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没教的科学家

老师没教的科学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科学史之父萨顿(George A. L. Sarton)认为通用的科学教科书有教条的特点,适用于培养初学者和普通人才,对于具有清醒的理论哲学头脑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一种按照历史顺序写作的教科书。

  本书不是依照历史顺序写作,而是依照现阶段中学理科五大分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科,收集科学月刊曾经刊载介绍过的科学家文章,这些科学家或对该领域科学的翘楚、甚至对整体科学有重大贡献,或对我国该领域有着领头启蒙之功,这些文章当中,可学到平常在课本中所看不到的内容,并为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添加些血肉故事。

本书特色

  将过去四十年中《科学月刊》所刊载的各学科文章按编成专书。

作者简介

曾耀寰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及天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交通大学理学院、台湾艺术大学通识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现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助技师、《科学月刊》副总编辑。

  曾获第八届李国鼎通俗科学写作奖第参奖。着作包括《企鹅雄兵─用Linux进行电脑丛集计算》以及《Linux万万岁》(与谢宝庆合着);译作包括《爱因斯坦的镜子》(与邱家媛合译)以及《下一波资讯革命─量子电脑》(与邱家媛合译);主编《当天文遇上其他科学》、《穿越星空百亿年》等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数学
由淡入浓:如是我观涂灵形象--李国伟
用发夹debug的女人:Grace Hopper传记--单维彰
怀念陈省身:二十世纪的几何大师--王金龙
纪念欧拉三百诞辰:永远的数学导师--李武炎

物理
牛顿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爱丁顿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爱氏鸡为什么过马路?(一)--曾耀寰
爱氏鸡为什么过马路?(二)--曾耀寰
薛丁格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庖立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化学
德国化学之父:李比希--储三阳
诺达克夫妇的故事--刘广定

地科
兹维齐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哈柏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希帕克斯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钱卓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戈达鸡为什么过马路--曾耀寰
中国地质学开山大师翁文灏先生--刘昭民
台湾地质学开山大师马廷英先生--刘昭民

生物
台湾动物学的启蒙者陈兼善先生--赖春福
台湾植物分类学的奠基者刘棠瑞先生--李学勇
华陀:中国麻醉科及外科医学之鼻祖--钟金汤、刘仲康
中国生理学之父:l林可胜先生--张之杰
贡献卓越的微生物学家:刘荣标先生--钟金汤、刘仲康
引玉抛砖:缅怀克立克--程树德
现代细胞遗传之父:赖德堡博士--许英昌
追忆畲约翰教授:纪念一位真实的科学家--赖明宗
西摩尔.班泽是何方神圣?--罗时成

图书序言

用发夹debug的女人—Grace Hopper传记

单维彰
Grace Hopper(1906~1992)本姓Murray,Hopper是夫家的姓。Grace于西元1906年12月9日在纽约出生。

从她的父亲说起

Grace的爸爸是位保险业务员,应该不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他是个相当特别的父亲,在那个年代里,很少有人会供女生去受高等教育。

Grace的父亲曾经得了病,因此锯掉双腿,以木腿当作义肢。用义肢练习走路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从事保险业务工作,可见他生性乐观。他常对3个子女(1个儿子、2个女儿)说:「我用这双木头腿都可以出去工作,所以你们应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据说这番话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很深,Murray家的3个孩子都读到了大学,不过只有Grace拿了博士学位。

Grace回忆她小时候最喜欢上的课是数学课,特别是几何课。她说,那是因为她可以把铅笔盒里所有颜色的笔全部拿出来用。她从小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喜欢玩量角尺、计算尺这类的工程器具。她还做过一些通常是小男孩做的事,在6、7岁的时候,她曾经把家里所有的钟都拆开来,但是没有一个装得回去,因此受了很严厉的处罚。

Grace在1928年毕业于瓦萨大学(Vassar College),取得了数学与物理的学士学位。随后到耶鲁大学攻读硕士,并在1930年得到数学硕士。毕业后没有立即继续就学,而是回到她的母校Vassar大学担任教职。

1930年6月15日,Grace与Vincent Foster Hopper结婚。Vincent是纽约大学英文系教授,但是他在1945年时过世了,他与Grace没有生育子女,而Grace也没有再婚。

如愿以偿的从军梦

结婚之后没多久,Grace就决定要攻读博士。Grace一边教书,一边在耶鲁大学进修博士学位,并在1934年取得学位,前后只花了四年的时间,这算是相当快的。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代数方程式可化约性的新判断法」(A new Criterion for Reducibility of Algebraic Equations),论文中她运用一种几何方法去解决代数问题。到这个阶段为止,还看不出来这个人会跟计算机产生任何的关系。

直到1941年,Grace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当时欧战爆发,Grace有了从军的念头,她想加入海军。当时女人从军都是做后勤工作,大部分都是护士,再不然就是担任文书后勤,这是我们在电影中常看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就可能被分配去担任「人力计算机」,例如计算弹道。

每一座炮在能够服役之前,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试射,并且从试射资料中计算精密的弹道表。每一支炮管都有它独特的弹道表,让炮兵据以调整角度来控制炮弹的落点。弹道表的计算程序中需要做一组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当时虽然有求解的方法,但是却没有自动化的计算工具来执行这么大量的计算。因此美国军方将有计算能力的人(通常是女兵),聚集在一间大房子里,让她们担任计算机的工作。

Grace本来要被分派到这种单位服务,但海军告诉Grace,说她年纪太大(34岁),没有适当的军阶和工作给她,因此婉拒了她的从军梦。后来,不知是谁转变了这个命运,有人发现Grace是一位数学博士,而当时的确有比单纯计算机更高等的任务需要她这样的人才。

让Grace受基本训练半年之后,海军将她分派到哈佛大学的后勤计算局(Bureau of Ordinance Computa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当时的主持人是Howard Aiken (1900~1973)。Aiken是1939年的哈佛物理博士,也是Mark I、II、III、IV这一系列电机计算机的设计及制造者。

Mark I原来的名字是ASCC(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它是由哈佛与IBM合资建造的,完成于1943年,有35吨重,内部的线路全长总共有500英哩。

但是在1944年Mark I启用典礼之后,IBM和哈佛闹翻了。因为哈佛人认为IBM只是个出钱的金主,主要的智能贡献是哈佛人的功劳;而IBM认为自己也在工程上做了许多研究和创新,只是哈佛认为那些工程上的创新都不值一提。所以,IBM就从哈佛的Mark计画中抽腿,后来的十年间,IBM在学术界的主要合作伙伴,变成了哥伦比亚大学。

Mark系列是电机型计算机。Mark I的数值都是23位的十进制整数或定点数,做一次加法要6秒,一次除法要12秒。Aiken持续在电机计算机方面发展,直到1952年的Mark IV。到那时候,已经明显可见,电机计算机的设计,必将输给电子计算机。由此可见,精明如哈佛,也并非一开始就押对了宝。

同一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也没押对宝,他们全力进行类比型计算机的研究。后来,几乎是一夜之间,麻省理工学院放弃了所有关于类比型计算机的计画,甚至解僱了整批助理和技师,改弦易辙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根据Grace自己的说法,当她走进哈佛的计算工厂,第一眼看到那「巨大、丑陋」的Mark I时,就立刻爱上它了!其实IBM是很有格调的公司,他们设计的Mark I外形,还不算丑陋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