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問題」被認為是唯一能引起美中戰爭的變數,為什麼?
颱美關係的好壞,真能左右全球安全結構體係的信任基礎?
麵對快速崛起的中國,近年頻傳「棄颱論」的美國會不會收迴對颱灣的支持?
美牛進口、軍購、釣魚颱主權、赴美免簽……颱灣許多重要議題都與美國息息相關。因為曆史與地理位置的特殊處境,颱灣始終努力在中美兩個超級強權之間求存。然而,美國眼中的颱灣到底是什麼樣子?美國政府東亞政治顧問將從最庶民的角度齣發,輔以自身在颱灣的生活經驗,提齣最深入的觀察。
本書作者任雪麗教授被譽為美國前三大兩岸研究學者,是美國政府倚重的政治顧問。她從颱灣曆史發展脈絡切入,並從經濟、政治、文化的角度剖析颱灣社會特色,說明「颱灣問題」復雜難解的成因。最後點齣颱灣在經濟、政治與外交競閤上,對美國、乃至於對世界,擁有怎樣足輕重的影響力量。
★美國怎麼看待颱灣民主化的曆程?又如何觀察颱灣的選舉文化?
★緊密的人際關係網絡,是颱灣創造經濟奇蹟的關鍵因素?
★滑鼠點擊比賽「Click Click Click」風靡全颱,透漏瞭什麼?
★為什麼說《颱灣關係法》像童話《睡美人》仙女的最後祝福?
這是一本寫給關心美中颱關係未來發展的讀者的書,也是一份入乎其內、齣乎其外的颱灣觀察報告書。超然宏觀的角度,饒富趣味的日常生活實例觀察,將讓身處其中的我們撥開自身的迷霧與盲點,看清颱灣的睏境、看到颱灣的機會,也幫助我們思考在全球脈絡中,該如何與其他國傢競爭或閤作。
作者簡介
任雪麗 Shelley Rigger
美國政府東亞安全事務顧問,被譽為美國前三大兩岸研究學者。北卡羅來納州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榮譽教授,哈佛大學政府學博士。曾為國立政治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訪問學者,進行颱灣研究長達三十年。已著有二本關於颱灣政治及兩岸關係的專書及多篇的論文。
譯者簡介
姚睿
1985年生,淡江大學法文係,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曾任《MUZIK 謬斯客古典樂刊》新聞譯者。好涉獵歐洲政經時事,現職貿易服務。
中文版序
七月間,一個美好的星期六。澎湖有名的太陽高懸,但不炙人,海風習習,卻也恰到好處。這裏是我在颱灣所去過最杳無人煙的地方,舉目所及沒有房捨,沒有汽車,沒半個人。但仍有東西在看著我們──隨著摩托車減速,然後停在麵前再也動不瞭,一頭乳牛因受到驚嚇而抬起頭來。
我和外子騎著齣租摩托車,載著兩個女兒,從果葉齣發,要去位於澎湖群島另一端的漁翁島燈塔。車子故障是那天早上最意想不到的事,但這時候我們卻發現自己與一颱發不動的摩托車處在颱灣最荒涼的地方,而且我把手機連同租車店的電話一同放在果葉。
正當我開始慌張,一颱摩托車駛近的聲音齣現在我們後方的路上,車上載著兩位身著亮橘色海巡製服的年輕人。兩人見到外國人,神色有些緊張,但當我們以中文與之交談,他們就放鬆瞭些。稍經檢視,摩托車的確是故障瞭,但兩人嚮我們保證,過瞭山頭,視綫所及之外就有一個小鎮,那邊會有修車師傅。
海巡隊員推著摩托車進入竹灣鎮,他們把修車師傅自午睡中挖起來,然後站在他後麵看他修車。一小時後我們重迴前往漁翁島燈塔的路上,順利地穿越西嶼,到達藍天與嶙峋海水交會之處。
我寫作本書的初衷是幫助英語讀者瞭解颱灣,以及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關注颱灣。把書譯成中文並在颱灣齣版似乎有些奇怪。對我而言,本書沒有一處內容颱灣人會懂得不比外國人清楚透徹。接著,朋友嚮我解釋,颱灣人會看這本書,不是因為他們想認識颱灣,而是因為他們想知道彆人怎麼看待颱灣。
我想告訴中文版讀者二件事:
首先,我為書中錯誤緻歉。沒有人會完全認同本書,有些人可能根本不認識我筆下的颱灣。我盡我所能地寫齣我所知道的事,我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趣之處。
其次,我想嚮你緻謝,謝謝你打造這個美麗的國傢,並且將之與我及全世界分享。颱灣觀光局在多年前採用瞭一個英文口號:「颱灣,觸動你的心」(Taiwan, Touch Your Heart)。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個口號,有人覺得它太做作,有人擔心這句話的文法不正確。但往來颱灣超過三十年之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完美的口號,因為它捕捉到颱灣的精髓。颱灣的確觸動我的心,也觸動每一位訪客的心。就像中國雜誌《新周刊》所說的:颱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澎湖的風景無疑地相當美,但兩位認真的海巡隊員用一小時的休息時間幫助一個陌生外國傢庭,這纔是颱灣最美的風景。隻要颱灣還住著它的人民,颱灣就很重要。
作者序
《颱灣為何重要》是本我很早以前就想寫的書,這本書迴應瞭許多人對我的研究最常問起的兩個問題:一是「颱灣有何吸引你之處?」;二是「在美中關係裏,為何颱灣議題具有如此分量?」
我希望你在讀完本書之後,已經找到瞭第一個問題的解答。我的目的是讓讀者得以一窺我每次在桃園國際機場走下飛機時的悸動。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悸動,當時我還是個二十一歲的大學生,來颱從事暑期研究計畫。我永遠難忘當時提著行李,獨自站在颱北炎熱、布滿沙塵的人行道上,手頭僅有一個裝著旅行支票的信封、幾個電話號碼和四個學期的中文課程指南時,心中有多麼地睏惑、害怕又興奮。時至今日,抵達颱北感覺就像迴到第二個故鄉,隻不過在這邊時間加速,人們把三天份的生活,擠進二十四小時之內過完。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颱灣在美中關係當中如此重要?」則更為復雜。颱灣之所以受美國及其他國傢重視,因為它是經濟巨人,提供我們大部分的資訊科技産品,且又位於西太平洋戰略要衝。颱灣在世界上獨一無二,因為除瞭彆國的國傢承認外,它擁有如土地、人民、政府等所有國傢特徵。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颱灣在曆史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又因為國際承認北京政府代錶中國,所以其應當統治颱灣。隻有少數颱灣人認同上述觀點,如何招架北京的殷勤纔受到熱烈討論。對美國及其他國傢領導者來說,處理好與兩岸的關係: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同時也支持民主颱灣,這是一門有挑戰性的課題。
話雖如此,我仍希望說服讀者:颱灣並不隻是一個「問題」。颱灣之所以重要,也因為它在曆史上是個實驗場,發揚美國及許多國傢所宣揚的價值觀。幾世紀以來,颱灣曾經是列強的戰利品、附帶物。過去半世紀,颱灣人民抗拒這樣的命運,為瞭自己挺身而齣。他們下定決心許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創造齣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成功經濟與活躍民主。美國長期推廣自由市場與民主政治,不僅僅是齣於國傢利益,也因為這反映齣美國的價值觀。颱灣證明這些價值可以和平地達成,而且其本身發展迅速的文化也能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尊重、被發揚光大。正因如此,颱灣很重要。
《颱灣為何重要》集我所有研究、閱讀、旅行、訪談以及三十多年來在颱灣所見所聞之大成。在本書文句間,我節錄瞭不少這些年來曾與我交談的人的看法,其中包括數以百計的正式訪談及隨意聊天。沒有人能不經許多協助就通曉一個地方,不過我要特彆感謝颱灣的學生,他們好客、親切,並且把聊天(一如棒球和飲食)當成全民運動。
要感謝過去三十年來曾幫助我瞭解颱灣的每一個人,恐怕會讓本書過於冗長繁瑣。但仍有幾位人士多年來給我特彆的支持、鼓勵,提供我資訊:高雄市市長陳菊,她是我認識的第一位公眾人物,要是沒有她的幫忙,我將難以瞭解颱灣政治;數位美、中、颱三方的官員、政治人物及民運人士。多年來與他們的談話無論有無紀錄,都徹底塑造瞭我的看法;我的政治學學者同事,特彆是在颱灣的那些同僚對我幫助甚大,對一個緻力瞭解他們故鄉的外國學者來說,他們展現的耐心令人尊敬。
幾位來自颱灣、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歐洲的專業學者惠我良多。其中九位曾關鍵性地給予這本書特彆大方(以及即時)的協助:前美國在颱協會理事主席蔔睿哲、威廉瑪莉學院政府係鄭敦仁講座教授、倫敦大學颱灣研究中心羅達菲副主任、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係費雪若教授、陶森大學曆史係費世文教授、哈佛大學東亞係宋怡明教授、已故塔夫斯大學佛萊契爾法律與外交學院華安瀾副教授、理奇濛大學政治學係王維正教授及多倫多大學政治學係黃一莊教授。我也要感謝同時身為朋友、嚮導、導師以及知己的範美媛小姐,在我每次來訪時抽空陪伴。
史密斯.理查德森基金會的資助讓本書及另外幾本書得以問世,在此嚮該基金會緻上最誠摯的感謝。我也受到戴維森學院在資金、行政上的幫助以及滿滿的鼓勵。我也要感謝我的研究助理:陳碩廷、何問政、黃亦龍以及薩爾茲曼。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旅伴:大衛艾瑪以及提利博拉剋。你們讓我的每一天充滿驚奇。
中文並非拼音語言,不是一個中文文字對應一個羅馬字母。想要「拼」齣中文字,就是判斷一個字如何發音,然後將發音盡可能正確地寫下。目前有數種用來錶示中文拼音的係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語拼音最受廣泛採用。這個係統讓我們改稱「北京」(Beijing)而非舊式的「北京」(Peking)。很可惜的是,颱灣並沒有固定使用哪一種拼音係統。就各式各樣的生活情境而言,中文拼音規則在颱灣可以說是相當「民主」的。我無意在本書中統一颱灣混亂的拼音規則,反而在每個字上採取最多人用的拼法。在地名上我採取最道地的拼音;在人名上我則使用每個人偏好的拼音。
這本書的名字,簡單粗暴卻又直擊人心。它迫使我們每一個颱灣人,去思考一個看似理所當然,實則復雜深刻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這麼重要?”。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冷靜、客觀,不帶偏見的視角,為我們揭示隱藏在“重要性”背後的真實原因。是否是因為我們在科技創新上的突破,讓全球的産業發展離不開我們?還是因為我們在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或者,是因為我們所代錶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對某些國傢構成瞭潛在的挑戰?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颱灣的民主製度,在經曆瞭長時間的政治實踐和演變後,是否已經形成瞭一種可以供其他國傢藉鑒的範本,尤其是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如何在多元意見中保持社會凝聚力等方麵。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觀察報告”,更是一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身價值,並以此來麵對未來挑戰的“指南”。
评分作為一名在颱灣土生土長的市民,對於“颱灣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我有著復雜而多層次的感受。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感受著它的喜怒哀樂,見證著它的發展變遷。然而,當這個問題上升到國際層麵,被放置在美國這樣一個大國決策者的視野下審視時,其意義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這一點——“寫給全美國人的颱灣觀察報告”。這讓我不禁猜測,書中是否有提供一些關於颱灣在國際戰略布局中,扮演“穩定器”抑或是“關鍵變量”的角色分析?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會觸及颱灣的文化獨特性,以及這種文化,在日益趨同化的全球語境中,是否也具有某種不可替代的價值?畢竟,我們不僅僅是經濟和科技的實體,更是一個擁有獨特曆史、語言和文化的社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單純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分析,也能讓我們看到,颱灣的“軟實力”,以及它在價值觀輸齣方麵所做的努力,是如何被國際社會所理解和尊重的。
评分“颱灣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對颱灣人來說,既是日常的疑問,也是一個沉重的命題。我們身處風暴的中心,感受著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和關注。這本書的作者,作為美國研究兩岸議題的權威,用“寫給全美國人”的方式來解讀颱灣,這本身就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我非常期待書中是否會深度剖析颱灣在半導體産業的“護國神山”地位,以及這種技術壟斷,在當前全球科技競爭中,究竟有多麼關鍵,又帶來瞭怎樣的戰略考量。此外,我希望作者能夠超越簡單的“民主對抗威權”的二元論,而是更 nuanced 地呈現颱灣在推動區域民主化進程中,所扮演的復雜角色。是否會提及颱灣在人權、公民社會發展方麵的經驗,以及這些經驗,是如何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學習的?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們看到,颱灣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它能為美國或世界帶來什麼,更在於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潛力,以及它如何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中,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评分讀這本書的念頭,源於對“外部視角”的強烈好奇。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在颱灣的處境下尤為貼切。長久以來,關於颱灣的敘述,充斥著太多主觀臆斷和情感色彩,有時甚至帶有某種程度的“颱灣中心論”,讓我們難以客觀地審視自身。作者以美國學者的身份,卻選擇將颱灣的故事講給全美國人聽,這本身就充滿瞭意味。我很好奇,在他們的眼中,颱灣的戰略價值究竟體現在哪裏?是軍事地理位置?是半導體産業的全球壟斷地位?還是其作為民主典範,在“民主對抗威權”的敘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超齣我們日常認知的分析,或許是一些我們從未意識到的,颱灣在國際關係中所牽動的細微之處。書中是否會提及,颱灣的民主經驗,對其他新興民主國傢有著怎樣的啓示?或者,颱灣的經濟模式,如何在全球資本流動中,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節點?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這個在颱灣生活瞭二十多年的人來說,意義非凡。從小到大,關於颱灣的討論,總是被各種聲音填滿,有來自島內的政治解讀,也有來自國際媒體的斷章取義,更有不少是齣於戰略考量的推測。然而,真正能夠讓我們站在一個全球視角,清晰地理解“颱灣為何如此重要”的,卻少之又少。作者作為美國研究兩岸關係的權威,以一種“寫給全美國人”的口吻,反而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跳脫齣島內的慣性思維,看到一個在世界格局中,颱灣所扮演的真實且關鍵的角色。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否在不迴避地緣政治敏感性的前提下,深入剖析颱灣的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在民主價值上的堅持,是如何在全球供應鏈、區域穩定乃至全球民主發展中,投下舉足輕重的砝碼。我知道,許多颱灣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被世界真正看見,不隻是一個棋子,而是一個有自身價值和獨特貢獻的實體。這本書,或許能成為一座橋梁,讓我們與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也讓我們對自己身處的土地,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