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共包含了高一到高二学测数学必考之全部内容,章节分明、例题丰富、解说完整,是准备学测考试的考生们复习的最佳利器。
本书特色
1.完全依据99课纲撰写--本书内容分成三部分:
(1)课纲中有明确规定为学测内容;
(2)课纲中没有明确规定,但为延伸题(标☆者);
(3)课纲中有明确规定是指考内容(标◎者) 。
2.试题包含83年到102年学测题目,且平均分配于各章节内。
3.强调基本观念--每节先解释名词,如:「递回定义」、「随机试验」等,再深入介绍其相关内容。
4.同一题型的题目整理在一起--将相关题目整理,方便读者做比较。
5.题型皆附解题步骤--每种题型列出解题步骤,如:机率的「贝氏定理」,读者只要依照步骤,即可顺利解出题目。
6.本书搭配有「教学影片」和「83年到102年学测题目解析」供读者下载
作者简介
林振义
现职
明新科技大学电机系副教授
学历
屏东高中
交通大学控制(电机)工程学系
交通大学计算机工程研究所硕士
交通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博士
经历
工业技术研究院机械所
中山科学研究院
国立空中大学学科委员
第 8章 三角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第 9 章 直线与圆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第10章 平面向量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第11章 空间向量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第12章 空间的直线与平面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第13章 矩阵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第14章 圆锥曲线
99年课程纲要
99年课程纲要细部说明
本章内容
序言
我在大学教授「工程数学」课程, 我的教法是: 先将工程数学的每种题型整理出来, 再写下其解题步骤, 编制成讲义后影印给学生。在解题时, 先找出该题目的题型, 再将数据带入其解题步骤内, 就可以很容易地将题目给解答出来。我还有录制教学影片,供学生课后自由下载。
我的学生很能适应此种教法,有学生在期末教学评鑑(学生打老师的教学成绩)上写着: 「工数很难, 老师把它变得很简单, 而且老师上课非常认真, 让我有心学好工数」、「老师很厉害, 把一科很不容易学会的科目, 一一讲解的很详细」、「在老师的教导下, 工数就跟小学的数学一样的简单, 还有教学影片, 上课漏掉的地方可以补充」、「高三那年我放弃了数学, 自从上您的课后开始有了变化, 而且还有教学影片可以在家里复习, 重点是上课也很有趣」, 学生反应很好。所以我认为将各类题型整理出来、写下其解题步骤后印成讲义, 再录制教学影片, 可以让学生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我小孩在读高中时,问我一题数学,题目类似a1 = 2,an + 1= 2an + 3(n □ 1),他说只要题目改一下, 他就不会做。我心里想: 为什么不参照我的教学方式, 将题型整理出来、写下其解题步骤,再把相关的题目整理在一起,以方便学生阅读呢?
本书的写法就是根据上面的原则所写成的。本书的每章会先介绍名词的定义、原理、公式, 再将各类题型及其解题步骤和其相关的题目整理在一起, 最后才是练习题。
本书会将它整理出来, 以方便学生做比较。当读者了解基本知识后, 才来做练习题,如此不仅可以解出基本的题目,即使题目有一点变化,还是可能解得出来。
本书在每章的最后面都附有「83年到102年学测题目」,供读者知道哪章的内容最常考,哪些类型的题目考得最多次。
本书的特色为:
(一)完全依据99课程纲要撰写─本书内容分成三部分:
(1)课程纲要有明确规定是学测内容;
(2)课程纲要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延伸题(标☆者);
(3)课程纲要有明确规定是指考内容(标◎者)。
(二)包含83年到102年学测题目,且分配到各章内。
(三) 强调基本观念─每节会先解释名词,如:「递回定义」、「随机试验」等,再介绍其相关内容。
(四) 同一题型的相关题目整理在一起─ 将相关题目整理在一起, 如: 「递回定义」、「重覆组合」等,方便读者做比较。
(五) 题型有解题步骤─每种题型会列出解题步骤,如:机率的「贝氏定理」,读者只要依照步骤,即可解出题目。
(六)有教学影片和83年到102年学测题目解析供读者下载。其中「教学影片」存放在「1 2 0 . 1 0 5 . 3 9 . 2 5 0 / j y l i n / j y l i n . h tm」内, 点选「高中教学」即可看到, 而「8 3年到102年学测题目」存放在「webhd.mus t . edu. tw/」内,在其下的「网路硬碟社群分享」栏位内输入「数学学测解析」即可。
本书得以出版,我要由衷的感谢五南图书机构对本书内容的肯定,以及五南同仁们大力的帮忙。本书虽然一再校正,但错误在所难免,尚祈各界不吝指教。
林振义
明新科技大学电机系
我是一名正在准备学测的学生,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所以这次我特别想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性地提升数学能力的书。《大学学测数学满级分II》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数学概念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公式的层面,而是会深入到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在讲到排列组合的时候,它会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比如“全排列”、“组合”等等,让我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书中的题目也很有代表性,覆盖了学测考试的各种题型,而且每一道题的解析都非常详细,不仅仅给出了答案,还给出了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甚至连容易出错的地方都进行了提醒,这对于我这种容易粗心大意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还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它鼓励我们多思考、多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数学,更是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心里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满级分”这三个字,对于我这个数学学渣来说,实在太过耀眼,我甚至都没想过自己能达到那个程度,只是希望能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一些,至少考到比较理想的分数。《大学学测数学满级分II》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它并没有让我觉得压力山大。虽然内容很充实,涵盖了学测所需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但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教材那样死板,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表格,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变得直观易懂。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讲解一些几何题的时候,书里提供了多角度的立体图,并且配上了非常详尽的推理过程,让我这个空间想象力比较弱的人,也能清晰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并且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比如“设而不求”、“数形结合”等,这些技巧在实际解题中能够大大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题目质量很高,既有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也有一些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才能解决的难题,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我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且针对性地进行提升。
评分拿到这本《大学学测数学满级分II》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打破了我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数学学习就是背公式、刷题、考试,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深入到概念的本质,并且用非常贴近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比如在讲概率的时候,它会用“抽奖”、“天气预报”这些大家都熟悉的场景来引入,让抽象的概率计算变得生动有趣。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一些难点和易错点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且给出了多种解题思路。我尤其喜欢它在最后总结的时候,会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我就能更清晰地看到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书中的题目设计也很有层次感,从基础巩固到能力提升,循序渐进,让我感觉自己每做一道题都能有所收获。而且,它还非常注重培养解题的规范性和条理性,这对于学测这种需要严谨答题的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数学不太感冒的学生,我拿到《大学学测数学满级分II》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我只想着能在这本书的帮助下,稍微提高一下我的数学分数,不至于在学测中拖后腿。然而,这本书的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首先在内容的组织上就非常人性化,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数学书那样,密密麻麻全是公式和文字,这本书图文并茂,视觉效果很好,很多抽象的概念都能通过图示变得直观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概念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历史典故,这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多了,也更容易记住。而且,它的题目设置也很棒,不会让人觉得一开始就很难,而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每一步都让你觉得有成就感。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解析题目的时候,会分析得非常透彻,不仅告诉你怎么做,还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数学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也学会了举一反三。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毕竟“满级分”这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尤其是我这种数学一直处于“及格万岁”水平的选手。但又觉得,既然是学测冲刺,总得搏一搏。刚开始翻开,就被里面的排版吸引了,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模式,图文并茂,很多概念的解释都配了生动的例子,甚至还有一些小故事。这大大降低了我对数学的畏惧感。第一章就讲了基础概念,不是简单罗列公式,而是层层递进地讲解了这些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函数图像的章节,作者用了很多生活中的类比,比如“一个学生成绩随时间的变化”,或者“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了。而且,题目也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题,有一些确实需要花点心思去思考,但好在后面都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分析,这才是最关键的,让我知道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切入问题,或者原来还有这种解题技巧。不像有些资料,题目给一大堆,答案就几个数字,让人抓耳挠腮。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不是在灌输知识,而是在引导你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