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1
1.2 常见寿命分佈/14
习题/20
第2章 复杂系统/23
2.1 常见的系统/23
2.2 储备系统简单介绍/31
2.3 网络系统/36
2.4 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的复杂系统/48
习题/55
第3章 复杂系统的可靠度函数/56
3.1 复杂系统可靠度的计算/56
3.2 复杂系统可靠度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71
习题/90
第4章 系统可靠度估计及性质/92
4.1 成败型数据情形下系统的可靠度/92
4.2 串联系统及并联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94
4.3 复杂系统可靠度函数的估计方法/105
习题/121
第5章 子系统的重要度/122
5.1 子系统的几种常见重要度/122
5.2 子系统MRI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125
5.3 子系统MRI的估计及性质/131
习题/136
第6章 复杂系统可靠性的假设检验/137
6.1 系统平均寿命的检验/137
6.2 系统可靠度的检验/140
6.3 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检验问题/146
习题/150
第7章 系统可靠度估计的MC方法/152
7.1 系统可靠性的模拟估计方法/152
7.2 子系统可靠度的信念分佈/155
7.3 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的估计/161
习题/167
附录/169
附录1 符号表/169
附录2 几种常见分佈/170
附录3 正态分佈表/171
附录4 χ 2分佈临界值表/172
参考文献/173
前言
可靠性理论是以产品的寿命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基础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应用概率、应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一个边缘分支学科.
现实生活中,产品从简单的单一元件到复杂的系统几乎处处可见.可靠性就是产品正常工作的能力,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指标.可靠性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的,当时出现了雷达、导弹等复杂的兵器,这些电子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丧失应有的作战能力.许多国家注意到这一现象,纷纷设立机构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随着研究的进展,对可靠性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包括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等广义可靠性概念上来.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勐发展使得产品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而对这些产品可靠性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实际系统可以是很复杂的,很少能够用一个随机变量加以描述.一个由众多子系统按一定方式搆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复杂系统.
本书对复杂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系统的数学描述,系统可靠度的计算,系统特征的统计推断,子系统重要度的度量及其统计推断.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了可靠性有关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寿命分佈及其性质.第2章对各种系统做了介绍,特别是对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描述的复杂系统,并且介绍了可靠度计算的各种方法.第3章给出了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描述的系统的可靠度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第4章介绍了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可靠度及置信下限的估计方法;考虑了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的复杂系统可靠度的几种估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第5章介绍了子系统重要度的几种常见度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MRI的计算的各种方法;给出了系统MRI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研究了MRI及其函数的统计推断问题.第6章考虑了基于最小路径的复杂系统可靠性的检验问题.第7章介绍了可靠性研究中的MC方法.
本书承蒙哈尔滨理工大学孔繁亮教授仔细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撰写过程中与周彦、刘迪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借鉴了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及文献,在此一并向相关人员及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水准,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10月
說真的,這本《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我其實是衝著「分析」這兩個字去的。我的工作上有時候會遇到一些產品開發上的瓶頸,常常是各種零件、軟體、甚至使用者的行為交互作用下,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要找出問題根源,往往像大海撈針。之前有嘗試看過一些統計分析的書,但總覺得它們的切入點不夠廣,比較偏向單一變數或簡單迴歸。我一直有個感覺,很多時候問題不是出在單一零件的品質不好,而是整個系統的協同運作出了狀況,某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環節失靈,就可能讓整個系統崩潰。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深度,感覺它不是只教你怎麼算數字,而是教你怎麼「看」懂一個系統。我希望裡面能有一些比較系統性的分析框架,像是圖論、或是狀態空間模型之類的,能幫助我把複雜的關聯性視覺化,然後找出關鍵的脆弱點。而且,書名裡有「可靠性」,這意味著它應該會談到預防措施、冗餘設計、或是容錯機制,這些都是在實際應用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比較怕那種光講概念,沒有實際案例或演算法介紹的書,希望這本的內容會比較紮實,能提供一些可以實際套用在我的工作上的方法。
评分我是在網路上看到這本《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的書訊的,當下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最近在忙著準備一個關於新產品上市的風險評估報告,需要分析很多潛在的風險點,其中很多風險都跟產品的供應鏈、生產流程、甚至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這些都是典型的複雜系統。我之前一直是用比較傳統的風險矩陣來評估,但總覺得漏掉了什麼,因為很多時候,風險的產生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個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結果。這本書聽起來就是來解決我這個痛點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能夠量化複雜系統中各種相互依賴關係的方法,然後評估出系統的整體可靠度。像是,有沒有辦法在投入資源前,就預測出哪個環節最容易出問題?或者,在系統出現故障時,有哪些策略能夠最有效地恢復?我比較期待它裡面能有一些圖解或是案例分析,能讓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且最好能有一些比較前沿的技術,像是基於大數據的可靠性預測,或是機器學習在系統風險分析中的應用。
评分欸,這本《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我真的找了很久了!平常我對這種學術類的書都比較挑,畢竟也不是本科唸這個的,很多時候看看標題就覺得頭昏腦脹,但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就很得我心,不是那種死板的教科書風格,比較有設計感,看了就讓人想翻開。而且我一直覺得,我們現在生活周遭的很多東西,從網路、交通,到整個社會運作,都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牽一髮動全身,一個小小的問題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如果有人能把這些複雜系統的「眉角」講清楚,尤其是怎麼讓它更「靠得住」,不出問題,那絕對是很實用的一門學問。我之前看過一些科普文章,講到一些大型工程的失敗案例,有時候就是因為對系統複雜性掌握不足,或是忽略了某些小零件的故障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這本書聽名字就好像能解答這些疑惑,讓我更理解為什麼有些東西會突然壞掉,有些系統又能穩定運作那麼久。我個人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分析方法,而不是只講些聽起來很厲害但摸不著邊的理論。希望內容不會太過艱澀,能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讀懂一些精華,畢竟「可靠性」這三個字,對我來說,意味著安全、穩定,還有對未來的信心。
评分這本《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我平常對「系統」這方面的東西就特別著迷,總覺得很多事情的本質都可以用系統的觀點去看待。你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從交通網、電力供應,到通訊、甚至金融市場,哪一個不是龐大而複雜的系統?而且,這些系統的「可靠性」真的太重要了,一旦出了一點狀況,影響範圍可能遠超想像。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黑天鵝事件」的書,還有一些講到「蝴蝶效應」的科普讀物,都讓我對這種隱藏在表面之下的複雜連結感到既著迷又有點畏懼。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為什麼有些看似穩定的系統,在面對壓力時會突然變得極度脆弱,甚至崩潰?或者,又是靠什麼機制,讓一些極端複雜的系統,卻能保持驚人的穩定性?我特別好奇它會不會談到一些關於「自組織」或「突觸」的概念,因為我總覺得,很多複雜系統的韌性,並不是來自於外部的強力控制,而是內在的自發演化。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的視角,讓我對這些龐大而神秘的系統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現象的描述。
评分這本《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種對「為什麼」和「怎麼做」充滿好奇心的人準備的。我一直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聯繫」的世界裡,很多事情的影響都不是獨立發生的,而是透過各種看不見的線路在傳播。從一個地方的新聞,到世界另一端的股價波動,再到一個病毒的傳播,都像是複雜系統裡的一環。我對「可靠性」這個詞一直有很深的體會,特別是在經歷了一些意外之後。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淺出地解釋,到底是什麼讓一個系統變得「可靠」,又是什麼讓它在關鍵時刻「失靈」。我不太喜歡那種只講理論,卻沒有實際應用連結的書。我期待它能帶我去看那些隱藏在日常背後的運作機制,例如,為什麼有些團隊合作會出奇的順暢,有些卻總是雞飛狗跳?為什麼有些科技產品越做越複雜,卻反而越容易出問題?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分析工具或思維模式,讓我能夠用一種更宏觀、更系統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的世界,並且在面對複雜性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困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