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现代世界的主要元素追溯到关键的一四九二年,检视当时全世界的财富和权力如何分配,不同的宗教和文明如何划分世界版图,全球经济又如何越来越紧密相连。一四九二年发生的事甚至改变了全球生态系统。此外,我们熟悉的个人主义及「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家」的观念,也都在一四九二年逐渐成形、浮现。
为了寻找现代的起源,作者带领读者到当时的世界绕了一圈,途中不但有真实的旅行者为伴,也拉起逐渐将全世界绑在一起的丝线。这趟全球之旅以格拉那达为起点--在那里我们看到欧洲最后一个伊斯兰王国瓦解,再转移到廷巴克图--一个新的伊斯兰帝国在此崛起。我们跟着葡萄牙探险家走访南半球第一个基督教国王的宫廷,也加入被逐出西班牙的犹太队伍,横越地中海前往非洲、义大利和伊斯坦堡,并前往掌握在伟大的罗伦佐手中的佛罗伦斯,以及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统治的腐败罗马。我们看到了伊凡大帝统治下、生气勃勃而残暴嗜血的俄国的冰封边境,听见神祕主义诗人在印度洋沿岸吟诗,并跟着哥伦布一同航向大西洋。
战争和巫术、瘟疫和迫害、诗和预言、科学和魔法、艺术和信仰,一四九二年的所有荣耀与愚妄尽在此书中。世界各地发生的转变,都为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拉开序幕,从中我们看见现代世界为何又如何与中世纪和古典世界分道扬镳。
作者简介
菲立普.费南德兹-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1950-
塔夫斯大学历史系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讲座教授,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资深研究员,写过多本畅销历史书。目前是《泰晤士世界探索地图集》的主编,定期在西班牙与英国两地从事新闻记者、广播员的工作,在英国,是BBC第四电台「分析」节目的主持人,在美国,则被纽约时报喻为「与布劳岱尔、汤恩比等量齐名的历史学家 」。
★1997年荣获国家海事博物馆「凯尔德奖章」(Caird Medal)
★1999年受颁「约翰卡特布朗奖章」(John Carter Brown Medal),此两项奖项都是颁发给对航海史与殖民史有杰出贡献的研究者
译者简介
谢佩妏
清大外文所毕,专业译者,译有《城市的历史》、《失败的国家》、《以阿拉之名》《微国家》、《美的线条》、《中国无法伟大的50个理由》、《我是毛泽东》等。
第一章 「世界很小」
一四九二年的预言与实况
第二章 「使西班牙致力于侍奉上帝」
伊斯兰退出西欧
第三章 「军队正策马逼近」
伊斯兰在非洲奋力发展
第四章 「最悲惨的景象」
地中海世界及西班牙犹太人的流亡
第五章 「上帝在生我们的气吗?」
义大利的文化和冲突
第六章 前往「黑暗的国度」
俄国和基督教的东方边境
第七章 「血海」
哥伦布及横越大西洋之旅
第八章 「沙沙作响的柳树间」
中国、日本和韩国
第九章 「牛奶和奶油之洋」
印度洋外围
第十章 「第四世界」
大西洋和美洲的原住民社会
结语 我们所在的世界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串联”起不同事物,并从中发现深刻联系的作者心生敬意。而《一四九二:那一年,我们的世界展开了》的作者,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能够从一个看似普通的年份出发,挖掘出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如此多的重要事件,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展现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图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 interconnectedness,让我明白了世界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我特别欣赏作者的洞察力,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关于探索、关于文明、关于人类的未来。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对比。它让我认识到,历史的意义并非仅在于过去,更在于它能够为我们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提供重要的启示。这本书让我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与作者一起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作者在描述那些历史性的时刻时,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长远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描写,那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充满博弈与妥协的过程。它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勇气,以及在面对未知时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同时,书中也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历史中的残酷与不公,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和代价。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那种“展开”的感觉,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篇章。读完之后,我发现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作者没有选择一个固定的叙事线索,而是像一位出色的导演,将不同场景、不同人物的故事穿插呈现,却又能在结尾处将它们巧妙地融合。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反而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它让我明白,历史事件往往是多因一果,是无数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
评分我必须说,《一四九二:那一年,我们的世界展开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历史的一些固有认知。我过去一直以为历史就是一场场的战争和王朝的更替,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真正“展开”。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描绘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那种跨越地域、跨越文化的交流,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技术、甚至疾病的传播,都让我感到惊叹。它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静态的,而是充满着动态的能量,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演变。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次的探索,引领我进入未知的领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一四九二:那一年,我们的世界展开了》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世界”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过去可能只关注到了“我们”的世界,而这本书却将视野拓展到了整个地球。作者通过对一四九二年这个关键年份的聚焦,巧妙地将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视野。它打破了我固有的地域限制和时间局限,让我看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深刻影响。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为我的世界地图重新绘制边界,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联系。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学者式的严谨和文学式的浪漫。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向我展示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珍贵宝藏。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描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让我仿佛能闻到海风的气息,听到船帆的呼啸。它让我感受到,历史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和他们的故事组成的。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历史充满了热情,也让我更加期待去探索更多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我常常在阅读时被深深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和事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讲述“谁发现了谁”,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个时代不同人群的视角和动机。我看到了那些远航的水手们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也看到了那些被“发现”的人们所经历的巨大变故。这种多角度的叙事,让我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变得更加立体和 nuanced。它让我反思,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一个个体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们的选择又会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历史,去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过去与当下是如何紧密相连的。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直以来我对历史的认知都集中在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人物身上,但《一四九二:那一年,我们的世界展开了》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宏大、更复杂的世界图景。作者以一种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分散的线索串联起来,仿佛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史诗般的画卷。我从未想过,仅仅是“一四九二年”这个数字,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故事,牵扯着如此多的地域和文化。书中的叙述,既有对宏观历史趋势的把握,又不乏对微观个体命运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力量。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史学著作,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感染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历着那些激动人心的变革。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也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满足的书。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历史的好奇心,更拓宽了我的视野,深化了我的思考。作者的笔触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视角。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世界,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强烈推荐给任何对历史感兴趣,或者想要拓展自己视野的读者。它会让你重新认识“世界”这个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