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大选在即,两岸政策仍然是蓝绿双方关注的焦点,统独争议未歇之时,本书作者除针砭时弊,更进一步提出「亦独亦统」的崭新观点,为未来两岸关系提供另一种出路。
「亦统」中的统,是指以大陆民主化为前提的「民主统一」;「亦独」中的独,指得是在统一前,力求使台湾成为真正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正常的国际地位;「扭转现状」不仅是要求台湾国家身分的正常化,大陆政治及社会的民主化,这些都是改变两岸现有关系的「扭转现状」。本书在「破」「立」之余,也不忘反思诸多可能引起的质疑与挑战,并加以讨论和解答,提供更多观看置论的空间。
作者简介
李国政
1953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在「一片红」中下放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务农,成为「老三届知青」,历时六年。1990年底入籍加拿大。从事贸易、理财等工作,并开始政论写作,为「环球华报」专栏作家,国语电视政论节目「两岸三地加国情」常任评论员。现定居于台北。
自序.导读
PART I 蓝不懂岛内政治
国民党输在「政绩」?
挖给马英九的「政绩陷阱」
台政怪象:绿不懂国际政治,蓝不懂岛内政治
「讨好绿营」是全蓝营「集体误思」
「蓝不懂岛内政治」三大病灶
两报一党,谁之过?
马政府的大课题:为何「政绩」无用
谁该为台湾社会的「中国认同」负责?
是谁造成退休将领的失言?
恢复国统纲领,马政府可赢得选举
抛弃讨好绿营,擦亮蓝营品牌
「种族诠释」,台湾的族群政治之癌
追杀罪名马政府咎由自取
发言人一上任,发言就不妥
蓝绿在捉什么 ECFA 迷藏?
一切民主政权都是「本土政权」
为什么对「唯族论」批判过门而不入?─「一切民主政权都是本土政权」写后感
国民党只有「很烂」吗?
驳「外省人欺负本省人」(上)
驳「外省人欺负本省人」(下)
马英九选总统,先破「台湾主体意识」
蓝营为何总是放弃大原则?
郭冠英和李希文
道德批判民进党,也没用
蔡英文的「台独自杀计划书」?
什么「新台湾人」?
「四大族群」废除论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种族诠释:错解「二二八」
从陈水扁贪腐丑闻到马英九总统就职演说
台湾社会的「伪多元」
PART II 大陆进步的灯塔
亦独亦统,扭转现状─论「两中暂制」
质疑与挑战:台湾篇
质疑与挑战:大陆篇
台独五大不伦:前言
不伦之一:盼大陆动乱
不伦之二:违反「民主参与」原则
不伦之三:「种族诠释」掀仇恨
不伦之四:毛英文、蔡泽东
不伦之五:毁弃「台湾灯塔」
「两岸统合」的民意基础何在?
统独「基本伦理」的在台现状
台湾伸出大爱之手 两岸更入佳境
「民主大爱」可能吗?
期待「平潭民主实验区」
「民主实验区」的意义与超越
陈菊热情邀请赵星的启示
从阻美军售到「两武」分流
四大事件尽失台湾民心
「反分裂法」的「三不」─週年回顾(上)
高支持率说明什么?─「反分裂法」週年回顾(下)
「终极统一」是民主责任的必然─从「基本伦理」看台独的反公义
台湾何以对大陆民主化缺乏想像
中国大陆民主化的四大障碍
**评价一** 最近收到一本叫《亦独亦统 扭转现状》的书,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光看封面和书名,就觉得一股扑面而来的重量感。我一直觉得,台湾的地位是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扯到太多历史、文化、情感的纠葛,想找到一个能真正触动人、引发思考的角度,其实不容易。这本书的题目就很大胆,直接点出了“亦独亦统”这个许多人内心深处既渴望又矛盾的议题,再加上“扭转现状”四个字,更像是对当前局面的一个激进呼唤。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个“亦独亦统”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还是在历史的经纬中找到了某种平衡点?“扭转现状”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是政治上的策略,还是社会层面的变革?台湾目前面临的困境,无论是经济的停滞、人口的老龄化,还是国际空间的压缩,都是我们这些普通民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的。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打破僵局的思路,或者至少能让我在阅读后,对这些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我期待它能带来一些启发,不一定是直接的答案,但希望能打开新的讨论空间,让我们能更理性、更深入地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评价三** 拿到《亦独亦统 扭转现状》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书名中蕴含的张力所吸引。台湾的未来,一直是大家挂在心上的大事,但有时候,讨论来讨论去,总是绕不出那些既有的框架。《亦独亦统》这个说法,我感觉是一种很巧妙的表述,它既承认了台湾主体性的重要,也似乎没有完全否定与大陆之间某种历史或现实的联系。在当下,这种“亦”的状态,我想对很多台湾人来说,可能更贴近他们内心的复杂感受。而“扭转现状”,则传递出一种积极求变的精神,让人感觉作者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命运,而是在努力寻找突破口。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或许是对台湾独特身份认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或者是关于如何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为台湾找到更有利位置的思考。台湾在经济、科技、文化上都有其独特优势,但如何在政治上将其发挥到极致,避免被边缘化,这是个难题。这本书会不会提出一些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角度,或者提供一些能够凝聚社会共识的思路?我希望它能引发更广泛的、有建设性的对话,而不是加剧对立。
评分**评价二** 这本书的书名,叫做《亦独亦统 扭转现状》。坦白说,当我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又来一本谈论两岸关系的?” 台湾人对这个话题,真的太熟悉了,熟悉到有时会觉得有点疲惫。但转念一想,也许正是因为太熟悉,所以才需要有人能跳出来,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来重新解读,或者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亦独亦统》这四个字,我理解的重点在“亦”,也就是说,它不是非黑即白地站在某一边,而是试图去找到一个折衷,或者一个共存的可能性。这在当前的台湾社会,绝对是个挑战,因为政治立场的分歧真的很大,很多时候,一旦触及政治,理性讨论就很难继续。而“扭转现状”,则暗示着一种行动力,一种不甘于现状的姿态。我比较好奇的是,作者所说的“现状”具体指的是什么?是国际局势的孤立,还是内部的政治僵局,或者是经济上的瓶颈?这本书的篇幅不小,看得出来作者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有深度的分析,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历史脉络、地缘政治,甚至是社会心理层面,去剖析问题根源。如果它能帮助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哪怕只是一点点,我觉得就值回票价了。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的书名《亦独亦统 扭转现状》,让我想起了过去几十年来,台湾社会对于自身定位的各种讨论和挣扎。在“独”与“统”这两个极端的标签下,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真正能够代表大部分台湾人心声的中间地带。《亦独亦统》的提法,或许正是尝试去填补这个巨大的鸿沟,它不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性,而是强调一种动态的、灵活的思考方式。而“扭转现状”则是一个行动的号召,暗示着目前我们所处的局面,需要被积极地改变。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定义“现状”的?是国际关系上的被动,还是两岸关系上的僵局?或者是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瓶颈?又或者,“扭转现状”是否包含了某种程度的妥协与策略?在台湾,我们见证了太多激烈的政治辩论,但往往在激辩之后,现实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具建设性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跳出情绪化的争论,去审视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许,这本书能为我们理解台湾的未来,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引发更成熟、更理性的社会对话。
评分**评价四** 《亦独亦统 扭转现状》这本书,我才刚翻开几页,但它的书名就足够让人思索良久。在台湾,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信息,关于“独”与“统”的争论,早已是耳熟能详,甚至有时会感到麻木。然而,当“亦独亦统”这样一种模糊但又似乎包容的表述出现时,它反而能激起一种新的好奇心。这是否意味着一种更灵活、更务实的路线?或者是一种对现有僵局的挑战?而“扭转现状”这几个字,更是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让人忍不住想知道,作者究竟想扭转的是什么?是国际上的孤立感?是经济上的挑战?还是国内政治的内耗?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一些被忽视的社会议题,或者在宏观的政治论述之外,提供一些微观的、贴近民生的视角?台湾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未来充满了迷茫,这本书能否给他们一些指引,或者至少让他们看到一些新的可能性?我希望这本书的论述是严谨的,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现实的考量,能够经得起推敲,并且能够引发真正有意义的讨论,而不是流于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