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太多「層」,
就像洋蔥一樣,可以一層層往內剝、往深處探尋,怎麼剝也剝不盡,
將柔軟的外錶剝開後,可能還會發現,她有些帶嗆。
在爛漫的京都,過著與櫻花、和果子、傳統相伴的日子,
學習當個知禮內斂的京都人,直到發現自己無法自拔地愛上她。
認識京都最好的方式,是文化。
錶麵上靜靜的京都,底麵深不可測,
有好多在地的文化小圈圈,茶道、能樂、和果子、京料理等。
這些早已融入京都生活骨子裏的圈圈環環相扣,
時時刻刻在看不著的地方轉呀轉著,帶動著京都韆年。
在這裏,文化是天天都會聽到的地鐵電車音樂,
是平日午後解饞的和果子,是一年一度的祭典儀式,
是生活中的一分一秒、一處一景。
文化就像血液一樣,是京都生命的根本與泉源。
音樂班齣身的作者Doco,因大學就讀日文係而接觸日本文化,繼而對其産生濃厚興趣,後來藉由京都留學期間開始深入鑽研日本傳統技藝,包括日本箏、能樂、和服、茶道、小鼓等,甚至取得「日本箏準師範」資格,擁有日本正統流派所認定的教師資格。
在長期居住京都以及嚴謹的日本傳統技藝研習之下,她發現不同於一般遊客所認識的京都:除瞭櫻花楓紅和靜謐古寺之外,京都其實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文化史。她以一個在地學習的外國人身分,深入接觸瞭解最真實的京都,包括每個月份的行事祭典與最佳體驗方法、隨著四季遞嬗而各具特色與意涵的和果子,以及最道地、京都式的日常禮節與應對。透過分享學習日本傳統技藝的點滴,道盡京都文化性格的養成,呈現京都身為一個文化古都所蘊含的深厚價值與驕傲。
作者簡介
王文萱.DOCO
國小至高中就讀音樂班,主修大提琴及理論作麯。東吳大學日文係,颱大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日本京都大學碩士。現於京都大學就讀博士課程,專攻日本畫傢竹久夢二。於京都學習日本箏、能、茶道等傳統藝術文化,日本生田流箏麯正派邦樂會準師範。曾任齣版社編輯、日文教師,現從事筆譯口譯、文字創作等。譯作十餘本,包括書寫京都的散文傢麻生圭子、小說傢山崎豐子等作品。
序
第一章 京都四季繪捲
京都春日繪捲
【三月.彌生】女兒節賞雛人形
【四月.卯月】櫻花之美如夢似幻
【五月.皐月】現代貴族迎葵祭
京都夏日繪捲
【六月.水無月】夏越祓與水無月菓子的祈禱
【七月.文月】守護著町眾的祇園祭
【八月.葉月】五山送火靜默地燃燒
京都鞦日繪捲
【九月.長月】舒適享受川床料理
【十月.神無月】時代祭是大型扮裝遊行
【十一月.霜月】遊京大十一月祭.登吉田山賞紅葉
京都鼕日繪捲
【十二月.師走】以寺院除夜鍾.神社初詣迎接新年
【一月.睦月】過個不一樣的京都新年
【二月.如月】吉田神社節分祭
第二章 京都「稽古」事
【日本箏】接觸傳統緣起於日本箏
【日本箏】「法」字陪伴奏齣共鳴
【日本箏】八橋檢校與生八橋
【和服】學習和服鍛鍊身之美
【和服】和服變身與和服街道
【和服】二手和服店讓知識活起來
【和服】遊天神市.賞西陣織
【和服】二手和服帶給我的震撼教育
【能】半夢半醒之間陶醉於夢幻能
【能】京都藝術中心與山鉾町
【能】百年軌跡凝聚大江能樂堂
【能】能舞颱、能樂堂與京都薪能
【小鼓】陪伴京都女孩兒們長大的小鼓
【小鼓】小鼓聲響是大和民族心底的聲音
【茶道】茶道學習是日常茶飯事
【茶道】以茶會友的社交活動
【茶道】在京都學習四季循環
【茶道】以五感體驗鼕暖夏涼
【茶道】學習不用言語的默契
【茶道】「OMOTENASHI」的款待之情
【禮法】適時適地適對象.纔是最高禮節
【禮法】禮讓.謙遜.以框架及規範構築的社會
後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