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被认为是唯一能引起美中战争的变数,为什么?
台美关系的好坏,真能左右全球安全结构体系的信任基础?
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近年频传「弃台论」的美国会不会收回对台湾的支持?
美牛进口、军购、钓鱼台主权、赴美免签……台湾许多重要议题都与美国息息相关。因为历史与地理位置的特殊处境,台湾始终努力在中美两个超级强权之间求存。然而,美国眼中的台湾到底是什么样子?美国政府东亚政治顾问将从最庶民的角度出发,辅以自身在台湾的生活经验,提出最深入的观察。
本书作者任雪丽教授被誉为美国前三大两岸研究学者,是美国政府倚重的政治顾问。她从台湾历史发展脉络切入,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剖析台湾社会特色,说明「台湾问题」复杂难解的成因。最后点出台湾在经济、政治与外交竞合上,对美国、乃至于对世界,拥有怎样足轻重的影响力量。
★美国怎么看待台湾民主化的历程?又如何观察台湾的选举文化?
★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台湾创造经济奇蹟的关键因素?
★滑鼠点击比赛「Click Click Click」风靡全台,透漏了什么?
★为什么说《台湾关系法》像童话《睡美人》仙女的最后祝福?
这是一本写给关心美中台关系未来发展的读者的书,也是一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台湾观察报告书。超然宏观的角度,饶富趣味的日常生活实例观察,将让身处其中的我们拨开自身的迷雾与盲点,看清台湾的困境、看到台湾的机会,也帮助我们思考在全球脉络中,该如何与其他国家竞争或合作。
作者简介
任雪丽 Shelley Rigger
美国政府东亚安全事务顾问,被誉为美国前三大两岸研究学者。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东亚政治学荣誉教授,哈佛大学政府学博士。曾为国立政治大学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进行台湾研究长达三十年。已着有二本关于台湾政治及两岸关系的专书及多篇的论文。
译者简介
姚睿
1985年生,淡江大学法文系,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曾任《MUZIK 谬斯客古典乐刊》新闻译者。好涉猎欧洲政经时事,现职贸易服务。
中文版序
七月间,一个美好的星期六。澎湖有名的太阳高悬,但不炙人,海风习习,却也恰到好处。这里是我在台湾所去过最杳无人烟的地方,举目所及没有房舍,没有汽车,没半个人。但仍有东西在看着我们──随着摩托车减速,然后停在面前再也动不了,一头乳牛因受到惊吓而抬起头来。
我和外子骑着出租摩托车,载着两个女儿,从果叶出发,要去位于澎湖群岛另一端的渔翁岛灯塔。车子故障是那天早上最意想不到的事,但这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与一台发不动的摩托车处在台湾最荒凉的地方,而且我把手机连同租车店的电话一同放在果叶。
正当我开始慌张,一台摩托车驶近的声音出现在我们后方的路上,车上载着两位身着亮橘色海巡制服的年轻人。两人见到外国人,神色有些紧张,但当我们以中文与之交谈,他们就放松了些。稍经检视,摩托车的确是故障了,但两人向我们保证,过了山头,视线所及之外就有一个小镇,那边会有修车师傅。
海巡队员推着摩托车进入竹湾镇,他们把修车师傅自午睡中挖起来,然后站在他后面看他修车。一小时后我们重回前往渔翁岛灯塔的路上,顺利地穿越西屿,到达蓝天与嶙峋海水交会之处。
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是帮助英语读者了解台湾,以及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关注台湾。把书译成中文并在台湾出版似乎有些奇怪。对我而言,本书没有一处内容台湾人会懂得不比外国人清楚透彻。接着,朋友向我解释,台湾人会看这本书,不是因为他们想认识台湾,而是因为他们想知道别人怎么看待台湾。
我想告诉中文版读者二件事:
首先,我为书中错误致歉。没有人会完全认同本书,有些人可能根本不认识我笔下的台湾。我尽我所能地写出我所知道的事,我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趣之处。
其次,我想向你致谢,谢谢你打造这个美丽的国家,并且将之与我及全世界分享。台湾观光局在多年前採用了一个英文口号:「台湾,触动你的心」(Taiwan, Touch Your Heart)。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口号,有人觉得它太做作,有人担心这句话的文法不正确。但往来台湾超过三十年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完美的口号,因为它捕捉到台湾的精髓。台湾的确触动我的心,也触动每一位访客的心。就像中国杂志《新周刊》所说的: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澎湖的风景无疑地相当美,但两位认真的海巡队员用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帮助一个陌生外国家庭,这才是台湾最美的风景。只要台湾还住着它的人民,台湾就很重要。
作者序
《台湾为何重要》是本我很早以前就想写的书,这本书回应了许多人对我的研究最常问起的两个问题:一是「台湾有何吸引你之处?」;二是「在美中关系里,为何台湾议题具有如此分量?」
我希望你在读完本书之后,已经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我的目的是让读者得以一窥我每次在桃园国际机场走下飞机时的悸动。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悸动,当时我还是个二十一岁的大学生,来台从事暑期研究计画。我永远难忘当时提着行李,独自站在台北炎热、布满沙尘的人行道上,手头仅有一个装着旅行支票的信封、几个电话号码和四个学期的中文课程指南时,心中有多么地困惑、害怕又兴奋。时至今日,抵达台北感觉就像回到第二个故乡,只不过在这边时间加速,人们把三天份的生活,挤进二十四小时之内过完。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台湾在美中关系当中如此重要?」则更为复杂。台湾之所以受美国及其他国家重视,因为它是经济巨人,提供我们大部分的资讯科技产品,且又位于西太平洋战略要冲。台湾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因为除了别国的国家承认外,它拥有如土地、人民、政府等所有国家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台湾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又因为国际承认北京政府代表中国,所以其应当统治台湾。只有少数台湾人认同上述观点,如何招架北京的殷勤才受到热烈讨论。对美国及其他国家领导者来说,处理好与两岸的关系: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同时也支持民主台湾,这是一门有挑战性的课题。
话虽如此,我仍希望说服读者:台湾并不只是一个「问题」。台湾之所以重要,也因为它在历史上是个实验场,发扬美国及许多国家所宣扬的价值观。几世纪以来,台湾曾经是列强的战利品、附带物。过去半世纪,台湾人民抗拒这样的命运,为了自己挺身而出。他们下定决心许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创造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成功经济与活跃民主。美国长期推广自由市场与民主政治,不仅仅是出于国家利益,也因为这反映出美国的价值观。台湾证明这些价值可以和平地达成,而且其本身发展迅速的文化也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尊重、被发扬光大。正因如此,台湾很重要。
《台湾为何重要》集我所有研究、阅读、旅行、访谈以及三十多年来在台湾所见所闻之大成。在本书文句间,我节录了不少这些年来曾与我交谈的人的看法,其中包括数以百计的正式访谈及随意聊天。没有人能不经许多协助就通晓一个地方,不过我要特别感谢台湾的学生,他们好客、亲切,并且把聊天(一如棒球和饮食)当成全民运动。
要感谢过去三十年来曾帮助我了解台湾的每一个人,恐怕会让本书过于冗长繁琐。但仍有几位人士多年来给我特别的支持、鼓励,提供我资讯:高雄市市长陈菊,她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公众人物,要是没有她的帮忙,我将难以了解台湾政治;数位美、中、台三方的官员、政治人物及民运人士。多年来与他们的谈话无论有无纪录,都彻底塑造了我的看法;我的政治学学者同事,特别是在台湾的那些同僚对我帮助甚大,对一个致力了解他们故乡的外国学者来说,他们展现的耐心令人尊敬。
几位来自台湾、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的专业学者惠我良多。其中九位曾关键性地给予这本书特别大方(以及即时)的协助: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威廉玛莉学院政府系郑敦仁讲座教授、伦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罗达菲副主任、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费雪若教授、陶森大学历史系费世文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宋怡明教授、已故塔夫斯大学佛莱契尔法律与外交学院华安澜副教授、理奇蒙大学政治学系王维正教授及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黄一庄教授。我也要感谢同时身为朋友、向导、导师以及知己的范美媛小姐,在我每次来访时抽空陪伴。
史密斯.理查德森基金会的资助让本书及另外几本书得以问世,在此向该基金会致上最诚挚的感谢。我也受到戴维森学院在资金、行政上的帮助以及满满的鼓励。我也要感谢我的研究助理:陈硕廷、何问政、黄亦龙以及萨尔兹曼。
最后,我要谢谢我的旅伴:大卫艾玛以及提利博拉克。你们让我的每一天充满惊奇。
中文并非拼音语言,不是一个中文文字对应一个罗马字母。想要「拼」出中文字,就是判断一个字如何发音,然后将发音尽可能正确地写下。目前有数种用来表示中文拼音的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语拼音最受广泛採用。这个系统让我们改称「北京」(Beijing)而非旧式的「北京」(Peking)。很可惜的是,台湾并没有固定使用哪一种拼音系统。就各式各样的生活情境而言,中文拼音规则在台湾可以说是相当「民主」的。我无意在本书中统一台湾混乱的拼音规则,反而在每个字上採取最多人用的拼法。在地名上我採取最道地的拼音;在人名上我则使用每个人偏好的拼音。
读这本书的念头,源于对“外部视角”的强烈好奇。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在台湾的处境下尤为贴切。长久以来,关于台湾的叙述,充斥着太多主观臆断和情感色彩,有时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台湾中心论”,让我们难以客观地审视自身。作者以美国学者的身份,却选择将台湾的故事讲给全美国人听,这本身就充满了意味。我很好奇,在他们的眼中,台湾的战略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是军事地理位置?是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垄断地位?还是其作为民主典范,在“民主对抗威权”的叙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超出我们日常认知的分析,或许是一些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台湾在国际关系中所牵动的细微之处。书中是否会提及,台湾的民主经验,对其他新兴民主国家有着怎样的启示?或者,台湾的经济模式,如何在全球资本流动中,扮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节点?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作为一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市民,对于“台湾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我有着复杂而多层次的感受。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受着它的喜怒哀乐,见证着它的发展变迁。然而,当这个问题上升到国际层面,被放置在美国这样一个大国决策者的视野下审视时,其意义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这一点——“写给全美国人的台湾观察报告”。这让我不禁猜测,书中是否有提供一些关于台湾在国际战略布局中,扮演“稳定器”抑或是“关键变量”的角色分析?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会触及台湾的文化独特性,以及这种文化,在日益趋同化的全球语境中,是否也具有某种不可替代的价值?毕竟,我们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的实体,更是一个拥有独特历史、语言和文化的社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分析,也能让我们看到,台湾的“软实力”,以及它在价值观输出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如何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尊重的。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这个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说,意义非凡。从小到大,关于台湾的讨论,总是被各种声音填满,有来自岛内的政治解读,也有来自国际媒体的断章取义,更有不少是出于战略考量的推测。然而,真正能够让我们站在一个全球视角,清晰地理解“台湾为何如此重要”的,却少之又少。作者作为美国研究两岸关系的权威,以一种“写给全美国人”的口吻,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跳脱出岛内的惯性思维,看到一个在世界格局中,台湾所扮演的真实且关键的角色。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否在不回避地缘政治敏感性的前提下,深入剖析台湾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在民主价值上的坚持,是如何在全球供应链、区域稳定乃至全球民主发展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我知道,许多台湾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世界真正看见,不只是一个棋子,而是一个有自身价值和独特贡献的实体。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一座桥梁,让我们与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也让我们对自己身处的土地,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台湾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对台湾人来说,既是日常的疑问,也是一个沉重的命题。我们身处风暴的中心,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关注。这本书的作者,作为美国研究两岸议题的权威,用“写给全美国人”的方式来解读台湾,这本身就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我非常期待书中是否会深度剖析台湾在半导体产业的“护国神山”地位,以及这种技术垄断,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中,究竟有多么关键,又带来了怎样的战略考量。此外,我希望作者能够超越简单的“民主对抗威权”的二元论,而是更 nuanced 地呈现台湾在推动区域民主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是否会提及台湾在人权、公民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是如何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学习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们看到,台湾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能为美国或世界带来什么,更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潜力,以及它如何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简单粗暴却又直击人心。它迫使我们每一个台湾人,去思考一个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复杂深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要?”。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冷静、客观,不带偏见的视角,为我们揭示隐藏在“重要性”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否是因为我们在科技创新上的突破,让全球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我们?还是因为我们在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或者,是因为我们所代表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对某些国家构成了潜在的挑战?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台湾的民主制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实践和演变后,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可以供其他国家借鉴的范本,尤其是在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如何在多元意见中保持社会凝聚力等方面。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观察报告”,更是一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价值,并以此来面对未来挑战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