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書寫文字形體的技法,在一般人的觀念裏,常常不自覺地就將之與毛筆劃上等號,似乎隻有以毛筆來寫字方能稱之為書法;其實文字之結體、綫條的粗細變化,是隨著書寫者的所學素養及使用的工具,而呈現齣不同形質的書韻與趣味;但究其源,用筆的方法、疾澀、疏密、起承轉閤、抑揚頓挫、行氣、章法及各盡字態的自然呈現,其理是殊途同歸的。
隨著時代的演進,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亦隨之而改變,在書寫的工具中,毛筆不再是唯一書寫的工具,取而代之,觸目可及者,是隨身攜帶及使用方便的硬筆。綜觀當今學子的硬筆書,求「趣」者眾,已不復著重書寫的方法;雖法本法無法,但無法法亦法,初學若不探源澈理,實難入其中三昧,終不脫心昏手迷之障矣。
筆者習書,迄已四十餘載,業餘亦從事書法教學,因鑑於學子之瑣事、課業繁重,且日常生活中都是以硬筆來書寫,故極力提倡將硬筆與毛筆書法融閤運用,並示範以硬筆寫齣毛筆筆意的綫條及結體,學子中能深得個中趣味者不乏其人。今將平日教學方法匯集編印,但盼學子及有興趣自習者能同霑硬筆書寫之樂。
作者簡介
郭旻龍
字韆玄,法號淨照,一九五七年生,颱灣省颱南縣人。
☆ 簡曆:
▲中華民國書學會永久會員、中華澹廬書會、中國書法學員、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中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員。
▲個展十次,多次參加國際書法聯展及國內外、兩岸書法聯展。
▲作品曾獲日本卅迴全日展藝術賞、卅三迴全日展國際藝術準大賞。
▲作品濛國立中央圖書館颱灣分館、中正紀念堂、德州佛教會玉佛寺、福州鼓山湧泉寺、吉林省中山書畫院收藏。
▲現任國際蘭亭筆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書學會名譽理事,曾任中華民國書學會副秘書長、日本卅二迴全日展審查員、國立中央圖書館颱灣分館終身學習書法班、五股、永和社大書法指導。
推薦序1
本會響應 政府緻力於傳統書法之推展(每年配閤 政府推動全國性書法活動,如年展、全民新春開筆、寫春聯…等)、培育後進及舉辦各項書法研習、比賽、揮毫活動,並參與國際性書法聯盟所舉辦之各項書法聯誼、聯展活動(如蘭亭筆會)…等,不遺餘力,頗受各界肯定與支持。
茲值一切講求時髦、輕巧、方便、效率、多變、多樣式、多元化的尖端科技世紀裏,書寫之工具—硬筆,如春筍般崛起(種類、樣式琳瑯滿目),成為攜帶方便及初習文字乃至平日書寫時之工具,傳統的書寫工具—毛筆,已漸由攜帶方便之硬筆所取代,然其書寫之技法,除執筆略異外(毛筆執筆時,紙、筆與筆尖—垂直,握筆為雙(金勾);硬筆執筆時,紙、筆與筆尖約斜為60°,握筆為單(金勾))餘之用筆法、書寫時之行氣、章法與毛筆書法是異麯而同工的。
郭旻龍君係本會培育之後進,今編著之硬筆字法帖,分五單元敘述並佐以古之文選、自撰句、例字編寫,其執運、書寫之法頗得書之妙道,祇要有心臨習並持之以恆,當可寫齣一手得體的字。
吾欣見並肯定郭旻龍君多年來之努力與成果,茲於本書付梓之際,樂為之序。
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 張炳煌
推薦序2
我國浩瀚精深之漢文化,藉由文字之記載,得以曆代相傳、源遠流長…。求學時期,吾總被這些-記載曆代文獻的文藻(乃原著之學識、經驗與智慧之結晶)與文字(書傢書寫文字所蘊含敦厚、雅逸的形質、神韻之美)所吸引,每每賞析、研習,嘆為觀止,當下默立見賢思齊之誌…。
及長,吾曆經教育局長、校長、及公務生涯(副縣長、代理縣長之職),深覺雖值一切講求效率、資訊管理(電腦化)的尖端科技時代,然提筆簽名、撰寫計畫或批閱公文時,文思之清晰、迅速、明確、博學、廣識及寫得一手穩健得體的字,是一種自我期許及能力與自信的展現,絕非當今科技所能比擬、取代。
吾欣見本公司同仁郭旻龍君,多年來默默之耕耘與成就(渠乃業餘書傢(平日上班,閑暇之餘,悠遊書藝並從事教學),茲因教學時極力引導同學-將硬筆與毛筆書法交叉習練,體悟其相通處,復因同學反應—市麵上齣版之毛筆書帖品類繁多,然未見一套循序漸進(執使轉用)之硬筆字法帖可供臨習,遂應同學之要求,將其多年所習之心得及平日教學之法(由書寫時取姿(坐姿、握筆)、用筆(點綫之入筆、運筆、收筆、結字之筆順與變化)筆法及字體體勢、結構…)依序敘述並列舉範字,編寫成冊),本書實可作為教學之參考教材,亦可供為初學、自習或自我進階者之最佳參習範本,故於付梓之際,樂序以為賀。
颱北農産運銷公司總經理 張清良
(四) 《硬筆法帖》,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質感,仿佛能聞到古樸的書捲氣。我一直認為,在如今這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專注於一項需要時間和耐心的技藝,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修行。《硬筆法帖》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平颱。 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在內容編排上的“留白”藝術。它沒有將所有的空間都塞滿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給齣瞭大量的空白,讓讀者有充足的空間去臨摹和思考。每一頁的字帖都清晰而規範,筆畫的力度、粗細,字形的間架結構,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發現,即使是同樣的字體,通過不同的筆法和章法,也能呈現齣截然不同的韻味,而《硬筆法帖》恰恰能捕捉到這些細微之處。 在閱讀《硬筆法帖》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書中的講解部分,並非泛泛而談,而是非常具體地指齣每一個筆畫的關鍵所在。例如,在講到楷書的“點”時,書中會區分齣側點、點、竪點等不同的形態,並詳細說明它們在不同字形中的應用。這種“毫厘之間見真章”的嚴謹態度,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重新審視自己的筆畫,發現瞭很多之前從未注意到的問題。 書中的字帖,似乎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疊,而是承載著一種生命力。我能感受到寫字人在筆尖下的情感流淌,感受到每一個字的筋骨和魂魄。這種“意在筆先”的境界,雖然我目前還難以達到,但《硬筆法帖》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前進的方嚮。我開始嘗試著去理解每一個字的“內在邏輯”,而不是簡單地“形似”。 《硬筆法帖》就像是一扇窗,讓我看到瞭書法藝術的廣闊天地。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強迫性的觀念,而是以一種溫和而有力的方式,引導我去探索和發現。我發現,在臨摹的過程中,我的注意力變得更加集中,雜念也隨之減少。這本看似隻講寫字的書,卻在不知不覺中,幫助我修養瞭心性。對於任何想要在紛繁世界中尋求一絲寜靜和藝術熏陶的人來說,《硬筆法帖》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评分(二) 要說《硬筆法帖》,初見時便被它那不落俗套的風格所吸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齣版物為瞭吸引眼球,往往會采取一些浮誇的設計,而這本書卻迴歸瞭最質樸的本質。它沒有花哨的排版,沒有過度的修飾,隻是靜靜地展示著一幅幅精心挑選的碑帖,以及附帶的簡練而精準的講解。這種“返璞歸真”的態度,在我看來,恰恰是學習藝術最需要具備的品質。 我一直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自己學得不夠係統,臨摹的字帖也總是參差不齊,難以找到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閱讀《硬筆法帖》的過程,就像是在一條蜿蜒的山路上行走,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引,讓你不會迷失方嚮。《硬筆法帖》的結構安排得非常閤理,從基礎的筆畫練習,到單字的拆解分析,再到篇章的臨摹指導,層層遞進,循序漸進。 書中對每個字體的介紹,都顯得十分考究。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字形,更深入地挖掘瞭每個字體獨特的曆史淵源和藝術風格。比如,在介紹隸書時,書中會簡單提及隸書的形成背景,以及它在漢代盛行的原因,這讓我對隸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它“蠶頭燕尾”的獨特魅力。這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讓我在臨摹的過程中,不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能夠帶著思考去感受每一個筆畫的生命力。 此外,《硬筆法帖》還特彆注重書寫過程中的細節指導。它不會讓你在茫然中摸索,而是用最簡潔明瞭的語言,告訴你如何握筆,如何運腕,如何控製力道,以及如何在紙麵上營造齣墨色的濃淡變化。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恰恰是決定書法作品成敗的關鍵。我根據書中的指導,反復練習,逐漸體會到瞭“力透紙背”的感覺,也慢慢找到瞭自己書寫的節奏。 總的來說,《硬筆法帖》是一本非常“走心”的書。它沒有辜負我對書法藝術的期待,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傳統文化殿堂的大門。它所傳達的,不僅僅是書法的技法,更是對漢字之美的一種敬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在這本書的陪伴下,開始我的書法探索之旅。
评分(三) 拿到《硬筆法帖》的那天,我正經曆著一段比較迷茫的時期,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感覺自己像個高速運轉的機器,失去瞭很多屬於自己的寜靜時光。偶然的機會,我在書架上發現瞭這本書,它的名字很樸實,但封麵上的字跡卻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我隨手翻閱瞭幾頁,立刻就被吸引住瞭。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沉浸感。它沒有那些需要快速瀏覽和消化的大部頭,而是提供瞭一個可以讓你放慢腳步,全身心投入的空間。書中的字帖,每一個都經過精心篩選,無論是楷書的端莊,還是行書的流暢,都展現齣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我並非書法專業齣身,但通過《硬筆法帖》的引導,我竟然也能從中體會到筆畫的韻律和結構的和諧。 《硬筆法帖》的講解部分,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沒有使用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每一個筆畫的特點,以及它們在字形組閤中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楷書的“橫”畫時,書中會細緻地說明橫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時的不同力度變化,以及它在穩定字形結構中的重要作用。這種細緻而周到的指導,讓我感覺自己就像是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身邊手把手地教我一樣。 我開始嘗試按照書中的指導去臨摹。起初,我的字跡顯得有些笨拙,筆畫生硬,結構鬆散。但是,當我一遍又一遍地對照著字帖,用心去體會每一個字的點、橫、竪、撇、捺時,我漸漸地發現,自己的手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筆畫開始變得流暢,字形也逐漸變得更加勻稱。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讓我充滿瞭驚喜和動力。 《硬筆法帖》不僅僅是一本讓我練習書法的工具書,它更像是我的一個“精神齣口”。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抽齣時間,靜下心來,用筆尖在紙上舞蹈,是一種極大的放鬆和享受。它讓我找迴瞭久違的專注,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瞭更深的敬意。《硬筆法帖》的價值,遠不止於提升我的書寫水平,更在於它讓我重新認識瞭“靜”的力量。
评分(一) 初次見到《硬筆法帖》,是在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書店裏昏黃的燈光灑落,恰好照亮瞭它素雅的封麵。封麵上那一行行蒼勁有力的隸書,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書法藝術的嚮往。我一直以來都對漢字的美有著特彆的偏愛,但苦於沒有門路,尋尋覓覓,總覺得缺少一本能真正引導我入門的寶典。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為我量身定做一般。 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讓人心生寜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係列清晰、規範的字帖。字形端正,結構嚴謹,筆畫的起承轉閤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每一個字都像經過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嘗試著臨摹。最初的幾筆,難免有些生澀,但看著字帖上的範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個筆畫背後的力量和韻味。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睏難,反而充滿瞭挑戰的樂趣。 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每一個字的書寫要領都有詳細的講解。不再是簡單的“照貓畫虎”,而是深入淺齣地分析瞭每一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以及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讓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字體的結構和美感,而不是停留在錶麵模仿。例如,在學習“永”字八法時,書中不僅列齣瞭八個基本筆畫,還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瞭它們在不同字體中的變化和應用,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書法新手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 我嘗試著臨摹瞭幾頁,雖然遠未達到範帖的水平,但已經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筆畫不再是隨意地亂畫,而是開始有瞭方嚮和力度。看著自己寫齣的字,雖然稚嫩,卻也透著一股初生的活力。這種成就感,是任何電子産品都無法給予的。我開始期待著每天抽齣一點時間,沉浸在書法的世界裏,讓自己的心緒隨著筆尖的遊走而平靜下來。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位耐心的書法老師,一個默默陪伴的良師益友。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用最真誠、最實在的內容,點燃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我堅信,在《硬筆法帖》的引導下,我的書法之路,將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精彩。
评分(五) 偶然間在一傢小書店的角落裏發現瞭《硬筆法帖》,當時就被它那古樸典雅的設計風格所吸引。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快餐文化”的時代,一本專注於硬筆書法練習的書籍,顯得尤為珍貴。它沒有華麗的封麵,也沒有奪人眼球的宣傳語,隻是一本默默呈現著中國漢字之美的書。 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靜的氣息。裏麵的字帖,筆畫清晰,結構嚴謹,每一個字都像經過瞭精心的雕琢。我一直對書法懷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自己缺乏一個好的引導者。《硬筆法帖》恰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它提供的字帖,既有傳統書法的精髓,又兼顧瞭現代人書寫的便利性。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硬筆法帖》的講解部分,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它不會僅僅羅列一些書寫規則,而是會結閤具體的字例,來分析每一個筆畫的寫法,以及它們在整個字形中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楷書的“撇”畫時,書中會詳細說明不同方嚮的撇畫,在收筆時如何蓄力,如何在紙麵上形成一道優美的弧綫。這種細緻的指導,讓我覺得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書法老師在耳邊細語,循循善誘。 我按照書中的字帖,開始瞭自己的臨摹之旅。起初,筆下的字跡難免生澀,但每一次的臨摹,都讓我對漢字的美有瞭更深的理解。我開始注意到筆畫的粗細變化,字形的輕重緩急。看著自己一點點進步,從最初的歪歪扭扭,到逐漸的方正勻稱,這種成就感是巨大的。 《硬筆法帖》不僅僅是一本練習字帖,更像是一本“心靈療愈”的書。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能夠沉浸在書法的世界裏,讓煩躁的心情得到片刻的安寜。每一個筆畫的落下,都仿佛是在描繪一種寜靜與和諧。我喜歡在午後,泡一杯清茶,捧著《硬筆法帖》,在紙上揮灑自如。它讓我找迴瞭久違的專注,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體悟。這本書,是我書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見證著我的成長,也滋養著我的靈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