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读懂世界史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Helge Hesse
图书标签:
  • 世界史
  • 历史
  • 通史
  • 文化
  • 知识
  • 科普
  • 入门
  • 大历史观
  • 时间线
  • 人类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温80句经典名言,阅读一趟历史之旅。
走过罗马帝国的兴盛衰败,看尽法国革命的风起云涌,
让世界大战的烟硝和柏林围墙倒塌的瞬间,再一次呈现眼前。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智慧名言。
  — 「知识就是力量。」英国思想家培根曾经这么说。
  —「人民若无面包,那就改吃蛋糕!」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困惑地表示。
  — 「革命将吞噬他自己的儿女。」法国大革命吉伦特派人士维尼奥上断头台时的领悟。
  — 「上帝不玩骰子。」科学家爱因斯坦这么确信。

  你一定曾经读到或听过这些名言,然而你知道是谁,又在什么样的历史情境下说出口的吗?

  作者从人类两千六百年历史节选出八十则名言,带领读者纵览世界发展轨迹,重温历史上许多关键时刻,并让从古到今的每一个时代,再度鲜活地呈现你我眼前。每一句名言,不论其背景是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它都打开一扇通往该时期的大门,让历史事件、人物、遗址活灵活现地映入眼帘,读者彷彿亲临每个关键时刻。

  凯撒那颗已掷出的骰子透露什么关于罗马帝国的讯息?路德发表的宣言如何敲响宗教改革的大钟?康德的言论回答了哪些关于启蒙的问题?甘迺迪「我是柏林人!」的演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冷战气氛?书中皆有详尽的描述。从爱奥尼亚学派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Thales von Milet, 625-547 B.C.):「认识你自己!」,到前美国总统布希(Bush, 1946-):「邪恶轴心。」句句耐人寻味的名言诉说着一部宛如精采故事集的世界史。

本书特色

  历史名言让重要的历史时刻更生动,更有戏剧性及临场感

作者简介

黑尔格.赫塞 Helge Hesse

  1963年生,大学主修哲学与企管。曾在出版界工作多年,拍过短片,并曾放映于欧洲各大影展。目前为自由作家,撰写文化、历史与经济相关主题的文章与系列作品,发表于德国《商业日报》(Handelsblatt)、《时代週报》(Die Zeit),曾参与多本学术类工具书的写作,包括知名的《金德勒文学大百科》(Kindlers Literatur-Lexikon)。2005年出版《给经理人的有力话语:有助于领导、组织与事业成功的100句意义深远的引言。》(Starke Worte fur Manager. 100 ungewohnliche Zitate und ihre Bedeutung fur Fuhrung, Organisation und Karriere.)现居住于杜塞尔多夫。

译者简介

王荣辉

  曾就读东吴大学政治系、政治大学历史系与法律系。其后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at Gottingen)攻读硕士,主修哲学、西洋中古史与西洋近现代史。通晓英、德、法、日与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担任台北歌德学院特约翻译。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世界之舞: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的图书简介,旨在深入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脉络、驱动力量及其复杂互动,而不涉及“一句话读懂世界史”的内容: --- 世界之舞: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 ISBN:978-1-234567-89-0 定价:人民币 128.00 元 卷首语:时间织就的挂毯 人类历史并非一系列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一幅由时间精心编织的宏大挂毯。从最初的火花到如今的数字洪流,文明的演进充满了矛盾的张力:协作与冲突、创新与保守、理性与非理性。本书《世界之舞: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旨在穿透历史的迷雾,聚焦于驱动这些剧变的底层逻辑、那些塑造了我们共同命运的结构性力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复杂交织的“舞蹈”。我们不追求对每一个朝代的精确罗列,而是致力于描绘人类在地球舞台上如何学会生存、发展、冲突与共存的史诗。 第一部分:基石的奠定——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第一章:大地的馈赠与劳作的觉醒 本章追溯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定居农业社会的艰难跨越。我们探讨“新石器革命”如何重塑了社会结构、人口密度和对时间的感知。地理环境如何决定了早期文明的萌芽地点——尼罗河流域的周期性泛滥、两河流域的灌溉需求,以及东亚季风区对雨水的依赖。重点分析了早期社会中权力、财富和信仰体系的初步分化,以及文字和数学作为管理复杂社会工具的诞生。这不是关于某个特定王朝的叙事,而是关于“组织”和“存储”能力的进化。 第二章:城邦的诞生与秩序的初探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对规范化、法律和共同身份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章深入分析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古埃及的中央集权神权统治,以及印度河谷文明的城市规划智慧。我们重点剖析了早期帝国思维的雏形——如何通过神祇的授权、军事力量的集结和官僚机构的设立,将原本松散的社区凝聚成具有扩张野心的实体。这一阶段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让成千上万互不相识的人相信同一个故事,并服从同一套规则? 第三章:轴心时代的精神转向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被誉为“轴心时代”。本章探讨了在欧亚大陆不同角落,独立出现的伟大思想体系——从印度的奥义书到中国的诸子百家,再到希腊的哲学思辨和犹太教的一神论。这种转向不仅仅是宗教的革新,更是人类开始系统性地反思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伦理道德的构建以及理想社会的蓝图。理解这些思想的并行诞生,是理解后世冲突与融合的关键。 第二部分:连接与张力——帝国的兴衰与全球化前夜 第四章:路网与帝国的逻辑 本书将重点考察历史上的大型帝国(如波斯、罗马、汉朝和孔雀王朝)的共性与差异。我们分析了帝国扩张的经济驱动力(资源获取与贸易垄断)、军事技术(步兵方阵、骑兵的运用)以及行政韧性(道路建设、税收系统和法律统一)。探讨了这些庞大结构内部固有的脆弱性——过度扩张的边境、内部精英的腐化,以及对被征服民族的文化整合难题。 第五章:贸易的血液:丝绸之路的深层意义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流通的通道,更是技术、疾病、宗教和观念的交换网络。本章不着眼于具体货物的买卖,而是分析这条“生命线”如何促进了欧亚大陆的知识溢出效应(如造纸术西传、佛教东渐)。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贸易连接带来的负面效应,如瘟疫的传播如何成为终结旧秩序的隐形力量。 第六章:宗教的扩散与身份的重塑 中世纪(或称“后古典时期”)的特征在于普世性宗教的崛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在不同区域的传播与本土化。我们分析了这些信仰体系如何取代了地域性的城邦神祇,成为构建跨区域共同体和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特别关注了伊斯兰文明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的整合与创新,以及它在东西方知识传递中的关键桥梁作用。 第三部分:范式的革命——现代世界的构建 第七章:地理大发现:世界的重新校准 本书认为,15世纪末开始的全球性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范式转变之一。这不是简单的探险,而是技术(航海、火药)、经济(对贵金属和香料的渴望)与政治(国家竞争)合力的结果。重点剖析了“哥伦布交换”对全球生态、人口结构和经济权力的永久性重塑,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主义结构是如何建立起最初的、不平等的全球经济体系。 第八章:理性之光与启蒙的遗产 启蒙运动被视为人类认知自我和改造世界的又一次“轴心时代”。本章聚焦于科学方法的成熟(从观察到实验)、政治哲学的演进(洛克、卢梭、孟德斯鸠),以及这些思想如何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我们分析了启蒙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美国、法国、以及东方的改革运动)的适应与变异。 第九章:蒸汽与机器:生产力的暴政 工业革命远超出了技术革新本身,它是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彻底重构。本章分析了煤炭、蒸汽机和工厂制度如何打破了前工业时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限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创造,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化危机、阶级分化和对环境的系统性破坏。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及其对全球资源的分配不均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加速的时代——冲突、整合与未来之问 第十章:民族国家的崛起与意识形态的冲突 19世纪,“民族”成为超越地域和阶级的核心忠诚对象。本章考察了民族主义如何成为重塑欧洲乃至全球政治版图的主要力量,以及它如何与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我们着重分析了20世纪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自由民主、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它们如何争夺人类未来的定义权。 第十一章:冷战的架构与全球互联的悖论 二战后建立的两极世界结构,定义了近半个世纪的全球政治。本章探讨了核武器的出现如何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以及代理人冲突、太空竞赛和意识形态渗透如何成为对抗的主要形式。同时,也关注了这一时期全球南方国家(前殖民地)争取独立自主和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 第十二章:信息时代与文明的再融合 本书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的加速为收尾。我们审视了计算机、互联网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连接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出全球性的金融、文化和舆论空间。然而,这种连接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身份的碎片化、信息过载、数字鸿沟以及对既有治理模式的冲击。最后,本书提出对人类文明未来形态的开放性思考:在高度互赖的系统中,我们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创新与可持续性? --- 《世界之舞》 是一部为严肃的思考者准备的历史巨著。它要求读者放下对具体日期和人物的记忆负担,转而关注那些跨越千年仍能被我们感知的宏大力量——地理、技术、思想与权力——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共同编排了这出永不停歇的“世界之舞”。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我们自身在历史长河中位置的深刻洞察力。 适合读者: 历史爱好者、社会科学专业人士、寻求宏观视角理解当代世界的商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上古时代
1. 认识你自己!
泰利斯(Thales of Miletus, ca. 625-547 B.C.)
2. 万物流转
赫拉克利特(Heraklit, ca. 540-480 B.C.)
3.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斯(Protagoras, ca. 485-415 B.C.)
4.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Socrates, ca. 470-399 B.C.)
5. 失败者真可悲!
布伦努斯(Brennus, ca. 400 B.C.)
6. 这是跨越点
亚里斯多德(Aristoteles, ca. 384-322B.C.)
7. 别遮住我的阳光
钖诺普的第欧根尼(Diogenes of Sinope, ca. 404-323 B.C.)
8. 证明终了
欧基里德(Euklid, ca. 320-275 B.C.)
9. 欲先人,必以身后之
老子(ca.300-400 B.C.)
10. 你懂得胜利,却不懂得善用胜利
马哈巴尔(Marhabal, ca. 300 B.C.)
11. 别踩坏我的圆
阿基米德(Archimedes, ca. 287-212 B.C.)
12. 骰子已掷下
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 100-44 B.C.)
13. 犯错是人的天性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143 B.C.)
14. 把握今天!
贺拉斯(Horace, 650-8 B.C.)
15. 我以洗手表明无辜
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us)
16. 像我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就要死去了!
尼禄(Nero, 37-68)
17. 钱一点也不臭
维斯帕先(Vespasian, 9-79 B.C.)
18. 你必以此兆获胜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 ca. 288-337)

@中古时代
19. 遇有疑义应该有利于被告
《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 528-534)
20. 祈祷并工作
努西亚的圣本笃(Benedikt von Nursia, 480-547)
21. 时代在变,而我们也跟着时代在变
洛泰尔一世(Lothair I, 795-855)
22. 我欲明,故我信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Anselm von Canterbury, 1033-1109)
23. 先到先磨
艾克.冯.莱普哥夫(Eike von Repgow, 1180-1233)
24. 白板
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 1193-1280)
25. 分而治之
路易十一世(Louis XI., 1423-1483)
26. 目的可以合理化手段
尼可洛.马基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
27. 我别无选择,唯有挺身而出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近世
28. 在我的帝国日不落
查理五世(Karl V., 1500-1558)
29. 知识就是力量
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30. 地球还是在动啊!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31. 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
32. 每个人对于其他人而言都是狼
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
33. 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世(Louis XIV., 1638-1715)
34. 自由放任!
皮耶.德.布阿吉尔贝尔(Pierre de Boisguilbert, 1646-1714)
35. 大洪水就在我们身后!
庞巴度侯爵(Marquise de Pompadour, 1721-1764)
36. 每个人都应该依照自己的方式上天堂
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II., der Grobe, 1712-1786)
37. 人生而自由,却处处缚于枷锁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88)
38. 启蒙就是人类走出自己所造成的蒙昧状态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88)
39. 时间就是金钱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40. 我们拥有力量可以让这个世界重新开始
汤玛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
41.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
42. 人民若无面包,那就改吃蛋糕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793)
43. 革命将吞噬掉他自己的儿女
皮耶.维尼奥(Pierre Victurnien Vergniaud, 1753-1793)
44. 四千年的历史正俯视着你们!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
45. 请赐给我黑夜,或是将布吕歇尔给我送来!
威灵顿公爵(Arthur Wellesley, Duke of Wellington, 1769-1852)
46. 战争只是政治运用其他手段的延伸
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 1781-1831)
47. 把和平给茅屋!把战争给皇宫!
毕希纳(Georg Buchner, 1813-1837)
48. 所有权是窃盗行为!
普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1865)
49. 德国!德国!高于一切!
法勒斯雷本(Heinrich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 1798-1874)
50. 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吧!
马克思(Karl Marx, 18118-1883)
51. 直到最后一棵树枯死、最后一条河川被污染、最后一条鱼被捕杀后,我们才会发觉,钱是不能拿来吃的
印地安克里人的预言
52. 铁与血
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
53. 所有的轮子都将静止,当你强壮的手臂意欲如此
格奥尔格.黑尔维格(Georg Herwegh, 1817-1875)
54. 分进合击
毛奇伯爵(Helmuth Graf von Moltke, 1800-1891)
55. 从开普到开罗
塞西尔.罗德斯(Cecil Rhodes;1853-1902)
56. 轻声细语,手执巨棒
狄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

@现代
57. 在我眼里,不再有党派之别,在我眼里,只有德国人!
威廉二世(Wilhelm II;1859-1941)
58. 信任固然好,但控制更佳!
列宁(Vladimir Ilyich Lenin;1870-1924)
59. 自由总是异言者的自由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0-1919)
60. 德国的军队让人从背后捅了一刀
兴登堡(Paul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1847-1934)
61. 对于不可谈论的事物,我们则应该保持沉默
维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62. 上帝不玩骰子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63. 我能吃下的,远远不及我想吐出来的
马克思.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
64. 从清晨五点四十五分起,我们业已展开还击
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65. 血、汗与泪
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
66. 你们想要总体战吗?
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 1897-1945)
67. 他人便是地狱!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68. 尝试在人间建立天国,结果总是会创造出地狱
卡尔.波普(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
69. 恶的寻常性
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 1906-1975)

@当代
70. 我是柏林人
约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1963)
71. 我有一个梦
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1929-1968)
72.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 1930- )
73. 我们要更大胆地追求民主
威利.布兰特(Willy Brandt, 1913-1992)
74. 比赛必须继续!
艾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 1887-1975)
75. 谁来晚了,谁就将受到生活的惩罚
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 1931-)
76. 欣欣向荣的景象
赫尔穆特.柯尔(Helmut Kohl, 1930-)
77. 百战之母已经开始了!
萨达姆.海珊(Saddam Hussein, 1937—2006)
78. 我并没有与那个女人发生性关系…陆文斯基小姐
比尔.柯林顿(Bill Clinton, 1946-)
79. 年金是安全无虞的!
诺伯特.布吕姆(Norbert Blum, 1935-)
80. 邪恶轴心
小布希(George W. Bush, 1946-)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珍珠与名言

  如果说,一句名言好比一颗珍珠,有些人可能先入为主,将珍珠的圆润和亮泽拿来象征名言的智慧和哲理。这种联想,自有道理。因此,许多人喜欢来自名言的启示。

  不过,名言和珍珠还有一项类似的地方。那就是名言和珍珠的诞生、传世都有它们各自的生态。每一句名言如同每一颗珍珠都是唯一的、特殊的;它们都有各自所属的环境和时间。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从书名判断以为它收录了许多名人的名言,而后再补充一点生平背景和名言的出处,如此既有历史的故事,又可励志。然而一经阅读,立刻发现它并非一本普通的青少年读物而已,更何况单就篇幅来说,也不可能随便翻两下就可以了结。但是,它非常引人入胜,一篇接着一篇,一直想阅读下去。

  总共八十句名言中,有些我们耳熟能详,有些是完全陌生。作者以叙事的方式表述,读起来生动,经常浮现历史的画面。其实,更精确地说,作者借着每一句名言为引子,由小见大,夹叙夹论,并带有分析的思维,让读者了解一句名言背后的历史脉络。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名言和珍珠都有各自的生态。这种写作方式,一方面需要作者个人的学养和见识,但另方面也是传承自西方古典时代的撰写风格。例如,被誉为传记学之父的蒲鲁塔克 (Plutarch, 46-120A.D.)曾经特别强调:﹁有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琐事,仅是一种表情或一句笑谈,比起最着名的围攻、最伟大的军备、最惨烈的战争,更能使我们深入了解一个人的风格和习惯。蒲鲁塔克以古代希腊、罗马人的传记集结成一本书;两千年后,有人以八十句名言合成一本史书,显明地其来有自。当今我们研究历史的学者和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不妨重拾东西方古典世界中的叙事能力,不必一味採取「线性的、时序的、分析的因果关系式的思维」。

  每一本史书都是一次选择的成果,世上应该没有绝对无所不包、完备无缺的作品。八十句名言当然只是某种选择而已,读者不必认真以为这果真是一本世界史。尤其不要急着用「欧洲中心论」之类的大帽子扣在作者的头顶上。细心的阅读作者在本书中特别挑选的那些哲学、思想、法律和政治的名言。这些名言有些出自历来大家公认的正面人物,但也有些负面评价、受人争议的人物。正反两面并列,恰恰如同水下的珍珠因为生态百出,才能反映自然界的真相。

  这本书最难以可贵之处,在于它说明了每句名言都有各自的历史。有些名言并非如同一般人的印象出自某人之口,而是转嫁接枝,以讹转讹、或断章取义等等因素造成的。严肃的说,这是种学术考证学。轻松的说,这好比珍珠的鑑定工夫。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个人曾经在这方面特别用心,因为每句名言都有各自的身分,它们都活在历史的脉络之中。

  每一颗圆润的珍珠都是迷人的;然而,粒粒的珍珠串成项鍊将更华美高贵。本书的作者以他的眼光,挑选了八十句名言,串连成一条历史的项鍊。在阅读欣赏之余,本书的读者不妨也自己动手,挑选一些喜欢的名言,将它们串连起来。

周樑楷
(本文作者现为逢甲历史文物研究所教授)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读、所听、所说的许多名言,有些已经存在超过了千年之久。这些名言诞生在世界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时刻;某些是脱口而出,某些则是被书写下来。在这当中,有些名言,甚至比我们今日所使用的语言还要古老;而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关于文化与历史的二、三事。

  追寻这些名言的历史,回顾这些名言的创造者,并且研究它们诞生时所处的背景,在此同时,我们不仅与这些名言一同进行了一场时光之旅,更细数了人类历史上许多意义重大的里程碑。

  本书诚挚地邀请各位读者,共享一趟特殊的历史之旅。就像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那样,他让他书里的英雄菲利雅.斯福格(Phileas Fogg),在八十天当中就环游了全世界,我们的旅程,也是由八十个句子所组成;从「认识你自己!」,一直到「邪恶轴心」,八十个句子横跨了两千六百年的时空,带您穿越世界的历史,去拜访在历史上的那些关键时刻所登场的人物与发生的舞台。

  在本书所探寻的每一句名言背后,都隐含着十分有意思的某段历史时期。当我们透过这些名言敲开每一段不同时、空的大门,在这每一段过往的时期里,当时人们观看世界的各种独特眼光,总会让我们一再地感到惊奇。

  就如每一趟旅行一样,总是要在途中作出许多决定,像是,要在哪里落脚、要去哪里参观、甚至是要在哪里结束旅程等等。由于本书主要是讲述世界史,因此,某些文学性的名言,就只有当它们,对于某段特别的历史时期,或是对于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扮演着重要角色时,才会将其选入。这趟旅行并不要求平衡或详尽;所以,有时虽然我们的行程继续前往下一站,可是您或许会宁愿在原地多伫足、留连一番;此外,由于并非世界史上所有重要的事件,都曾经创造出某句名言,因此,这趟旅行也无法将世界史完整地浏览一遍。而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散播阅读历史的乐趣;不过倘若您对书中的内容有兴趣,想更深入地阅读时,本书所附的参考文献的部分,将能协助您找到本书所选用的每句名言的来源。

  最后,容我提示各位读者:虽然本书是以编年的方式安排,不过每一个章节都是各自独立,若是您在初步阅读时,某些名言无法提起您的兴趣,您可以就此跳过;或许,当日后,您在生活当中再度遇到了某些名言所描述的类似情况,您可以回过头,再看看您曾经略过的那些名言。

  我由衷地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满意,我利用这八十个句子,为各位所做的世界史「导游」;我深切地期盼,透过本书,可以让各位读者感受到,历史是多么地有趣。祝您阅读愉快!

图书试读

*****骰子已掷下
**** The die has been cast
***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 100-44 B.C.)

卢比孔河(Rubicon)的河水安静地流淌,它是罗马行省山内高卢(Gallia Cisalpina)(义大利北部)与罗马京畿的分界。任何罗马的将领都不得随意带兵越过界线,否则就会被视为叛变。凯撒乘车一路行军至卢比孔河畔,下令全军停驻,让拉车的马匹到河边去饮水休息。在冬日冷冽的空气里隐约可以嗅到凯撒士兵跋山涉水的汗臭水味。凯撒很明白让军队渡河的后果会有多严重。

然而,就在西元前四十九年一月的某一天,凯撒终究要面对抉择:一旦他率军队渡河,踏上了罗马的京畿,一场罗马的内战便在所难免。但为了目的,凯撒果决地展开计划。凯撒的军队已经陆续地渡河,现在就等他下达最终进军命令。
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凯撒以希腊文引用了剧作家米南德(Menander)的话:「骰子已从高处掷下。」(Anerriphtho kybos)普鲁塔克则将译为拉丁文:「骰子已掷下。」(Iacta alea est)然而真有其事吗?凯撒总是喜欢譁众取宠,但是在他的《内战记》(De bello civili)里对此却只字未提。

罗马作家苏埃托尼乌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的版本「骰子已掷下」(Alea iacta est)流传最广,不过这个拉丁文版本其实不尽符合原意。无论如何,后来的人们每当要做重大决定时,或是某件悬而未决的事总算有了结果时,便会引用这句话。而也有人在面对不确定的冒险时会引用这句话,他们的心态与凯撒当时渡河的决定相似。此外还有一句话叫做「渡过卢比孔河」,描述再也无法回头的决定,在决定当下,事情最终的结果仍难以逆料。

对于凯撒与他的敌人而言,「渡过卢比孔河」这场豪赌的骰子已经掷下;一直要到等三年之后,罗马的局势才又重新回归平静。究竟是什么事让凯撒要进行这场豪赌呢?这整件事又牵涉到什么呢?

西元前一百年,凯撒诞生于罗马,当时看不出来后世的「皇帝」(Kaiser)或「沙皇」(Tsar)都是以他为名。不过,传说凯撒是剖腹生产,故而日后「剖腹生产」(Sectio caesarea)一词也是以凯撒命名。虽然凯撒出身于尊贵的儒略家族(Julius),但是当时他的家族在罗马却算不上很有影响力。凯撒的外形一点也不像个英雄,个子不高,声音倒是很宏亮,年轻时的他发量有点稀少,这一点也让爱美的他十分苦恼。此外,凯撒还患有病情日益严重的癫痫症,而症状甚至严重到曾在临阵作战时突然发作。尽管如此,凯撒的长相倒是给人不错的印象,他的嘴型优美,颧骨高耸,在年轻时便颇有苦行僧的架式。凯撒于年少时就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对于演说极为在行的他,经常在演讲时善用休息与停顿吸引众人的目光。可是随着年岁增长,他的脸上慢慢出现了两道较深的法令纹,而且眼角与嘴角也在历经了人世间的种种变化后,令人感到冷酷与严苛。

在完成学业与兵役之后,凯撒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曾经先后担任过许多罗马的重要公职。西元前六十八年,凯撒先前往西班牙出任高级财政官员,三年后卸职返回罗马,并且以金钱疏通取得了市政官一职,负责神殿与节庆等文化事务,而凯撒正好利用他的职权拢络人心,赢得群众的支持。西元前六十三年,凯撒出任大祭司长(Pontifex Maximus),成为罗马大祭司团的领袖。从政期间,凯撒能够步步高陞,得归功于他的金主克拉苏斯(Marcus Licinius Crassus),克拉苏斯极为富有而且颇具野心,在当时可以说是罗马的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不过,凯撒却负债累累,对他而言,这时重回西班牙去出任总督反而较为有利,于是凯撒重作冯妇,而短短数年后,当凯撒于西元前六十年年中重返罗马时,已无债一身轻。于是,他便趁机邀集了克拉苏斯以及当时最受欢迎的罗马统帅庞培(Gnaeus Pompeius)三个人秘密结成了前三头同盟(Triumvirat),以实现三人的政治利益。因此,庞培与凯撒联姻,庞培娶了凯撒的女儿尤莉娅(Julia)。西元前五十九年,凯撒顺利当上执政官,这是罗马共和时期最高的官职。然而,惯例上执政官并不只一位,而是同时有两位出任,且任期也仅有一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一句话读懂世界史》给我的第一感觉,简直就是一场历史的“浓缩精华”的盛宴。我一直觉得,历史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巨大网络。很多时候,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就像迷失在森林里,找不到方向。这本书的标题,就好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告诉我:“别怕,这里有条捷径。” 我尤其期待的是,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如何从中提炼出能够代表整个时代或事件精髓的一句话。我猜想,这可能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通过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却能窥见整个历史的走向。就像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就能大致推测出这棵树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全局观”,不再被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能够看到它们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逻辑和驱动力。比如,为什么某个帝国会在巅峰时期迅速衰落?为什么某个发明会突然改变人类的进程?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都隐藏在那“一句话”之中。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之前一直堵在心头的问题,突然得到了解答。它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教我如何去理解和分析历史。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一句话读懂世界史》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作为一个对历史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厚重史书劝退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有一种能够快速掌握历史脉络,理解宏大叙事的方法。这本书的承诺,无疑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试着想象,如果真的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个朝代的兴衰,一句“话”点破一个文明的崛起与没落,那将是多么智慧和高效的学习方式!这不仅能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更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历史认知框架,避免那些琐碎的细节干扰,直接抓住历史发展的核心。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简单而深刻的逻辑。它或许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带领我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找到那些最闪耀的星座,理解它们为何在那里,又如何相互影响。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庞大和复杂的内容,浓缩成简练而富有洞察力的话语的。这需要极高的概括能力和对历史本质的深刻理解。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堆砌事实,而是要提炼出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和核心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真正做到“读懂”,而不是仅仅“记住”。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理解那些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转折点,这才是“读懂”的真正含义。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书名,简直太有魔力了!作为一名对历史有着强烈兴趣,但又常常被厚重史书的细节淹没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让我快速掌握历史脉络,并且能够深入理解其本质的方法。这本书的标题,恰好点出了我最迫切的需求。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庞大和复杂的历史信息,提炼成“一句话”就能被理解的精髓。我猜想,这绝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深刻洞察的体现。它或许就像在茫茫大海中为我指明航向的灯塔,让我能够快速抓住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有逻辑的历史框架。例如,我希望能够理解,为什么某个文明会崛起,而另一个文明会衰落;为什么某些技术革新会瞬间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思维工具”。我希望能通过它,真正做到“读懂”世界史,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事实。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标题,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历史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长篇小说,但往往读起来让人觉得头绪纷繁,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了我一个“剧情梗概”或者“人物关系图”,让我能够快速地抓住故事的核心。我特别期待,作者是如何做到将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文明的崛起、一个重大事件的意义,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的。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功夫,更是一种对历史本质的深刻把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宏观视角”,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它或许就像一位优秀的导演,能够用最少的镜头,却能传达出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寓意。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历史的连贯性和规律性,不再觉得历史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书名,一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觉得,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关键的转折点,它们就像是蝴蝶效应的起点,看似微小,却能引发惊天动地的变化。如果这本书能将这些关键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那简直是太厉害了。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历史的“顿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看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解那些宏大叙事背后,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比如,为什么某个帝国会崛起,又为何会衰落?为什么某个思想会在某个时代流行?这些问题,如果能用精炼的语言点明,那将是极大的启发。我设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能够从无数的食材中,提炼出最精华的味道,让你在品尝中就能体会到食材本身的魅力。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纵览全局”的历史视野,不再被繁琐的细节所困扰,而是能够抓住历史的“主线”。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书名,真的非常有冲击力,也充满了野心。我常常觉得,读历史就像在玩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而这本书,仿佛给了我一个“说明书”,告诉我在最关键的地方应该放上什么样的“拼块”。我一直很头疼的是,历史事件太多,时间线太长,有时候读完一个章节,就忘了前面讲了什么。这本书如果真能做到“一句话”概括,那将是极大的便利。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易于记忆的历史时间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让我理解历史的“因果链条”。比如,为什么文艺复兴的种子会在那个时代发芽?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发生在英国?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一定有其必然的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抓住那些“关键的转折点”,理解它们是如何改变历史的走向的。它或许就像一种“历史的DNA”,能够揭示出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简洁明了的,但同时又要充满智慧和洞察力,能够让我读完之后,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位睿智的历史导师。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书名,简直太有吸引力了,一下子就勾起了我想要了解世界历史的强烈欲望。我一直觉得,历史的进程往往是由一些关键性的节点和转折点决定的,如果能将这些“精髓”提炼出来,那将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本书的标题,正好符合了我的这种期待。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找出那些真正具有代表性、能够概括时代特征的“一句话”的。这需要何等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理解那些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它就像是给我了一张“历史藏宝图”,让我能够快速地找到那些最重要的“宝藏”,理解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将原本复杂和遥远的世界历史,变得清晰、生动,并且富有启发性。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书名,真的太吸引人了,它精准地戳中了像我这样,既对世界历史充满好奇,又常常被厚重史书的体量吓退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快速掌握历史脉络,并且能够理解其宏大叙事的方法。这本书的承诺,正是我所期待的。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庞大和复杂的历史信息,浓缩成“一句话”就能被理解的精髓。这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概括能力。我设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最深刻的道理。它或许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历史认知框架,让我能够将零散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脉络。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之前一直困扰我的历史难题,都能在这“一句话”中得到解答。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让我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分析历史。

评分

坦白说,《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书名,让我对它的期待值一下子拉满了。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让我快速理解世界历史发展脉络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记住一堆枯燥的地名和人名。这本书的承诺,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错综复杂、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事件,浓缩成寥寥数语的。这需要何等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对历史本质的深刻洞察?我设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火炉边,用他那洞察世事的眼神,讲述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他不会纠结于细节,而是直击要害,让你瞬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鸟瞰式”的历史观,能够看到历史的整体走向,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比如,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如何影响到欧洲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又为何会开启全球化的进程?这些宏大的叙事,如果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那将是多么令人震撼。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觉到,历史并没有那么遥远和复杂,它就在我们身边,以一种简单而深刻的方式影响着我们。

评分

《一句话读懂世界史》这个名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历史学习的全新想象。我常常觉得,历史是一张巨大的网,而我们常常只能看到其中的一根根丝线,却很难看到整张网的模样。这本书的承诺,就好比是给我了一张高清的“全景图”,让我能够一窥全貌。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最具概括性的一句话的。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作者对历史深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时间线”和“因果链”。比如,文艺复兴为何会发生?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兴起?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能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概括出来,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和理解深度。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让我能够学会如何去思考历史,如何去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将原本模糊的历史面貌,变得清晰而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