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法趕路,所以難以錯過。
當你認真投入一趟旅行,整個世界都會一起幫你編織美好的故事。
這是四韆張照片,五百多公裏,二十五個日子,十五座島嶼,和一個夢想的開端。
2011年夏天,牽著單車,到海洋的另一端去「環島」。在澎湖被烈日烘烤,在七美與山羊邂逅,在西莒被瘋狗追殺,在東莒被海灣感動,在蘭嶼遇見豪爽的修車大叔,在南竿發現難得的神話之鳥……
沒有哪一趟旅程會無法走到終點,也沒有哪一場冒險是以「完成」為目標,島嶼本身,就是到訪的理由,而我們唯一能夠倚賴的,是過程。
騎著單車環繞離島,不是想在旅程中挑戰什麼,或締造什麼紀錄,隻是單純的體驗,與分享。透過親身的踩踏來品嘗島嶼的起伏,藉由流下的汗水來測量土地的坡度,進而連一片樹蔭、一陣微風,一聲鳥鳴、一道海浪,都感激萬分。
單車環離島.小檔案
總裏程:534.3 公裏
搭飛機:2 趟
爆胎:3 次
被狗追:3 次
搭船:20 趟
環離島天數:25 天
走錯路:無數次
牽車拖行:無數次
留下的照片張數:4119 張
單車環離島之最
最快速度:58.3 km(七美小颱灣)
最慢均速:8.8 km(噩夢東引)
最長單日裏程:57.3 km(澎湖北環)
最短單日裏程:12.1 km(小琉球)
最可怕的上坡:南竿的福澳坡
最痛快的下坡:七美小颱灣前的斜坡
最凶猛的動物:馬祖的軍犬
最溫柔的動物:七美的羊
最美味的食物:東莒的蔥油餅
最親切的人:蘭嶼的達悟族 & 打工換宿年輕人
最藍的海:小琉球
最美的視野:從蘭嶼氣象颱俯瞰全島
最動聽的一句話:我下次也要騎腳踏車來環島!
作者簡介
張建維
雲林人,國中地理教師。喜歡一邊旅行,一邊攝影,一邊唱歌,一邊想東想西。
大二暑假的摩托車環島,讓他興起單車旅行的念頭;大學畢業時的單車環島,又開啓瞭完環離島的計畫;真的把各個離島繞過一圈之後,他又決定……
2011 年《單車離島》計畫獲選為青輔會「青年壯遊颱灣」個人組第二名。原本不太喜歡講什麼夢想的,現在卻覺得--做人就是要勇敢作夢。
《單車「離」島》是他的第一本書。
部落格「喬剋特剋」:joctc13.blogspot.com/
推薦序∕慢活的速度,體驗自然之美 劉金標
推薦序∕因為慢,旅行纔有厚度 藍白拖
作者序∕從環島到離島
Chap 1 金門、烈嶼∕夢想的開端
Chap 2 澎湖-本島、西嶼∕菊島的風與光
澎湖-七美、望安∕最美麗的風景
Chap 3 蘭嶼∕被這座島嶼感染
Chap 4 綠島∕最初的美好
Chap 5 馬祖-東引、西引∕國之北疆的險升坡
馬祖-南竿∕神話之鳥與單車之神
馬祖-西莒、東莒∕勇敢的冒險
馬祖-北竿∕熱血的瘋子
Chapter 6 小琉球∕通嚮大海的藍色公路
後記 有故事的人
作者序
從環島到離島
2007 年,夏季,天氣陰。
我們在單車環島的途中,從颱東搭船轉嚮蘭嶼,打算順路將這座小島繞行一圈,再迴到颱灣繼續環島的旅程。
快艇靠岸,原本陰晦的天空突然放晴,藍天從大片雲朵之間展開,陽光灑在鄰近海岸的高山上,眼前的一切瞬間超乎我們對於這座島嶼的想像,應該是藍色的,更藍瞭;應該是綠色的,更加脆綠。
我猜人們在如此嘆為觀止的狀態中,常會渴望自己做齣什麼應景的大事,或至少說些什麼大話吧。當下,我睜著雙眼,不加思索的就對著同行的旅伴S說:「應該要把颱灣的每一座離島都騎完纔對!」
故事就是這樣子開始的。
###
林懷民說:「年輕的流浪是一輩子的養分。」我想,流浪時的大放厥詞,應該就是用來製造養分的酵素吧!
但是,一句旅程中的突發奇想,對於冒險、對於夢想來說,好像還是缺少瞭一些什麼。環島迴來之後,接著實習、當兵、工作,在蘭嶼說過的大話就像一直深埋土中的種子,數年過去,始終沒有發芽。
差不多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單車環島」逐漸成為熱血、冒險、愛颱灣的代名詞,甚至被列為颱灣人這輩子一定要經曆的旅程。單車熱潮一股一股的捲起、環島騎士一批一批的上路,有好些時候,我也會因為自己曾經環島的經曆,而感到些許的榮耀。隻是,每當我聽見「單車」、「環島」這些字眼時,還是會迴想起那個陰雨褪去的早晨,晴朗無垠的藍天、光影交錯的海岸。蘭嶼如此,那麼綠島如何?澎湖如何?金門如何?這些島嶼盤鏇在我的腦海中,有意無意的想起、忘記,然後又再想起。
二○一○年,距離那一次在蘭嶼恣意地宣告,已經隔瞭三年之久,大學的學長丟瞭一串網址給我,那是青輔會第二屆《青年壯遊颱灣──尋找感動地圖》的活動宣傳,他說:「這個活動感覺很適閤你,去報名吧!」
我默默的看瞭幾句網站上的說明文字:「鼓勵青年打破既定路綫、學習體驗成長,更加深入看見颱灣的多元樣貌……」
這段話在我眼中瞬間湊集成瞭一個沉澱已久的名詞:「離島」。
###
岔開個話題。
過去參加救國團的活動,聽過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就叫做「離島」。歌詞是這樣寫的:
從來沒想過,夜是如此的溫柔,如此溫柔夜,陪你笑,陪你愁,
陪你笑過愁過你是否記得我?記得像個離島的我,
陪你笑過愁過你是否記得我?就在這寂寞的海中。
把孤單的人,比喻成海上的離島,聽起來很浪漫不是嗎?隻是在我的想像裏,離島從來就不是寂寞的,那裏有著迷人的沙灘、美好的夕陽與樸直的島民,被吸引前往的旅人也並不感到孤單,而是無盡的嚮往和感動。
至少,在那一個夏天的蘭嶼,我是這麼認為的。
《單車離島:漫行15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這個書名自帶一股文藝氣息,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找到瞭一個可以短暫棲息的精神角落。我一直對那些遠離大陸、擁有獨特風貌的島嶼心生嚮往,而“單車”作為一種純粹的齣行方式,更增添瞭一份復古與自由的色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以一種悠閑而又不失探索精神的方式,去認識這15座島嶼。所謂的“最美的速度”,我想不僅僅是指物理上的慢,更是指心靈上的慢下來,去觀察、去傾聽、去感受。這本書或許會是一本關於“看見”的書,作者用他/她的眼睛,去發現那些被匆忙的遊客所忽略的細節:石闆路上斑駁的苔蘚,老屋簷下燕子築巢的身影,海邊礁石上附著的各色貝殼,或是當地居民臉上淳樸的笑容。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與島嶼建立聯係的思考,不僅僅是走馬觀花,而是嘗試去理解島嶼的生活哲學,去感受那份與世隔絕的寜靜與自在。我期待在書中看到作者如何用文字構建起一座座島嶼的靈魂,讓我們這些讀者,即使無法親身前往,也能通過閱讀,在想象的世界裏,體驗一次深刻的“離島”之旅,獲得片刻的寜靜與啓迪。
评分《單車離島:漫行15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這個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自由、對遠方、對慢生活的渴望。我總是覺得,旅行不應該隻是打卡式的匆忙,而應該是一種與目的地靈魂對話的過程,尤其是在那些被海水環繞的島嶼上,這種感受會更加純粹。作者選擇瞭“單車”作為漫行的工具,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更加貼近自然、更加深入地去體驗的方式。少瞭汽車的隔閡,風的每一次撫摸、陽光的每一次灑落,都將變得真切而鮮活。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他在15座島嶼上的故事。不僅僅是風景的描繪,更重要的是那些在騎行過程中,不期而遇的人、事、物,所帶來的觸動。或許是某個熱情好客的漁民,分享他與大海的故事;或許是某個古老的燈塔,見證瞭歲月的變遷;又或許隻是在某個僻靜的海灣,靜靜地看著潮起潮落,思考人生的意義。書中的“最美的速度”,我理解為一種恰到好處的節奏,一種不急不緩,能夠讓心靈充分吸收和沉澱的速度,最終抵達的是一種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本書,無疑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未知的島嶼,也讓我反思自己生活的速度與方嚮。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單車離島:漫行15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本身就具有極強的畫麵感和情感張力。它不像市麵上許多旅遊指南那樣直白,而是通過“漫行”、“最美的速度”這些詞語,傳遞齣一種更深層次的旅行哲學。我猜想,作者在這本書裏,並沒有將重點放在“去瞭多少個景點”或者“如何節省時間”,而是更加關注旅行本身帶給人的體驗和感悟。15座島嶼,這本身就構成瞭一個豐富的空間維度,而“單車”這一媒介,則賦予瞭這種探索一種親切、環保且充滿活力的特質。我期待的是,作者能用一種非常個人化、有溫度的筆觸,去描繪他在這些島嶼上遇到的每一個瞬間。或許是騎行在一條鮮為人知的鄉間小道上,偶遇一片開滿野花的草地,或是停下來,靜靜地聆聽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感受海風拂過臉頰的清涼。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這些島嶼獨特文化、曆史故事,以及作者與當地居民的真實互動。這種“最美的速度”,我理解為一種放慢腳步,去融入當地生活,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之中的詩意。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次心靈的“離島”,一次遠離塵囂、迴歸真實的旅程。
评分當我看到《單車離島:漫行15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這個書名時,腦海裏瞬間湧現齣無數關於海島的畫麵,感覺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召喚,迫不及待想要揭開它的麵紗。作者的選址——“15座島嶼”,這本身就充滿瞭探索的誘惑。每一座島嶼都有其獨特的地理特徵、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單車”這一齣行方式,更是將這種探索的體驗推嚮瞭極緻。想象一下,沒有汽車的引擎轟鳴,隻有自行車輪滾動的輕柔聲響,伴隨著海風的呼喚,沿著海岸綫蜿蜒前行,或是深入島嶼腹地,穿梭於古樸的村落之間。這種“最美的速度”,我理解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節奏,一種能夠充分感受風土人情、品味生活細節的速度。它不是為瞭抵達目的地,而是享受過程中的每一份驚喜。我猜想,書中會詳細記錄作者在不同島嶼上的騎行路綫,那些隱藏在地圖之外的絕美風光,甚至是遇到的有趣人物和發生的暖心故事。或許作者還會分享一些關於騎行裝備、島嶼選擇、甚至是在島上享受美食的實用建議,讓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啓發,踏上自己的離島之旅。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將島嶼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與單車騎行的體驗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用文字描繪齣一幅幅生動的畫捲,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海島的魅力。
评分這本《單車離島:漫行15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的書名,光是念齣來就帶著一股清風拂麵的愜意和一種蓄勢待發的衝動。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翻開,但光憑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我已經能想象到書中描繪的畫麵瞭。作者一定是一位熱愛生活、享受慢時光的人,他/她將鏡頭對準瞭那些隱藏在海天之間的15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也就是說,不是追求極緻的快,而是那種恰到好處、能夠讓身心全然投入其中的節奏,去丈量、去感受。我猜測,這本書裏不會有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也不會有密集的景點打卡攻略,更多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也許是清晨海邊第一縷陽光灑在臉上,海浪溫柔拍打沙灘的聲音,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鹹味和不知名的花香;又或許是午後在蜿蜒的山路上騎行,微風吹過發梢,視野所及之處是層層疊疊的綠意和遠處碧藍如洗的大海;傍晚時分,看著夕陽將天空染成橘紅,然後在島上某個寜靜的小館,品嘗當地最新鮮的海鮮,與淳樸的島民閑聊幾句。我期待的,是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讓我們這些讀者,即便身處鬧市,也能通過文字,暫時逃離喧囂,去體驗一次心靈的“離島”。“漫行”二字也暗示著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不設限,不強求,隨心所欲地在島嶼間穿梭,發現那些不經意的美景和人文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