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家要如何解读地球历史、为地球测定年龄?
化石是怎么生成的?对我们了解地球的过去有何助益?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各处的海水都一样咸吗?
潮汐、海浪、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波浪的高低又受了哪些因素影响?
天气跟天候有什么不同,季节又是如何形成的?
对地球很重要的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的哪一层?
人类如何影响全球气候?
变化莫测的云、雾如何形成?云又如何产生降水?
从地上、海底到天上,举目所见的现象,我们不了解的可真不少,
《观念地球科学III》带我们认识这古老的地球的过去。
探探广阔的海洋有多深、明白云、雾、大气对天气有何影响,
最重要的是,我们身在其中要如何应变,与地球和平共处!
作者简介
吕特根 Frederick K. Lutgens
塔布克 Edward J. Tarbuck
塔沙Dennis Tasa
吕特根与塔布克都是美国伊利诺中央学院的荣誉教授,两人合着了无数的地球科学丛书,都是全美地科教师争相使用的教材。
塔沙是专注于地理景观摄影与绘制的艺术家,与两位教授共同出版了许多精彩的好书。
译者简介
蔡菁芳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毕业,曾任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OURs)副秘书长、汗得学社(H.A.N.D.)研究员,现在则是为了自己怀抱的理念打拚中。译作有《为了我们的孩子而写的求生手册──七个决定未来的全球变迁趋势》、《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合译)、《想想地球.救救自己》(皆为天下文化出版)。
黄静雅
台南市人,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硕士(主修大气环境)。
着有《台湾天气变变变》(合着)、译有《看云趣》。
除了大气科学专长,也曾出版音乐专辑「看月娘」(角头音乐);创作儿童音乐专辑「春天伫陀位」及「幸福的孩子爱唱歌」等,2002年之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却心系台湾的一举一动,自称是「用母亲的眼睛与关怀万物的心,跨界地球大气与原创音乐」的家庭主妇。
《观念地球III》
第四部 地球历史解密
第8章 地质年代
第五部 地球的海洋
第9章 海洋——最后的边彊
第10章 永不止息的海洋
第六部 地球的动态大气
第11章 加热大气
第12章 水气、云和降水
坦白说,我原本对《观念地球科学III:海洋.大气》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以为又是一本堆砌知识点的学术著作。然而,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失误了。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它在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复杂的科学原理,但又巧妙地避免了使用过于生僻的术语。每当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时,作者总会适时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或者是一些发人深省的哲学思考,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的分析,它不仅仅是陈述数据,而是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这些现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且富有洞察力的老师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他不仅传授知识,更启发思考,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清醒的认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地球更负责任的态度。
评分这本《观念地球科学III:海洋.大气》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对地球的运作方式充满好奇,但之前的很多科普读物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停留在浅显的表面,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书完全不同,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海洋和大气这两大复杂系统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概念时,总是能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比如为什么会有海浪,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天气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图表,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地球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相互作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之心,也更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我知道了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这本书的叙事流畅,语言富有感染力,让我读起来欲罢不能,仿佛置身于蔚蓝的海洋和广阔的天空中,亲身感受着它们的力量和魅力。
评分这本书《观念地球科学III:海洋.大气》可以说是开启了我对地球科学的一扇新大门。我一直觉得,我们对海洋和大气了解得太少了,它们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却又如此神秘莫测。这本书非常巧妙地打破了这种神秘感,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关于海洋和大气最核心的知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厄尔尼诺现象”的解释,它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分析,更融入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刻反思,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我喜欢它那种“由小见大”的叙事方式,从一个微小的水滴,到浩瀚的海洋;从一次微风,到席卷全球的季风,都充满了科学的逻辑和自然的智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我们与海洋、与大气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地球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也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
评分第一次翻开《观念地球科学III:海洋.大气》,我以为会是一场枯燥的文字旅行,但很快我就被吸引住了。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能让最复杂的地学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洋和大气拟作有生命的实体,赋予它们性格和情感,读起来就像在听一段关于地球的史诗。例如,在描述台风形成的过程时,它没有直接给出物理公式,而是将它描绘成一场巨大的能量角力,充满了戏剧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信风”和“西风漂流”的章节,它将这些看似普通的风和洋流,描绘成了联系世界、驱动气候的无形巨手。这本书让我对“地球”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地理名词,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相互联系的巨大生命体。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但又不想被枯燥理论束缚的读者。
评分我得说,《观念地球科学III:海洋.大气》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科学”这两个字的教科书。我以为地球科学就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启迪。作者在描述海洋环流时,运用了大量的类比和故事,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比如将洋流比作地球的“血管”,输送着热量和养分,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而对于大气层,它则像是地球的“呼吸系统”,调节着气候,抵御着宇宙的侵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探讨,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地球的面貌。这种“整体观”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地球科学的宏大与精妙。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学生阅读,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关心地球的人的案头读物。它让我明白,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存在于我们身边,隐藏在每一次潮汐的涨落,每一次风的吹拂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