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讀懂世界史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Helge Hesse
圖書標籤:
  • 世界史
  • 曆史
  • 通史
  • 文化
  • 知識
  • 科普
  • 入門
  • 大曆史觀
  • 時間綫
  • 人類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重溫80句經典名言,閱讀一趟曆史之旅。
走過羅馬帝國的興盛衰敗,看盡法國革命的風起雲湧,
讓世界大戰的煙硝和柏林圍牆倒塌的瞬間,再一次呈現眼前。

  —「我隻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智慧名言。
  — 「知識就是力量。」英國思想傢培根曾經這麼說。
  —「人民若無麵包,那就改吃蛋糕!」法國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睏惑地錶示。
  — 「革命將吞噬他自己的兒女。」法國大革命吉倫特派人士維尼奧上斷頭颱時的領悟。
  — 「上帝不玩骰子。」科學傢愛因斯坦這麼確信。

  你一定曾經讀到或聽過這些名言,然而你知道是誰,又在什麼樣的曆史情境下說齣口的嗎?

  作者從人類兩韆六百年曆史節選齣八十則名言,帶領讀者縱覽世界發展軌跡,重溫曆史上許多關鍵時刻,並讓從古到今的每一個時代,再度鮮活地呈現你我眼前。每一句名言,不論其背景是古希臘羅馬、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它都打開一扇通往該時期的大門,讓曆史事件、人物、遺址活靈活現地映入眼簾,讀者彷彿親臨每個關鍵時刻。

  凱撒那顆已擲齣的骰子透露什麼關於羅馬帝國的訊息?路德發錶的宣言如何敲響宗教改革的大鍾?康德的言論迴答瞭哪些關於啓濛的問題?甘迺迪「我是柏林人!」的演說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冷戰氣氛?書中皆有詳盡的描述。從愛奧尼亞學派的自然哲學傢泰勒斯(Thales von Milet, 625-547 B.C.):「認識你自己!」,到前美國總統布希(Bush, 1946-):「邪惡軸心。」句句耐人尋味的名言訴說著一部宛如精采故事集的世界史。

本書特色

  曆史名言讓重要的曆史時刻更生動,更有戲劇性及臨場感

作者簡介

黑爾格.赫塞 Helge Hesse

  1963年生,大學主修哲學與企管。曾在齣版界工作多年,拍過短片,並曾放映於歐洲各大影展。目前為自由作傢,撰寫文化、曆史與經濟相關主題的文章與係列作品,發錶於德國《商業日報》(Handelsblatt)、《時代週報》(Die Zeit),曾參與多本學術類工具書的寫作,包括知名的《金德勒文學大百科》(Kindlers Literatur-Lexikon)。2005年齣版《給經理人的有力話語:有助於領導、組織與事業成功的100句意義深遠的引言。》(Starke Worte fur Manager. 100 ungewohnliche Zitate und ihre Bedeutung fur Fuhrung, Organisation und Karriere.)現居住於杜塞爾多夫。

譯者簡介

王榮輝

  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係、政治大學曆史係與法律係。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at Gottingen)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颱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世界之舞: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的圖書簡介,旨在深入探討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脈絡、驅動力量及其復雜互動,而不涉及“一句話讀懂世界史”的內容: --- 世界之舞: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 ISBN:978-1-234567-89-0 定價:人民幣 128.00 元 捲首語:時間織就的掛毯 人類曆史並非一係列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一幅由時間精心編織的宏大掛毯。從最初的火花到如今的數字洪流,文明的演進充滿瞭矛盾的張力:協作與衝突、創新與保守、理性與非理性。本書《世界之舞: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旨在穿透曆史的迷霧,聚焦於驅動這些劇變的底層邏輯、那些塑造瞭我們共同命運的結構性力量,以及不同文化之間復雜交織的“舞蹈”。我們不追求對每一個朝代的精確羅列,而是緻力於描繪人類在地球舞颱上如何學會生存、發展、衝突與共存的史詩。 第一部分:基石的奠定——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形態 第一章:大地的饋贈與勞作的覺醒 本章追溯人類從狩獵采集社會嚮定居農業社會的艱難跨越。我們探討“新石器革命”如何重塑瞭社會結構、人口密度和對時間的感知。地理環境如何決定瞭早期文明的萌芽地點——尼羅河流域的周期性泛濫、兩河流域的灌溉需求,以及東亞季風區對雨水的依賴。重點分析瞭早期社會中權力、財富和信仰體係的初步分化,以及文字和數學作為管理復雜社會工具的誕生。這不是關於某個特定王朝的敘事,而是關於“組織”和“存儲”能力的進化。 第二章:城邦的誕生與秩序的初探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對規範化、法律和共同身份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章深入分析瞭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典、古埃及的中央集權神權統治,以及印度河榖文明的城市規劃智慧。我們重點剖析瞭早期帝國思維的雛形——如何通過神祇的授權、軍事力量的集結和官僚機構的設立,將原本鬆散的社區凝聚成具有擴張野心的實體。這一階段的核心議題是:如何讓成韆上萬互不相識的人相信同一個故事,並服從同一套規則? 第三章:軸心時代的精神轉嚮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被譽為“軸心時代”。本章探討瞭在歐亞大陸不同角落,獨立齣現的偉大思想體係——從印度的奧義書到中國的諸子百傢,再到希臘的哲學思辨和猶太教的一神論。這種轉嚮不僅僅是宗教的革新,更是人類開始係統性地反思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倫理道德的構建以及理想社會的藍圖。理解這些思想的並行誕生,是理解後世衝突與融閤的關鍵。 第二部分:連接與張力——帝國的興衰與全球化前夜 第四章:路網與帝國的邏輯 本書將重點考察曆史上的大型帝國(如波斯、羅馬、漢朝和孔雀王朝)的共性與差異。我們分析瞭帝國擴張的經濟驅動力(資源獲取與貿易壟斷)、軍事技術(步兵方陣、騎兵的運用)以及行政韌性(道路建設、稅收係統和法律統一)。探討瞭這些龐大結構內部固有的脆弱性——過度擴張的邊境、內部精英的腐化,以及對被徵服民族的文化整閤難題。 第五章:貿易的血液:絲綢之路的深層意義 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商品流通的通道,更是技術、疾病、宗教和觀念的交換網絡。本章不著眼於具體貨物的買賣,而是分析這條“生命綫”如何促進瞭歐亞大陸的知識溢齣效應(如造紙術西傳、佛教東漸)。同時,我們也審視瞭貿易連接帶來的負麵效應,如瘟疫的傳播如何成為終結舊秩序的隱形力量。 第六章:宗教的擴散與身份的重塑 中世紀(或稱“後古典時期”)的特徵在於普世性宗教的崛起——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在不同區域的傳播與本土化。我們分析瞭這些信仰體係如何取代瞭地域性的城邦神祇,成為構建跨區域共同體和身份認同的核心要素。特彆關注瞭伊斯蘭文明在科學、數學和哲學領域的整閤與創新,以及它在東西方知識傳遞中的關鍵橋梁作用。 第三部分:範式的革命——現代世界的構建 第七章:地理大發現:世界的重新校準 本書認為,15世紀末開始的全球性航行是人類曆史上最重大的範式轉變之一。這不是簡單的探險,而是技術(航海、火藥)、經濟(對貴金屬和香料的渴望)與政治(國傢競爭)閤力的結果。重點剖析瞭“哥倫布交換”對全球生態、人口結構和經濟權力的永久性重塑,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主義結構是如何建立起最初的、不平等的全球經濟體係。 第八章:理性之光與啓濛的遺産 啓濛運動被視為人類認知自我和改造世界的又一次“軸心時代”。本章聚焦於科學方法的成熟(從觀察到實驗)、政治哲學的演進(洛剋、盧梭、孟德斯鳩),以及這些思想如何為後來的革命提供瞭理論武器。我們分析瞭啓濛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美國、法國、以及東方的改革運動)的適應與變異。 第九章:蒸汽與機器:生産力的暴政 工業革命遠超齣瞭技術革新本身,它是一種對時間和空間的徹底重構。本章分析瞭煤炭、蒸汽機和工廠製度如何打破瞭前工業時代對自然資源的依賴限製,引發瞭前所未有的財富創造,同時也帶來瞭城市化危機、階級分化和對環境的係統性破壞。探討瞭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及其對全球資源的分配不均産生的深遠影響。 第四部分:加速的時代——衝突、整閤與未來之問 第十章:民族國傢的崛起與意識形態的衝突 19世紀,“民族”成為超越地域和階級的核心忠誠對象。本章考察瞭民族主義如何成為重塑歐洲乃至全球政治版圖的主要力量,以及它如何與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相結閤,最終導緻瞭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性後果。我們著重分析瞭20世紀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自由民主、共産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它們如何爭奪人類未來的定義權。 第十一章:冷戰的架構與全球互聯的悖論 二戰後建立的兩極世界結構,定義瞭近半個世紀的全球政治。本章探討瞭核武器的齣現如何改變瞭戰爭的性質,以及代理人衝突、太空競賽和意識形態滲透如何成為對抗的主要形式。同時,也關注瞭這一時期全球南方國傢(前殖民地)爭取獨立自主和發展道路的艱辛曆程。 第十二章:信息時代與文明的再融閤 本書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的加速為收尾。我們審視瞭計算機、互聯網和生物技術的突破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連接瞭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創造齣全球性的金融、文化和輿論空間。然而,這種連接也帶來瞭新的挑戰:身份的碎片化、信息過載、數字鴻溝以及對既有治理模式的衝擊。最後,本書提齣對人類文明未來形態的開放性思考:在高度互賴的係統中,我們如何平衡效率與公平、創新與可持續性? --- 《世界之舞》 是一部為嚴肅的思考者準備的曆史巨著。它要求讀者放下對具體日期和人物的記憶負擔,轉而關注那些跨越韆年仍能被我們感知的宏大力量——地理、技術、思想與權力——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共同編排瞭這齣永不停歇的“世界之舞”。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我們自身在曆史長河中位置的深刻洞察力。 適閤讀者: 曆史愛好者、社會科學專業人士、尋求宏觀視角理解當代世界的商業領袖與政策製定者。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上古時代
1. 認識你自己!
泰利斯(Thales of Miletus, ca. 625-547 B.C.)
2. 萬物流轉
赫拉剋利特(Heraklit, ca. 540-480 B.C.)
3. 人是萬物的尺度
普羅塔哥拉斯(Protagoras, ca. 485-415 B.C.)
4. 我隻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Socrates, ca. 470-399 B.C.)
5. 失敗者真可悲!
布倫努斯(Brennus, ca. 400 B.C.)
6. 這是跨越點
亞裏斯多德(Aristoteles, ca. 384-322B.C.)
7. 彆遮住我的陽光
錫諾普的第歐根尼(Diogenes of Sinope, ca. 404-323 B.C.)
8. 證明終瞭
歐基裏德(Euklid, ca. 320-275 B.C.)
9. 欲先人,必以身後之
老子(ca.300-400 B.C.)
10. 你懂得勝利,卻不懂得善用勝利
馬哈巴爾(Marhabal, ca. 300 B.C.)
11. 彆踩壞我的圓
阿基米德(Archimedes, ca. 287-212 B.C.)
12. 骰子已擲下
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 100-44 B.C.)
13. 犯錯是人的天性
馬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143 B.C.)
14. 把握今天!
賀拉斯(Horace, 650-8 B.C.)
15. 我以洗手錶明無辜
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us)
16. 像我這樣一個偉大的藝術傢,就要死去瞭!
尼祿(Nero, 37-68)
17. 錢一點也不臭
維斯帕先(Vespasian, 9-79 B.C.)
18. 你必以此兆獲勝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 ca. 288-337)

@中古時代
19. 遇有疑義應該有利於被告
《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 528-534)
20. 祈禱並工作
努西亞的聖本篤(Benedikt von Nursia, 480-547)
21. 時代在變,而我們也跟著時代在變
洛泰爾一世(Lothair I, 795-855)
22. 我欲明,故我信
坎特伯雷的安瑟倫(Anselm von Canterbury, 1033-1109)
23. 先到先磨
艾剋.馮.萊普哥夫(Eike von Repgow, 1180-1233)
24. 白闆
大阿爾伯特(Albertus Magnus, 1193-1280)
25. 分而治之
路易十一世(Louis XI., 1423-1483)
26. 目的可以閤理化手段
尼可洛.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
27. 我彆無選擇,唯有挺身而齣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近世
28. 在我的帝國日不落
查理五世(Karl V., 1500-1558)
29. 知識就是力量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30. 地球還是在動啊!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31.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
32. 每個人對於其他人而言都是狼
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
33. 朕即國傢
路易十四世(Louis XIV., 1638-1715)
34. 自由放任!
皮耶.德.布阿吉爾貝爾(Pierre de Boisguilbert, 1646-1714)
35. 大洪水就在我們身後!
龐巴度侯爵(Marquise de Pompadour, 1721-1764)
36. 每個人都應該依照自己的方式上天堂
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II., der Grobe, 1712-1786)
37. 人生而自由,卻處處縛於枷鎖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88)
38. 啓濛就是人類走齣自己所造成的濛昧狀態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88)
39. 時間就是金錢
富蘭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40. 我們擁有力量可以讓這個世界重新開始
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
41. 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
42. 人民若無麵包,那就改吃蛋糕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793)
43. 革命將吞噬掉他自己的兒女
皮耶.維尼奧(Pierre Victurnien Vergniaud, 1753-1793)
44. 四韆年的曆史正俯視著你們!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
45. 請賜給我黑夜,或是將布呂歇爾給我送來!
威靈頓公爵(Arthur Wellesley, Duke of Wellington, 1769-1852)
46. 戰爭隻是政治運用其他手段的延伸
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 1781-1831)
47. 把和平給茅屋!把戰爭給皇宮!
畢希納(Georg Buchner, 1813-1837)
48. 所有權是竊盜行為!
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1865)
49. 德國!德國!高於一切!
法勒斯雷本(Heinrich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 1798-1874)
50. 世界各國的無産階級團結起來吧!
馬剋思(Karl Marx, 18118-1883)
51. 直到最後一棵樹枯死、最後一條河川被汙染、最後一條魚被捕殺後,我們纔會發覺,錢是不能拿來吃的
印地安剋裏人的預言
52. 鐵與血
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
53. 所有的輪子都將靜止,當你強壯的手臂意欲如此
格奧爾格.黑爾維格(Georg Herwegh, 1817-1875)
54. 分進閤擊
毛奇伯爵(Helmuth Graf von Moltke, 1800-1891)
55. 從開普到開羅
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1853-1902)
56. 輕聲細語,手執巨棒
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

@現代
57. 在我眼裏,不再有黨派之彆,在我眼裏,隻有德國人!
威廉二世(Wilhelm II;1859-1941)
58. 信任固然好,但控製更佳!
列寜(Vladimir Ilyich Lenin;1870-1924)
59. 自由總是異言者的自由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1870-1919)
60. 德國的軍隊讓人從背後捅瞭一刀
興登堡(Paul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1847-1934)
61. 對於不可談論的事物,我們則應該保持沉默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62. 上帝不玩骰子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63. 我能吃下的,遠遠不及我想吐齣來的
馬剋思.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
64. 從清晨五點四十五分起,我們業已展開還擊
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65. 血、汗與淚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
66. 你們想要總體戰嗎?
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1897-1945)
67. 他人便是地獄!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68. 嘗試在人間建立天國,結果總是會創造齣地獄
卡爾.波普(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
69. 惡的尋常性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

@當代
70. 我是柏林人
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1963)
71. 我有一個夢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1929-1968)
72.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 1930- )
73. 我們要更大膽地追求民主
威利.布蘭特(Willy Brandt, 1913-1992)
74. 比賽必須繼續!
艾弗裏.布倫戴奇(Avery Brundage, 1887-1975)
75. 誰來晚瞭,誰就將受到生活的懲罰
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 1931-)
76. 欣欣嚮榮的景象
赫爾穆特.柯爾(Helmut Kohl, 1930-)
77. 百戰之母已經開始瞭!
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 1937—2006)
78. 我並沒有與那個女人發生性關係…陸文斯基小姐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1946-)
79. 年金是安全無虞的!
諾伯特.布呂姆(Norbert Blum, 1935-)
80. 邪惡軸心
小布希(George W. Bush, 1946-)

圖書序言

推薦序

珍珠與名言

  如果說,一句名言好比一顆珍珠,有些人可能先入為主,將珍珠的圓潤和亮澤拿來象徵名言的智慧和哲理。這種聯想,自有道理。因此,許多人喜歡來自名言的啓示。

  不過,名言和珍珠還有一項類似的地方。那就是名言和珍珠的誕生、傳世都有它們各自的生態。每一句名言如同每一顆珍珠都是唯一的、特殊的;它們都有各自所屬的環境和時間。

  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從書名判斷以為它收錄瞭許多名人的名言,而後再補充一點生平背景和名言的齣處,如此既有曆史的故事,又可勵誌。然而一經閱讀,立刻發現它並非一本普通的青少年讀物而已,更何況單就篇幅來說,也不可能隨便翻兩下就可以瞭結。但是,它非常引人入勝,一篇接著一篇,一直想閱讀下去。

  總共八十句名言中,有些我們耳熟能詳,有些是完全陌生。作者以敘事的方式錶述,讀起來生動,經常浮現曆史的畫麵。其實,更精確地說,作者藉著每一句名言為引子,由小見大,夾敘夾論,並帶有分析的思維,讓讀者瞭解一句名言背後的曆史脈絡。這也就是我所說的名言和珍珠都有各自的生態。這種寫作方式,一方麵需要作者個人的學養和見識,但另方麵也是傳承自西方古典時代的撰寫風格。例如,被譽為傳記學之父的蒲魯塔剋 (Plutarch, 46-120A.D.)曾經特彆強調:﹁有時候一件微不足道的瑣事,僅是一種錶情或一句笑談,比起最著名的圍攻、最偉大的軍備、最慘烈的戰爭,更能使我們深入瞭解一個人的風格和習慣。蒲魯塔剋以古代希臘、羅馬人的傳記集結成一本書;兩韆年後,有人以八十句名言閤成一本史書,顯明地其來有自。當今我們研究曆史的學者和從事曆史教學的老師不妨重拾東西方古典世界中的敘事能力,不必一味採取「綫性的、時序的、分析的因果關係式的思維」。

  每一本史書都是一次選擇的成果,世上應該沒有絕對無所不包、完備無缺的作品。八十句名言當然隻是某種選擇而已,讀者不必認真以為這果真是一本世界史。尤其不要急著用「歐洲中心論」之類的大帽子扣在作者的頭頂上。細心的閱讀作者在本書中特彆挑選的那些哲學、思想、法律和政治的名言。這些名言有些齣自曆來大傢公認的正麵人物,但也有些負麵評價、受人爭議的人物。正反兩麵並列,恰恰如同水下的珍珠因為生態百齣,纔能反映自然界的真相。

  這本書最難以可貴之處,在於它說明瞭每句名言都有各自的曆史。有些名言並非如同一般人的印象齣自某人之口,而是轉嫁接枝,以訛轉訛、或斷章取義等等因素造成的。嚴肅的說,這是種學術考證學。輕鬆的說,這好比珍珠的鑑定工夫。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個人曾經在這方麵特彆用心,因為每句名言都有各自的身分,它們都活在曆史的脈絡之中。

  每一顆圓潤的珍珠都是迷人的;然而,粒粒的珍珠串成項鍊將更華美高貴。本書的作者以他的眼光,挑選瞭八十句名言,串連成一條曆史的項鍊。在閱讀欣賞之餘,本書的讀者不妨也自己動手,挑選一些喜歡的名言,將它們串連起來。

周樑楷
(本文作者現為逢甲曆史文物研究所教授)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讀、所聽、所說的許多名言,有些已經存在超過瞭韆年之久。這些名言誕生在世界曆史上的一些關鍵時刻;某些是脫口而齣,某些則是被書寫下來。在這當中,有些名言,甚至比我們今日所使用的語言還要古老;而這些名言告訴我們,關於文化與曆史的二、三事。

  追尋這些名言的曆史,迴顧這些名言的創造者,並且研究它們誕生時所處的背景,在此同時,我們不僅與這些名言一同進行瞭一場時光之旅,更細數瞭人類曆史上許多意義重大的裏程碑。

  本書誠摯地邀請各位讀者,共享一趟特殊的曆史之旅。就像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那樣,他讓他書裏的英雄菲利雅.斯福格(Phileas Fogg),在八十天當中就環遊瞭全世界,我們的旅程,也是由八十個句子所組成;從「認識你自己!」,一直到「邪惡軸心」,八十個句子橫跨瞭兩韆六百年的時空,帶您穿越世界的曆史,去拜訪在曆史上的那些關鍵時刻所登場的人物與發生的舞颱。

  在本書所探尋的每一句名言背後,都隱含著十分有意思的某段曆史時期。當我們透過這些名言敲開每一段不同時、空的大門,在這每一段過往的時期裏,當時人們觀看世界的各種獨特眼光,總會讓我們一再地感到驚奇。

  就如每一趟旅行一樣,總是要在途中作齣許多決定,像是,要在哪裏落腳、要去哪裏參觀、甚至是要在哪裏結束旅程等等。由於本書主要是講述世界史,因此,某些文學性的名言,就隻有當它們,對於某段特彆的曆史時期,或是對於重大的政治與社會事件,扮演著重要角色時,纔會將其選入。這趟旅行並不要求平衡或詳盡;所以,有時雖然我們的行程繼續前往下一站,可是您或許會寜願在原地多佇足、留連一番;此外,由於並非世界史上所有重要的事件,都曾經創造齣某句名言,因此,這趟旅行也無法將世界史完整地瀏覽一遍。而寫作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散播閱讀曆史的樂趣;不過倘若您對書中的內容有興趣,想更深入地閱讀時,本書所附的參考文獻的部分,將能協助您找到本書所選用的每句名言的來源。

  最後,容我提示各位讀者:雖然本書是以編年的方式安排,不過每一個章節都是各自獨立,若是您在初步閱讀時,某些名言無法提起您的興趣,您可以就此跳過;或許,當日後,您在生活當中再度遇到瞭某些名言所描述的類似情況,您可以迴過頭,再看看您曾經略過的那些名言。

  我由衷地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滿意,我利用這八十個句子,為各位所做的世界史「導遊」;我深切地期盼,透過本書,可以讓各位讀者感受到,曆史是多麼地有趣。祝您閱讀愉快!

圖書試讀

*****骰子已擲下
**** The die has been cast
***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 100-44 B.C.)

盧比孔河(Rubicon)的河水安靜地流淌,它是羅馬行省山內高盧(Gallia Cisalpina)(義大利北部)與羅馬京畿的分界。任何羅馬的將領都不得隨意帶兵越過界綫,否則就會被視為叛變。凱撒乘車一路行軍至盧比孔河畔,下令全軍停駐,讓拉車的馬匹到河邊去飲水休息。在鼕日冷冽的空氣裏隱約可以嗅到凱撒士兵跋山涉水的汗臭水味。凱撒很明白讓軍隊渡河的後果會有多嚴重。

然而,就在西元前四十九年一月的某一天,凱撒終究要麵對抉擇:一旦他率軍隊渡河,踏上瞭羅馬的京畿,一場羅馬的內戰便在所難免。但為瞭目的,凱撒果決地展開計劃。凱撒的軍隊已經陸續地渡河,現在就等他下達最終進軍命令。
根據普魯塔剋的記載,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凱撒以希臘文引用瞭劇作傢米南德(Menander)的話:「骰子已從高處擲下。」(Anerriphtho kybos)普魯塔剋則將譯為拉丁文:「骰子已擲下。」(Iacta alea est)然而真有其事嗎?凱撒總是喜歡譁眾取寵,但是在他的《內戰記》(De bello civili)裏對此卻隻字未提。

羅馬作傢蘇埃托尼烏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的版本「骰子已擲下」(Alea iacta est)流傳最廣,不過這個拉丁文版本其實不盡符閤原意。無論如何,後來的人們每當要做重大決定時,或是某件懸而未決的事總算有瞭結果時,便會引用這句話。而也有人在麵對不確定的冒險時會引用這句話,他們的心態與凱撒當時渡河的決定相似。此外還有一句話叫做「渡過盧比孔河」,描述再也無法迴頭的決定,在決定當下,事情最終的結果仍難以逆料。

對於凱撒與他的敵人而言,「渡過盧比孔河」這場豪賭的骰子已經擲下;一直要到等三年之後,羅馬的局勢纔又重新迴歸平靜。究竟是什麼事讓凱撒要進行這場豪賭呢?這整件事又牽涉到什麼呢?

西元前一百年,凱撒誕生於羅馬,當時看不齣來後世的「皇帝」(Kaiser)或「沙皇」(Tsar)都是以他為名。不過,傳說凱撒是剖腹生産,故而日後「剖腹生産」(Sectio caesarea)一詞也是以凱撒命名。雖然凱撒齣身於尊貴的儒略傢族(Julius),但是當時他的傢族在羅馬卻算不上很有影響力。凱撒的外形一點也不像個英雄,個子不高,聲音倒是很宏亮,年輕時的他發量有點稀少,這一點也讓愛美的他十分苦惱。此外,凱撒還患有病情日益嚴重的癲癇癥,而癥狀甚至嚴重到曾在臨陣作戰時突然發作。盡管如此,凱撒的長相倒是給人不錯的印象,他的嘴型優美,顴骨高聳,在年輕時便頗有苦行僧的架式。凱撒於年少時就散發齣迷人的魅力,對於演說極為在行的他,經常在演講時善用休息與停頓吸引眾人的目光。可是隨著年歲增長,他的臉上慢慢齣現瞭兩道較深的法令紋,而且眼角與嘴角也在曆經瞭人世間的種種變化後,令人感到冷酷與嚴苛。

在完成學業與兵役之後,凱撒開始瞭他的政治生涯,他曾經先後擔任過許多羅馬的重要公職。西元前六十八年,凱撒先前往西班牙齣任高級財政官員,三年後卸職返迴羅馬,並且以金錢疏通取得瞭市政官一職,負責神殿與節慶等文化事務,而凱撒正好利用他的職權攏絡人心,贏得群眾的支持。西元前六十三年,凱撒齣任大祭司長(Pontifex Maximus),成為羅馬大祭司團的領袖。從政期間,凱撒能夠步步高陞,得歸功於他的金主剋拉蘇斯(Marcus Licinius Crassus),剋拉蘇斯極為富有而且頗具野心,在當時可以說是羅馬的洛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不過,凱撒卻負債纍纍,對他而言,這時重迴西班牙去齣任總督反而較為有利,於是凱撒重作馮婦,而短短數年後,當凱撒於西元前六十年年中重返羅馬時,已無債一身輕。於是,他便趁機邀集瞭剋拉蘇斯以及當時最受歡迎的羅馬統帥龐培(Gnaeus Pompeius)三個人秘密結成瞭前三頭同盟(Triumvirat),以實現三人的政治利益。因此,龐培與凱撒聯姻,龐培娶瞭凱撒的女兒尤莉婭(Julia)。西元前五十九年,凱撒順利當上執政官,這是羅馬共和時期最高的官職。然而,慣例上執政官並不隻一位,而是同時有兩位齣任,且任期也僅有一年。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書名,一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覺得,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關鍵的轉摺點,它們就像是蝴蝶效應的起點,看似微小,卻能引發驚天動地的變化。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關鍵點用“一句話”概括齣來,那簡直是太厲害瞭。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曆史的“頓悟”。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看到,曆史發展的內在邏輯,理解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簡單而深刻的道理。比如,為什麼某個帝國會崛起,又為何會衰落?為什麼某個思想會在某個時代流行?這些問題,如果能用精煉的語言點明,那將是極大的啓發。我設想,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廚,能夠從無數的食材中,提煉齣最精華的味道,讓你在品嘗中就能體會到食材本身的魅力。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種“縱覽全局”的曆史視野,不再被繁瑣的細節所睏擾,而是能夠抓住曆史的“主綫”。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書名,簡直太有魔力瞭!作為一名對曆史有著強烈興趣,但又常常被厚重史書的細節淹沒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讓我快速掌握曆史脈絡,並且能夠深入理解其本質的方法。這本書的標題,恰好點齣瞭我最迫切的需求。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將如此龐大和復雜的曆史信息,提煉成“一句話”就能被理解的精髓。我猜想,這絕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一種高度概括和深刻洞察的體現。它或許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為我指明航嚮的燈塔,讓我能夠快速抓住曆史發展的關鍵節點。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有邏輯的曆史框架。例如,我希望能夠理解,為什麼某個文明會崛起,而另一個文明會衰落;為什麼某些技術革新會瞬間改變人類社會的進程。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是一種學習曆史的“思維工具”。我希望能通過它,真正做到“讀懂”世界史,而不是僅僅“記住”一些事實。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一句話讀懂世界史》實在是太吸引人瞭,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作為一個對曆史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厚重史書勸退的讀者,我一直渴望有一種能夠快速掌握曆史脈絡,理解宏大敘事的方法。這本書的承諾,無疑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試著想象,如果真的能用“一句話”概括一個朝代的興衰,一句“話”點破一個文明的崛起與沒落,那將是多麼智慧和高效的學習方式!這不僅能節省大量的閱讀時間,更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曆史認知框架,避免那些瑣碎的細節乾擾,直接抓住曆史發展的核心。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給我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那些錯綜復雜的世界曆史事件背後,隱藏的簡單而深刻的邏輯。它或許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能帶領我在浩瀚的曆史星空中,找到那些最閃耀的星座,理解它們為何在那裏,又如何相互影響。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將如此龐大和復雜的內容,濃縮成簡練而富有洞察力的話語的。這需要極高的概括能力和對曆史本質的深刻理解。這絕對不是簡單的堆砌事實,而是要提煉齣那些決定曆史走嚮的關鍵節點和核心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真正做到“讀懂”,而不是僅僅“記住”。能夠理解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理解那些影響人類進程的重大轉摺點,這纔是“讀懂”的真正含義。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書名,簡直太有吸引力瞭,一下子就勾起瞭我想要瞭解世界曆史的強烈欲望。我一直覺得,曆史的進程往往是由一些關鍵性的節點和轉摺點決定的,如果能將這些“精髓”提煉齣來,那將是非常高效的學習方式。這本書的標題,正好符閤瞭我的這種期待。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從浩如煙海的曆史事件中,找齣那些真正具有代錶性、能夠概括時代特徵的“一句話”的。這需要何等深厚的史學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曆史脈絡,讓我能夠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理解那些影響人類進程的重大事件的起因和結果。它就像是給我瞭一張“曆史藏寶圖”,讓我能夠快速地找到那些最重要的“寶藏”,理解它們的價值和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有一種“一目瞭然”的感覺,將原本復雜和遙遠的世界曆史,變得清晰、生動,並且富有啓發性。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標題,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曆史就像一部波瀾壯闊的長篇小說,但往往讀起來讓人覺得頭緒紛繁,抓不住重點。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瞭我一個“劇情梗概”或者“人物關係圖”,讓我能夠快速地抓住故事的核心。我特彆期待,作者是如何做到將一個朝代的興衰、一個文明的崛起、一個重大事件的意義,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齣來的。這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功夫,更是一種對曆史本質的深刻把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種“宏觀視角”,能夠將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曆史事件聯係起來,理解它們是如何相互影響,共同塑造瞭我們今天的世界。它或許就像一位優秀的導演,能夠用最少的鏡頭,卻能傳達齣最豐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寓意。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曆史的連貫性和規律性,不再覺得曆史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個有機整體。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書名,真的太吸引人瞭,它精準地戳中瞭像我這樣,既對世界曆史充滿好奇,又常常被厚重史書的體量嚇退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快速掌握曆史脈絡,並且能夠理解其宏大敘事的方法。這本書的承諾,正是我所期待的。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將如此龐大和復雜的曆史信息,濃縮成“一句話”就能被理解的精髓。這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概括能力。我設想,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道齣最深刻的道理。它或許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曆史認知框架,讓我能夠將零散的曆史事件串聯起來,理解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和發展脈絡。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之前一直睏擾我的曆史難題,都能在這“一句話”中得到解答。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發,讓我能夠更有效地理解和分析曆史。

评分

坦白說,《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書名,讓我對它的期待值一下子拉滿瞭。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讓我快速理解世界曆史發展脈絡的方法,而不僅僅是記住一堆枯燥的地名和人名。這本書的承諾,簡直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錯綜復雜、綿延數韆年的曆史事件,濃縮成寥寥數語的。這需要何等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對曆史本質的深刻洞察?我設想,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坐在火爐邊,用他那洞察世事的眼神,講述那些波瀾壯闊的曆史故事。他不會糾結於細節,而是直擊要害,讓你瞬間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種“鳥瞰式”的曆史觀,能夠看到曆史的整體走嚮,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和影響。比如,羅馬帝國的衰落,是如何影響到歐洲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又為何會開啓全球化的進程?這些宏大的敘事,如果能用精煉的語言概括齣來,那將是多麼令人震撼。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覺到,曆史並沒有那麼遙遠和復雜,它就在我們身邊,以一種簡單而深刻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書名,真的非常有衝擊力,也充滿瞭野心。我常常覺得,讀曆史就像在玩一個巨大的拼圖遊戲,而這本書,仿佛給瞭我一個“說明書”,告訴我在最關鍵的地方應該放上什麼樣的“拼塊”。我一直很頭疼的是,曆史事件太多,時間綫太長,有時候讀完一個章節,就忘瞭前麵講瞭什麼。這本書如果真能做到“一句話”概括,那將是極大的便利。我期待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易於記憶的曆史時間軸。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讓我理解曆史的“因果鏈條”。比如,為什麼文藝復興的種子會在那個時代發芽?為什麼工業革命會首先發生在英國?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一定有其必然的邏輯。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抓住那些“關鍵的轉摺點”,理解它們是如何改變曆史的走嚮的。它或許就像一種“曆史的DNA”,能夠揭示齣不同時代、不同文明之間的內在聯係。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簡潔明瞭的,但同時又要充滿智慧和洞察力,能夠讓我讀完之後,對曆史産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濃厚的興趣。它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是一位睿智的曆史導師。

评分

《一句話讀懂世界史》這個名字,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曆史學習的全新想象。我常常覺得,曆史是一張巨大的網,而我們常常隻能看到其中的一根根絲綫,卻很難看到整張網的模樣。這本書的承諾,就好比是給我瞭一張高清的“全景圖”,讓我能夠一窺全貌。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從浩如煙海的史實中,提煉齣最具代錶性、最具概括性的一句話的。這其中一定蘊含著作者對曆史深厚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時間綫”和“因果鏈”。比如,文藝復興為何會發生?工業革命為何首先在英國興起?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能用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概括齣來,那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學習效率和理解深度。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讓我能夠學會如何去思考曆史,如何去理解曆史事件之間的聯係。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將原本模糊的曆史麵貌,變得清晰而生動。

评分

這本《一句話讀懂世界史》給我的第一感覺,簡直就是一場曆史的“濃縮精華”的盛宴。我一直覺得,曆史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個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巨大網絡。很多時候,麵對浩如煙海的史料,我們就像迷失在森林裏,找不到方嚮。這本書的標題,就好像是在黑暗中點亮瞭一盞明燈,告訴我:“彆怕,這裏有條捷徑。” 我尤其期待的是,作者是如何處理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如何從中提煉齣能夠代錶整個時代或事件精髓的一句話。我猜想,這可能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通過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卻能窺見整個曆史的走嚮。就像觀察一片葉子的脈絡,就能大緻推測齣這棵樹的生長環境和生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種“全局觀”,不再被曆史事件的錶麵現象所迷惑,而是能夠看到它們背後隱藏的更深層次的邏輯和驅動力。比如,為什麼某個帝國會在巔峰時期迅速衰落?為什麼某個發明會突然改變人類的進程?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都隱藏在那“一句話”之中。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之前一直堵在心頭的問題,突然得到瞭解答。它不僅僅是曆史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發,教我如何去理解和分析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