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际: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3版)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际: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央与地方关系
  • 地方治理
  • 台湾政治
  • 宪法学
  • 行政法
  • 地方政府
  • 权限划分
  • 政治体制
  • 台湾研究
  • 公共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效运用中央与地方政府,来实现宪法的基本规范与价值,是民主国家体现制度运作的方法之一,本书即针对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划分,从理论和实际的两面角度,同时探讨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

  本书增订三版多刷,受到各界重视,作者分别从理论面、实际面着手,继而从台湾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变革方向谈起,同时援引法国经验,颇多相当深刻的见解。作者现为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对于政治体制及实际运作,有其相当敏锐的研究。

作者简介

赵永茂

  国立台湾大学副校长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权力之衡:国家结构、财政分配与治理效能的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难题——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精妙平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深远影响。 我们将跳脱出单纯的法律条文界定,深入探讨不同权力结构如何塑造国家的面貌,并以全球视野下的多元案例,剖析地方自治的潜能与挑战。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历史演进 本书首先构建了理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框架。我们摒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转而采纳“多中心治理”的视角,探讨联邦制、单一制以及混合型国家结构在权力分配上的内在逻辑。 分权与集权的辩证法: 详细阐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最小政府”理念与现代国家对社会干预的必然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梳理卢梭、密尔直至当代公共选择理论的脉络,揭示权力划分的理论基础——效率、责任、响应性与公平性之间的取舍。 宪政主义的框架: 分析了不同宪法体系如何通过成文法、判例法以及政治惯例来固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边界。重点考察了权力保留条款(Reserved Powers)在不同制度中的解释空间,及其对地方创新的制约或激励作用。 历史的惯性与变迁: 追溯了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中央集权(如法国大革命后的集权化努力)与地方传统(如德意志邦国的联邦遗产)的冲突与融合。我们特别关注了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如何对传统权力层级构成冲击,迫使各国重新审视管辖权的划分。 第二部分:财政联邦主义与资源再分配 权力不仅是政治性的,更是经济性的。本书将大量篇幅献给财政关系,认为财政权力的分配是决定地方自治质量的关键所在。 税收权、支出责任与转移支付: 深入剖析了三种核心的财政工具。首先,区分了中央独享税种(如关税、部分所得税)与地方分享税种(如房产税、营业税)的经济学基础。其次,评估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基建等核心公共服务上的支出责任是否与其收入来源相匹配,以此衡量“财政平衡”的程度。 转移支付的艺术与陷阱: 对比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旨在消除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和专项转移支付(旨在推行中央政策目标)的优劣。通过量化分析,揭示了过度依赖转移支付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与寻租行为,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绩效问责机制来避免资源错配。 地方债务与金融风险: 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复杂性,包括发行地方债券、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机制。本书评估了地方债务对国家整体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审慎的债务上限设置与风险隔离方案。 第三部分:治理效能与地方创新 权力下放的终极目标是提升治理的效率和对民众需求的响应速度。本部分着重于实证分析与案例比较。 “监管套利”与政策实验: 论证了地方政府作为“竞争性联邦主义”中的政策试验田的价值。通过比较不同城市在环境监管、产业扶持政策上的差异化实践,探讨了地方竞争如何激励创新(“Coasian”视角下的地方竞争)以及何时会引发“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 跨层级协作的机制设计: 承认纯粹的权力划分难以实现,因此重点研究了“共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的实践。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在危机管理(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项目小组来克服权限壁垒。 问责制与透明度: 讨论了不同政治体制下,地方官员的问责对象是中央还是地方选民。选举制度、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如何共同构建一个有效的多层级问责体系,确保地方权力被有效监督。 第四部分:全球视野下的权力重构 为了提供更广阔的视角,本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深度比较分析。 北美模式(美国、加拿大): 侧重于成熟联邦制的司法审查机制和州权(省权)的动态扩张与收缩。 欧洲模式(德国、西班牙): 考察了后威权转型国家如何平衡民族认同与地方自治需求,特别是西班牙在处理自治区经济权限方面的挑战。 亚洲比较: 对比了日本的“道州制”改革尝试与韩国的“分权再集中”的循环,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在追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准联邦”或“委托代理”模式。 本书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法学研究者和公共管理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工具,以理解和优化复杂的国家权力结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有效率、更具响应性、更具可持续性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篇 理论面的探讨
1.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理论
2. 法国区政府对精省后政府组织变革的启发:区域政府与中间机关等理论的分析
3. 华人地区地方府际关系发展的几个结构性困境:台湾个案的观察分析
 
第2篇 实际面的探讨
1. 宪法修改后地方自治法治化及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问题之探讨
2. 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性质与争议
3. 直辖市自治法通过后对高雄市的影响
4. 中央与地方政府权限划分及府会冲突的改善途径
5. 台湾县市政府的自治监督及其检讨
 
第3篇 台湾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变革方向
1. 省市长民选后台湾地方自治的检讨与展望
2. 地方自治团体的组织调整与革新
3. 地方政府与行政的改革方向
4. 我国政党与地方政治
5. 地方政府组织设计与组织重组问题之探讨
6. 台湾地方政府组织调整的理论与政策方向
7. 县市长选后地方政治与自治问题的检讨
8. 增加地方人事权,顺应地方自治潮流
9. 民意代表瓜分建设经费问题的评议
10. 应重视都会区域重划问题
11. 健全地方财政基础的几个途径
12. 行政区划对地方自治的影响
13. 消弭地方黑、白共生结构的途径
14.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调整方向
15. 政府层级调整的可行途径
16. 改革地方体制,创造政治新活力
17. 精省应先落实垂直系统改造
18. 台湾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的发展方向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际: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3版)」,书名就点出了它关照的重点:既有宏观的理论分析,又有微观的实际案例,更难得的是,还着眼于台湾地方政府的未来发展。老实说,在台湾,大家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真的有很多想法和感受。有时候,你会觉得中央政府好像什么都管,但又管不好;有时候,又觉得地方政府好像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但却因为中央的不支持,很多事情也推行不下去。这种拉扯,我们都看在眼里,也感受在心里。这本书能够把这些复杂的议题,透过理论的框架来梳理,再用台湾的实际情况来验证,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扎实的学问。而且,它还提出了对台湾地方政府「变革方向」的论述,这更是切中了当下许多人的关切。我们都希望地方政府能做得更好,更贴近民意,更能解决地方上的实际问题。这本书会怎么分析我们地方政府的优势和劣势?又会提出哪些改革的建议?是侧重于权力下放,还是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合作?抑或是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应时而生,因为“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这个议题,在台湾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轻易被摆平的讨论。每一次选举,每一次重大的政策辩论,都会牵扯到中央和地方到底该有多少权力,该如何分配资源。有时候,我们感觉到中央的管辖范围太宽泛,导致地方的声音难以被充分听取;有时候,又觉得地方政府在某些关键的决策上,因为缺乏中央的支持而裹足不前。这本书以「理论与实际」并重的方式来探讨,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它还提出了“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兴趣。台湾的地方政府,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改革?是朝着更强的财源自主性迈进,还是在行政管理上进行创新?又或者是在区域合作上寻求突破?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象化的、可供借鉴的模式,来指导地方政府的未来发展,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我对「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际: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3版)」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它触及的是台湾政治运作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像是身体的四肢和大脑,需要协调一致才能有效运作。在台湾,我们经常看到在某些领域,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模糊不清,导致执行上的混乱,甚至资源浪费。这本书能够从理论层面去梳理这个议题,找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经验和教训,这本身就很有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结合台湾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我们地方政府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对未来的「变革方向」提出前瞻性的看法。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看待地方财政自主性不足的问题?又如何评价目前县市层级的治理能力?以及,未来是否应该朝向更深层级的地方自治发展?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所有关心台湾政治制度演进,特别是希望看到地方政府能够更加健康、有效运作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绝对是许多关心台湾政治体制发展的朋友们翘首以盼的。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这绝对是国家运作中最核心、最敏感的议题之一。长久以来,我们看到许多政策的推行,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常常出现摩擦,甚至互相掣肘,这不仅影响了施政效率,也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产生动摇。尤其是在台湾,由于历史脉络的特殊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是复杂多变。这本书能有机会以「理论与实际」并重的方式来探讨这个议题,并且还将触角延伸到「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这简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和思考的窗口。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那些实际案例,从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中运作,又为何会产生种种问题。同时,对于地方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提出的见解,相信会非常有启发性,也许能为地方自治的深化、地方财政的自主性,乃至如何更好地服务基层民众,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思考。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理解台湾政治体制的运作,以及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养分与实践参考,非常值得深入研读。

评分

光看书名「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际: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3版)」,我就觉得这本书的内容肯定相当丰富,而且切合时下的政治议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是任何一个国家治理的基石,但在台湾,这个议题总是伴随着不少争议。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上,受到中央的太多干预,失去了应有的自主性;反之,当地方政府在某些问题上表现不佳时,又有人会责怪中央监管不力。这种两难的局面,如何透过理论来解释,又如何在台湾的实际操作中找到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特别好奇书中对「理论」部分的阐述,它会引用哪些经典的政治学理论来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会如何解读这些理论在台湾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兼论台湾地方政府的变革方向」这一部分,究竟会提出哪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改革建议?是关于财政权力的重新分配,还是关于行政职能的优化?或者是在提升地方治理效能方面,有什么创新的思路?这些都让我非常期待,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获得深刻的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