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在善书店出版社工作,看到进来看书、找资料的前贤们那种专注的神情,浑然神游于书香的意境,好似外面的车水马龙已与他无关;看到他们宁静、悠然自得,如出水芙蓉,站着、坐着、蹲着,可以大半饷不动,简直像极了一尊尊的罗汉、观音。
偶有机会跟他们微笑点个头、打个招唿,就有一股和风般的回应;有时他们会主动找我们聊起来,侃侃谈起求道以来的心路历程,脸上泛起或深邃、或喜悦、或感触、或……的气息,好像有许多讲不完求道后的生命故事。我们有时没什么开口,只静静的听,直到他说:「啊!太晚了,我要赶快回去!」然后,看他洋溢着满足、绽开眉头地离开。
求道后,您的人生是不是也有了许多不同于求道前的故事呢?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个成长的故事。有的人空乏无味,有的人曲折离奇,有人悲惨凄凉,只要你够用心,当你听到别人的故事时,就如自己还未演完的人生戏,您的一生不也是一部精彩的名着吗?
「人间故事」一方面是从这些前贤本身的修道故事所勾起的构思,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前贤为了寻找讲课所需的故事,而翻遍了各种故事集感到苦恼。因此,早在数年前就想做的故事集,直到今天总算有了眉目。
为了解决寻找故事的困难,本书特别将各种不同性质的故事,以篇名方式归类,再于各篇名中分类,每一个类别中都有许多故事,让您可以在很简短的时间内,找到您想要的故事,往后您再也不必乱无头绪地翻遍群书才找到想要的故事了。
本书将以故事、见证、因果、感应等,做为不同的续集,内容取材以文字通畅易懂、易记、寓意深远,兼具幽默、温馨、启发性高,不论讲课、成全都可朗朗上口。希望本书的付梓,能为您带来无穷的喜悦;更祈望各位前贤大德,若您有更多更好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能提供给我们,让明德的读者也能一起分享您所带来的喜悦。
◆自救天救
平交道惊魂记∕08
游经理的故事∕12
观音收蛇∕17
车祸历险记∕22
林池塘的改变∕26
延容的重生∕34
治癒痼疾∕38
大医王∕42
敬茶奇香∕45
印善书获重生∕48
救尼泊尔人∕54
一念之慈∕58
◆三宝的感应
挂在护栏上的车子∕62
起死回生的晓惠∕65
老鹰引路∕67
求道后的感应∕69
默唸无字真言∕74
三宝释怀∕76
三宝救火∕79
三宝退歹徒∕82
琉球的一场洪水∕84
◆天堂挂号,地府除名
天神接送龙天表∕90
地府除名∕92
龙天表的殊胜∕94
天国的窄门∕99
◆设堂的殊胜
汽车佛堂∕102
林太太的佛堂∕105
韭菜佛堂∕108
大愿化冤欠∕114
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人间故事:感应篇8》——这不仅仅是一个标题,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索人性的深邃,去感受情感的细腻。我猜测,作者一定拥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感应”。这种“感应”或许是瞬间的灵光一闪,或许是日积月累的默契,又或许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共鸣。我一直相信,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细微的“感应”组成的,它们串联起我们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情感。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笔触,将这些“感应”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阅读中,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也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人。这本书,我想会是一次关于情感的深刻对话,一次关于人生的静默思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书名中“感应”这两个字。它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感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还是事物之间冥冥之中的联系?我猜测,“人间故事”是其核心,而“感应篇”则是对这些故事的一种解读方式,一种视角。或许,作者会通过一个个看似独立的故事,去展现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环境之间,那种微妙而深刻的连接。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文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忘记外界的喧嚣,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中去。作者会不会用一种非常诗意的语言,去描绘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我非常期待,也充满信心。
评分我一直都很欣赏那些能够将平凡生活写出不平凡韵味的作者。这本《人间故事:感应篇8》的标题,就带着一种深深的吸引力。“人间故事”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而“感应篇”则更加增添了一层神秘和哲学意味。我猜想,作者会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手法,去描绘生活中那些真实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但又会在这些写实的基础上,注入一种超然的情感,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感应”。或许,这些故事里的人物,在不经意间,就能触碰到彼此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引发一系列连锁的情感反应。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让我产生共鸣的故事,那些让我感觉“我也是这样”的时刻。我想,这本书应该能够满足我的这种期待。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励志鸡汤,也不是那种空洞无物的哲理说教,而是真正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关于人性的温暖和力量。
评分每次翻开一本新书,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期待,仿佛即将开启一场未知的旅程。而《人间故事:感应篇8》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温润而富有力量的质感。作者的文风想必是经过了长久的锤炼,才能写出如此沉淀的文字。我猜测,“感应篇”可能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交流,或许是一些关于理解、关于宽恕、关于爱的主题。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人间故事”这样宏大的框架下,去描绘这些细微的“感应”的。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萍水相逢,还是长久相伴的亲人之间的无声懂得?我想,这一定是一场关于人性的探索,一场关于情感的深度挖掘。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反思自己,认识自己。这本书的篇名和卷数,都给我一种期待,期待作者能够用他的笔,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感,淡淡的水墨晕染,仿佛能闻到纸张特有的墨香。我还在犹豫是否要拆开它,但光是看着,就觉得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了。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在笔尖流淌出这些“人间故事”的,它们是经过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才凝聚成文字,最终呈现在我面前。作者似乎有一种洞察人心的能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然后用细腻的笔触将其放大,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擦肩而过的片段。我特别期待“感应篇”这个名字所带来的意境,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无声的默契,情感的共鸣,甚至是灵魂深处的碰撞。或许,这本书并非只是讲述一个个独立的故事,而是在这些故事的脉络中,暗藏着一种贯穿始终的“感应”,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联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这份“感应”的力量,去体会作者所描绘的那些深刻的情感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