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5
「本书旧版为《一个犹太人的反省》」
不要让哀悼本身成为一种生活
为什么要读《远离烟硝》?
因为这是一个普世道德的问题。
一个关乎报复、宽恕、正义与道德的问题。可供讨论,可供省思。
大屠杀与犹太建国,是20世纪以迄今天人类的大事件。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屠杀成了犹太生活的避风港,因为它,犹太人可以自称独一无二、清白无辜、享有特权,而且利用它。在这个犹太人把一切挥霍于疯狂竞逐国家权势的时代,世人该怎样对待犹太人的历史与现在?
本书作者是一位美国犹太学异议分子,像许多与他一样的人,都要承受族人相当大的压力,他指出:「每一个文化与传统的消失,对人类来说都是一种减损,有时候去哀悼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比去着手打造一个新的更容易。」
「在我们曾经继承的那个犹太历史已经死亡的今天,犹太人喜欢在犹太会堂和公众场所哀悼死者,就像只有透过留在过去,犹太人才有办法肯定人生。一个死亡与摧毁的循环只要一被经历过,它就会自动运转,直到哀悼本身成为一种生活而后已。」
今天大部分的犹太人,正是以这样的态度在生活,正是以被迫害者的身分对巴勒斯坦人进行迫害。在以美国为主的强势媒体主导下,许多人并不知道以色列不断在扩张,以及慢性阻断巴人生机的事实。过去多少年来,爱德华.萨依德(Edward W. Said)在国际间奔走唿号的,即是揭发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罪行。但他所代表的毕竟是他自己的族人。
比较可贵的是,一些具备良知的犹太知识分子如第一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Judah Magnes、知名圣经学家与神学家Martin Buber、 政治与人类学家Hannah Arendt等人皆认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将导致巴勒斯坦土地上的阿拉伯人流离失所。而让阿拉伯人无家可归,等于是让犹太人在整个历史里无家可归的状况重演。他们主张两民族共存,成立一个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同组成的联邦国家。一位犹太受难者后裔也说:「虽然吃过种种苦,我们仍然得坚持正义。只有正义而非报复才是出路,大屠杀的教训是暴力的循环必须予以终止,没有别的出路。」
我们在这样的思维中学到了什么?不再是加害者与受害者角色,这样的直线思考。人类只有在宽恕之中,才能找到新的自由。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烽火,追求和平无踪,本书代表了许多具备自觉的犹太知识分子的思维。他们认为一个不具反省的民族,终将被毁灭。
「正义」是人类的普世价值,不只在以、巴这件事上,也在今天这个世界的许多地方。
作者简介
马克.艾里斯 Marc H. Ellis
美籍犹太裔学者,1952年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北迈阿密滩区,就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宗教暨美国研究所期间,受教于大屠杀神学家理查.鲁本斯坦及美国历史学家威廉.米勒门下;1980年取得马奎特大学的当代美国社会暨宗教思想学博士学位。1988年担任纽约玛利诺神学院教授;1995年担任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随后转任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及佛罗里达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获聘为拜勒大学的美国暨犹太研究所教授,翌年创办拜勒大学的美国暨犹太研究中心。
着有《欧洲犹太主义》、《以色列独立报》等着作十余种,广受爱德华.萨依德、诺姆.杭士基、图图大主教等人推荐。
译者简介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东海大学哲学博士班肄业。目前为专业翻译者,共完成约近百本的译着,在立绪文化出版的有《文化与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现代主义》(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 等。
本书总页数共336页
自序 / 马克.艾里斯(Maec H. Ellis)
导言 基督城的蛮牛
1 后大屠杀时代的犹太记忆
Jewish Memory in the Post-Holocaust Era
2 清白无辜、屯垦者与国家政策
Innocence, Settlers and State Policy
3 后大屠杀时代的先知传统
The Prophetic in the Post-Holocaust Era
4 体现在放逐的犹太见证
A Jewish Witness in Exile
结语 走出灰烬
Out of the Ashes
远离烟硝: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远离烟硝: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