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期末劫,道劫并降,四贵五盘皆投生于此时,有者为了搭帮助道,有者欲来证果,有者要来结佛缘,更有的是来考道、乱世的,我们能在此鱼目混珠之际,幸逢明师,指授大道,更当发大心愿,立愿了愿,奋发精进,勤修勤炼,期能真正超脱六道轮回之苦,证得涅槃之乐。
无生老□深怕吾等对真理不明、信道不笃,于不知不觉中又造下无边的罪愆,于是命院长大人──茂田师兄,于戊子孟冬(西元一九四八年冬季的十月)设班讲习,继于十一月十五日冬季大典,赐书名为「真理讲义」。院长大人恭承皇□之旨意,将真理分为七次临坛讲说,每次临坛共有三道问题,院长大人亲自将其答案,引古圣经典或现实事例,逐题剖解;内容详尽、深入浅出,可见院长大人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之精神!此班程中,济公活佛奉命担任校长,院长茂田师兄则身担训育主任之职,七次的课程共有二十一道题目,皆由院长师兄委任几位前贤共同研究起稿出题,及註释、意译、重点、主旨,其余之内文与答案,皆是院长师兄亲自所慈悲解说。
活佛师尊曰:「明理好修道」,欲修大道,首要「明理」,理不明,犹恐沦为盲修瞎炼,一盲引众盲,岂不冤枉?纵观白阳修子,有至诚无为而修办,有为躲劫避难而修办,有为报恩而修办,亦有为人情、功德而修办,此着相修办者,实斑斑可见;因此,修道能恆诚、清静无为的,着实不多,其原因皆在于理不够明透。性理题释曰:「真道逆行,顺行为鬼,逆行成仙。」修行若不懂得收心功夫,任你功高无边大,后学道场无数,所行的亦不过是表面功夫,一但大劫来临时,定力不足的、习性未除的、六根不清净的,尽得遭劫呢!虽然我们很荣幸,得受弥勒祖师的鸿慈大愿庇荫,可以回兜率天继续修炼,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力修到圆满,才能真正得到大自在解脱,永证涅槃,故「明理」便为首要功夫。
「天道真理讲义」,共有二十一道问题,每一题都是修行的理念与下手功夫,若能彻底研究明白,并立志实践,有心修道,焉有不能成的!只怕理明得不够透、道行得不够真,遇难思退、忽作忽辍,导致人心起伏、七情六慾不断、执见爱慢未除,如此,怎能修成正果呢?如今,老□慈悯,命院长师兄演说此修行真理,实在是我辈的荣幸,思此,更当精进修行、研明真理,方不负上天的恩典,及院长师兄的苦心。
敝社有鑑于此,诚惶诚恐,将此「真理讲义」原文再做段落之整理,重新分篇名、句逗标点;因全书页数较多,故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册,以方便携带与研读。经重新打字、内文编排与封面设计之后,更有助于阅读,是白阳弟子道义研究班的必修教材本。希望此书的发行,能为上天尽些棉薄之力,亦不辜负院长师兄的慈悲与苦心,是为盼。
◆编者的话∕4
◆前贤序文∕8
◆院长大人之由来∕32
◆讲义之缘起∕46
◆《第一回》 识透真假定超尘∕83
1我立足人世,正应及时享乐,我也自觉所享受的是乐,为什么又要劝我求道?∕83
2你所求的道,是什么名称?名称中的意义在哪??∕121
3你所自认的「我」,究竟是哪一个?你明白有一个「真我」和「假我」吗?∕136
◆《第二回》 三教归一不离心∕157
4我以为四大假合就是「我」,原来还有「真我」!我这个洁白的灵团,由哪?来?又要到哪?去呢?那?是个什么形色?也可看得到吗?∕170
5「西天佛国」不过是迷信者的巧称,哪个又到那?去过呢?∕200
6啊!是的。那么,他去的时候,是用什么方法?走的又是什么路呀?∕230
《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的阅读,是一场关于“可能性”的探索。我一直相信,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天道”或许就是开启这些可能性的钥匙。作者在书中对“无限”、“超越”等概念的探讨,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他并没有将这些概念束之高阁,而是试图将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潜能”的论述,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而“天道”正是激发这些潜能的关键。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灌输任何教条,而是鼓励我去思考,去质疑,去探索。它就像是一张地图,为我指明了方向,但具体的路线,还需要我自己去走。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去尝试一些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这种冲动,正是源于我对“可能性”的认知。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火焰,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视野的开阔。我一直认为,认识世界的角度越多,我们就越能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这本书,恰恰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在探讨“天道”时,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哲学流派,而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更加包容和开放的体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变化”的深入讨论,它让我明白,万物皆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应该拥抱变化,甚至主动去引导变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产生“原来是这样”的顿悟,然后会兴奋地在书页上做标记,或者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的启迪。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理解”。我发现,当我开始用“天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时,我不再轻易地去评判,而是更倾向于去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一种踏实而严谨的学术气息。这本书不像市面上一些浮夸的畅销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于吸引眼球的宣传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和、内敛的方式,陈述着它所要传达的内容。我特别欣赏它在开篇所构建的理论基础,对于“天道”这个概念的界定,以及它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作者似乎并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证,引导读者一步步地走向深处。我感觉作者拥有深厚的学养,并且对这些概念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讲道理”,而且是将那些最根本、最核心的道理娓娓道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传统哲学思想的梳理和辨析,它并非简单地复述,而是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提出了许多新鲜的观点,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和共鸣。同时,教材的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内容的组织上必然会更加系统和完整,我尤其期待它在后续章节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让我能够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天道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度的精神对话。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箴言,它们简短却意义深远,常常能在一瞬间点醒我。作者在用语上非常精准,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冗余,这种精炼的表达方式,反而更能激发我的思考。我常常会反复阅读某一段话,直到我彻底理解其中的含义,然后才能心满意足地继续前进。书中对于“个体与整体”、“变化与永恒”等二元对立概念的辩证统一的阐述,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很多事物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灰色地带,而这本书则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这些“灰色地带”的框架。我发现,当我对“天道”的理解越深入,我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的态度也越加平和。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万能药”,而是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和“接纳”,这对我来说,比任何直接的解决方案都更有价值。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并非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解读。
评分当我翻到《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的中间部分时,我已经被书中那精妙的逻辑推理和深刻的哲学思辨深深吸引。作者在探讨“天道”的运作机制时,并没有使用过于玄乎的语言,而是试图用一种更加理性、更加贴近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来解释。我注意到书中对“因果”、“循环”等概念的深入剖析,这些概念本身并不陌生,但通过作者的阐释,我看到了它们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天道”的宏观图景。尤其令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可能存在的哲学难题和悖论,反而积极地去探索和解答,这种勇气和坦诚,让我对作者的治学态度肃然起敬。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播知识,更是在引领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阅读,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认知局限,尝试用一种更加宏观、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我还会经常在阅读时停下来,对照自己过往的经历,试图在书中找到某种解释,或者找到某种警示。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疑惑,同时也提供给我解决这些疑惑的线索。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带给我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并不是那种会立刻被某本书改变的人,但我相信,好的书籍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这本书就是这样。它没有激烈的语言,没有煽情的桥段,却用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力量,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我的认知中。我发现,自从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对待一些棘手问题的态度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我不再容易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沮丧,而是能够更客观地分析原因,寻找解决之道。书中关于“顺应自然”的观点,对我影响尤为深刻。我以前总是喜欢与命运抗争,试图改变一切,但现在,我更愿意去理解自然的规律,去顺应它,并在顺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我们违背了“天道”的运行规律。当我开始学习去理解和遵循这些规律时,我的生活似乎也变得更加顺畅和 harmonious。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生命本质的问题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正是满足了我这份渴望。作者在阐述“真理”时,并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认识自我”的论述,它提醒了我,真正的“天道真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自身内在的认知和觉醒。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外部”的成功和满足,都只是短暂的,而真正的持久的宁静和智慧,来源于我们对“内在”的探索。我发现,当我开始关注“天道”之后,我对物质的欲望似乎也逐渐淡薄了,取而้ม,我更注重精神上的富足和内心的平和。这本书并非一本“成功学”书籍,它没有教你如何去“获得”,而是教你如何去“理解”和“成为”。它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生命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匆匆过客,而是宇宙中一个有意义的存在。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的阅读,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总觉得,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智慧是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我们这些后人进行交流的。而这本书,正是让我产生了这种感觉。作者在引用和阐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时,展现出了极高的造诣,他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其精髓,更能将其与现代的语境相结合,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我特别喜欢书中在探讨“道”的无形和无限时,所使用的那些精妙的比喻。这些比喻,虽然简单,却能触及事物的本质,让我茅塞顿开。我发现,当我们开始用“天道”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时,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会变得更加深刻。例如,对于“得失”,我以前总是看得太重,而现在,我明白“得失”只是“道”的循环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执着。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加超然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起伏,这对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带给我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觉醒。起初,我对“天道”这个词语可能还停留在比较模糊的认知层面,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地开始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作者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洞察力,他能够将那些抽象的概念,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有所领悟。我特别欣赏书中在处理“道”与“术”的关系时的独到见解,它提醒了我,理解“道”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运用“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本末倒置。我常常在阅读时,会联想到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人和事,然后尝试用书中的理论去分析,结果往往能获得出人意料的启发。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必然性。这种认知上的提升,让我对生活多了一份敬畏,也少了一份焦虑。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耐心地引导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学徒,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探索者。
评分初次翻开《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上)》,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便扑面而来,仿佛捧着一份来自远古的智慧结晶。封面设计简洁却又不失庄重,几个古朴的汉字“天道真理”在泛黄的纸页衬托下,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让人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向来对哲学和形而上的探讨颇感兴趣,而这本书的标题更是直击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有一本专注于探讨“天道真理”的书籍,实属难得。我并非是宗教人士,也未曾系统学习过任何一种哲学体系,但“天道”这两个字,总让我联想到宇宙运行的规律,生命的本质,以及那超越凡俗的某种秩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我这个门外汉理解那些宏大而深奥的概念。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翻阅目录,章节的编排似乎有着清晰的逻辑脉络,从基础的概念引入,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理论探讨。纸张的触感很舒适,印刷清晰,阅读体验上乘,这些细节都预示着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书籍。我准备好静下心来,投入到这场关于“天道”的探索之中,希望能从中获得启迪,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