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础篇

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础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SolidWorks 2013
  • CAD
  • 机械设计
  • 工程制图
  • 入门
  • 教程
  • 软件
  • 数字化设计
  • 三维建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SolidWorks 2013是一款全面的3D设计解决方案,使用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工作及获取所需的资料,以便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定更好的设计方案。新版SolidWorks汇集了众多优点,透过在装配与绘图功能、内建模拟、设计成本计算、佈线、影像与动画创作以及产品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各种改进,提高创新和设计团队的工作效率,其中大部分功能将帮助设计人员:

  ◎ 让最常使用的设计功能实现自动化
  ◎ 为更精简的工作流程提高性能与品质

  数年来Dassault公司不断完善SolidWorks的功能,推出逐渐完美的新版本。新版SolidWorks包括大量独特的全新功能,透过大大改进数以百计的繁杂工作自动化,进一步释放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创造力,使他们只需花费同类软体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即可设计出更好、更有吸引力、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其致力于将原先大众认为复杂的高阶3D CAD应用简易化、平民化,大量投入的研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为工程师整合全面的CAE等,使绝大部分工程师都能容易、迅速地使用上手。

  本书精选SolidWorks重要基础操作指令,透过实例引导分别讲述SolidWorks的基础应用、伸长与除料、旋转、复制、参考平面、薄壳与肋材、扫出、叠层拉伸、工程图、组合件、钣金与塑模等功能。将重要的应用技巧结合到实际教学中,使读者可以循序渐进、随学随用、边看边做,便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与学习中能快速得到实践。

  【※书籍范例档资讯请到www.bookcity.com.tw网站下载】

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础篇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希望全面掌握 SolidWorks 2013 核心功能的初学者和希望巩固基础知识的用户提供一本详尽、实用的指南。我们深知,要成为一名高效的机械设计工程师,扎实的软件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础篇》正是为此目标而精心撰写,它摒弃了繁冗的理论说教,专注于实战操作和直观演示,确保读者能够快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 本书内容覆盖了 SolidWorks 2013 界面、草图绘制、零件建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创建等所有基础且至关重要的模块。我们以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为指导,力求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建模思维和规范化的操作习惯。 第一部分:踏入 SolidWorks 的世界——界面与基础操作 本部分是新手的入门基石。我们将彻底解析 SolidWorks 2013 的用户界面布局,帮助您快速熟悉工作环境。 1. 认识 SolidWorks 2013 平台: 详细介绍主菜单、命令管理器、设计树(FeatureManager Design Tree)、属性管理器以及图形区域的布局。我们将区分零件(Part)、装配体(Assembly)和工程图(Drawing)三大文档类型,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2. 环境定制与设置: 讲解如何根据个人工作习惯调整系统选项和文档属性。这包括单位制设置、视图设置(如消隐、阴影处理)、捕捉设置,以及系统性能优化基础。熟练的定制能极大地提高后续设计的效率。 3. 视图操作与导航: 掌握使用鼠标、View Palette(视图面板)和 View Toolbar(视图工具栏)进行三维模型导航的技巧。重点讲解标准视图(前视、后视、顶视等)的快速切换、动态缩放、平移和旋转,以及剖视图(Section View)的初步应用,确保您能从任何角度清晰观察模型。 第二部分:二维草图的艺术——建模的起点 所有三维实体都源于二维草图。本部分将把重心放在如何精确、高效地创建和编辑草图,这是 SolidWorks 建模的核心技能。 1. 草图环境的启动与退出: 讲解进入草图模式的时机、退出草图的注意事项,以及草图与模型几何体之间的关系。 2. 基础几何实体绘制: 详尽介绍直线、圆、圆角、倒角、矩形、圆弧等基本图元对象的绘制方法。强调绘制时的“拖动”与“尺寸驱动”的平衡。 3. 尺寸标注与几何关系(Constraints): 这是草图精确性的关键。我们将系统讲解完全定义(Fully Defined)的概念,并详细介绍水平、垂直、平行、垂直、同心、相等、对称等几何关系的应用。随后,深入讲解尺寸标注的类型(驱动尺寸与参考尺寸)及其修改方法。 4. 草图的高级工具: 讲解如何利用修剪实体(Trim Entities)、延伸实体(Extend Entities)、镜像实体(Mirror Entities)和阵列(Pattern)功能来快速构建复杂的二维轮廓。同时,介绍如何利用构造线(Construction Geometry)来辅助设计。 5. 草图中的信息传递: 讲解外部参照(External References)在草图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块(Block)功能来管理重复的草图元素。 第三部分:从二维到三维——基础特征构建 掌握了草图,下一步就是利用这些二维信息生成三维实体。本部分聚焦于 SolidWorks 最常用、最基础的特征创建工具。 1. 基本的实体生成特征: 拉伸(Extruded Boss/Base): 讲解如何基于草图生成实体,包括“盲(Blind)”、“直到指定(Up To Next/Surface/Vertex)”等终止条件的设置。 旋转(Revolved Boss/Base): 详细说明了轴线和轮廓草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控制旋转的范围(如部分旋转)。 2. 移除材料特征: 拉伸切除(Extruded Cut): 讲解如何使用草图或现有模型的边线来移除材料。 旋转切除(Revolved Cut): 演示如何快速创建复杂的通孔或凹槽结构。 3. 辅助和修改特征: 抽壳(Shell): 讲解创建空心零件的精确方法,包括变厚度和不同壁厚的处理。 倒角(Chamfer)与圆角(Fillet): 详细区分两者,并介绍“圆角预览”功能以及如何处理边缘链。 拔模(Draft): 介绍拔模的类型(自然拔模、斜拉拔模)及其对脱模的影响。 4. 特征的复制与重用: 线性特/特征阵列(Linear Pattern): 讲解沿一个或两个方向进行特征复制的精确控制。 圆周特/特征阵列(Circular Pattern): 重点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中心点和方向进行阵列。 镜像(Mirror): 介绍如何基于基准面或模型边线快速镜像特征。 第四部分:精确控制——参考几何与特征编辑 高效的设计不仅仅是创建特征,更在于对这些特征进行精确的定位和管理。 1. 基准特征(Reference Geometry): 基准面(Plane): 学习如何通过三点、两个面、一个点加一个方向等多种组合创建参考面。 基准轴(Axis)与基准点(Point): 讲解它们在特征定位和阵列中的关键作用。 2. 深度编辑与重定义: 讲解如何利用设计树追踪特征历史,并学习如何编辑定义(Edit Definition)或编辑特征(Edit Feature)来修改尺寸、草图或终止条件,理解父子关系对模型的影响。 3. 特征“冻结”与“可见性”: 介绍如何暂时禁用某些特征(Freeze Bar)而不删除它们,以及如何控制特征在屏幕上的显示状态。 第五部分:装配体的基础构建——协同设计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入装配体设计环境,学习如何将独立的零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 装配体环境的启动与元件导入: 讲解装配体文件的创建流程,以及如何高效地浮动(Float)或固定(Fix)第一个零件,并进行零件的插入(Insert Components)操作。 2. 核心:配合关系(Mates): 这是装配体的灵魂。我们将系统介绍并演示所有基础配合关系: 标准配合: 同心(Concentric)、共面(Coincident)、平行(Parallel)、垂直(Perpendicular)、角度(Angle)。 机械配合初步介绍: 齿轮、凸轮等在基础篇仅作概念提及,重点放在几何配合上。 高级配合基础: 宽度(Width)、对称(Symmetry)的使用场景。 3. 配合关系的控制与优化: 学习如何使用“显示/隐藏配合”、“限制配合范围(Limit Mates)”来控制元件的运动自由度。讲解如何使用“移动/旋转元件”工具进行初步检查。 4. 装配体结构管理: 介绍子装配体(Sub-Assemblies)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轻量化(Lightweight)”技术来提升大型装配体的性能。 第六部分:图纸文档——工程图的规范化表达 设计成果最终需要通过工程图进行准确表达和交流。本部分聚焦于 2D 工程图的创建与标注。 1. 新建与模板设置: 讲解如何使用标准图框和标题栏,并设置合适的视图比例。 2. 标准视图的创建与投影: 学习如何创建主视图,以及如何自动生成标准三视图(投影视图)、剖视图(Section Views)和局部放大视图(Detail Views)。 3. 尺寸标注与公差基准: 详细介绍如何应用模型项(Model Items)快速引入零件上的尺寸,以及如何手动添加尺寸。重点在于几何尺寸与公差(GD&T)的符号选择和基准特征(Datum Features)的标注基础。 4. 零件明细表与注释: 讲解如何自动生成材料明细表(BOM),包括如何调整其格式和内容。同时,讲解如何添加气球标注(Balloons),确保图纸与明细表的一致性。 本书通过大量的截图和步骤指导,确保读者能够紧跟软件的每一步操作,是 SolidWorks 2013 学习者建立坚实基础的理想教材。学习完本书,您将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机械产品的零件设计、装配以及标准化工程图的输出。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基础介绍
1-1 画面介绍
1-2 作图概念
1-3 滑鼠的使用
1-4 基础功能应用实例
 
2 曲线
2-1 修改尺寸、变化圆角、导角
2-2 修改尺寸,伸长除料
2-3 圆弧除料
2-4 除料-成形至下一面
2-5 除料-往两个方向成形
2-6 使用切除创建多实体

3 旋转
3-1 旋转、尺寸标註
3-2 旋转除料
3-3 活塞体设计
3-4 轮廓选用
 
4 复制
4-1 环状复制排列
4-2 数学关系式
4-3 直线复制排列
4-4 草图导出复制
4-5 曲线导出复制排列
4-6 表格导出复制排列
4-7 填入复制排列
4-8 镜射特征
4-9 完全镜射
 
5 参考平面
5-1 基准面之建构
5-2 基准面之构成-平行
5-3 基准面之构成-两面夹角
5-4 基准面之构成-直线与点
5-5 基准面之构成-通过点且平行面
5-6 基准面之构成-垂直某线
5-7 基准面之构成-贴于曲面
 
6 薄壳、肋材与孔
6-1 薄壳
6-2 肋材
6-3 辐
6-4 圆顶
6-5 孔特征
6-6 综合练习
 
7 扫出
7-1 简单曲线扫出
7-2 螺旋曲线扫出
7-3 导引曲线扫出
7-4 封闭的曲线扫出
 
8 叠层拉伸
8-1 基础叠层拉伸
8-2 中心线叠层拉伸
8-3 叠层拉伸问题探讨
 
9 工程图
9-1 标准三视图
9-2 工程图编辑
9-3 标註尺寸
 
10 组合件
10-1 组合件
10-2 爆炸视图
10-3 组合件工程图
10-4 组合件与新零件
10-5 智慧型零组件
 
11 钣金与模塑
11-1 钣金
11-2 模塑

12 零件库
12-1 建立零件库
12-2 零件库之应用
 
13 综合演练
13-1 主轴
13-2 从轴
13-3 垫圈
13-4 法兰盖1
13-5 法兰盖2
13-6 法兰盖3
13-7 法兰盖4
13-8 平垫圈
13-9 底座和顶盖
13-10 组合件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在台灣的製造業,SolidWorks 的應用非常廣泛,從消費性電子產品到精密機械,幾乎隨處可見。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在 SolidWorks 的「基礎」部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工程圖」的製作。很多時候,一個漂亮的 3D 模型,如果沒有清晰、準確的工程圖來傳達設計意圖,一切都是徒勞。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我如何建立專業的工程圖,包括各種視圖的呈現,像是投影視圖、剖面視圖、局部視圖,以及如何有效地標註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我也希望書中能介紹如何利用「零件列表」、「BOM 表」來管理複雜的裝配體,以及如何為工程圖添加註解和符號。另外,對於「設計表」和「方程式」的運用,我希望書中能給予更詳細的講解。在台灣的產品開發流程中,快速的修改和規格調整是常態,如果能善用這些功能,將能大大提升設計的彈性。我希望書中能透過實際案例,演示如何利用設計表來控制模型的尺寸和特徵,以及如何利用方程式來建立參數化的設計。總之,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希望它能幫助我在工程圖的製作和參數化設計方面,達到新的高度,讓我的設計工作更加專業和高效。

评分

當我看到《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的書名時,我立刻就聯想到我在台灣工作時,常常遇到的一些瓶頸。我認為,許多人雖然都會使用 SolidWorks,但對於「零件庫」的建立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零件庫」來加速設計流程,卻是比較陌生的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面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例如,我希望能學到如何建立和管理一個個人或團隊的「零件庫」,包含標準件、常用零件,甚至是客戶客製化的零件。我也希望書中能示範如何將這些零件庫與 SolidWorks 的「設計辨識」或「智慧零件」功能結合,讓設計師能夠快速地選取和應用預設好的零件。另外,對於「範本」的建立和應用,我也想深入了解。在台灣,許多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設計標準和規範,如果能建立好標準的零件和裝配體範本,將能大大提升設計的一致性和效率。我希望書中能教我如何建立包含圖層、註解、甚至是一些常用特徵的範本。總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在「零件庫」和「範本」的應用方面,為我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和實用的技巧,讓我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更加事半功倍。

评分

這本《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的出現,簡直就是給了我一個重新審視 SolidWorks 基礎功的絕佳機會!坦白說,在台灣的科技產業打滾,軟體更新的速度有時候真的讓人應接不暇,尤其是在 CAD 領域,每個版本都有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功能。我之前都是自己摸索,遇到問題就上網找教學影片或論壇,但說實話,那種碎片化的學習方式,總覺得抓不到重點,也難以建立系統性的知識架構。這本書的「基礎篇」聽起來就非常適合像我這樣,雖然會用 SolidWorks,但卻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真正掌握到精髓的讀者。我特別在意的是書中對於「零件建模」這塊的深度解析。像是如何利用基準面、基準軸、基準點來建立精確的設計,以及各種特徵指令,如「圓角」、「倒角」、「抽離曲面」、「剖面」等,它們的參數設定和應用時機,究竟有哪些眉角是我忽略了的。我希望作者能夠透過豐富的圖解和清晰的文字,一步一步帶領我理解這些功能的背後邏輯,讓我不再只是死記硬背操作步驟,而是能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的產品設計中,模型的穩健性是極其重要的。我希望書中能示範如何建立易於修改、不易出錯的模型,例如如何合理安排特徵的順序,以及如何運用「參考幾何」來提升模型的靈活性。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涵蓋一些基礎的「進階」技巧,例如如何利用「方程式」和「參數」來實現模型的尺寸變化,這對於後續的產品客製化和規格變更非常有幫助。總之,我非常看好這本書能夠為我打下更紮實的 SolidWorks 基礎,讓我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评分

老實說,在台灣要找到一本真正能啟發我對於 SolidWorks 2013 學習熱情的書籍,並不容易。《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了專業和深度,讓我充滿了期待。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書中對於「設計自動化」和「參數化設計」的探討。在台灣的快速迭代的產品開發環境中,能夠快速地根據不同的需求調整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講解如何運用「方程式」、「設計表」和「配置」等功能,來實現模型的參數化控制。例如,我希望能學到如何建立一個通用的零件模型,然後透過修改參數來快速生成不同尺寸或規格的版本。我也很想知道,在 SolidWorks 2013 中,有哪些更進階的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複雜的設計自動化,例如利用「宏」或「API」來簡化重複性的操作。另外,對於「虛擬零件」和「頂層設計」等概念,我也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總之,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操作技巧,更是希望能啟發我對於如何更聰明、更高效地進行 SolidWorks 設計的思考。我非常期待它能成為我在參數化設計和設計自動化領域的良師益友。

评分

老實說,台灣的CAD軟體教學資源其實不少,但要找到一本真正能打動我的,卻不容易。很多書都偏向於「操作手冊」的性質,教你怎麼點擊按鈕,卻鮮少深入探討「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在什麼情境下」使用這個指令最有效率。《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很有挑戰性,也讓我充滿了期待。我特別好奇書中在「裝配體」部分會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在台灣的設計公司,複雜的機械組件和產品組裝是家常便飯,如何有效地管理龐大的裝配體,如何精確地定義零件之間的相對關係,一直是我的學習重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關於「配合」的各種選項,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它們的適用範圍和效率,以及如何運用「進階配合」來處理一些棘手的約束問題。我也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智慧型」的裝配技巧,像是如何利用「配置」來管理不同狀態的組件,或是如何運用「爆炸視圖」來清晰地展示零件的拆解過程,這對於後期的技術文件製作非常有幫助。另外,對於「大型組件」的處理,我希望書中有一些優化性能的技巧,因為在台灣的工作環境,常常需要處理動輒數百、上千個零件的龐大裝配體,效能卡頓是很大的痛點。書中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壓縮組件」、「輕量化零件」等技巧,那就太棒了。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如何使用 SolidWorks,而是能幫助我建立一套「聰明」的設計思維,讓我在處理複雜的專案時,能更加從容不迫。

评分

這本《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的出版,對我這個在台灣默默努力提升技能的 CAD 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對書中在「有限元素分析」(FEA) 基礎方面的內容,抱持著極大的興趣。雖然這本書是「基礎篇」,但我相信它應該會觸及一些 SolidWorks Simulation 的基本概念,這對於我這個需要進行結構分析的設計師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解釋如何在 SolidWorks 2013 中,進行簡單的靜態分析,包括如何定義載荷、約束,以及如何解讀應力、應變的結果。我也期待書中能示範如何利用「掃掠」、「圓角」等特徵來優化模型,使其更適合進行結構分析,並避免在分析過程中出現錯誤。另外,對於「接觸集」和「網格密度」的選擇,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導原則。我知道這本書主要聚焦於基礎操作,但如果能稍稍帶到一些分析的觀念,對於提升我整個設計的品質,將會非常有幫助。畢竟,最終的產品不僅要有漂亮的造型,更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總之,我對這本書在「基礎」的基礎上,能否稍微觸及一些分析的概念,感到非常期待,希望能為我的設計之路增添更多元的面向。

评分

《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這本書的出現,對我來說絕對是個振奮的消息!在台灣的設計產業,許多人對 SolidWorks 的操作方式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但真正能深入理解其背後邏輯的,卻是少數。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草圖」這個最基本卻也最重要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如何繪製精準、無拘束的草圖,以及如何有效運用各種「幾何約束」和「尺寸約束」來確保草圖的穩定性和可編輯性。很多時候,一個不穩定的草圖,就像是建築物的地基不穩,會導致後續的建模出現各種問題。我希望書中能提供許多實用的技巧,例如如何避免產生過度約束或欠約束的草圖,以及如何快速地修正草圖中的錯誤。我也很想知道,在 SolidWorks 2013 中,有哪些新的草圖工具或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更精確地繪製草圖。除了草圖本身,我也希望書中能探討如何將草圖有效地應用於各種「特徵」的建立,例如如何利用草圖來創建「擠出」、「旋轉」、「掃掠」等實體。總之,我對這本書在草圖繪製和約束應用方面的深度解析充滿了期待,相信它能幫助我打下更為紮實的 SolidWorks 基礎。

评分

哇,看到這本《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真是讓我太興奮了!身為一個在台灣默默耕耘機械設計領域多年的小工程師,SolidWorks 一直是我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好夥伴。雖然我已經用 SolidWorks 有一段時間了,但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細節上的盲點,尤其是在處理複雜的曲面建模和裝配體約束時,常常會卡住,耗費不少寶貴的時間。這次看到有專門針對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的書籍出版,而且是繁體中文版,感覺就像是及時雨一樣!我最期待的就是書中能夠詳細解析 SolidWorks 2013 的最新功能和操作介面,特別是那些我過去比較少接觸到的進階指令,像是曲面掃掠、實體與曲面的轉換、甚至是基礎的鈑金和焊接功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從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這些工具的設計理念,而不只是單純的「點哪裡,按哪裡」。我知道 SolidWorks 2013 相較於之前的版本,在效能和使用者體驗上都有不少優化,我很想知道這些優化具體體現在哪些操作流程上,以及如何才能最高效地利用這些新功能來提升我的設計效率。另外,書中對於草圖的繪製技巧和約束的應用,也是我一直想加強的部分。很多時候,一個畫錯的草圖或是不當的約束,都會在後續的建模過程中引發一連串的問題,最後不得不推倒重來,真的非常令人沮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許多實際案例,透過這些案例來示範如何畫出精準、穩定的草圖,以及如何運用各種約束來確保模型的可編輯性和修改性。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希望它能成為我 SolidWorks 學習路上的一盞明燈,幫助我更上一層樓!

评分

當我看到《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眼睛都亮了!身為一個在台灣從事模具設計多年的老手,SolidWorks 2013 對我來說,絕對是承載了許多回憶和經驗的版本。雖然我已經累積了不少實務經驗,但總覺得在某些細節上,離「精通」還有點距離。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對於「曲面建模」的涵蓋程度。在模具設計領域,複雜的曲面處理是家常便飯,從人體工學的曲面到精密的機械外殼,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深入了解 SolidWorks 2013 在這方面的強大功能。我希望作者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利用「曲面複製」、「曲面裁剪」、「曲面填補」等指令,來建立無縫、光滑的曲面。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探討如何將曲面模型有效地轉換為實體,以及如何在曲面建模的過程中,保持模型的拓樸結構的穩定性。另外,對於「鈑金」和「焊接」功能,我也想在這本書中獲得更深入的指導。雖然這些功能看似簡單,但如何在實際應用中做到精確、高效,卻有很多學問。例如,對於複雜的鈑金展開,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確保展開的準確性。對於焊接,我也希望書中能介紹如何正確地定義焊接符號和後續的自動化處理。總之,我認為這本書的「基礎篇」絕對不只是入門,而是能夠幫助我重新鞏固和深化 SolidWorks 2013 的核心功能,特別是在我最重視的曲面和鈑金領域。我非常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在模具設計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评分

看到《精通 SolidWorks 2013 基礎篇》這個標題,我就知道這本書絕對值得我花時間好好研究。在台灣,我們常常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產出高品質的設計成果,因此,掌握軟體的高效率運用就顯得格外重要。我最想從這本書裡學到的是關於「實體建模」的深度技巧。雖然我能畫出基本的三維零件,但很多時候,我總覺得自己的建模方式不夠「聰明」,容易在後續的修改中遇到瓶頸。我希望書中能深入解析各種實體特徵的建立方式,例如「旋轉」、「掃掠」、「圓角」、「倒角」,以及它們的參數設定和應用時機。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示範如何運用「參考幾何」,像是基準面、基準軸、基準點,來建立穩健、易於修改的模型。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如何才能有效地組織和管理零件的特徵樹,讓它既清晰又便於追溯。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建立標準化的建模流程。此外,對於「抽離曲面」、「剖面」、「組合實體」等進階實體操作,我也希望能獲得更深入的指導。總之,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帶我從「會用」SolidWorks,提升到「精通」SolidWorks,讓我在處理複雜的零件設計時,能夠更加游刃有餘,減少不必要的返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