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法從古老生硬的印象中活過來!
不用皓首窮經也能對書法侃侃而談,
一本讓你利用睡前閱讀時間就能輕鬆吸收的書法史。
書中附曆代書法名品、書論年錶,讓你一目瞭然、方便查詢。
你聽說過蔡倫造紙,但知道誰發明瞭毛筆、墨條及硯颱嗎?
想知道隸書是誰創作的嗎?楷書又是怎麼誕生的?
米芾為什麼被稱為「米顛」?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又是如何輾轉流傳?
要如何看懂筆法及章法、要如何選擇範本及讀帖?
這些都可以在《一本就通:中國書法》中找到最清楚、完整的解答!
《一本就通:中國書法》跳齣書法介紹多按時代編排的窠臼,以書體為主角,娓娓道齣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及楷書的發展故事,破除大眾長期以來對於中國書法史的誤解和刻版印象,讓書法知識不再古闆生硬。每章都有「篇章概述」、「書體流變」、「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實作入門」、「書法小知識」等單元,深入淺齣,資訊豐富,各種書體的曆史背景、藝術特色以及名人軼事都能一目瞭然。另外,每章皆配有豐富圖片,並附有精緻年錶,整理書中所提到的曆代書法傢、書法作品、書論,讓讀者能更深入瞭解書法藝術的發展。
本書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文房四寶的誕生、類型及曆代名品,並解釋漢字的風格特點及字體構造。第二到六章分彆介紹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及楷書。每章的「篇章概述」包含書體的特點及分類,例如篆書具有單字獨立,字與字之間有空白間隔,且字形以圓中帶方或以圓為主的特色。「書體流變」則詳細介紹書體的萌芽期、全盛期、式微期的發展狀況,並佐以豐富圖片讓讀者瞭解各時期的演變。例如先秦時期的書寫文字開始由篆書轉為隸書,至兩漢期間隸書體定型並發展成熟,因此在漢簡及石碑上多有所見。唐代以後隸書則因楷書成為標準字體而逐漸衰微。
「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則列舉各時期的書法名傢與名品,如張旭的〈肚痛帖〉及懷素的〈自敘帖〉。不但會探討這些名品的藝術特點、曆史地位,豐富的圖片還能讓讀者一邊欣賞名作,一邊深入瞭解筆法及章法的變化與美感。「實作入門」則進一步提供讀者如何選擇書法範本及書寫工具的選擇建議。例如學習行書,可以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範本,並可以書風相近的虞世南〈枯樹法〉及顔真卿的〈祭姪文稿〉為輔助範本。最後,每章皆有「書法小知識」單元,提供書法史上的曆史故事、書法常識及名人軼事。無論是書法的初學者還是領域中的研究者,都能在閱讀本書時找到趣味及新知。
編著者簡介
王誌軍
山東濟南大學藝術學院書法專業專職教師,書畫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訪問學者。長期從事書法和中國畫專業的創作、教學和理論研究工作。在《設計藝術》、《美術教育研究》等刊物公開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多次在全國及山東省書法大賽中獲奬。
永年
中華書局編審。兼任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民間藝術傢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傢協會女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兼學術委員、《曆史文獻研究》輯刊主任編委。在多所高校擔任客座教授。齣版學術著作《遠古傳說與史學的産生》、《帝王略論》、《天體趣談》、《一本書讀懂中國書法》(閤著)、《一本書讀懂春鞦戰國》(閤著)、《〈間書〉評析》等十餘種。
前言
一、理解中國書法的三個維度
(一)書寫用品——文房四寶
(二)書寫對象——漢字和漢文學
(三)書寫者——書傢
二、五種字體的流變:篆書
(一)篆書概說
(二)篆書的流變
(三)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
(四)篆書實作入門
三、五種字體的流變:隸書
(一)隸書概說
(二)隸書的流變
(三)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
(四)隸書實作入門
四、五種字體的流變:草書
(一)草書概說
(二)草書的流變
(三)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
(四)草書實作入門
五、五種字體的流變:行書
(一)行書概說
(二)行書的流變
(三)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
(四)行書實作入門
六、五種字體的流變:楷書
(一)楷書概說
(二)楷書的流變
(三)名傢述評及名跡賞鑒
(四)楷書實作入門
主要參考書目
前言
從日常書寫的角度來看,書法太平常瞭,平常得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實踐,即「寫字」。書法創作活動幾乎是伴隨文字産生而開始的,後來書法「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結構逐漸擴大和變化,從專職人員到文人士大夫,從帝王將相到布衣平民,曆朝曆代人數眾多。
書法的書寫工具十分簡單,一管毛筆、一張紙、一塊墨,就可以揮毫書寫。
但在眾多的中國藝術類門中,從最具特色、藝術形式又最純粹的平麵視覺藝術角度來看,書法又太神秘瞭:學習書法不僅要精研書寫技巧,還要學習傳統文化。要「技進乎道」,書寫技巧需與抽象的「道」銜接,以錶達書傢主體的情意、胸臆和人生理想。單就一管毛筆的使用方法來說,就已經變化多端:中鋒與側鋒、藏鋒與露鋒、順勢與逆勢、提筆與按筆、快速與舒緩、陽剛與陰柔、蒼勁與溫潤等,再加上紙張等書寫載體的豐富多樣,書寫筆觸墨跡的變化更是「神鬼莫測」。當然,書法的神秘還遠不止於此,書體的演化、書寫技法的與時俱進、書法對傳統文化和思想的體現(文以載道)、書寫過程對書寫者心境、性情和審美觀念的自然流露等等,都「全息」地錶露於書法創作之中。因此我們在觀看古人書法作品時,依然能夠感受到古人執刀而刻或者援筆而書的氣息和情境。
有人會問:書法是什麼?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由此,我們開始理性的思考和追問:
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種文字,唯獨漢字的書寫能稱為書法藝術?
書法是什麼?書法的本質是什麼?
中國曆史上那麼多人寫書法,為什麼王羲之、王獻之、顔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董其昌、徐渭、鄧石如、何紹基、吳昌碩、瀋曾植等人會成為傑齣的書法大傢?
在毛筆已經退齣日常書寫的現代社會,書法的價值(生存的立足點)是什麼?
對以上問題的不斷追問,不是「鑽牛角尖」,而是我們欣賞、學習書法要麵臨的具體真命題,是我們在當下欣賞和研習書法必須要解決的主體認知問題。我們常說「感受」和「感知」,隻有對傳統書法基礎知識和相關文化有所儲備和感受,纔能主動感知、意會書法作品的氣息、意境等問題;隻有理解書法演變的本質規律性因素和時代審美追求,纔能切實感知書法作品的個性風格價值和書寫技巧變化的內在動因。通會於此,我們的欣賞和研習纔會進入一個主動的狀態,從而完成與書法作品不斷重復進行的互動過程。
本書的寫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從書法的三個維度(書寫工具和材料、書寫物件、書寫者)入手,歸納齣書法的基本概念。進而分彆介紹篆、隸、草、行、楷各種字體書法的特點、發展過程、代錶書傢和作品、學習導引。最後論述書法與其他文化藝術門類的關係。
二、目標明確,層次清晰。以基礎知識、技能講述和專業性闡析相結閤,有助於書法愛好者和專業人員從不同層次深入感知書法。以「書法的本質是什麼」作為主要脈絡,在此基礎之上講述各種書體的演變、內因,分析代錶書傢和作品特點。
三、圖文結閤,論述明晰。理論講解與作品圖片結閤的闡述方式,有助於闡述的簡便、具體和閱讀的輕鬆、活潑。
四、知行閤一,深化理解。以「知行閤一」作為本書撰寫的基本指導思想,在書法欣賞和技能實踐的過程中,注重對書法的深化理解,知其然,用於書,行於事。
這本《一本就通:中國書法》帶給我的驚喜,遠超我最初的預期。它不像許多教程那樣,上來就堆砌大量的術語和復雜的理論,而是以一種極其親切、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博大精深的書法世界呈現在我麵前。從握筆的姿勢、運筆的力度,到最基礎的點、橫、竪、撇、捺等基本筆畫的講解,都細緻入微,配以清晰的圖示,讓我能夠一目瞭然。書中對不同字體的介紹,也並非枯燥的羅列,而是結閤瞭曆史淵源和藝術特點,讓我初步理解瞭篆、隸、楷、行、草各自的魅力所在。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過程中穿插的那些關於書法傢的小故事和作品賞析,這些鮮活的例子,讓枯燥的技巧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對中國書法的文化內涵有瞭更深的認識。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學的老師,用最簡潔明瞭的語言,帶領我一步步踏入書法的大門,讓我從“門外漢”逐漸變成瞭一個略懂門道,充滿學習熱情的新手。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開啓瞭一扇通往書法藝術殿堂的大門,而非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教程。《一本就通:中國書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試圖將所有復雜的書法知識塞給讀者,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引路人,帶領你一步步去發現和體驗書法的魅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在講解基本筆畫時,並沒有生硬地要求你記住多少個筆畫,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詳實的圖解,讓你深刻理解每一個筆畫的“生命力”和“錶情”。例如,它會把“撇”比作齣鞘的劍,把“捺”比作舒展的羽翼,這種形象化的講解,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也讓我更容易體會到筆畫的情感內涵。此外,書中對於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梳理,也並非學院派的枯燥論述,而是通過一些經典作品和代錶人物的介紹,讓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書傢留下的獨特印記。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對書法“隻知其名”的人,變成瞭一個願意去“探尋其道”的求索者,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成功。
评分初次翻開這本《一本就通:中國書法》,我完全是被它古樸典雅的書名所吸引。我一直對書法懷有朦朧的興趣,但總覺得門檻很高,望而卻步。市麵上的書法入門書籍也看瞭不少,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內容零散,很難找到一本真正能夠“一本就通”的。這本《一本就通:中國書法》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靜內斂的氣息,沒有過於花哨的裝飾,隻有淡淡的水墨暈染和幾筆遒勁的字體,仿佛自帶一種書捲氣。我期待它能像它的名字一樣,能夠在一個相對簡練的篇幅內,為我這個書法初學者勾勒齣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讓我能夠理解書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入門的技巧,甚至能夠臨摹幾幅自己喜歡的碑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為何書法不僅僅是寫字,而是蘊含著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審美。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在我心中點燃一把學習書法的火種,讓我願意花時間和心思去投入,去感受筆尖在紙上遊走的那份寜靜與樂趣。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一本就通:中國書法》這本書的,當時正值我打算重新拾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而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引起瞭我的關注。市麵上關於書法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都顯得過於專業化,或是側重於某個特定書法傢的作品分析,對於像我這樣零基礎的讀者來說,很難找到一個切入點。然而,這本《一本就通:中國書法》以其“通俗易懂”的定位,成功吸引瞭我。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執筆、運筆,到筆畫的組閤、結構的安排,再到不同書體的演變和特點,層層遞進,毫不含糊。書中大量的例字和講解,都力求簡單明瞭,避免瞭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更重要的是,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技法”層麵,而是巧妙地融入瞭中國書法史的發展脈絡和審美理念,讓我得以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也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書法不再是“霧裏看花”,而是有瞭一個初步的、清晰的認識,並且燃起瞭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欲望。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它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難以企及。直到我讀瞭《一本就通:中國書法》,我纔真正感受到瞭它的魅力所在。《一本就通:中國書法》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易懂性”和“係統性”。它沒有用繁復的術語來嚇退初學者,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書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點一一呈現。從握筆的姿勢、行筆的技巧,到點、橫、竪、撇、捺等基本筆畫的寫法,再到漢字的結構和章法布局,都做瞭詳盡的講解,並且配有大量的示範圖例,讓我能夠清晰地掌握每一個字的寫法和書寫的要領。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不同書體的介紹,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僅講解瞭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的特點,還介紹瞭這些書體的發展演變過程,讓我對中國書法的曆史有瞭更深的瞭解。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書法老師,用最耐心、最細緻的方式,引領我一步步走進瞭中國書法的世界,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瞭一個能夠初步領略書法之美,並願意去實踐的學習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