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太多「层」,
就像洋葱一样,可以一层层往内剥、往深处探寻,怎么剥也剥不尽,
将柔软的外表剥开后,可能还会发现,她有些带呛。
在烂漫的京都,过着与樱花、和果子、传统相伴的日子,
学习当个知礼内敛的京都人,直到发现自己无法自拔地爱上她。
认识京都最好的方式,是文化。
表面上静静的京都,底面深不可测,
有好多在地的文化小圈圈,茶道、能乐、和果子、京料理等。
这些早已融入京都生活骨子里的圈圈环环相扣,
时时刻刻在看不着的地方转呀转着,带动着京都千年。
在这里,文化是天天都会听到的地铁电车音乐,
是平日午后解馋的和果子,是一年一度的祭典仪式,
是生活中的一分一秒、一处一景。
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是京都生命的根本与泉源。
音乐班出身的作者Doco,因大学就读日文系而接触日本文化,继而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借由京都留学期间开始深入钻研日本传统技艺,包括日本筝、能乐、和服、茶道、小鼓等,甚至取得「日本筝准师范」资格,拥有日本正统流派所认定的教师资格。
在长期居住京都以及严谨的日本传统技艺研习之下,她发现不同于一般游客所认识的京都:除了樱花枫红和静谧古寺之外,京都其实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文化史。她以一个在地学习的外国人身分,深入接触了解最真实的京都,包括每个月份的行事祭典与最佳体验方法、随着四季递嬗而各具特色与意涵的和果子,以及最道地、京都式的日常礼节与应对。透过分享学习日本传统技艺的点滴,道尽京都文化性格的养成,呈现京都身为一个文化古都所蕴含的深厚价值与骄傲。
作者简介
王文萱.DOCO
国小至高中就读音乐班,主修大提琴及理论作曲。东吴大学日文系,台大日本语文学研究所硕士,日本京都大学硕士。现于京都大学就读博士课程,专攻日本画家竹久梦二。于京都学习日本筝、能、茶道等传统艺术文化,日本生田流筝曲正派邦乐会准师范。曾任出版社编辑、日文教师,现从事笔译口译、文字创作等。译作十余本,包括书写京都的散文家麻生圭子、小说家山崎丰子等作品。
序
第一章 京都四季绘卷
京都春日绘卷
【三月.弥生】女儿节赏雏人形
【四月.卯月】樱花之美如梦似幻
【五月.皐月】现代贵族迎葵祭
京都夏日绘卷
【六月.水无月】夏越祓与水无月菓子的祈祷
【七月.文月】守护着町众的祇园祭
【八月.叶月】五山送火静默地燃烧
京都秋日绘卷
【九月.长月】舒适享受川床料理
【十月.神无月】时代祭是大型扮装游行
【十一月.霜月】游京大十一月祭.登吉田山赏红叶
京都冬日绘卷
【十二月.师走】以寺院除夜钟.神社初诣迎接新年
【一月.睦月】过个不一样的京都新年
【二月.如月】吉田神社节分祭
第二章 京都「稽古」事
【日本筝】接触传统缘起于日本筝
【日本筝】「法」字陪伴奏出共鸣
【日本筝】八桥检校与生八桥
【和服】学习和服锻鍊身之美
【和服】和服变身与和服街道
【和服】二手和服店让知识活起来
【和服】游天神市.赏西阵织
【和服】二手和服带给我的震撼教育
【能】半梦半醒之间陶醉于梦幻能
【能】京都艺术中心与山鉾町
【能】百年轨迹凝聚大江能乐堂
【能】能舞台、能乐堂与京都薪能
【小鼓】陪伴京都女孩儿们长大的小鼓
【小鼓】小鼓声响是大和民族心底的声音
【茶道】茶道学习是日常茶饭事
【茶道】以茶会友的社交活动
【茶道】在京都学习四季循环
【茶道】以五感体验冬暖夏凉
【茶道】学习不用言语的默契
【茶道】「OMOTENASHI」的款待之情
【礼法】适时适地适对象.才是最高礼节
【礼法】礼让.谦逊.以框架及规范构筑的社会
后记
拿到《京都烂漫》这本书,我的心情就像即将踏上一次期待已久的旅程。京都,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魔力,它让我联想到无数的画面:穿着浴衣漫步在鸭川边,听着潺潺流水声;在清水寺的舞台上眺望远方的群山;或者是在金阁寺金光闪耀的辉煌中迷失自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京都的新视角,不仅仅是那些著名的景点,更能触及到这座城市最真实、最细腻的一面。比如,书中会不会讲述一些关于京都当地人的生活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守与传承?我尤其对那些隐藏在小巷深处,却承载着悠久历史的町屋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京都独特的韵味,那种既古老又时尚,既内敛又热情的复杂魅力。
评分《京都烂漫》这个名字,总让我想起那些在某个静谧的午后,一杯清茶,一卷古籍,伴着窗外飘落的叶子,细细品味时光流转的感觉。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带我深入了解京都内在气质的书,而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正合我意。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景点介绍,更能挖掘出隐藏在京都深处的文化底蕴。比如,那些关于茶道的仪式感,关于花道的意境,关于和歌的婉约,以及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传说。我会不会在书中读到关于那些隐居山林的艺术家,或者是在老宅子里经营着一家独立书店的年轻人?我期待它能展现出京都不仅仅是旅游胜地,更是无数灵魂栖息的港湾。这本书,也许会像一颗温柔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对京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京都烂漫》这个书名,总给我一种在古老庭院中,看着四季花开花落的画面感。我一直对京都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的名字,仿佛直接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探寻欲。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游记,而是能更深入地挖掘出京都这座城市的灵魂。比如,书中会不会描绘那些日本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那些充满仪式感的庆典,或者是在某个宁静的寺庙里,感受到的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我特别好奇,京都的“烂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烂漫”?是樱花盛开时的灿烂,还是秋日红叶时的绚烂,亦或是另一种更为内敛、更为深刻的生命绽放?这本书,就像一张藏宝图,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它,去发现京都隐藏的无数宝藏。
评分初次翻开《京都烂漫》,脑海中就浮现出那幅古老又现代的交织画卷。我一直对日本的文化、历史和审美有着莫名的向往,而京都,无疑是这一切的集大成者。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仿佛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樱花香气,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其中隐藏的故事。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流传千年的庭院静谧,去领略祇园祭的喧嚣与辉煌,去品味抹茶的苦涩与回甘。这本书会不会描绘那些隐藏在巷陌深处的千年古刹,那些穿着和服、款款而行的艺伎?又或者,它会聚焦于现代京都的活力,那些充满设计感的咖啡馆,那些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店?我希望它不仅仅是风景的堆砌,更能触及到京都人民的生活哲学,那些在繁华背后,依旧坚守的传统与匠心。这本书,就像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透过它,去窥探那个我魂牵梦绕的东方古都。
评分读《京都烂漫》的封面,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感扑面而来。我一直觉得,京都这座城市,有着一种独特的“时间感”。它不像东京那样快节奏,也不像大阪那样奔放,它更像一位沉静的老者,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静好融为一体。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捕捉这种微妙的“时间感”。是透过四季的更迭,从春日樱花如雪,到夏日绿意盎然,再到秋日红叶似火,冬日白雪皑皑?还是通过描绘那些历经沧桑的寺庙、神社,它们沉默地诉说着几百上千年的故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京都“慢生活”的描写,那种不急不缓,注重细节,在日常中寻找仪式感的生活方式,是我一直所向往的。会不会有对京都传统手工艺的深入介绍?比如西阵织的华丽,清水烧的温润,还有那些代代相传的制茶技艺?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份远离尘嚣的慰藉,一份对生活本真的回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