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拥有属于自己的货币始自1863年,当时由伦敦铸造,翌年由港府正式发行的货币面值有银质的一毫、铜质的一仙及一文。在此之前,香港与中国大陆其他地方无异,流通的货币种类包括中国历代的铜钱、银锭、宝钞及近代的贸易银元等。即使在1842年,香港首任总督砵甸乍(HENRY POTTINGER)曾宣佈只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东印度公司卢比及英国货币为香港的合法货币,但积习难改,内地採用的货币仍在香港民间沿用,直至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为止。在这段漫长的货币演变历程中,不仅反映了香港的历史位置,也反映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及民间喜恶,值得读者细细研读。
作者简介
郑宝鸿
明信片、钱币、邮票、旧照片、文献票据及文物收藏者,曾长期任职金融机构。现为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及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名誉顾问、香港钱币研究会副会长兼义务秘书、香港邮票钱币商会副会长及香港收藏家协会名誉顾问。
着有《图片香港货币》(1996)、《香港明信片精选1940's – 1970's》(合编,1997)、《图片香港邮票》(1997)、《图片香港首日封和集邮藏品》(1997)、《港岛街道百年》(2000)、《九龙街道百年》(合编,2000)、《新界街道百年》(2002)、《香江知味:香港的早期饮食场所》(2003)、《香江风月:香港的早期娼妓场所》(2003)、《香江道貌:香港的早期电车路风光》(2005)、《香江冷月:香港的日治时代》(2006)、《香江半岛:香港的早期九龙风光》(2007)及《香江骋怀:香港的早期交通》(2009)。
序言 ----吴昊
前言 ----郑宝鸿
上篇 开埠前的货币使用
1远古至春秋战国的主要货币
2秦汉至近代的铜钱
3银两的出现
4宋,元,明的银锭和纸币
5清朝的币制
6银锭的形状
7银锭的用途
8贸易银的兴起
9龙银的出现和民国银币
下篇 开埠后的货币使用
10香港的第一套货币
11香港的一元硬币
12香港的一元纸币
13早期的辅币
14早期的银行
15渣打银行
16有利银行
17汇丰银行
18中华汇理银行
19日佔前夕应急的钞票辅币
20 迫签纸币
21军票
22战后从未发行的纸币
23战后的纸币和辅币
24缩水纸币
25一元硬币和纸币辅币
26辅币改革
27再缩水的纸币
28过渡期的货币
29中国银行发行港钞
30回归后货币发行
31回归后纪念钞
附录
香港金币
错体钞票
香港钞票的蒐集和保值
金银币的投资价值
精铸币的投资价值
香港官铸硬币发行概览
香港(暨日佔时期)纸币发行概览
有利,渣打,汇丰及中银纸币发行(内文)索引
秦至近代中国流通货币(除银锭外)概览
参考书目
刚拿到《图片香港货币》这本书,翻开来看,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虽然我不是钱币收藏家,但对香港这个城市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对它的钱币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特别,用“图片”的方式来呈现香港货币,这让我觉得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我猜想,书中一定包含了各种各样香港货币的图片,从古老的银元到如今流通的纸币和硬币,肯定非常丰富。我尤其好奇那些已经退出流通的老钱币,它们现在是什么样的?书中会不会有详细的介绍,比如它们的发行背景、流通范围、以及现在的收藏价值?而且,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的货币肯定也经历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比如回归前后货币的设计和发行有什么变化?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这些历史事件与香港货币之间的联系?我个人对钱币的“故事性”特别感兴趣,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看到漂亮的图片,更能了解每张钞票、每枚硬币背后所蕴含的香港历史、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故事。
评分听到《图片香港货币》这本书,我立马联想到那些在街头巷尾、商店橱窗里闪耀过的港币。我一直觉得,香港的钱币设计非常有辨识度,充满了活力和现代感。这本书以“图片”为切入点,我觉得是非常棒的方式,能够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地了解香港货币的魅力。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收录大量高质量的香港货币图片,而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更可能会深入介绍每一款货币的设计理念、特色以及发行背景。我特别好奇,那些充满艺术感的港币,比如上面印着的美丽风景、历史建筑,甚至是一些可爱的吉祥物,它们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哪里?书中会不会有设计师的访谈,或者对这些设计元素的详细解读?此外,我一直对香港的金融历史很感兴趣,这本书会不会也探讨一下港币的发行历史、不同银行发行的货币之间的区别,以及一些在收藏界非常有价值的“珍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香港货币,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展现着香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多元文化。
评分《图片香港货币》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像一本能够带我穿越时空的相册,里面装满了香港的过去与现在。我一直觉得,货币不仅仅是买卖的工具,更是一件件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艺术品。香港的货币,在我看来,更是如此,它融合了东西方的特色,展现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展示香港不同时期的货币,从那些充满英伦风情的旧钞,到回归后更具中国文化元素的纸币。我特别想看到那些细节,比如不同年代货币上的建筑、人物、甚至是一些象征性的图案,它们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书中会不会有专业人士的解读,来讲解这些设计元素的含义和演变?而且,我一直对香港的金融体系很感兴趣,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也涉及到香港货币的发行机构、防伪技术,甚至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历史?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欣赏精美的图片,更能深入了解香港货币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香港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朋友推荐的《图片香港货币》,听起来好像是一本非常写实的书。我对“图片”这个词特别敏感,因为我本身就喜欢看那些高质量的摄影作品,特别是那些能捕捉到时代气息和细节的。我猜想,这本书里应该会有大量精美的香港货币照片吧?而且,我觉得香港的钱币设计一直都很有特色,不像有些地方的钱币那么死板,总能看到一些创新的元素。比如,我一直对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的旧钞特别着迷,它们的图案设计非常精美,而且充满了浓厚的殖民地风情。这本书会不会收录很多这样具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我非常期待看到不同面额、不同时期港币的清晰特写,能够近距离观察它们的防伪技术、纸质、油墨,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印刷错误,这些对我来说都充满了研究的乐趣。此外,我一直觉得钱币的设计风格也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和技术水平,所以,这本书会不会也探讨一下香港货币设计背后的美学和工艺?有没有专业的插画师或者设计师的视角来解读这些设计?我希望不仅仅是看看图片,更能从中了解到港币设计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展现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经济实力。
评分哇,看到《图片香港货币》这个书名,我真的好奇心爆棚!我一直都对钱币很有兴趣,尤其又是香港这个特别的金融中心,它的货币一定充满了故事。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些闪闪发光的纸币和硬币,上面印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少历史和文化。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深入讲解不同年代香港货币的设计演变?比如,从英治时期的那些殖民地色彩浓厚的旧钞,到回归后的新钞,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变化是如何反映香港社会变迁的?我尤其好奇那些错版币或者稀有版本,书中会不会有详细的介绍和图片,让我能一饱眼福?而且,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它的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地位如何?会不会有关于不同国家对港币看法的分析?甚至,我想知道在收藏界,港币的行情如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币王”或者具有历史意义的“天价”钱币,书中是否会揭秘?总之,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太多关于香港、关于金钱、关于历史的遐想,真的好期待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让我对香港货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仅是作为交易的媒介,更是作为一张张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经济符号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