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西方学者写中国的书,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它考察了清朝末年上海娱乐业的兴起,及其在社会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以深入而独到的论述,对视觉文本的精彩解读,和大量文字材料的细密梳理,探寻了上海妓女、文人及城市现代性之间的相互影响,细描了中国近代娱乐业的兴起以及它在巨大的时代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切说明,人与环境的无心组合,创造出了中国第一个多文化的现代都市——上海。
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即是租界的名妓推动了现代性的产生,她们不是男人眼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行动者」,是学会了西方生意经的第一代女商人。另外的一个主角,城市知识份子,是参与制造她们的人,他们搞排行榜,印海报,制造新闻,排花榜(与选秀、选美相仿),跟当下的娱乐产业也颇有相似之处。
作者简介
叶凯蒂
美国波士顿大学现代语言与比较文学系教授。研究兴趣主要在十九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媒体与视觉文化,并着重探索文学、文化、艺术观念的跨国流动。
译者简介
杨可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女性、劳工等方向的社会学研究。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着一种老上海的味道,仿佛能闻到樟脑丸和老上海香烟混合的气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时而如同一位老者,娓娓道来,讲述那些发生在弄堂深处,或是洋行大班宅邸里的传奇故事;时而又如同一位严谨的学者,抽丝剥茧,分析当时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对名妓和才子生活的影响。书中对上海那个年代的街景、服饰、饮食、社交礼仪的描绘,都极其生动细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亲眼目睹那一番繁华景象。尤其是对一些知名名妓的刻画,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美丽,而是深入挖掘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她们的才艺、她们的情感、她们的无奈,甚至是她们的商业头脑。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中对娱乐文化演变的探讨,也让我了解了现代娱乐业是如何在那片土地上萌芽并发展的,这种文化层面的解读,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
评分我常常沉迷于那些关于旧上海的传说,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缺少一些真实的力量。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那个时代的一扇扇窗。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名妓”这一群体解读的深度。她们不再是脸谱化的“红颜祸水”或“清倌人”,而是有着复杂人性的个体,她们的才情、她们的交际手腕,甚至她们的商业运作,都展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生存智慧。而“洋场才子”,他们的风流倜傥背后,也隐藏着时代的困境与挣扎。书中最让我着迷的部分,在于作者如何将这些人物的命运,巧妙地融入到上海那个特定时期(1850-1910)的娱乐文化大背景下。从传统的戏曲、曲艺,到新兴的歌舞、话剧,再到遍布租界的舞厅、酒吧,作者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充满活力的娱乐版图。这种对文化现象的细致梳理与深入剖析,让整本书不仅仅是人物传记,更是一部生动的上海城市文化史。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个光影交错的旧上海剧院里,观看一幕幕引人入胜的戏剧。作者的叙述语言,时而像一位深情的诗人,用充满画面感的词语描绘出烟花巷陌的绝代风华;时而又如同一位敏锐的社会学家,犀利地剖析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经济脉络与权力结构如何塑造了名妓和才子的命运。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个时代娱乐文化中存在的阴暗面,而是将其与表面的繁华并置,展现出一种更为真实、更为复杂的历史图景。那些关于洋场才子的描写,也不仅仅是风花雪月,而是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雅士在东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思想碰撞与生活选择。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引人入胜,仿佛每一个章节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精彩故事,但又共同编织成一幅宏大的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画卷。读完之后,我对那个时代的上海,尤其是其独特的娱乐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触。
评分我一直对近代上海的十里洋场和风情万种的故事心驰神往。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黄浦江边烟柳画阁、笙歌鼎沸的景象。作者笔下的名妓,她们不仅仅是风月场中的艳影,更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与社会变迁的缩影。她们的才情、智慧,甚至是无奈与挣扎,都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为之动容。那些才子们,或是挥金如土的阔少,或是文坛巨匠,他们与名妓的故事,交织出了繁华背后的情爱纠葛与时代洪流。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绘一段段风流韵事,更是在揭示那个时代上海娱乐文化的发源与演变。从戏曲、曲艺到新式剧场,再到烟花柳巷的歌舞升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那种融合了东方古典韵味与西方现代气息的独特气质,在字里行间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读罢此书,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纸醉金迷、又暗流涌动的年代,上海的声色犬马,以及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时代印记,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新颖的阅读体验。它以一种意想不到的角度,深入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社会风貌。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浮光掠影的闲书,但事实远非如此。作者巧妙地将历史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多个维度的视角融入其中,对名妓群体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学分析,揭示了她们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她们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在夹缝中生存甚至获得一定影响力。同时,对于“洋场才子”的描绘,也并非简单的猎艳故事,而是对当时文人阶层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他们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进行了剖析。尤其是关于娱乐文化的章节,作者梳理了从传统演艺到新型娱乐形式的演进,分析了它们如何反映并塑造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市民心理。整本书的论证过程严谨扎实,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却又不失文学性的感染力,读起来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乏故事的趣味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