着工作效率增长
为什么你月薪二万他却有八万
薪水中的经济学诡计并不是教给你欺诈
而是要让你少走弯路;并不是要把你变成经济学怪才,而是让你在职场生活的陷阱中从容周旋,如果你不学这些经济学的诡计也许你会少些理性,多些冲动;少些智慧,多些愚笨。
社会需求在不断演化,旧的需求不断消失,同时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昨天的抢手货今天会变得无人问津,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职业的选择应顺应就业变动规律。所以,即使你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也总得找一个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把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的价值。方向定错了,则距离目标会越来越远,还要重新走回头路,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定位的决策,绝不能犯「方向性错误」。
在进行定位时,还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之所需,否则,就会陷入不断更换工作的旋涡中,苦不堪言,自食苦果。
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果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就会造成知识折旧。所以,我们要主动摈弃各种错误的观念,以防被错误思维误导。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开发新技能。
此外,职业是个人的谋生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和家庭幸福。在谋取个人福利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财富,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需要生存,因此做的工作必须要有合理的待遇,还要考虑到家庭的需要。谋求职业的第一动机就是使个人生活得更幸福,利益倾向支配着你的选择。
在把握定位的方向时,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明确自己只是普通的沙砾,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要盘点自己现有的职业含金量,找准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通道,适时考虑职业发展的变通性。
一般情况下,定位的方向由专业确定。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毕业后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所学的专业来选择工作,有的甚至与原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比皆是,已不足为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认真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时为了就业,甚至要强制自己去从事并不喜欢的职位,只要这种职业是社会紧缺的、急需的或有发展前景的。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明确自身优势。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分数,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做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成功。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赏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其次,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性格的弱点、经验与经历中的欠缺,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许你兴趣广泛可以掌握多种技能,所有的技能中总有你的短处,也必有你的强项。有些人善于做业务,有些人更适合做管理。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注意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即择己所长。
薪水中的经济学诡计并不是教给你欺诈,而是要让你少走弯路;并不是要把你变成经济学怪才,而是让你在职场生活的陷阱中从容周旋,如果你不学这些经济学的诡计也许你会少些理性,多些冲动。少些智慧,多些愚笨。
作者简介
陈先云
经济学专业毕业,一直在研究所里研究社会经济学,对民生很关注,笃信佛教,乐善好施。
第一章 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
一、上帝为什么要和我们抢饭碗 17
二、大学生为什么不如劳工 19
三、保姆为什么难求而白领过剩 21
四、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 24
五、为什么不把自己明码标价 29
六、为什么洋人也来抢饭碗 33
七、成功为什么与努力工作无关 37
八、为什么台大高材生可以卖猪肉 40
九、多跳槽为什么会遭专家批评 45
第二章 傻瓜为什么能领导聪明人
一、为什么能人怀才不遇,小人屡屡得志 49
二、傻瓜为什么比聪明人赚钱多 53
三、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原地踏步 57
四、补鞋匠的地位为何举足轻重 62
五、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律师高 67
六、女模特为何比男模特收入高 73
七、为什么工资不随着工作效率增长。 77
八、为什么你月薪二万他却有八万。 79
九、为什么工资不是老板给的 84
第三章 给员工高薪,老板有没有钱赚
一、老板为何会给CEO天价薪酬 91
二、股票期权为何会成为核动力 95
三、为什么员工第一客户第二 101
四、为什么亨利‧福特不是慈善家 105
五、为什么聘请专业人士帮忙 109
六、为什么晋升要看业绩而不看能力 112
七、为什么放错地方的金子就是石头 116
八、为什么行贿成本大于收益 121
九、工资为什么只许升不许降 126
第四章 拼勇气不如拼智慧
一、为什么不能第一个摘花 131
二、三个和尚为什么会没有水喝 135
三、为什么马屁股会成为火车的宽度 139
四、选美大赛为何成为选丑大赛 143
五、为什么乌龟要和兔子合作 146
六、驴子和驴夫为什么都遭受损失。 150
七、婚纱照为什么会超出预算 153
八、为什么长赌不赢不输 155
九、洛克菲勒为什么会成为超级富豪 159
第五章 小猪的生存智慧
一、小猪为什么能不劳而获 165
二、鳄鱼与牙签鸟为什么是好朋友。 168
三、为什么让朋友成仇人。 171
四、骂名为什么也会成为借力 175
五、大商店旁边为什么生意好 178
六、为什么「利他」才能「利己」。 182
七、越聪明为什么得到的越少 185
八、为什么美洲虎也有烦恼 189
九、为什么吃亏还是福 192
第六章 不可避免的盲区
一、皇帝为什么总杀重臣 197
二、老虎为什么怕毛驴 202
三、娱乐报纸为什么可以赚钱 207
四、为什么郑堂会烧掉名画 211
五、和尚为什么会买梳子 215
六、买家为什么没有卖家精 221
七、三菱为什么能拿到订单 224
八、为什么能辨别孩子的妈 229
九、难就业和难招工为什么同时存在 235
第七章 你够聪明但为何并不富有
一、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别人 241
二、为什么人脉就是钱脉 247
三、为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 253
四、为什么利他才能利己 258
五、为什么朋友卖的东西比较贵 262
六、为什么做人要避免「零和博弈」 266
七、为什么要向落魄的人伸援手 271
第八章 管理要懂点博弈
一、联邦快递为什么能成功 277
二、好消息为什么变成坏消息 280
三、爱迪达为什么联姻体育明星 284
四、索尼公司为什么能长治久安 287
五、斯蒂芬为什么成为银行大王 292
六、为什么既要避亲又要避疏 296
我一直对“薪水”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总觉得背后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所以当我看到《薪水中你不得不知的经济学诡计》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哇!”的时刻。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薪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里面包含了我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很多东西。比如,书中深入剖析了“年薪”和“月薪”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经济学意义,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平常关注的数字,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它还详细解释了“税收抵扣”、“社会保障缴款”等对我们实际到手薪资的影响,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计算自己的“净收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经济周期”对薪资的影响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在经济好的时候,薪资增长会比较快,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薪资增长就会停滞甚至下降。这种宏观的经济分析,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薪资的“大环境”。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薪资透明度”和“工资歧视”的社会经济学讨论,这让我对职场公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去“占便宜”,而是教你如何更清楚地认识你的薪资,如何更理性地做出职业选择,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从宏观的经济政策角度去探讨薪资,而是聚焦于“薪资”本身,深入挖掘了在这个词汇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学“小把戏”。我一直以为薪资就是工资加上奖金,然后扣掉税金和劳健保,但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它详细阐述了“名义薪资”和“实质薪资”的区别,让我明白即使工资数字看起来涨了,但如果通货膨胀的速度更快,我们实际的购买力可能在下降。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福利”的设计,比如员工持股、股票期权、企业提供的各种津贴和补助,这些看似锦上添花的东西,背后其实都有精密的经济学计算,用以激励员工、降低企业成本,甚至影响员工的长期决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隐性薪资”的讨论,很多时候我们被眼前的“看得见”的薪资蒙蔽了双眼,却忽略了那些“看不见”但同样重要的经济利益。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更全面地评估一份工作的总价值,而不仅仅是看那个数字。此外,书中对于“劳动契约”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如何理解合同中的条款,如何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都是在职场中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知识。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投机取巧”的书,而是教你如何“明明白白”地理解自己的薪资,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坦白说,起初拿到《薪水中你不得不知的经济学诡计》这本书时,我有些犹豫,担心它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籍。但实际阅读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用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了许多台湾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经济事件,将复杂的经济学概念解释得浅显易懂。比如,书中关于“机会成本”的讲解,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明了为什么选择一份工作,其实也就放弃了另一份工作的可能性,而这份“放弃”就是一种成本。这种讲解方式,让我能迅速抓住重点,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激励机制”的探讨,企业如何通过不同的薪资和福利政策来激励员工,以及这些激励机制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原理。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薪资福利,并非只是简单的“大方”,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旨在最大化企业效益。书中还涉及了“劳动力的供需”等基本经济学原理,并解释了这些原理如何影响着台湾当前的薪资水平和就业市场。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且有趣的读物,它让我对薪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学到了许多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数字比较敏感的人,所以看到《薪水中你不得不知的经济学诡计》这个书名,就觉得非常符合我的兴趣。这本书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用一种非常贴近台湾生活的方式,讲解了很多深奥的经济学原理,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惊喜。书中的案例分析,例如分析不同行业薪资结构的原因,或是探讨为什么一些公司会提供比竞争对手更高的薪资但盈利能力更强,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理解到,薪资不仅仅是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更是一种复杂的经济学博弈。书中对于“风险与报酬”的权衡,在薪资设计中的应用,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些高风险的职业往往伴随着高薪,而另一些相对稳定的工作薪资却不那么突出。它让我明白,薪资的背后,其实是对风险的一种定价。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在薪资领域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利用这一点来优化人力成本。这让我开始反思,在求职和谈判过程中,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否足够,又该如何去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教会我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而是能够主动地去规划和争取。
评分最近在书店闲逛,无意间翻到一本《薪水中你不得不知的经济学诡计》,书名很吸引人,让我很好奇书中到底会揭露哪些薪资背后不为人知的“诡计”。虽然我平时工作也接触一些数字,但对经济学的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这本书就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关于薪资决策、福利规划、甚至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新视角。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每天辛辛苦苦赚来的薪水,背后牵扯着那么多我之前从未留意过的经济学原理。像是通货膨胀对我们实际购买力的侵蚀,企业在设计薪资结构时如何利用心理学效应来留住人才,又或者是不同类型的奖金、绩效评估背后隐藏的经济学考量。这本书用了很多台湾读者能够理解的生活化例子,比如健保的报销机制、国民年金的缴费与给付、甚至是买房贷款的利率变动,都巧妙地融入了经济学的概念。它并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用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理解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荷包”。尤其是关于“薪资谈判”的部分,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困难的话题,但书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从如何了解市场行情、如何展现自身价值,到如何应对面试官的各种“套路”,都让人豁然开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薪资的认知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能够主动去思考,去争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