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

史记故事及其成语(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此书并非《史记》的白话翻译版本,作者从原书中挑选了26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重新整理,且舍去冗长的编年史,让读者的阅读可以更顺畅,期能让阅读者由此而深入《史记》原文,进而喜欢历史。

  您知道项羽的霸气,足以撼动山河吗?
  您听过吕后残酷冷血、自私跋扈、恶行恶状的故事吗?
  战国四公子是怎样对待门下的食客,又如何借助他们的才华呢?
  滑稽列传中有哪些一鸣惊人的有趣故事?……

  文学的魅力不应该受限于时代、语言的束缚,而文体的表达方式,也不应该只能有一种诠释方法。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历来《史记》的文学观、美学观、散文风格、传记文学特质、语言艺术,以及对后世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的启发,都佔有摧枯拉朽的关键地位,兼具了文学与史学的高度价值。

  《史记》当中的文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文学的戏剧性。鸿门宴中,详细描述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的座位,与剧场中的「佈景」无异;而每个人说的话,宛如戏剧中的「对白」;人物的行为举止,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读这段历史,恍如置身于当日的鸿门宴中,亲眼看见英雄们磊落的英姿,和豪迈的谈吐。

  《史记故事及其成语》并非《史记》的白话版本,我们挑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本纪与列传,重新为读者整理太史公传略及其创作始末,并且舍去冗长的编年史。

  在这些精采篇章中,更有许多精采的典故与成语,我们都特别以专栏的方式编辑。这些故事,寓意深远、笔力万钧,每一篇都隽永感人,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期待您在本书中,更了解历史的兴衰起落;更崇敬太史公的刚正不阿;更仰慕这些英雄豪杰的雍雍大度;也更喜爱古典文学中千丝万缕的柔情传唱。

作者简介

许丽雯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曾任震旦集团杂志社总编辑、锦绣出版集团文库出版公司总编辑兼行销企划部总监、云门咖啡行销总监。现任高谈文化出版集团社长兼总编辑。曾出版「你不可不知道」音乐系列书籍,例如:《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经典名曲》、《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部歌剧》……等畅销书籍,及艺术系列书籍,例如:《你不可不知道的300幅名画及其画家与画派》、《比亚兹莱的插画世界》、《名画中的时尚元素》……等畅销书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严法治事、刻薄无情的官吏︰酷吏列传
赤胆忠心、果敢无惧的勇士︰刺客列传
讲信修义、啸傲江湖的豪杰︰游侠列传
合纵连横、运筹帷幄的策略高手︰苏秦列传
洞察先机、舌灿莲花的外交官︰张仪列传
雄辩滔滔、滑稽谈笑的谏士
道义和慾望交战的故事︰伯夷列传
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世家
道家学说与法家学说
纵横商场、将本求利︰货殖列传
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列传
战国四公子之二︰平原君列传
战国四公子之三︰信陵君列传
战国四公子之四︰春申君列传
附录︰太史公年表

图书序言

纵横商场、将本求利︰货殖列传

老子说:「最好的政治就是邻国可以互相望见,鸡啼狗叫的声音可以相闻,人民都觉得他们的食物很美味,衣服很好穿,而本地的风俗最适宜,自己的工作很快乐,从生到死,彼此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可是无论怎样努力做到这个地步,或者为了把现代拨回到那种地步,而想掩盖人民的耳朵和眼睛,这是很难办到的。

太史公说:

「神农以前的情形我不知道,在诗经或书经叙述舜或禹以后的事情,则眼睛或耳朵都在求着声色之美好、嘴巴要吃尽菜肉的味道,身子要安逸快乐,心中总要夸张自己的权势能力。这种风气慢慢渗透人民的心,这种情形已经很久了。现在就是挨着门户用精妙的话劝告他们,也是无法感化他们了。所以最好的为政者是顺应民心去治理,其次是指示利益引导人民,再其次是教诲人民,更其次是给人民秩序,最糟糕的为政者,便是和人民相争了。」

且说人是因农民工作才有东西吃,由虞人(提供山海之资材的人,也就是说樵夫、从事矿业、採盐的人)提供材料,由工人加工,再由商人使物品流通。这些工作是不是可以由在上的人加以政治或教化、征集,或决定日期的共同作业,就能做得好呢?人们只不过按照自己的才能,拿出所有的力量,以便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物价便宜就是将要上涨的预兆;物价昂贵就是不久将要便宜的征兆。大家各自亲自交易,努力工作,快乐地做自己的事,这就像水日夜不停地向下流一般,。物品是不叫它们来也自己会来,不严厉求它们,人民也自然会造出来的。这和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完全相符,是不是自然之理的表现呢?

《周书》上有句话说:

「农民不去耕种,就要缺粮;工人不去做工,食料、产品、器材等三宝便要中断;虞人们不去工作,材料便会缺乏。」(《周书》就是《佚周书》,这些文字已佚失)

上面所说的四种东西是人民衣食的本源,源头大了国家就富足,源头小了,国家就会穷困。这四种东西上可使国家富足,下可使家庭富裕。贫穷或富有的法则,不是别人可以给予或抢得走的,而是由那个人本身来决定。如果善于挣取,便能致富,不善于挣取,就会贫乏了。

从前太公望被封于营丘(山东省临淄县西北)的时候,那地方是不适于耕种的泻卤咸地,而且人口也很少。因此太公就奖励女红(纺织、裁缝、刺绣等女人的手工),极力使工艺发展,并使鱼、盐流通到其他地方去,于是人口和物资都集中到那里,就像车辐归聚于车轴一样渐渐热闹起来。结果,齐便能把冠、带、衣物、鞋类供给天下的人,因此,东海和泰山中间的人民都整理衣袖去齐国了。

后来,齐虽曾一度衰弱下去,但经管仲重新整顿其政治,设置轻重(调节物价的制度)、九府(经管财政的九个机构)的官,结果桓公便成为霸王,使诸侯会盟九次,并曾一度匡正天下。管仲富有三归台,他的地位虽只是个陪臣,却比列国的君主还要富裕些,所以齐国的富强,一直继续到威王、宣王的时代。

管子说:

「谷仓装满了,然后人民才知道礼节,衣食够了,人民才能知道荣辱。」(《管子.牧民篇》)

礼节是从富裕 堨穸X来的,如果不富,也就没有礼节了。所以君子富足了,便喜欢做好事;小人富足了,便做他能做的事。这就像水潭深了就会有鱼;山深了,走兽就住到那里去;人富了,仁义就自然依附他了。富的人得了势力,便益发有名声,失掉势力以后,那些依附他的客人,也就无处容身,这种倾向在蛮族之间尤其厉害。俗语说:

「富有人家的儿子,就不会被判死刑。」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所以说:

「天下的人都为利而来,天下的纷扰都是为利而去。」

说起来,富有千乘的王,富有万户的侯,和百室之君,尚且要为贫穷而发愁,何况是编列户口的一般人民呢。

从前,越王句践受到吴军的重重包围,困穷于会稽山(浙江省)时,曾用范蠡和计然的策略。计然说:

「如知道有战争,就要准备,如果知道甚么时候要用甚么东西,就能够事先准备它们。把这两件事情都弄清楚了,物品的所有情况便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岁星(木星)停在西边的年分是丰收,在北边则有洪水,东边则发生饥荒,南边则发生旱灾。商人在天旱的时候,就贮积舟船,洪水的时候就贮积车辆,他们等待和事情的来临相反之事,是合乎物之道理的,每六年丰收,每六年天旱,每十二年会碰到一次大饥荒。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