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并非《史记》的白话翻译版本,作者从原书中挑选了26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重新整理,且舍去冗长的编年史,让读者的阅读可以更顺畅,期能让阅读者由此而深入《史记》原文,进而喜欢历史。
您知道项羽的霸气,足以撼动山河吗?
您听过吕后残酷冷血、自私跋扈、恶行恶状的故事吗?
战国四公子是怎样对待门下的食客,又如何借助他们的才华呢?
滑稽列传中有哪些一鸣惊人的有趣故事?……
文学的魅力不应该受限于时代、语言的束缚,而文体的表达方式,也不应该只能有一种诠释方法。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历来《史记》的文学观、美学观、散文风格、传记文学特质、语言艺术,以及对后世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的启发,都佔有摧枯拉朽的关键地位,兼具了文学与史学的高度价值。
《史记》当中的文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文学的戏剧性。鸿门宴中,详细描述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的座位,与剧场中的「佈景」无异;而每个人说的话,宛如戏剧中的「对白」;人物的行为举止,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读这段历史,恍如置身于当日的鸿门宴中,亲眼看见英雄们磊落的英姿,和豪迈的谈吐。
《史记故事及其成语》并非《史记》的白话版本,我们挑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本纪与列传,重新为读者整理太史公传略及其创作始末,并且舍去冗长的编年史。
在这些精采篇章中,更有许多精采的典故与成语,我们都特别以专栏的方式编辑。这些故事,寓意深远、笔力万钧,每一篇都隽永感人,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期待您在本书中,更了解历史的兴衰起落;更崇敬太史公的刚正不阿;更仰慕这些英雄豪杰的雍雍大度;也更喜爱古典文学中千丝万缕的柔情传唱。
作者简介
许丽雯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曾任震旦集团杂志社总编辑、锦绣出版集团文库出版公司总编辑兼行销企划部总监、云门咖啡行销总监。现任高谈文化出版集团社长兼总编辑。曾出版「你不可不知道」音乐系列书籍,例如:《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经典名曲》、《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部歌剧》……等畅销书籍,及艺术系列书籍,例如:《你不可不知道的300幅名画及其画家与画派》、《比亚兹莱的插画世界》、《名画中的时尚元素》……等畅销书籍。
出版序
文学的魅力不应该受限于时代、语言、国界的束缚,而文体的表达方式,也不应该只能有一种诠释方法。就像我们想读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仍然可以借由翻译来读懂它一样。中国许多优美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不应该受限于文言文的隔阂,而让今天的读者望之生畏。其实,浩瀚精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作品,如果能找到更多元的入门通道,那么成千上万册精采的创作,将会是人人都喜欢阅读的最佳读物。
本社新编的「中国文学名着系列」,就是希望能为读者开启一条通往中国文学之路的捷径,以浅显的文字、注释,跳脱枯燥乏味的学究式说理,重新编撰、可以轻松阅读的文学作品。能看懂古人的文章,就能领略他们的思想脉络,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的状态,找出可以学习借镜的智慧精华。因为了解,才会懂得欣赏;因为欣赏,才能借鑑学习;因为借鑑学习,才能延伸应用;因为应用,才能承先启后,激发创作的种籽。
「中国文学名着系列」的第一本书,我们选择的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同时也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历来《史记》的文学观、美学观、散文风格、传记文学特质、语言艺术,以及对后世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体式的启发,都佔有关键地位。
司马迁写《史记》绝非将历史简化为文献的收集、整理与考证,或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去观察历史人物;而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过去时代人物的奋斗与成败。因此,《史记》既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文学与史学高度结合的旷世之作。
本来,文学的表达与历史的记载,自有其区别。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词章愈优美、情节愈起伏,愈能感动人心;后者的目的则在于求真,叙事愈接近事实,愈切合真理,愈能重现史实风貌。就语言的表达来说,前者负荷情意,后者装载概念。然而这二者在《史记》当中却丝毫不相冲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只有《左传》与《史记》能够如此兼容并蓄,兼具文学与史学的高度价值。
《史记》既是传记文学的鼻祖,文章中必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深具文学的「戏剧性」。例如:司马迁写鸿门宴,连项王、沛公、范增、张良等人的座位方向都要详细记录,与剧场中的「佈景」无异;而每个人所说的话,宛如戏剧中的「对白」;每个人物的行为,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读这段历史,恍如置身于当日的鸿门场景,亲眼看见英雄们磊落的英姿,和他们豪迈的谈吐。
从《汉书》开始,所谓的「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承袭着《史记》的精神;在文学创作方面,从唐以后的传奇到《聊斋志异》等小说,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史记》的影响,唐宋以来的文学家与政治家更无不熟读《史记》。尽管班固对司马迁有不少贬词,但他也不能不承认司马迁是一位「良史之才」,「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也不得不赞美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史记及其成语故事》并非《史记》的白话版本,我们挑选了其中二十六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列传,重新为读者整理太史公传略及其创作始末,并且舍去冗长的编年史。而在这些精采篇章中,更有许多精采的典故与成语,我们特别以专栏的方式予以编辑。这些成语、典故,寓意深远、笔力万钧,每一则都可以自成完整、隽永的小故事,值得读者细细咀嚼,并思索、玩味司马迁下笔写史时呕心沥血的心情。
期待您在本书中,更了解历史的兴衰起落;更崇敬太史公的刚正不阿;更仰慕这些英雄豪杰的雍雍大度;也能更喜爱古典文学中千丝万缕的柔情传唱。
高谈文化总编辑 许丽雯
这本书的内容,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历史普及读物实在太多了。但当我翻开《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时,那种惊喜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它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没有那种一本正经说教的腔调,而是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娓娓道来那些曾经鲜活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形象,让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们的无奈与悲凉。而当这些故事中出现的成语被提炼出来,并配以简洁明了的解释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很多我以前只是模模糊糊听过的成语,通过书中的故事,一下子就变得生动形象,仿佛它们本身就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温度。而且,作者在选取成语的时候,也很有技巧,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挑细选了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或事件本质的成语。这让我觉得,学习这些成语,不仅仅是记住几个词汇,更是理解一段历史,洞察一个人心。下册的篇幅,感觉比上册更加充实,故事的复杂性和人物的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那些蕴含着历史智慧的典籍。《史记》对我来说,一直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虽然景仰,却难以攀登。直到我遇到了《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这本书,才让我觉得离这座高峰近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作者并没有强求读者去啃读原著,而是将《史记》中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讲述出来,同时巧妙地将与故事紧密相关的成语融入其中,并加以解释。这种“故事+成语”的模式,在我看来是学习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成语往往是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精神提炼,脱离了故事的语境,成语就可能变得空洞。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成语时,不仅仅是给出字面意思,还会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例如,在讲述某个谋略家的故事时,引出了“运筹帷幄”这个成语,作者不仅解释了它的意思,还详细分析了这位谋略家是如何在战前就制定周密计划,最终取得胜利的。这种抽丝剥茧式的讲解,让我对历史事件和成语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册的精彩程度,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信心。
评分《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这本书,我拿到手后简直是爱不释手。虽然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故事有些兴趣,但总觉得《史记》这种原著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而且那些古老的成语更是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历史的窗户,而且这扇窗户还被巧妙地装饰上了生动的图画和易于理解的文字。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述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的同时,能够自然地引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并且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瞬间就能明白这些成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和出处。比如,书中讲到某个将领在危急关头如何扭转乾坤,就巧妙地引出了“力挽狂澜”这个成语,并详细阐述了它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用法。这种将故事和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历史不再枯燥,反倒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书中的故事选材也非常经典,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但经过作者的重新解读和讲述,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让我仿佛亲历其境,与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下册的内容更是涵盖了更多精彩的故事和成语,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希望能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乐趣。
评分作为一个对语言和历史都比较挑剔的读者,《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给了我一个相当大的惊喜。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读物应该是在提供知识的同时,也能带来阅读的愉悦感。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将《史记》变成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将其化身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那些深远的成语。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历史细节的处理,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避免了过于学术化的冗余。而且,成语的引入也非常自然,并非生搬硬套,而是与故事的情节发展紧密结合,使得成语的意义变得更加鲜活和易于理解。书中对成语的解释,也做得非常到位,不仅仅是解释字面意思,还会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让我对这些古老的智慧有了更深的认识。例如,在讲到某个朝代的兴衰时,引出了“盛极一时”这个成语,作者不仅仅解释了它的含义,还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朝代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必然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成语和历史,从来没有这么有趣过。下册的内容,更是让我对作者的功力刮目相看,期待值爆棚。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能够点燃读者的好奇心,并且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巧妙地将《史记》的宏大叙事与汉语的精炼表达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极具吸引力的学习路径。我是一个平时比较忙碌的上班族,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去系统地学习历史或语言,而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它用生动的故事串联起一个个历史人物和事件,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对《史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当这些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成语,并且配以简洁明了的解释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些看似晦涩的成语,背后竟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将成语与现代生活中的情境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述某个政治斗争时,引出了“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作者不仅解释了它在当时的语境下的含义,还说明了它在现代人际交往和国际关系中的普遍意义。这种联系性,让我觉得学习到的知识更加实用和有价值。下册的内容,让我对这次阅读体验充满了信心,也对作者的写作技巧深感钦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