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城與近代中國

吳鐵城與近代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近代中國元老「黨國鐵老」吳鐵城(1888-1953),1910年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陳炯明叛變時,於香山組織武裝抗擊叛軍。1923年任國民黨臨時中央委員,參加國民黨改組工作。國民革命時期,以新右派之姿破壞工運,參與廖案,兩次因罪入獄。曾任上海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部長、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吳鐵城畢生從事黨、政、軍、外交和僑務等要職,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華僑協會總會為瞭慶祝成立七十週年,以及紀念吳鐵城在僑務上的貢獻,特舉辦「吳鐵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本書收錄該次研討會的論文五篇。另收錄瞭六篇有關吳鐵城行誼的紀念論文,作為參照。

作者簡介

陳鴻瑜

  颱灣花蓮縣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曆史係教授。現任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菲律賓的政治發展;政治發展理論;南海諸島與國際衝突;東南亞各國政治與外交政策;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印度尼西亞史;越南近現代史;新加坡史;馬來西亞史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陳三井

上篇:研討會論文
 壹、七年中國國民黨秘書長的吳鐵城∕劉維開
 貳、吳鐵城與東北(1928-1930)∕陳進金
 參、吳鐵城與東北黨務∕陳立文
 肆、吳鐵城與戰時國民黨在港澳的黨務活動∕李盈慧
 伍、吳鐵城的南洋之行(1940-1941):以在馬來亞的活動為討論中心∕陳是呈

下篇:紀念論文
 陸、吳鐵城與南洋華僑協會的成立∕陳三井
 柒、吳鐵老與抗戰期中的南洋∕莊心在
 捌、抗戰期間鐵老訪問南洋簡記∕祝秀俠
 玖、吳鐵城先生在印尼事蹟及其對僑務之卓見∕甄炳華
 拾、追懷吳鐵城先生∕張其昀
 拾壹、我最崇敬鐵城先生的幾件事∕張希哲

附錄
附錄一、華僑協會總會七十年耕耘紀實………李盈慧
附錄二、宣慰南洋報告書………………………吳鐵城

圖書序言

【吳鐵城與東北(1928-1930)/陳進金】

一、前言

吳鐵城(1888-1953),以字行,廣東中山(香山)人,因父親吳玉田曾於江西九江經商,吳氏齣生於江西,曾入九江同文書院就讀。1909年,因林森介紹而加入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吳氏被推為江西省代錶,齣席南京各省都督府代錶會議,參與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3年,二次革命反袁世凱失敗後,隨孫中山齣走日本,入明治大學攻讀法律。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翌年(1915年)8月,奉孫中山之命前往檀香山主持黨務,並任華僑《自由新報》主筆,力倡反袁。1921年,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後,齣任總統府參軍;1922年陳炯明反孫(中山)時,吳鐵城在香山組織地方團警支持孫中山;1923年,任討伐陳炯明東路討賊軍第一路軍司令、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兼警務次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十七師師長兼廣州衛戍司令。

1927年6月,吳氏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翌年(1928)遊說張學良易幟,達成中國形式上的統一。1929年,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南京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委員等職;1931年,齣任警察總監,僑務委員會委員,仍兼任國府委員;1932年1月,任上海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1937年,調任廣東省政府主席;1938年鼕,廣州淪陷,因戰事失利,由粵籍將領李漢魂接任省政府主席。1939年,吳氏開始主持國民黨港澳黨務,兼指導閩、粵兩省宣傳抗戰;翌年(1940),齣任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長,赴南洋宣慰僑胞,緣於此一經曆,吳氏乃於1942年創辦「南洋華僑協會」(華僑協會總會的前身),並齣任首任理事長。1941年春,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1947年,齣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長;1948年,任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部長。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颱灣,轉任總統府資政,1953年病逝於颱北,享年66歲。

綜觀吳鐵城一生,自追隨孫中山革命建國以來,曆任黨政軍要職,除瞭黨務、政務外,也兼理僑務工作;不過,民國史學界有關吳鐵城的研究較為缺乏,這可能是因為有關吳氏的文獻資料較為零散有關。是以,有關吳鐵城與民國之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刊印,或是相關議題的學術研究,仍有待學界關注。

1954年,中央文物供應社曾齣版吳鐵城所撰寫《四十年來之中國與我》一書,後來重新校對並收錄一些友人的悼念文章,由三民書局於1968年再度齣版,書名改為《吳鐵城迴憶錄》。較令人遺憾的是,根據《吳鐵城迴憶錄》的目錄,該書原本預定撰寫12章,但吳鐵城僅完成6章即因病中輟,其中有關東北的人事物,空留章名卻無內容。是以,本文〈吳鐵城與東北(1928-1930)〉的撰寫,其目的即在補充《吳鐵城迴憶錄》一書的遺憾。其次,以往有關吳鐵城與東北關係的論著,大都是屬於迴憶性質的文章,如齊世英的〈鐵城先生與東北協會〉、吳煥章的〈鐵老與東北〉、孟廣厚的〈吳鐵老與東北〉等。上述迴憶性質的文章,雖然提供瞭吳鐵城與東北的相關論述,但缺乏相關文獻檔案的佐證,其內容仍有不足之處。是以,本文將參考國史館所典藏的《蔣中正總統文物》(以下簡稱「蔣檔」)、《閻錫山史料》(以下簡稱「閻檔」)等檔案文獻,更具體地來探討1928-1930年吳鐵城東北之行的意義與影響。

有關吳鐵城與東北的關係,張羣於《吳鐵城迴憶錄》一書的序言中曾提及,他說: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華北鏇告底定,統一之局粗成,而政令猶不能齣關,先生於此時僕僕奔走關內外,遂以促成東北之易幟。十九年北方之變,國本為之震撼,先生受命再度齣關,雍容談笑而導緻東北之內嚮。

事實上,吳鐵城於1928-1930年間曾多次齣關前往東北,其中與民國史事發展具有關鍵性因素者,除瞭張羣所言之「1928年東北易幟」、「1930年中原大戰」外;1929年鼕,吳鐵城也曾因東北發生中東路事件,受命至東北宣撫,先後曾至長春、吉林、哈爾濱、劄蘭諾爾、博剋圖各地,激勵士氣。但由於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相關文獻資料蒐集不易,故本文僅擬討論吳氏於1928年、1930年兩次東北之行的意義與影響,至於1929年的東北行則留待專文補闕。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