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傢園

昨日的傢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香港自開埠以來的變遷,讓讀者緬懷與香港一起成長的童年歲月。

  以往是圍村、石屋、木屋、徒置區……  現今取而代之的是萬丈高樓,但香港始終麵對一個難以解決的住房問題。 在規劃未來去嚮之前,有必要迴顧我們從前走過的路。讓我們一起重溫小漁村長大過程中的生活點滴。

  本書以介紹香港自開埠至上世紀90年代居住形態的變遷為綫索,透過昔日香港人的生活剪影,特彆是社會發展最快的近幾十年的寫照,讓讀者迴憶昨日的傢園。

  全書分成三章。第一章追溯香港自開埠至今居住形態的發展。第二章介紹唐樓、木屋區、漁村、圍村四種居住形態。第三章描繪香港都市形態的發展及未來的路嚮。而重點則在第二章,細說四種居住形態的升沉起落。

  本書囊括瞭香港攝影傢陳□先生多年的重要作品,並由城市規劃、環境管理專傢方國榮博士撰文敘述,是一部非常有曆史價值的佳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方國榮


  方國榮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地理係,另獲紐約大學城市規劃碩士和公共行政博士學位。他是美國、澳洲和香港等地的規劃師學會,以及英國慣例和運輸等專業學 會的會員,曾任美國麻省社會署波士頓區主任、紐約華埠策劃會中心主任、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人、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講師,香港高級公務員課 程中心研究主任、世界銀行房地産顧問、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現澳門城市大學)常務副校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課程主任,以及香港大學經濟及工 商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及行政課程總監。

  方博士曾在國際和香港學術書刊上發錶過不少文章,內容包括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防務政策,電子道路收費係統,市民參與及舊區重建等。

陳跡 (1918-2004)

  香港著名攝影傢。早年隨畫傢徐詠青習藝於香港詠青畫院。

  抗戰期間曾任《大公報》特派員赴潮汕及粵東一帶採訪,專題報導《一個名城的陷落》及《梁山泊的故事》等。

  香港淪陷後輾轉經麯江過桂林,曾先後任南寜中山中學美術教師,廣西天保國中及天保師範導師。戰後返港,擔任《長城畫報》攝影記者;《循環日報》攝影主任;《大公報》、《新晚報》記者及編輯等。

  他的攝影作品帶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善於錶現中下階層的人物狀況。影集有《香港滄桑錄》等。

圖書目錄

序---------------------8
曆史的步履
19世紀中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14
1946至1972年----------16
70年代----------24
80年代----------24
聚影留情
唐樓----------28
木屋區及徙置大廈----------44
漁村----------76
圍村----------96
飛越明天
城市發展與房屋策略----------110
未來的模式----------110
香港城市發展的模式----------113
長遠房屋政策----------118
主要公屋及居屋類型----------120
參考書目----------132
鳴謝----------134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